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6767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docx

学导《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

“学导”:

2014《语文教学通讯》的年度记忆

□周一贯

年光似水,教改如涛。

在由“课改”到“改课”的岁月里,又到了为2014年《语文教学通讯•C刊》(本文简称《通讯》)盘点的时节。

我乐意做这件事,自觉连续地做了八年,首先是为了自己的学习交流和思绪梳理。

坐在容膝斋的南窗下,翻读着一年的杂志,书页的沙沙声响,除了获得和充实的喜悦,我的眼前有语文课改的风起云涌;耳畔有语文阵线的各家争鸣,而胸中则充满了对来年语文教学的温暖希望和热切期盼。

静静翻着一年的《通讯》,回望这家杂志所努力留下的时代印记和年轮刻度,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镜像中,几乎无须努力寻找而就在那里不住跳动的一个生命节律便是“学导”,“学导”……作为一年杂志的雍容大观,这也许只是一个“细节”,但它不折不扣是一个传导了响彻时代风云的细节,也是全国小语界备受青睐的一家纸质媒体安身立命的细节。

因为,它让我们在回望中得以汲取前行的力量。

中国语文教学改革,要改的方面确实会很多,但根本点还在于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何解?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教学”是“教师教学生”,是“授予”,所以也称为“教授”。

最早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陶行知。

因为他坚定地主张“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行为。

不该是单向的“授予”。

于是对“教学”的解读便进了一大步,由“教师教学生”成为“教师教,学生学”。

现代的“生本”理念,使我们的认知更上一层楼;“教师教,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

只是将逗号移前一个字,含义就截然不同,“学生学”占了主位,成了教师服务的目的的所在。

而“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语)。

所以,教师的“教”,只能是“导”,“教学”的本质,不是“授予”,更不是“灌输”,而是“学导”。

应当说,这是“教学”迈入深水区,实行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所在。

由此看来,我的全年读刊,首先读出了“学导”,获得这样个性化的感受,并上升为“年度记忆”,也就并不奇怪了。

一、课改全局的“学导”视野

“学导”不仅仅是一种语文课堂的模式转型,更不只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它关系到的是课改的全局战略,关系到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

所以,“学导”的视野必然会牵动到课改的全局。

发表在第4期的杨再隋教授的大作《新世纪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评述》是一篇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重要文章,从课改到教材,从名师到课堂,从理念到风格,从成就到争议……纵横捭阖,气势恢宏。

他对四个重大课改问题作了评述:

一、关于文道关系;二、关于以学定教;三、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四、关于高效课堂和有效课堂。

我们不难发现,强调以生为本、以学为重、以导为引是贯穿全局的一条红线。

刊发在第11期王光龙教授的“卷首”,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直击了课改“深水区”的本质所在。

“学导”从根本上说便是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地说,是新课程所创导的: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探究学习;学生体验学习和学生网络学习。

诚如王教授所认为:

学习方式不分优劣,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可能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成为最有效的方式。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新课程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对传统的成熟的学习方式,也不能一概抛弃。

特级教师王崧舟《例谈“学情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第9期),阐述了课堂由主教(教师讲问)转向主学的核心问题,即应当为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一种“学情视角”的新常态。

文章因小见大(从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入手)揭示了课改全局的根本问题:

重学,由微见著,可谓磐磐乎气,郁郁乎韵,沛沛乎思。

汪潮教授的《试论语文教学空间的创设》(第9期),更从课改全局出发审视了语文教学空间的释放、利用、重组和拓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很有清新宕逸,振奇拔俗之功。

《“为谁教”:

多元的聚焦》是夏家发教授发表在第5期的论文。

在下拜读再三,深受感发。

因为我们一直在研究语文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但无论是“教什么”或“怎么教”,都还得服从一个更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为谁教”。

同样一篇课文为小学生教与为中学生教是大不一样的。

特别是在“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的今天,“为谁教”关乎学生的“个体生态位”,自然就更见重要。

我曾在《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9期作过以《“为谁教”从来没有如此重要》为题的访谈,现在终于见到了志同道合的文章,自然倍感亲切。

发在第3期的《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岳乃红、蒋军晶等)与第10期的《“主题阅读”的文化观与课程观》(杨再隋、刘俊祥),互有呼应、相得益彰地从一个方面展现了“学导”在课改全局中的勃勃生机。

“主题阅读”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以其浓郁的人文性,萌发于南国北疆,反映出一种阅读的文化品质、文学境界和文明氛围。

“学导”无疑是“主题阅读”的首选策略。

“群文阅读”则是在课改全局中出现的一种阅读战略。

群文阅读的基础是“学”,学得其法,方可为“群”;而群文阅读的关键则在“导”,有“导”的穿引点拨,“群文”方可“读”于一堂。

更为可喜的是“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坊”,自然更可以运作得风生水起,造福后代。

此外,如周云燕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单元式学习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第6期),严杏的《教师的审美情趣与诵读教学艺术》(第9期),张宏军的《用文化语文滋养学生的心灵》(第10期),等等,也都将“学导”方略不同角度地赋予了课改全局的背景,都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二、课程理念的“学导”视向

语文教育不仅只是课改全局中的条目式存在,更多的还是在课程范畴里的状态式呈现。

于是,“学导”在语文课程里的研究和探索,也必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成尚荣同志发表于第1期的《开启语文“世界的眼睛”》也拓深了我们“学导”语文的视向。

莫言和门罗是近两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语文,说明了在语文课程里文学的重要地位。

由此,成老师提出了对文学作品的学导问题:

不能只让学生在这座文学的房间里转来转去,要让他们透过窗户去瞭望大千世界。

这是“学”的视点问题,而根子却在“导”: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窗户,以至造成了逼仄的语文空间,因此丧失了语文的魅力。

《现代语境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第6期)是于德君对吴忠豪教授的访谈录,集中而深邃地表达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学导”问题。

对此,吴教授认为首先是用于阅读与表达的时间严重失衡,从“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表达,可语文教师“导”的重点却在理解上。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随意、无序和经验化。

一门课程必须要有结构化的课程内容。

一篇课文到底要让学生“学”什么,教师“导”什么,全要老师自己去研究和琢磨,是不合理、不正常的。

三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态问题,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自主感悟,而是去感悟教师的感悟,把“学习”过程变为一种“授予”。

因其所论透彻而又切中肯綮,读此文很容易引发精神的共振和心灵的感召。

陈曦的《“易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展示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

简言之,是陈老师从“百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中获得启迪,使语文教学如何变得“不易”“简易”和“变易”的研究探索。

“不易”是如何抓住语文教学之根本不放;“简易”是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大道至简”;“变易”是语文教学又如何在变与不变的博弈中求得和谐统一。

这从一方面显示了探索者睿智的哲学思考和温润的教育情怀。

在语文教学的“学导”视向里,文体的规定性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也因此成为2014年的热门话题之一。

为此,在7、8期的合刊里这也自然地占有了议论高地。

笔者的《语文课程对文体教学的价值考量》一文,从定义的多元研究到历史的发展步履,从课程中文体的文化区位到教材中文体的存在形态,从文体教学的“学导”策略到文体教学的相关性研究,作了详尽的阐发。

同期还发表了吴勇的文体单元教学研究;孟纪军的文化样式与表达技巧的相关性审视;李斌的文体意识统摄下的说明文教学,等等。

在第3期上商德远的《研究学情 以学定教》,集中阐述了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并对此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一些运作方略,如观察分析、前测实验、确定最近发展区、捕捉有效生成点、科学利用错误资源,等等,既有切中时弊的理论高度,又具面向实际的指导意义,极具促进课改的正能量。

《通讯》的“沙龙”,是我爱读的栏目。

这里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和观念的交锋。

如第5期的《小学“三味”语文教学大家谈》(罗良建、李建荣等),主张语文教学应充满语文味、儿童味和地方味,为课程理念的学导视向,打开了一方天地。

又如何雪、李艳鸣、姚赛巾、周丹、王焱等对“迷你课堂”地探索,开启了语文“学导”型微型课程的新视界。

朱建军老师发表在第10期的《阅读教学模式及问题解决:

目标、问题与知识结构》等,都是在语文课程学导转型中提出的一些真知灼见。

三、教改前沿的“学导”视点

综观2014年语文课改的那些新热点,无论怎么说,“翻转课堂”是一道新风景。

萌生于“云计算”时代的大学慕课,虽然源于借助视频制作用于“预学”或“补课”,但究其本质而言,是为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改变,即翻转课堂创造了条件。

如何借助视频用于学生自学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应视具体条件而行,但提倡学生自学,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实践演练上,却是其本质所在。

笔者撰文发表于第6期的《“翻转课堂”:

越界与回归带来的教学挑战》就从根本上提出了人人可为的七个课堂“翻转”,即在课堂理念上,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翻转;在角色定位上,由“教师主宰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翻转;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析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翻转;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翻转,等等,深层地连接了当下课改的许多实践行动。

清华附小窦桂梅和王玲湘等8位名师的教研沙龙,给我们传递了教改前沿的生动景观(第4期)。

这期沙龙围绕《大禹治水》一文的教学,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们怎样认识神话故事体裁的特点,怎样“因文施教,让课堂充满神奇的诱惑,让儿童的创造力得到延展,追求不平凡的天性得以张扬”是窦桂梅在沙龙上提出的因文而异的主张,在运作策略上则依然传递出“预学(先学质疑)——共学——延学”这一清华附小结构性改课的重大成果。

11期发表的《12岁以前的语文:

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孙双金、林春曹、朱萍)是一个集中彰显了“童年语文”的全新课程体系,很值得我们关注。

它跨越了三个生命年段:

一是0~3岁的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二是3~6岁的幼儿阶段,这是基于游戏的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三是6~12岁童年阶段,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虽然着重研究的只是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但置于童年大语文背景之下,有了生命整体性的前后连接,其思维空间就平添了很多优势,理论视界也纵深了很多尺度。

第2期发表的一组关于“生命语文”的文稿,是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王笑梅“生命语文”研究实验的课改成果。

即寻找两个重要支点:

生命支点与语文支点的协和发展点,让语文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的存在。

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从“和美”的视角看新课标》一文(第2期),从“和文化”的高度,拓展了她所倡导的“和美语文”的内涵,将“和济、和谐、和融、和而不同”的和美之境与2011版新课标基本理念、本质精神相对接,实现了新的时代发展。

发表在第9期的金明东《超越与回归:

探寻语文课堂的“智慧”之道》,阐述了如何关注教师的实践反思与行动研究,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

文章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语文教育之源,寻课堂教学之本,引专业成长之路,发语文学习之力。

特别对如何实施课堂范式,关注教学风格,构建教学特色和展开诗意畅想,作了别具慧心的探索。

此外,如茹茉莉的学本课堂(第4期),周璐的“活力课堂”(第4期)等等,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示了课改前沿的一派七彩缤纷的“学导”风景,从中也放射出课改实践者是如何擦亮思想的剑锋,荟萃践行之光辉,奋斗其中而幸福其中,沉浸于斯而快乐于斯。

四、语用话题的“学导”视域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

它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语文课程理念中特别扑朔迷离的一个争议点。

“语用”(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成了2014《通讯》年度记忆中的鲜明亮点。

高祥虎老师从目前依然存在的“非语文课”和“泛语文课”的现象,透视不少语文教师对课程、教材认知的模糊或犹豫,忽视以教材为“例”的语文实践,提出了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取向,应当“聚焦语言形式”“精研阅读目标”“大气取舍文本内容”“关照文体特点”等问题(第6期《“学习运用”语义下的阅读教学取向》)。

吴勇的《让儿童习作充满“语用”价值》(第1期)则从小学“功能性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如何体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第11期刊载徐秀春的《从同课相异选择看语用教学内容的确定》,采用了课堂观察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语用教学内容的相异选择,梳理出了一些语用学导的要则。

这种深入课堂实践的比较研究特别接地气,很值得提倡。

罗才军在第3期的《实施创意阅读,实现积极语用》,提出了教师应匠心独运,引导学生去进行创造性的文本解读,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达成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

他所提出的“语境浸润”“文体彰显”“互文观照”“文本超越”等实施策略,可圈可点。

说到底,阅读本来就是一种个人的精神操练和心灵之舞,在阅读课堂上应该“教师陪着学生创造”(陶行知语),这无疑是最积极的语用。

“会读”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但当下生存状态如何?

发表在第4期由田红、陈树民所作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调查之思考和忧虑》一文值得好好读读。

第2期周克杰的《圆融共生:

复述教学的应然追求》则提出了在传统教学经验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时却在淡出的一种语用训练的有效方式……看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还得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痼疾入手。

然而,作为语文课程性质,仅提“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全面,在“学导”的开阔视野里,也有老师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产生了思维的碰撞。

如第2期发表的臧松刚、阎宗学的文章就提出了在语用背景下,不可忽视了“理解”的问题。

阅读教学固然要凸显“语言文字的运用”,但绝不能忽视“理解”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活动。

“理解”如果在“课标”中被省略,但不可在实践中冷落。

王树华老师则在第1期上更明确地提出《“运用”当加强 “理解”须保留》,文章从“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剖析,从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从儿童立场的视角和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等方面,阐释了“理解”的重要意义。

各家观点殊异,聚讼纷纭,对刊物来说是一种正常的极好现象。

因为这里是一处可以自由思想、合力探究的学术平台。

这也是一本杂志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所在。

五、习作教学的“学导”视角

把语文教学活动看成是读写活动,从某一角度看,确有其道理。

尽管在中国的语文教育史上,似乎一直以阅读为本位,但写作的重要价值却很少会被人们忽视。

纵览2014《通讯》的丰富内容,习作教学同样占着重要的“一半”。

黄国才同志在第5期提出了习作教学中一个具有本质指向的问题,即要《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学生的习作》,行文的论述基于对254位不同年级学生当堂习作的分析,有着坚实的践行步履,因此获得的结论自然也有着切中时弊的功力。

发表在第6期叶黎明老师的《体式、活动、语境》,对小学习作教学改革提出了方向性的思考,即习作教学要有清晰的体式认知,要有丰富的活动源头,还要有真实的语境创设。

这样的论说,既有总揽全局的气度,又不失切中肯綮的向度。

提升习作教学实效必然要牵连到习作教学的内容,而习作教学的内容当然也无法完全抹煞了习作教学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

为此,吴勇同志勇敢地提出了习作教学的“精准知识”问题,颇有思维容量。

胡元华、何婕的《儿童写作起步阶段的教学要旨》更是瞄准了写作教学中老师们最感艰难的“起步”阶段,提出了有益的教学主张。

如必须探明学情,充分明白儿童写作起步的艰难;必须依学定教,科学设计儿童写作起步的序列;必须教学相长,适切选择好儿童写作起步教学的策略等等,确实很有价值。

钟传祎老师《从“学科作文”到“写中学”》(第1期),对写作教学如何渗透于各学科教学,探索课程之间的沟通整合价值,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对于激发生命的整体需求,丰富习作形式,创新习作课堂,拓宽习作视野,体现写作的实用性,等等,都有不可小觑的教育价值。

《真话作文,为什么愈行愈远》这是朱瑛在第10期提出的一个足以引发我们共鸣的问题。

文章对失真原因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

一是评价问题,评价如何克服看重技巧,提倡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二是引导问题,如何激发真实表达的欲望,写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积累;三是摆脱习作的伪圣化、说教化的追求。

罗良建的《清除习作“雾霾”,还表达以清新》(第5期),提出了五个回归:

从所谓的创作教学向言语交际回归;从机械模仿向积累感悟回归;从思想教育向彰显本真回归;从技法操练向张扬个性回归;从应考演练向过程发展回归,做到形式关照内容,能力注重过程,“雾霾”方能除净,“清新”得以回归。

此外,如郑桂华老师在第2期发表的《“想明白”与“教清楚”》,阐述了小学写作教学中什么是“应为”的,什么是“可为”的,对于如何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给我们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李斌、任运昌的《开拓儿童网络生活作文新天地》(第1期)等等,都是对习作教学时代发展的新探索,极具研究价值。

习作教学的发展提升,离不开对习作必须有新的思考。

对此,潘新和教授在第2期卷首,发表的《写作的源泉是什么?

》就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挑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几成金科玉律,但潘教授却认为“唯有读书,书本才是写作的源泉”。

这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会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见,如发表在第5期方德佺老师的文章《也说“写作的源泉”》就提出了商榷。

这不禁使笔者感到可贵的正是激起的“千层浪”,这“一石”的内在合理性,或对与不对,其实已淹没在“千层浪”之间了,问题是怎样的思维波澜,何以让其更加壮阔?

实在我们的投“石”太少。

由此深感这一“石”的可贵,难怪它成了笔者对2014《通讯》留下的最深刻的年度记忆之一。

六、教学策略的“学导”视线

语文教学需要有正确的理念导领,也需要有科学的策略践行。

《学记》的这段话: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是理念和策略的有机融合,达到了水乳一体的境地。

由此联想到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2014年《通讯》馈赠给我们的那笔丰厚的礼物“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专题10讲,无疑是刊物招人喜爱的一大靓点。

如《教材研究的“横向联读”法》(第1期),《谈语文教师的“课文细读”》(第2期),《什么样的课是“好课”》(第3期),《教材处理的技巧》(第4期),《养成提炼教学资源的习惯》(第5期),《苦练教学设计的本领》(第6期),《设计形式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第9期),《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第10期),《崇尚语文教学技艺》(第11期),《做智慧的语文教师》(第12期),这些文章既出于实践经验的沉淀,又不失理性高度的提炼,自然会备受青睐。

发表在第1期的《讲述与聆听:

儿童文学生活的一种方式》(祝禧),是教学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所采用的一种策略。

“我讲你听”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方式,一般不会被认可,但在低年级的绘本阅读中会有助于打下儿童口头文学的语言基础、情感基础和审美基础,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文学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探微》是孙静发表在第10期的研究文章,对“主体性”和“帮扶性”两类图像的教学应对,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大法,但当下的实施境况如何?

袁昌仁同志在第3期著文谈了教师对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如何引导的策略。

读写结合是共识度很高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之一,魏小娜在第7~8期详述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三种课型:

“促写”型的读写结合,“促读”型的读写结合和“任务”型的读写结合,并分解出6种课式。

这对推进读写结合的操作化研究,颇可得益。

“对话”是课堂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必然途径。

第4期《平等互动 有效对话》(钱波)对阅读教学如何实行对话主体——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融合,提出了不少策略性的思考。

当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作审视和选择时,一个根本视点应是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和为了儿童一切。

特级教师王惠琴在第9期刊发的《名家名篇教学的童本策略》,提出了名家名篇的特殊性,极大多数不以儿童为预期读者,所以在教学中应当了解儿童的阅读背景、阅读能力、阅读欣赏点的基础上,巧妙而恰当地采用好参读式、比读式、带读式、扩读式、批读式等策略,实行对“童本”的坚守。

史春妍《让识字成为充满魅力的旅程》(第5期)则对识字教学的策略问题,展开了一场群体参与的“沙龙教研”。

据我所知,不少教师是挺喜欢《通讯》这一别具个性的专栏。

因为在这里大家往往可以看到对每一热点话题全方位的研究讨论,有深度的思维碰撞,可借鉴的结论呈现。

而文字简洁、要言不繁、洗尽“铅华”、针针见血,几乎成了沙龙共有的话风。

七、教学设计的“学导”视界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活儿,要上课就得先有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也是改课的要害所在,要改课自然得先改设计。

如果我们没有“学导式”的设计,又何来基于学导的课堂?

在这方面,倪文锦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设计》(第4期)这虽然是对施茂枝老师的新著《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一位大学教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所作的书评,但它的指导意义却潜入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和行动之中,远远超越了“书评”的范畴。

显然,教学设计如何赶上“学教统一”的课改步伐,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设计。

《通讯》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问题,“课堂”和“教研”都是每期的主板块,今年第7~8期合刊,更是主打“教学设计”共发表了56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涉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诗歌、童话、散文以及记叙、说明、实用等各类文体,且涵盖了人教版、苏教版等多种教材。

可以说是对小学语文各类教材、各种体裁和多种模式(单元教学、主题教学等)的教学设计大集合,既满足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又在集聚效应下体现了比较研究的作用。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秦艳老师的“助学课堂”(第6期)在这方面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教学设计”必然地联系着课程内涵的开拓,如第3期刊载的特级教师何夏寿《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的教学设计,就源于他对语文课程本土化研发的成果。

他研究开发的乡土童谣、乡土童话、乡土民间传说、乡土机智故事等,不仅需要内容,也需要相应的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肖绍国对《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第9期)也很有特色,他只是抓住文本所展示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效果等多方面的“对应”特点,把教学设计定位在“撩开文字对应美的面纱”这个节点上,就充分地体现了设计的“个性”问题,避免了千课一面的通病。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必然会具有生成性特点,即设计不完全是课前的机械预设,而具有“跟着学情走”的灵动性。

张幼琴老师发表在第11期的《生本的课堂文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对《珍珠鸟》一课教学的追忆,生动地体现了教师应当如何应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不同意见)和突发事项(三只黄蜂飞进课堂的骚乱)。

这不是“课前设计”所能够预想的,它需要教师的“课中设计”去面对课堂的不确定性,甚至还应该有反思课堂、修正设计的“课后设计”。

如此看来,“设计”只有“进行时”(“前设计”“中设计”和“后设计”),没有“固定时”。

宇宙苍茫,时间苍茫;风雨苍茫,命运苍茫;历史苍茫,未来苍茫;天地苍茫,生命苍茫……而学习、思考便是这苍茫世界中的一盏明灯。

在岁末,能为一种心仪的刊物作年终盘点,真的是一场不错的享受,因为这是一顿学习、思考的大餐。

翻阅全年的一叠杂志,我会觉得有一种宏伟感、历史感、空间感,甚至距离感……一切都油然而生,一切都躣然而出!

可惜篇幅有限,未能把一切的精彩呈现。

感谢时光于流逝中的恩宠,感谢岁月在磨洗中的眷顾,在即将迎来80岁的时节,我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