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634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ppt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对刘主席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讲话的解读2010.09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

(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总体趋势1、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架构发生重大变革危机从两方面动摇了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架构:

-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监管规则没能预防危机爆发,且助长了危机的扩散;-新兴经济体强烈要求在国际金融监管中的发言权。

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开始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

表现:

-G20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最重要平台。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

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及实施的主导力量。

职责:

监督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协调制定国际金融监管规则;评估成员国实施规则的标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扩员。

27个国家或地区,7个国际组织。

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改革是重点。

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2、国际金融改革的重点1)微观:

目的:

提升单家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强化基础;措施:

资本监管改革;引入杠杆率监管制度;建立流动性监管标准;建立动态拨备制度;改革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规则;推动金融机构实施稳健的薪酬机制;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2)中观:

目的:

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修正市场失灵;措施:

改革会计准则,建立单一、高质量的会计制度;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框架;加强对外部评级机构监管,降低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度;推动场外交易合约标准化,鼓励通过中央交易对手进行交易,降低风险传染性;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3)宏观:

目的:

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措施:

建立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周期挂钩的监管制度安排,弱化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降低“大而不倒”导致的道德风险;加强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降低风险跨境和跨市场传递;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

(二)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改革的建议G20领导人确定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改革方向: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兼顾;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1、提高资本监管标准1)扩大资本监管的风险覆盖面,增强风险捕捉能力;-大幅提高交易业务的资本要求;-改革资产证券化的资本监管方法,提高“多重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大幅提高场外衍生品交易和证券融资业务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2)修改资本定义,强化监管资本基础。

-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主导地位;-建立严格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提高各类资本工具对损失的吸收能力;-引入严格统一的资本扣减项目,要求从普通股中扣减;-取消专门用于抵御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简化资本结构;3)建立超额资本需求,缓解亲经济周期效应;-对周期性波动提出最低资本要求并采取措施予以保证;-建立动态拨备制度;-要求银行建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吸收严重经济和金融衰退给银行体系带来的损失;-建立于信贷过快增长挂钩的反周期超额资本;4)对大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降低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

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目标:

-为银行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缓释不稳定的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量的指标,作为风险资本比例的补充指标,防止模型风险和计量错误;3、建立流动性监管标准。

1)流动性覆盖率:

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提高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2)净稳定融资率:

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

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4、进行监管标准的校准、影响分析,制定过渡期安排。

1)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的建议。

提高。

普通股、一级资本;2)长期成本效益分析。

3)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1、多得弗兰克法案的主要内容1)更新了美国监管体系的机构框架-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应对系统风险;-强化对美联储的授权及制约平衡;-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强化保险业监管;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2)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限制大而不倒机构的过度扩张。

-引入“沃尔克规则”。

-建立有序的破产处置和救助机制。

-增加公司治理中高管薪酬的透明度。

3)健全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限制金融衍生品投机交易;-强化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确立信用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留存要求;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2、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评价与借鉴多得弗兰克法案在监管范围和监管力度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美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对全球金融监管架构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目前法案只是一个路线图,仅明确了改革的总体方向,具体实施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借鉴:

-对系统性风险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重要机构有特殊要求;-引入了沃尔克规则,在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之间设立了防火墙;-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四)金融监管改革对商业银行可能的影响1、西方金融监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回归传统业务,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2、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在严监管和保增长的矛盾中寻求妥协,对银行也的约束力明显下降;3、长期看,西方金融改革无法解决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本质缺陷,难当金融危机的再现;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银行业对危机后行业重大格局变化要有清醒的认识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已改变:

金融交易和业务结构更加复杂和不透明;金融机构跨行业、跨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复杂;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加剧;中国银行业机构现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现代金融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

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FSAP评估组对中国银行业发展中风险的提示:

-金融系统的改革和效率有待深入和提升,金融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银行系统性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粗放式信贷管理模式亟待改变;-流动性风险管理较为薄弱;-压力测试的基础建设、资源保障、技术手段、结果应用等方面有待改进;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中国银行业机构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结合不紧密:

风险管理没有很好地融入日常经营实践中,没有从上到下树立起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将整体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政策融入具体的交易中。

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风险管理技术和干预权威存在不足:

没有形成以风险为主题的数据集市。

IT系统对风险管理决策的支持力度不够;风险管理数据严重缺失,质量不可靠,操作风险数据甚至还有空白,风险识别、定价、交易和转移技术欠缺;对风险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首席风险官的职责权利需要进一步明确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独立性、权威性有待加强。

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提高资本的标准和水平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但中国银行业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建立。

-仅靠银行内生性资源积累来满足长期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资产规模扩张远远超过了资本利润率的增长。

-公开发行股票和私募增资扩股存在市场需求约束;-强化次级债等资本工具吸收损失的法律法规不配套;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二)国际监管标准改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1、从短期来看,中国银行业机构当前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等指标都表现良好,国际监管标准改革对中国银行业影响不大。

2、从长期来看,新的监管标准对中国银行业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

-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增加了资本补充压力和流动性压力;-强化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对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和控制信贷成本产生一定约束;-杠杆率和动态拨备率的新标准使银行必将付出更大成本以保障发展的稳健性和持续性;-业务多元化发展必将带来更大的资本压力;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三)中国银行业发展必须建立以资本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长效机制1、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使中国银行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难度增加。

2、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影响到信贷和不良资产,会推动银行业对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内涵进行调整,适应变革,银行保持良好资产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3、中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将承担更大职责。

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4、今后,要以行政调控手段为主转向以内在资本约束和市场手段为主,促进银行业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来开展业务。

5、要逐步改变中国银行业信贷投放长期缺乏有效约束、易受行政力量推动而大起大落的情况。

6、积极建立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约束长效机制,促进银行业独立自主、稳健经营;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1、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的确立与完善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来,监管体系逐步成型完善,监管理念、方法、手段不断改进,有效性不断提高;监管方式转变为科学审慎监管,从合规监管为主发展到风险为本、合规监管并重的科学体系;确立了“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实施CAMELS+风险管理评级体系;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标志中国审慎资本监管制度确立;2004年7月,银监会提出按照“两步走、双轨制”的总体思路向新资本协议过度;2008年,首批新资本协议监管指引出台,已建立起支持新资本协议实施的一整套监管规则;2010年底,开始接受新资本协议银行的申请;我国现行资本监管制度坚持资本质量和数量并重,强调资本质量和吸收损失的能力,严格资本扣除项目;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资本监管制度显著提升了中国银行业体系的稳定性,为应对全球危机恢复经济奠定了基础。

-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大幅提升。

从2003年的-2.98%上升到2009年的11.4%,2009年全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8%;-银行资本约束的理念确立,国内银行普遍建立了经济资本配置体系,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资产扩张和结构调整的约束效应开始显现;-在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推动下,国内银行开始引入科学的风险管理工具、IT和数据基础设施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2、建立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总体目标与指导原则1)总体目标银行风险管理框架建设要从长计议,增强战略性、指导性、前瞻性,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环境变化,积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采取必要和科学的措施,提升银行也安全性、稳健度和竞争力,使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更低,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增强。

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2)指导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

1988年资本协议(BASELI),建立了全球统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确立了资本约束理念;新资本协议(BASELII),对风险加权方法进行了根本性改造,提高了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标准,密切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巴塞尔改革建议(BASELIII)拓展了资本监管范围,把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直接纳入风险监管框架;中国将按照“取其所长,为我所用”的思路,综合三个资本协议中科学合理的成分,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中国的资本监管框架。

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为适应国际监管新要求,银监会不再简单地按规模划分大中小银行,而是根据银行在规模、复杂性、关联性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的差异,将银行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两大类,分别采取监管措施: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监管标准高低、过渡期长短等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银监会将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建议,结合国内实际,提出识别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标准和方法。

三、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银监会将结合考虑不同监管工具的复杂程度以及国内银行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监管工具的标准确定以及推进时间表等方面作出不同安排。

对于目前争议较小且国内银行已具备事实基础的监管工具,如流动性、杠杆率等,银监会将尽早发布规则,力争两年内实施;对于不确定性较大,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较大的监管工具,适当推迟实施时间,但不应晚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国际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