勤俭节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500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1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勤俭节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勤俭节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勤俭节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勤俭节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勤俭节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勤俭节约.docx

《勤俭节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俭节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勤俭节约.docx

勤俭节约

目录

一、课题主要内容介绍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

课题报告

1、课题提出背景

2、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3、研究的过程、具体策略

(1)、调查表的情况分析

(2)、研究的具体策略

①知的统一

②言的统一

③行的统一

4、研究结果

5、存在的问题

6、结论与思考

三、附件:

1、勤俭节约的调查表格

2、《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

国旗下讲话

3、《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

班会活动

4、《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

学生案例

5、学生勤俭节约的照片选

6、教师勤俭节约的摘要选

课题主要内容介绍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

“成由节俭败由奢”。

我校是山区寄宿制学校,地处浦江西北方向,是水晶发源地之一——大畈。

这里几乎每个家庭都办起了水晶加工厂,家庭收入巨增。

然而在这些进步的背后却埋下了一个深深的隐患,金钱代替了孩子的

教育。

许多家长过分溺爱、迁就孩子,使“穷”和“苦”的概念在孩子们脑海中日趋淡薄,比吃、比穿、比阔气成了孩子们的一个重要话题,针对这种状况,我校提出了《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培养的研究》的课题,并做了深入的研究。

课题紧紧围绕“一线两翼三步若干点”的方法展开课题研究,逐步引导学生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

良好生活习惯。

“一线”,指的是以勤俭节约为主线;“两翼”指家庭为一翼,学校为一翼;“三步”指分三步走,第一步知的统一,第二步言的统一,第三步行的达成;“若干点”指围绕主线,按照三步走的各个阶段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通过教育实践,我校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日渐浓厚;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渐灵活,将生活引入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了劳动的积极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

课题报告

负责人:

潘仁光

执笔人:

陈镇兰

成员:

吴翔陈琴陈成伟周旭兵蒋群英

费正连张欢欢陈佳吴英鹰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水晶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浦江乃水晶之乡,水晶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直接牵制着浦江的经济发展。

对于以前经济相对落后,而现在是水晶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发源地大畈和虞宅来说,正是搞活经济的最佳时机,农民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田地和茶叶,家家户户办起了水晶加工厂。

因此收入巨增,有些家庭开起了小轿车,在义乌小商品城买了自己的摊位做生意,生意红红火火。

有时因为手中的活急,连照顾孩子的时间也不愿挤出,更不用说去教育孩子了,常常用几元钱来打发孩子不要“吵闹”,并且出手很是大方,有几元或几十元不等。

还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亲戚或学校来管理。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大花钱、乱花钱的坏习惯。

2、社会大环境影响

当前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不仅是沿海一带,连我们这一带较偏远的山区,生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乎每个家庭都办起了水晶加工厂,年收入巨增。

但在进步的背后却埋下了一个隐患,金钱代替了孩子的教育。

许多家庭过分溺爱、迁就孩子,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养成了“娇、骄”的坏习惯。

再者市场上的营销者、广告商为积极创造经济效益,搞促销,不断给商品改头换面,迎合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孩子乱花钱、敢花钱,见钱眼开,整天零食不离口,玩具不离手,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甚至有一些孩子把纯真的友谊用金钱作为交换工具,过生日大摆宴席、互赠礼物,更可笑的是花钱雇人写作业,打架,值日等等。

还有些孩子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小小年纪就会抽烟、喝酒、赌博、进网吧等,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3、寄宿制学校的特点

我校是山区寄宿制学校,地处浦江西北方向、水晶发源地之一——大畈,全校400多名学生中将近280名是住校的,占学生总数的70%强,年龄处于6周岁——13周岁之间。

学生一星期在校时间除星期六、日两天接触社会外,其余5天24小时都生活在学校。

学校成了他们生活、活动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从整个学校的住校生来看,可以把住校生分成三类:

(1)、离校远,交通不便而住校的有180人;

(2)、离校近,父母繁忙,管制不了小孩,交钱让学校管的有40人;(3)父母在外地做生意,由于无人管而住校的有60人。

学生在消费上,

(2)类和(3)类孩子用钱远多于

(1)类,他们人均每周消费7元左右,有的多达四五十元。

有些孩子由于不科学地使用零用钱,每次还未到周末,孩子们早已是“财政赤字”了。

据《小学生》杂志一份《青少年理财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

79%的小学生没有对自己的零用钱开支做过总结,64%的小学生没有预算过自己的零用钱开销,只有5%的人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定期的总结和预算。

对此家长也要求学校对学生的零用钱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其它方面的勤俭节约习惯也不容乐观。

然而,很多小学生对“钱该怎么用!

”这一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不成熟的偏见和误解。

他们一般不会想到对零用钱进行定期结算和预算的必要,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这样的理财观念是值得我们去探究、思考的。

学生对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也见怪不怪,而且更让我们忧虑的是:

我们的学校对孩子的理财问题是基本不干涉的。

现今世界,资源匮乏日益暴露,勤俭节约仍有重要意义,理财能力也是一个人得以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站在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一定的理财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2、通过对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其他各方面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寄宿生零用钱的来源、收入和支出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父母对孩子理财观念的态度;零用钱的存储方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和意志力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2、学校对学生勤俭节约习惯培养的研究。

三、研究的过程、具体策略

课题确定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带领我们成立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组,并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研究。

第一阶段:

拟订方案

课题组从课题研究背景、学校现状、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及思考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计划,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实践。

课题以在校的全体寄宿生为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

调查表的情况分析:

采用个别调查和群体调查相结合的形式。

个别调查主要采用谈话访谈的方法,群体调查采用量化表格调查的方法。

调查对象为寄宿制学生、走读生、寄宿学生家长。

对走读生的调查是为了分析比较。

按照区域经济情况将寄宿学生划分为三块:

①上河、石井于一带经济较发达。

②湃桥一带经济次之。

③双姑源一带经济相对较弱。

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以下几块:

①家庭经济情况。

②父母对子女的理财观念影响。

③零用钱的来源。

④零用钱收入情况。

⑤零用钱的支出情况。

⑥零用钱的存储方式。

⑦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⑧学生使用零用钱的意志力情况。

调查表的结果如下:

1、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对象

项目

寄宿学生家庭

非寄宿学生

家庭

上河一带

湃桥一带

双姑源一带

0.5

0.5%

0.5%

5%

0.5%

0.5-1.5

33%

39%

54%

29.5%

1.5-3.0

53%

49%

35%

56%

3.0-5.0

12%

9%

5%

12%

5.0以上

1.5%

1.5%

1%

2%

注:

单位为万,计年收入

2、家长的管理方法调查表:

严格管理的

讲求方法的

偶尔过问的

放任自流的

17%

12%

63%

8%

零用钱的来源:

据调查零用钱的来源主要为:

①压岁钱②父母给予的③其他长辈给予的④勤工俭学(穿珠子、采茶叶等的收入)。

80%的寄宿生的零用钱来源由父母提供。

3、零用钱的收入与支出调查表:

2--4元

4--8元

8--12元

12元以上

收入

上河一带

21%

57%

13%

9%

湃桥一带

25%

56%

14%

5%

双姑源一带

37%

48%

9%

6%

支出

上河一带

32%

56%

4%

8%

湃桥一带

33%

53%

11%

3%

双姑源一带

41%

49%

6%

4%

另根据个别调查及对学校周边的消费场所的走访发现寄宿学生的消费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日(来校时间)、周一,周五部分学生已花光了零用钱。

极个别学生缺乏计划,回家车费也成了问题。

4、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和意志力:

项目

学生

勤俭节约意识

使用意志力

较强

一般

一般

上河一带

13%

30%

53%

4%

11%

33%

52%

4%

湃桥一带

15%

35%

46%

4%

14%

37%

46%

3%

双姑源一带

26%

47%

24%

3%

24%

46%

27%

3%

综合上述调查表中的数字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①、家庭收入与零用钱收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三个区域的寄宿生上河一带的学生的零用钱比其他两者多,双姑源一带的学生零用钱相对比较少。

②、家长对孩子的零用钱支配上存在角色缺位的问题。

家长只顾给,不注意使用方向或使用渠道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一些家长对子女在零用钱的使用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不能让孩子受苦,或有摆富心理,或放任自流。

③、寄宿生的零用钱的每周额度是比较合理的,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自由使用空间,只要有效计划管理,可避免拮据的情况。

④.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时间集中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给学校有效管理寄宿生零用钱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只要管理好周日、周一的使用,目的就达到了一半。

但也有部分学生周一至周五不使用,周六集中消费的情况,对此要加强家、校的联合引导。

⑤、寄宿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这一块,而在学习用品、课外书的消费是由家长额外支付的。

消费的食品的卫生存在隐患,而且许多食品中有搭车玩具的现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因此,消费方向的引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⑥、寄宿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和消费的意志力存在正比的关系。

勤俭节约意识强的学生,消费的意志力就强。

反之,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的学生,消费的意志力就差。

同时,零用钱少的同学比零用钱多的同学更能把握消费的“度”,更有计划性,有较强的勤俭节约意识和意志力。

⑦、学生中既存在比富的心理,又有学生因零用钱少而有自卑、羡慕、嫉妒的表现。

由此衍生出摆阔、讨要(强要)吃喝、“零食”交易等不良现象。

金钱的多寡,对寄宿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一个方面,是需要引起课题参与者的注意的。

研究的具体策略:

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勤俭节约都是不可丢弃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食粮。

华夏文明自古重视勤俭,重节约,“成由俭,败由奢”等古训,犹历历在目。

铺张浪费必然导致资源的日益匮乏,勤俭节约是现阶段我国国情的需要,更是一名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今,我们提出了勤俭治国、节约持家的理念。

小学寄宿生的勤俭节约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小学生年纪轻,离开父母,需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管理和支配财物是现实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紧紧围绕“一线两翼三步若干点”的思路展开课题,逐步引导学生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一线”,指的是以勤俭节约为主线;“两翼”指家庭为一翼,学校为一翼;“三步”,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知的统一,第二步是言的统一,第三步是行的达成;“若干点”指围绕主线,按照三步走的各个阶段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知的统一

生活在世纪之交的小学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环境中,同时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现今小学生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

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

现在,小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

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勤俭节约意识的淡化却是不容忽视的。

1、找一找身边的浪费现象

发动学生用眼睛发现身边的消费不良现象,既发现他人的不良现象,更要用挑剔的眼光检视自身的不良现象。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不良现象。

①、学校针对学生身边的浪费现象,开展“展示”活动。

“展示”就是把学生仍掉的铅笔、橡皮、生活用品、饮料罐、废纸、馒头等收集起来进行展览,让学生受到触目心惊的教育。

②、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

食品广告泛滥,大大影响学生的饮食结构。

寄宿生由于离开父母,更是难以抵挡诱惑,对广告食品盲目追求。

追名牌要名牌,甚至有部分学生以穿名牌作为留住学校的条件。

这种消费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

③、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网吧消费越陷越深越受伤。

星期六、日由于家庭、学校管理的共同缺位和小学生自控能力弱,在游戏厅等地方不难看到学生的身影,且令部分学生留恋忘返,身在曹营心在汉,迷恋不归,耽误学业。

④、人情消费跟着大人学。

庆贺生日是最普遍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人情消费。

人情消费是双方的,无论请客还是送礼,同样是破费。

且学生出手很是大方,乱花钱,对父母的劳动不珍惜,不理解“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⑤、促销消费跟着赌博走。

小商品的促销总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滋长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诱发赌博心理犹不可取。

2、问一问思想的根源。

丰衣足食的环境,使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淡薄,认识不到生活的艰辛,金钱来得不容易。

勤俭节约的必要性也缺乏认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条件,勤俭节约几乎成了吝啬小气的代名词。

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行为及时享受,口袋有多鼓就用多少,甚至借贷消费,寅吃卯粮。

①、摆富、比富的心理不时有。

部分寄宿生为表现父母的疼爱,或家境的宽裕,明目大胆的消费,在消费上较劲,如比游戏机、比玩具、比学习用品、比食品等,显示高人一筹的骄傲心理,迎合虚荣的心理。

②、懒惰的心理在表现。

一部分寄宿生,学习成绩不甚理想,歪脑子动到贿赂上。

给做一次作业给多少,给抄一次又多少。

不在学习上动脑筋,打起金钱的歪主意,腐蚀小小的心灵,从小养成不良的思想。

③、劳动的观念不强烈。

寄宿生虽来自农村,却也已远离劳动。

“汗滴禾下土”的感受不强烈。

钱来得容易,及时享乐的思想很有市场。

④、错误的观念影响深。

现在的社会丰富多彩,鱼龙混杂。

形形色色的消费观念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影视、报刊的不良宣传,直接危害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潜移默化中为不良消费摇旗呐喊。

还有父母的不良影响也在学生身上刻下了烙印。

⑤、家长的补偿心理在作祟。

许多家长因为自己小时侯生活艰苦,吃得很多苦,长大后希望下一代不要重蹈覆辙,比自己生活得幸福,能在一个优越、舒适的环境里成长,因此有补偿心理,溺爱心理,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认为自己累一点是没有关系的。

正是因为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贪图享乐的坏习惯。

3、想一想应该怎么办

在这一个环节中,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升华思想。

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节约“金点子”、穿珠子比赛、成立勤俭节约小分队(以区域为单位)、晨间活动、废品回收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勤俭节约的观念,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二)、言的统一

“言的统一”主要指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有一个崇尚勤俭节约的氛围,人人以勤俭为荣,争做勤俭节约的小标兵。

如何在“知的统一”的基础上在达到“言的统一”呢?

1、一句话感悟,说出勤俭节约的格言。

那一个故事、那一个人物、那一句话,让心灵为之感动?

请告诉大家共同回味、感悟。

在活动中学生要广泛接触历史与社会的勤俭节约的故事、格言,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等等,并写出心得,开阔视野又受到情感熏陶。

而且,学校鼓励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形成家校合一的舆论氛围。

2、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

学校采取“请、堵、训、谈”等形式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请”即请家长到学校开会,共同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堵”即堵钱来源,让家长深刻明白溺爱孩子的危害,对孩子的金钱要适当管理。

“训”即由家长督促引导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家庭教育,训练任务。

“谈”即每学期请家长来学校谈各方面的收获。

3、秀出“金点子”,我在节约我做主。

勤俭节约教育活动在孩子中进行,他们最有发言权。

所以,要向小主角讨教“金点子”。

说说勤俭节约的心里话,也可以设计勤俭节约的活动。

如“勤俭节约”的主题班会都是由学生自主确定目标、内容、程序,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写一个自己的“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要不断的鼓励自己同不良的消费行为作斗争,坚决的同浪费现象说拜拜。

通过各自不同的视角和镜头捕捉美丽感人的勤俭节约的亮丽

风景线。

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和成就,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之情。

下文是一名六年级学生的一篇作文:

《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

延安时期,他同战士们一样吃小米饭,穿粗布衣;建国以后,他仍然很注意节约,衣服总是缝缝补补,穿了又穿;他常常通宵进行工作,可他的夜宵只有几颗花生米,一杯绿茶。

而现在,我们的一些青少年朋友整天大吃大喝,衣服没穿几天就想买新的,书包换了一个又一个。

跟周总理比起来,他们

显得多么渺小啊!

说说我自己吧,前段时间,我迷上了画日本漫画,请妈妈给我买一套几百块钱的工具;可被妈妈断然拒绝了,我缠着她恳求了半天,她的心肠像铁一样,毫不动摇。

我当时还生了妈妈几天的气呢!

今天,当我读了《我做合格小公民》之后,回头想想,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原来她是希望我从小养成勤俭的美德。

想到这里,我心中真是惭愧极了。

先人曾经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个人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容易,但要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可就容易多了。

我们现在小学生还没有挣钱的能力,只会用钱,不会挣钱。

如果,没有养成勤俭的好习惯,那么,铺张浪费会使我们逐步走向犯罪之路,甚至会危害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同学们,我们都是国家的小公民,国家是一个大家庭。

当你随便地扔掉一块面包、一点粮食,当你毫不心疼地浪费掉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时候,请你认真地想一想吧,它不只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还关系到整个国家。

请大家记住古人的一句话:

成由勤俭败由奢。

我们从小学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品质,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合格小公民,只有这样将来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成为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

5、以演讲评勤俭节约的小标兵。

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学期开展一次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大力参与。

演讲的内容广泛,只要同勤俭节约有关就可以。

演讲的评比中,既要顾及演讲的水平,也要了解平时的表现及对勤俭节约的宣传热情。

与演讲同时进行的还有评比“勤俭节约小标兵”活动,奖励勤俭节约的人和事,并将他们在学校的宣传栏通报表彰。

(三)、行的达成

1、创设“困苦”情境,让学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消费和节俭教育重于知,那么劳动教育则侧重于行。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一些做法,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困苦”实践活动。

我校基于山区学校的优势在学校附近租种了几亩地,按班级人员分配,聘请有经验的农民来讲座,根据季节栽种不同的农作物。

如“割稻”、“种植蔬菜”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风雨,意识到劳动的光荣,从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质朴的品质。

2、在消费选择实践中培养理财观。

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由于接触的面也较之以前广了,因此会有更多的购物需求。

孩子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要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作出理智的选择,尤其是抵御各种广告的诱惑。

要懂得:

商品广告是说服人们购买某种商品的手段,不能作为评价商品的标准。

是否选择这种商品不应取决于广告宣传的程度,而是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商品本身的品质如何,同时也应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

如果孩子想买,商品也有实际价值,但是父母一次给的钱不够。

那家长可以适当增加零用钱的数额,但大可不必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指导他把几周的钱加在一起使用,孩子便可以在自己支配零花钱的实践中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

3、在存储中培养理财观。

事实上,在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养成存钱的习惯比存多少钱更重要。

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个储蓄罐,让孩子定期将一定数额的钱存入。

看着自己的储蓄罐一点点的鼓起来,学生不但能从中获得鼓励,还能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

或者有条件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并以他的名义开一个户头。

当孩子在铅印的存单或存折上见到自己的名字时,会使他感到自己长大了,变得重要了。

在银行存钱的另一个好处是:

当孩子有了较多的钱放在家里,可能总想花掉它。

如果存到银行里,在花钱之前就会多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取出来,为什么要取出来。

这不仅让孩子有养成存钱的习惯,而且使孩子用钱的目的性明确。

4、在劳动实践中培养理财观。

尽管我们国家还不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鼓励学生打工挣钱,但是创造条件让孩子了解劳动与金钱的关系还是必要的。

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利用假期或休息日参加公益劳动或勤工俭学,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父母挣钱不易。

学校可以利用我们家乡的地方特色——水晶之乡。

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穿珠比赛,虽然每串珠子只有5分钱,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大方用完的5角钱、1元钱该用多少时间才能挣到。

学生在劳动中体验金钱的来之不易,养成珍惜劳动果实的强烈意识。

且将勤工俭学的收入记载到“勤俭节约日记”中,比一比谁最勤劳、最能干、最节约。

我们还根据地域的特点、季节的特点,组织寄宿生勤工俭学。

如收集学校的饮料罐、废纸等,各班设立小分队,安排场地,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积少成多。

在收废品的人来校时,学生表现的非常兴奋,争着展现劳动果实。

一般每个班级一学期可收集300左右的瓶子,全校可收集3000个左右,钱虽不多,但学生在举手之劳中,养成了节约意识,形成了环保观念,还克服了随手乱扔的陋习,一举几得。

劳动实践对孩子的真实教育胜过父母无数的说教。

5、定时家访,学校沟通父母让孩子加入家庭财务问题的讨论中。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发挥对孩子的最大教育。

家长可以让孩子当小主人,计划家庭收支情况。

学校规定每学期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并做好记录。

有位六年级的家长曾告诉我们这样一件有趣事:

“由于孩子整天挑食,家长决定让孩子自己来当家。

家长把100元钱交给孩子,要求他用这笔钱买一周的菜,至于每天要花费多少,买什么菜,都由孩子自己做主。

孩子拿到这笔钱,非常高兴,就把钱放进了自己的储蓄罐。

第一天一大早孩子买了自己喜欢吃的菜如烤鸭肉、藕、鱼,大概花费了30元;第二天买了肉、蔬菜,还是自己喜欢的,又用了25元左右;到了第三天,孩子也没有去看一看还剩多少,高高兴兴地买了菜拿回家,大概又用了25元左右;第四天,孩子从储蓄罐中拿钱,发现钱只剩20元了。

这下他就要想一想该怎么去合理利用了。

他把20元钱平均分配,每天各10元。

当然,孩子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菜了,这两天的菜没有比前三天丰富了,孩子看着这些菜,又嚼起了嘴,但是因为是自己买菜,强忍着吃着。

于是家长就教育孩子,要合理使用,要统筹规划。

孩子听了,默默地点点头。

”从这件事中,孩子受到了教育,也切身体会到了合理使用钱的重要性。

6、勤记勤俭节约的日记。

课题组发动学生记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