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原创连载,转载必究
统编版六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4.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1.我会读。
二类字:
dānɡ当piǎo瞟xū嘘ɡuǎ寡xiá匣yào钥shi匙nì溺
易错音:
瞟见(piāopiǎo)话匣(xiájiá)子溺(nìruò)爱
叮叮当当(dāngdàng) 钥匙(yàoshiyàochí)
多音字:
当dāng(叮叮当当当时)dàng(上当当铺)匙chí(汤匙)shi(钥匙)
2.我会写。
听写词语:
诚心诚意软弱无力叮叮当当呻吟滴滴嗒嗒灯火通明吹嘘
探索疲劳摸索遭遇荒唐遵守寡妇溺水滔滔不绝欣喜若狂
3.我能理解
笼罩:
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祈祷: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本文是说人们希望两个失踪的孩子能平安回来。
诚心诚意:
心意很真诚。
保佑:
迷信的人称神佛保护和帮助。
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群结队:
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浩浩荡荡: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前所未有: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吹嘘:
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费尽口舌:
总的就是说完全的浪费,没有一点点的效果。
滔滔不绝:
绝,断。
形容流水不断。
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毫无疑问:
没有一点疑问,十分肯定。
满不在乎:
完全不放在心上。
课文中是说汤姆觉得再到洞里去自己并不在意。
4.我能归纳词语
★近义词:
绝望—失望 荒唐—荒诞疲乏—疲惫 悲伤—悲痛
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满不在乎—毫不在意
★反义词:
伤心➝高兴 绝望➝如愿 遵守➝违反满不在乎➝漫不经心
5.课文结构梳理。
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件事:
①孩子们回来前小镇上人们的悲痛心情;②孩子们归来时人们的欣喜;
③汤姆讲述自己和贝琪山洞遇险的经历;④汤姆探望生病的小伙伴哈克。
困难重重的历险:
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6.课文易考点梳理。
(1)《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作者是国作家,课文主要写的是汤姆和贝奇获救回家后,小镇人们欢喜的场面以及汤姆向人们讲述自己是的经过,塑造了汤姆、和有点虚荣心同时又讲义气的“顽童”形象。
(2)《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是马克·吐温的著名作品之一。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演说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3)汤姆·索亚是一个淘气的机灵鬼、关心朋友、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的男孩。
(4)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的道理有:
不能恶作剧、要爱护动物、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7.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1.这时,人们叮叮当当地敲起了铁碗铜盆,滴滴答答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叮叮当当、滴滴答答”这些拟声词,写出了当时人们找到两个孩子后的喜悦心情。
同时也传递出他们对孩子们自由活泼性格的喜爱和赞赏。
2.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
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
汤姆是主人公,关于他,梗概中有简单的概括──“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
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
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
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也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
3.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对波莉姨妈的细节描写,突出其悲痛绝望的心情。
4.这本书的主人公明明是汤姆,可是这里却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细致入微地描写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和小镇人们的悲伤绝望呢?
这样写对描写主人公汤姆有什么帮助呢?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力地反衬出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9.拓展延伸。
★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
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
35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20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短篇小说代表作:
《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代表作: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内容简介
汤姆幼年丧母,由波莉姨妈收养。
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
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印江·乔埃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人物介绍
汤姆·索亚:
全名托马斯·索亚,本小说的主人公。
他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姨妈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
汤姆骨子里具有冒险风格,他会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
汤姆也足智多谋,他和哈克一起破坏了杀人犯乔埃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哈克贝利·费恩:
圣彼得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他的父亲是个酒鬼,不会照顾哈克。
但是哈克却心地纯良,他不受约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寡妇收养。
波莉姨妈:
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时戴个老花镜,但是看人的时候喜欢从镜框上看,不通过眼镜看人。
对于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莫夫·波特:
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乔伊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印江·乔伊:
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孙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嫁祸给了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贝基·撒切尔:
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
她有一双蓝眼睛漂亮迷人,一头金发编成两条长长的辫子,上穿白色衬衫,下穿绣花灯笼裤。
乔伊·哈波:
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作品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
该书大获成功之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年),被后人推崇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还原了19世纪中后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
该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答案:
1.piǎoxiánìdāngyàoshi
6
(1)美马克·吐温如何脱险敢于探险追求自由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孔博曾以全区前30名的成绩考进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留在城里工作,而是回密云农村创业,曾四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但最终还是开办了农产品电商平台“密农人家”,这个平台,如今已经拥有一年3500万的销售额,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乡亲致富。
(2)许多毕业生打算毕业后当网红。
当记者追问原因,回答多是“网红挣钱多”“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调查显示,的确有一部分网红凭借颜值等获得暴利,却往往是昙花一现,而真正的网红需要在网络上“深耕细作”。
当代青年的择业观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青年的选择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某高校组织青年论坛,讨论青年择业观问题,邀请你参加,请写一篇发言稿和与会者交流。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追逐职业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各位来宾:
大家好!
青年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我想做老板也好,当网红也罢,都值得赞许,值得提倡,因为都是为了理想。
是山,就要挺拔,直耸云天;是水,就要奔流,润泽万物。
职业的选择自当去追逐理想,以成就卓越人生。
当然,职业的追求亦有高下之分。
孔博回乡创业,济物利民,功在桑梓。
有些毕业生愿当网红,本无可厚非,动机却“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理想之低,懒惰之甚,头脑之简单,见识之浅薄,令人顿觉可怜。
两相对比,在我看来,择业正应首先考虑国家民族之需。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选择用笔来唤醒麻木的民;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通过革命来救国救民;钱伟长弃文从理,立志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大炮。
“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人质朴的话语道出了那个时代中国脊梁的择业心声。
没有国何来家?
一个人唯有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国家与民族之需,就是我们择业的方向。
其次,青年择业还得考虑自己的才华,靠扎扎实实的辛勤付出,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择业时应该把目标确定得更实际一点。
每一个网红都需要成千上万的粉丝助力出资,所以网红永远是少数。
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人,需要用清水洗把脸,清醒清醒。
唯有认清自己,了解世界,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
鱼儿应该在水里游,鸟儿应该在天上飞,能做好药材的植物,就不必非要当盆景。
“深处种菱浅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古人诚不我欺。
再次,选好了职业,我们还应该为之扎实奋斗。
清人袁枚诗曰:
“白日不到处,青春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们当孜孜不倦,奋力以求,使青春充实有意义。
在学校,抓紧一分一秒,刻苦学习,以知识充实自己;到社会,拒绝自满懈怠,工作认真负责,创造优异成绩。
不管道阻且长,只顾溯游从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
时当中国快步走向复兴的美好时代,我辈青年必须放弃“不需要努力工作”的错误思想,让“天之健,君子以自强”成为座右铭,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时常回响在耳边,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励自己,正确择业,辛勤付出,成就卓越人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
本题所提供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社会性。
对于这类作文,先要读懂材料。
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孔博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事,第二则材料是许多毕业生打算毕业后当网红的事。
前者突出了孔博的吃苦与成功,后者突出了许多毕业生不愿吃苦就想成功的思想。
审题:
写作中应该对两则材料进行辩证分析。
如运用第一则材料应赞颂孔博,赞赏其有思想,有头脑,能吃苦,但不能说人人都应该走他的路。
运用第二则材料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极力批评当网红,因为当网红并没有错,应该批判的是材料中透露出的“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的不良思想。
参考立意:
追逐职业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网红”也需努力工作;
正确定位,自主择业;
正确择业,辛勤付出,成就卓越人生。
行文结构:
文章开头结合材料事例,提出“职业的选择自当去追逐理想,以成就卓越人生。
”后文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择业正应首先考虑国家民族之需。
”“其次,青年择业还得考虑自己的才华,靠扎扎实实的辛勤付出,实现人生价值。
”“再次,选好了职业,我们还应该为之扎实奋斗。
”最后发出倡议,激励自己,正确择业,辛勤付出,成就卓越人生。
素材:
1、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
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
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2、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
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
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3、 理想是帆,载着我们驶往成功的彼岸;理想是灯,照亮漆黑的夜晚。
人生,因为有理想而辉煌,因为有理想而有意义,生活,因为有理想而丰富多彩。
我的理想是什么呢?
教师?
工程师?
设计师?
我更愿意成为一名医生。
“救死扶伤,挽救生命。
”不仅是使命,更是责任。
医生,身穿白大褂,颈挂听诊器,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带去希望与战胜病痛的信心,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与疾病相抗衡。
在我心中,他们的职业是最伟大的,最崇高的。
他们无私无畏奉献的精神,令我钦佩!
【点睛】
此类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
“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为别人而生活。
”
有人说:
“人要为自己活着,自己幸福了才能带动身边的人幸福,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要抄袭、套作。
【答案】范文:
我从奉献中感受到幸福
我从记事起就是这幅模样——瘦小而挺拔的身体,裹着凝脂般的蜡衣,一小段烛芯斜斜的露在外面,就像是将军头盔上的雉鸡翎——至于有人说我之前是在工厂被加工出来,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有人说,我的名字是蜡烛,并把我放进抽屉里。
之后我被遗忘了很多年,这段时间漫长却并不枯燥,因为抽屉外的声音我都听得见。
白天时间总是静寂的,我的乐趣随着夜幕降临。
每天晚上,我都能听见家里的小主人写作业的沙沙声,听见那个姥姥轻轻溜进来给她送水果。
姥姥的年纪一定很大,她的手抖得多厉害啊,晃得盘子“咯咯”直响,真担心她端不住把盘子摔得粉碎!
有时,我也能听见姥姥在向小主人发脾气,还有苦口婆心地劝诫,多半是由于小主人作业写得慢或不想学习。
想来那孩子是多么顽皮,几次三番惹老人生气!
每天晚上,小主人的妈妈总会悄悄走过来,轻得我几乎听不见,然后一种特殊的响动,我知道那是在小主人脸颊上印下一个深深的亲吻。
有时,我能听见小主人在向妈妈请教难题,或者和妈妈交流思想。
真羡慕小主人有这么可爱的妈妈,可她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居然嚷着要效仿彼得·潘,抛下妈妈跑到永无岛永远玩耍。
家中的男主人永远是安静的,发出的声响远远的难以分辨。
只是每当小主人有愿望要满足、有事情办不妥时,就会不客气的大喊爸爸帮忙。
小主人有挑食的坏毛病,不爱吃青菜和主食,于是总会在这会儿“爸爸、爸爸”叫得亲热,央求爸爸把不爱吃的挑走。
唉!
任性的小孩子啊,会不会被溺爱坏了?
就这样,从抽屉的缝隙中,我看到外面一回回的亮了又暗了,玻璃窗外一回回的见到风扬起柳絮,又一回回地换成雪花。
不知不觉中,角落里倾听的我越来越惦记那个牵动我心的孩子,那个既开朗又腼腆,即乖巧又顽皮的小主人。
曾经疑惑过,为什么家人为她做那么多还甘之若饴,现在渐渐明白了。
然而,我又是多么痛苦啊!
我想出去!
我渴望融入这个家!
让我看看那些声音的主人,哪怕只能为他们做一件事,哪怕只有短短的瞬间,也胜过毫无意义的长久存在!
机会在毫无预料中来了。
又一个平平常常的晚上,缝隙外的光突然熄灭了。
我听见大家大声叫着停电了,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我被从抽屉里找了出来。
外面真黑,比抽屉里面好不了多少,我急切环顾四周,除了黑乎乎的人影什么也看不清楚。
一瞬间,我想到了,这正是我大展身手的时机,让我来还给大家一片光明吧,这是我唯一能为大家做的事!
一朵火花跳出来,点燃了烛芯,温暖的光晕伴着我的喜悦蔓延开来,照亮每一张脸庞:
小主人睁大眼睛看着我,妈妈微笑着把我举在手中,姥姥端来了削好的水果,那个笑嘻嘻收拾火柴的一定是爸爸…一切正如我想象的一样,不过,没想到小主人这么高了姥姥的面貌却要年轻一些。
我兴奋地举着火苗,感到激情澎湃,久久地、久久地凝望着小主人写作业时认真地脸庞,我知道,这就是幸福,奉献的幸福!
洁白的蜡衣一节节变短,烛蜡顺着身体散落成曳地的长裙,我离开的时刻快到了。
恍惚中仿佛缥缈的歌声传来:
心之所想,何畏险难;云胡不喜,求仁得仁……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
本作文是材料作文,解答此题,考生要先通读材料,用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情感倾向法、求同存异法等把握材料中心内容和出题人的观点态度,确定出恰当的立意后才能更好地作文。
材料表现了两种幸福观。
一种是“为别人而生活”,主张在奉献自我、成就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种是“为自己而活着”,即主张人的幸福具有自我性。
不受外部世界的影响。
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立意,也可综合考虑,从更高层面思考“为谁而活是幸福”的问题。
“体验和思考”提示考生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类文。
立意:
幸福在于奉献;
为别人谋福利是幸福的;
为自己而奋斗是幸福的;
幸福在于成就他人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幸福在于完善自我的同时造福他人。
素材:
1.蔺相如,赵国宦官门客,鄙贱之人,因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凭口舌立下大功得以升迁,居于廉颇之上。
这对于蔺相如来说是一份莫大的幸福,但廉颇却不懂得蔺相如的幸福,反而扬言要公开羞辱蔺相如。
他没有想到他与蔺相如好比赵国的左膀右臂,增加了赵国的威信,别国才不敢轻易冒犯。
若是他懂得欣赏蔺相如成功的幸福,以此鞭策自己做得更好,与蔺相如团结协作,赵国必定会因此更加安定繁荣。
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为国家的幸福。
2.田园诗人陶渊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悠然生活,乐在其中!
3.林觉民的“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怀,他成为了幸福的建设者。
这才是欣赏他人幸福的最高境界,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幸福。
当天下人得到了幸福,这便是他最大的幸福。
结构:
确立好恰当的立意才能开始写作。
如果写议论文“幸福在于为别人谋福利”,考生开篇就必须简析材料,由事及理,明白无误地表明自己的中心观点。
论证观点时,可按照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写作,材料可以古今中外多方引证,例子要有典型性,如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尔基的“给,比拿的快乐更重要”、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考生要赞美“为他人谋福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的语意。
结尾点题,以景结情,用美好的画面象征为他人谋福,人人幸福的美丽生活,简洁有深意。
【点睛】
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
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汉语中,“格”字意蕴丰厚,常见的义项有:
①规格、格式,如不拘一格;②阻碍、限制,如格于成例;③品格、格调,如格调高雅;④推究、研究,如格物致知。
请你选择“格”的一个义项,联系实际,以“说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答案】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倪超
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
在规矩和道德之间,哈佛毅然选择了规矩,开除了那个学生。
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未免太过刻板,太过不近人情。
古人说:
“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学生能归还图书,是应该表扬的。
但我想说:
“不以一德掩大眚”。
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
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
规则是高悬于我们头顶上空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以最为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
当我们难以克制心中的欲望,试图触碰并打开潘多拉魔盒时,锋利的剑刃便虎视眈眈,令我们胆怯却步,远离堕落。
《简爱》中有言:
“人们死后,每个人的灵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不单是上帝,规则面前亦是如此。
无论是穷凶极恶还是盗亦有道,规则会以最严苛的目光透视违规者的内心深处,冷漠,公正,不带有分毫私心。
规则是公正与和平最为冷酷而称职的守望者。
“汶川大地震”时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奋不顾身拯救了七名同学,一时间成为人人赞誉的对象,全国的道德楷模。
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英雄已堕落成一个诈骗犯,让他一生的光环消失殆尽,做了错事也迎来了法律的审判。
不能否认,雷楚年的义举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可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抹去他欺诈的事实。
法律的正义不会被他曾经的壮举而蒙蔽,法律会对他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林肯曾经说过: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
”法律、规则依据道德修订,是道德的体现。
触犯法律、规则,是对道德的亵渎。
那些妄图以道德之名行触犯规则之实的行为本身就是对道德的违背!
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们也不能让规则的天平在道德的影响下摇摆。
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