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5693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docx

北京理工大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

机械工程专栏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

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

机电动态控制重点实验室

2013-2014论文集

第一部分论文题目

第二部分论文摘要

第三部分附录(相关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2015-3-20

第一部分论文题目

1.2013年论文题目

[1]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转子系统扭矩扰动识别方法

[2]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模糊-积分控制器设计

[3]车辆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及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4]一种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

[5]车载雷达多车道目标识别及补偿方法

[6]基于知识组件的夹具元件快速设计研究

[7]优先网络排队的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研究

[8]高固体含量水反应金属燃料推进剂的力学性能(I)

[9]硬质合金刀具车削GH2132高温合金磨损及破损试验

[10]基于EEMD和小波包变换的早期故障敏感特征获取

[11]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过调制弱磁算法

[12]多自由度模块化链节式8足机器人三总线控制系统设计

[13]轨道不平顺模拟器位姿反解解算及坡道模拟

[14]基于指数积的Delta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建模

[15]混合动力履带车辆全系统建模与实时仿真

[16]车辆半主动油气悬架模糊控制的建模与仿真

[17]进气管结构对增压柴油机进气不均匀度影响的研究

[18]中碳钢温变形的力学特性

[19]电磁钢轨探伤提离补偿方法研究

[20]车辆左右车轮路面不平度的时域再现研究

[21]AMT重型越野车在陡坡上的起步控制技术研究

[22]纯电动客车侧碰撞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分析

[23]基于线结构光的复杂深孔内轮廓三维测量方法

[24]驾驶员的驾驶品质对纯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

[25]超细金刚石与树脂基体间界面层的研究

[26]FGH96合金惯性摩擦焊过程飞边形成的规律研究

[27]湿式离合器热负荷仿真研究

[28]质心侧偏角相图在车辆ESC系统稳定性控制的应用

2.2014年论文题目

[1]基于压力信号采集的输气管道混合模型的建立

[2]一种新型非平行光消光法在碳烟测试中的应用

[3]理想天棚阻尼的被动实现方法

[4]潜油双定子泵的设计与研究

[5]基于平面线圈阵列传感器的铝板材料裂纹电涡流检测

[6]基于李群理论的2R1T并联机构构型综合

[7]基于滑模控制的空气悬架车高控制系统研究

[8]发动机动态特性组合神经网络建模新方法

[9]基于LQR的四轮转向汽车控制方法

[10]基于SDG模型的AMT重型越野车离合器接合过程故障诊断

[11]基于气泡的缸盖水腔沸腾传热仿真研究

[12]气流激励下某向心涡轮的谐振响应和高周疲劳研究

[13]基于无网格方法的涂层接触问题研究

[14]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翘曲分析与消除

[15]齿轮热胶合承载能力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16]装载机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

[17]导流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可调向心涡轮性能影响

[18]多片式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与系统稳定性研究

[19]锂离子电池极化电压特性分析

[20]一种串联机器人的随机误差分析方法

[21]高固体含量水反应金属燃料推进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Ⅱ)

[22]离心泵蜗舌区非定常流动特性

[23]力平衡型双定子轴向柱塞马达的转矩脉动分析

[24]主动悬架系统建模及力跟踪控制

[25]绕平板气液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

[26]弱磁场激励下基于阵列磁传感器的缺陷检测方法

[27]用于45~#钢丝拉拔加工的叠层陶瓷拉拔模具磨损分析

[28]气电混合动力车辆低SOC混合驱动起步控制研究

[29]基于动态区域规划的双模型车道线识别方法

[30]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阻抗谱参数分析

[31]考虑油膜非均匀性的滑靴润滑特性研究

[32]基于EPB的汽车坡道起步自动控制技术

[33]二自由度油气悬架统计线性化参数研究

[34]基于流变特性的球轴承差动滑动摩擦热量研究

[35]串联电传动履带推土机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研究

[36]缸内直喷汽油机低速混合气形成过程研究

[37]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机械增压匹配分析

[38]基于燃油消耗的工程机械排放因子研究

[39]8×8轮毂电机全轮驱动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40]基于天棚On-Off控制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研究

[41]四轴车辆全轮转向的最小转向半径模式研究

 

第二部分论文摘要

1.2013年论文题目及摘要

[1]庞新宇,杨兆建.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转子系统扭矩扰动识别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2):

1229-1233.

关键词:

人工免疫,阴性选择,转子系统,扭矩识别,轴承载荷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提出了一种对多支承转子系统在运转过程中所受的扭矩扰动进行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阴性选择算法,提取转子转速和轴承载荷作为特征参量,首先获得转子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自己模式串,并随机产生初始检测器;进而利用人工免疫系统的进化学习机制,对转子扭矩受扰后获得的异常工况下的非己模式串进行学习和记忆;进化学习后生成典型扭矩扰动下的成熟检测器,能够区分和标记不同类型的扭矩在状态空间上所对应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转子系统异常扭矩扰动,并能对扭矩类型做出很好的识别.

[2]唐胜景,宋祥,郭杰,马悦悦.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模糊-积分控制器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2):

1274-1278.

关键词:

无人机,模糊-积分控制,遗传算法,比例因子整定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摘要:

针对某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纵向姿态控制和轨迹跟踪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模糊-积分混合控制器.为避免控制器参数调试的复杂性,提高控制性能,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阶段,确定了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并给出了比例因子整定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积分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鲁棒性强,并且解决了单一模糊控制器稳态响应精度低、响应曲线颤振的问题.

[3]赵家昕,马彪,李和言,朱礼安,张金乐.车辆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及影响因素理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2):

1234-1238.

关键词:

离合器,热弹性不稳定性,局部高温区,临界速度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江麓机电集团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摘要:

摩擦副表面的局部高温区会引起车辆离合器失效,基于热弹性不稳定性(TEI)理论,通过理论建模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标准:

临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系统扰动的迁移速度.通过对摩擦片与钢片的Peclet数分析,发现局部向于出现在对偶钢片.通过对比临界速度,发现钢片呈现反对称变形.采用较小弹性模量或者较大导热系数的摩擦材料,有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摩擦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对稳定性影响较小.

[4]徐小龙,吴家兴,杨庚.一种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2):

1253-1258.

关键词:

云计算,反病毒,病毒报告,云安全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摘要:

通过引入新型的云计算与对等计算融合模型Cloud-P2P,提出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该机制充分利用海量终端的计算能力,将针对大规模病毒报告的分析任务进行有效分割,并通过移动Agent有序部署到服务器端和终端节点上执行,从而有效降低服务器端的负载,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详细阐述了Cloud-P2P融合计算模型、基于移动Agent的任务部署与执行点选择机制以及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和原型系统,并从负载平衡、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机制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用参考价值.

[5]马国成,刘昭度,裴晓飞,王宝锋,齐志权.车载雷达多车道目标识别及补偿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1):

1135-1139.

关键词:

车载雷达,多目标识别,弯道补偿,自适应巡航控制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摘要:

为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中雷达多车道目标识别,对雷达坐标系进行转换并依据不同车道对雷达无效信息进行滤除.通过对本次雷达采样信息及由上一次采样信息获得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完成目标跟踪.在不同处理阶段综合采用门限值法、滑动窗口采样及同车道最近原则完成对所需目标的判定.在弯道行驶工况下利用基准圆心角准则对目标进行位置补偿.试验证明,所讨论的方法可有效实现多车道目标识别及弯道补偿功能,达到了目标检测要求.

[6]高博,阎艳,丁洪生,张发平,王国新.基于知识组件的夹具元件快速设计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0):

1021-1026.

关键词:

夹具元件,知识组件,语义驱动,知识重用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摘要:

针对夹具元件知识不能在设计过程中快速重用的问题,引入知识组件的概念,提出一种夹具元件知识组件建模方法.对集参数、规则、实体模型和装配等信息于一体的知识组件模型进行定义,通过XML对模型进行表示和存储.基于知识组件模型,以松耦合的方式为夹具元件规格的确定、实体模型的语义建模和夹具元件装配等设计过程提供知识支持.实现设计知识无缝、快速地应用于夹具元件的设计过程.通过某飞机零件的夹具元件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7]郑茂,黄胜,王超.优先网络排队的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0):

1051-1055.

关键词:

舰载机,出动架次率,闭排队网络,均值分析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摘要:

为研究舰载机的真实出动回收能力,针对舰载机出动具有优先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多优先级多服务窗非强占优先网络排队的舰载机出动回收模型.为求解该排队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降低服务率假设的近似法,并采用均值分析法迭代计算,得到该排队系统的相关参数.给出一个算例,与仿真结果和美国海军统计值的对比验证了该近似法的精确性.通过分析各服务站的利用率和滞留飞机数,认为该排队网络制约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的瓶颈为保障力量.

[8]黄海涛,邹美帅,郭晓燕,杨荣杰,李云凯,张鹏.高固体含量水反应金属燃料推进剂的力学性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9):

901-905.

关键词:

水反应金属燃料,力学性能,压缩性能,硬度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为研究高固体含量水反应金属燃料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运用单向压缩方法和针入度测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铝镁水反应金属燃料推进剂在常温下的力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推进剂体系中黏合剂网络结构的形成及向表面的迁移是造成体系力学性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水反应金属燃料推进剂压缩性能和硬度随固化参数和保压时间增加而增大,R值从0.9~1.0以上时,保压时间从5~25min,其力学性能增幅较快,预固化3h力学性能最好.模压力增大造成体系中黏合剂组分向表面迁移加剧,力学性能随模压力增大而降低.

[9]程剑兵,庞思勤,王西彬,于启勋,林晨光.硬质合金刀具车削GH2132高温合金磨损及破损试验[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9):

911-915.

关键词:

超细硬质合金,高温合金,高速切削,刀具寿命,黏接磨损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粉末冶金及特种材料研究所;

摘要:

用不同含钴量的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与普通WC-Co硬质合金刀具对GH2132高温合金进行高速连续切削刀具寿命及断续切削刀具破损的对比试验.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了刀具寿命与切削速度之间关系的T-v经验公式,用ZEISS体视显微镜及显微摄影系统观察了刀具刃口、前刀面和后刀面的磨损和破损形貌.试验结果表明:

WC-Co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和破损的主要机制是黏接磨损;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磨性明显高于普通硬质合金;适当增加钴黏接相含量有助于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获得最佳的耐磨损和抗破损性能.

[10]王红军,万鹏.基于EEMD和小波包变换的早期故障敏感特征获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9):

945-950.

关键词:

早期故障,特征获取,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包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育部现代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包变换的方法,进行早期故障敏感特征的获取,构建早期故障诊断模型.该方法首先应用EEMD对现场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分离出不同频率成分的特征信号,选择与原信号相关系数最大的IMF分量进行信息重构;面向重构的IMF分量采用WPT进行分解,得到各个节点的小波系数;最后使用Hilbert变换提取小波包系数的包络,计算功率谱,准确获得早期故障的敏感特征.通过对仿真信号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对故障诊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测的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故障诊断,诊断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早期故障敏感特征,故障诊断快速准确.

[11]张兴春,张幽彤,黄文卿.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过调制弱磁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9):

925-928+933.

关键词:

混合动力,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过调制,扭矩响应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清洁车辆实验室;

摘要:

针对混合动力车用电机扭矩响应性的需求,研究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区域的快速扭矩控制,提出了一种过调制和弱磁控制有机结合的弱磁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实现了在弱磁区域输出调制率大于最大线性调制率的情况下较快的扭矩响应速度.将提出的策略与传统基于外电压环的弱磁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策略能满足车用电机扭矩响应的需求.

[12]罗庆生,魏天骐,莫洋,王勇.多自由度模块化链节式8足机器人三总线控制系统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7):

698-703.

关键词:

多自由度,模块化链节式8足机器人,三总线控制系统,仿生设计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摘要:

多自由度模块化链节式8足机器人的高自由度以及相似的单元结构对其多样步态的实时控制提出新的要求.为解决其控制问题,研究了多足生物的运动特点,并利用从中发现的步态周期传递特性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多足机器人的控制策略、三总线控制系统及软件算法.经实物样机验证,采用此控制系统的机器人可完成不同步态的灵活切换,并可通过不同的传递周期改变体节之间的相位差.该控制系统可以完成所要求的控制任务,合理简化机器人的步态控制算法和程序.

[13]曹晓宁,刘玉梅,苏建,蓝志坤,王秀刚,王帆.轨道不平顺模拟器位姿反解解算及坡道模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1):

37-41.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模拟器,位姿反解,纵向坡度

机构: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摘要:

为了实现轨道不平顺室内模拟,对轨道不平顺模拟器的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反解进行研究.结合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几何参数,在14个作动器空间向量表述基础上,利用齐次坐标矩阵建立了轨道不平顺模拟器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反解数学模型.建立了坡道模拟对应的双六自由度模拟平台位姿协调关系模型,借助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了位姿反解解算,通过仿真模型解算结果与几何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对比,表明了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反解数学模型、位姿协调关系模型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14]宫金良,黄风安,张彦斐.基于指数积的Delta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建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6):

581-585.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旋量,指数积,运动学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对于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D-H参数法需要对每个连杆建立局部坐标系,通过各连杆的坐标转换来建立运动学方程,过程较为繁琐,而矢量法虽然能够避免正解多解的取舍问题,但是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末端的姿态,缺乏通用性.作者采用基于旋量理论的指数积,只需建立惯性坐标系{S}和工具坐标系{T}两个坐标系,使得运动学模型更为简单,且具有更明确的物理和几何意义.最后应用该方法求解了典型Delta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和工作空间,并进行了机器人样机的运动控制实验.

[15]邹渊,高玮,侯仕杰,陈锐,李军求.混合动力履带车辆全系统建模与实时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1):

31-36.

关键词:

混合动力,履带车辆,实时仿真,电池荷电状态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

采用面向对象思想建立履带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模型.建立了发动机-发电机组和电池组电功率耦合特性模型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模型.依托RT-LAB环境实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控制策略模型实时化.通过CAN实现车辆动力学模型与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模型的实时通信,建立了混合动力履带车辆驾驶员在环的全系统实时仿真软硬件环境,仿真实例验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16]么鸣涛,龙凯,贺李平.车辆半主动油气悬架模糊控制的建模与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5):

474-478+515.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油气弹簧,动挠度,悬架击穿,平顺性

机构:

中国南方工业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摘要:

为对某工程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可靠控制,针对单筒式油气弹簧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以及节流小孔面积的改变对阻尼的影响.提出在防止悬架频繁击穿前提下改善车辆平顺性要求的控制思想,以悬架动挠度及其随时间变化率为控制输入,建立控制模型,并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分别针对正弦路面激励、积分白噪声随机路面激励以及瞬态阶跃路面激励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模糊控制策略在悬架半主动控制的应用,不仅可减小悬架击穿的概率,也从统计角度改善了车辆平顺性.

[17]杜巍,姜玲,伍懿,刘福水.进气管结构对增压柴油机进气不均匀度影响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5):

469-473.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进气不均匀度,进气管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摘要:

在某V型多缸柴油机性能试验和多个气缸压力测量的基础上,对该柴油机的一维性能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标定和校核,并应用验证后的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该柴油机采用Π型进气管和环型进气管时各缸进气流量的不均匀度.分析表明:

不同的进气管结构造成各缸进气门前压力波动的规律差异很大,进而引起进气门前后压差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大,最终造成各缸进气不均匀度的差异很大,采用环型进气管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进气不均匀度.

[18]李志杰,彭艳,刘宏民,王素芬,肖力子.中碳钢温变形的力学特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4):

425-428+435.

关键词:

中碳钢,温变形,流变应力,热模拟

机构:

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中碳钢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进行温变形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变形温度(500~700℃)和应变率(0.001~10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其主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温变形过程先从铁素体变形开始,而后珠光体开始变形,渗碳体片层结构被破坏;铁素体晶粒细化至1~2μm;珠光体片层被破坏使流变应力形成峰值;温变形流变应力曲线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工件塑性成形、工模具载荷分布及变形产生重要影响.

[19]刘泽,卢迎飞,孙秀芳.电磁钢轨探伤提离补偿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3):

249-253.

关键词:

钢轨探伤车辆,电磁钢轨探伤,电涡流测距,提离补偿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摘要:

针对装备于列车车辆的电磁钢轨探伤装置的设计难点,特别是如何抑制由车辆运行波动导致的传感器提离波动,应用电涡流测距技术设计了提离补偿方法,探伤时电涡流测距线圈动态输出提离距离的变化,由提离距离计算探伤线圈输出值的动态补偿系数,动态修正探伤输出值.对电涡流测距补偿线圈进行了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及提离补偿的实验室测试.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提离补偿方法可使电磁探伤线圈的输出波形在有无提离波动的情况下基本保持一致.

[20]任宏斌,陈思忠,吴志成,冯占宗.车辆左右车轮路面不平度的时域再现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3):

257-259+306.

关键词:

随机路面,左右车轮,相干函数,功率谱密度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摘要:

基于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原理对车辆左右车轮随机路面不平度时域激励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车辆运行中左右车轮的相干性,给出了右车轮的数值拟合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左右车轮的路面不平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可方便准确地对路面分级标准规定的路面进行仿真,所得到的左右车轮的相干性与推荐模型接近.

[21]王洪亮,刘海鸥,王娟.AMT重型越野车在陡坡上的起步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3):

260-265.

关键词:

自动机械变速器,陡坡起步,自动控制,坡道起步辅助系统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摘要:

针对装备机械自动变速器(AMT)的重型越野车辆在陡坡上的起步自动控制问题,以装备了AMT和坡道起步辅助系统(HSA)的某重型越野车为试验车,根据试验车辆上HSA系统的工作特性,从越野车辆的坡道起步需求特殊性出发,以AMT和HSA协调控制为目标,提出车辆的坡道起步自动控制策略,设计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22]王震坡,王越.纯电动客车侧碰撞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3):

266-270.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侧碰撞,动力电池包,有限元仿真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摘要:

以有效开展纯电动客车侧碰撞仿真为目标,建立了纯电动客车BK6122EV整车骨架、覆盖件、动力电池包有限元模型以及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按照碰撞法规对车体后部(后轮后)位置进行了侧后碰撞仿真,分析了电动客车车身、动力电池包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评价了动力电池包在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指出了电池箱门骨架刚度小、电池模块固定能力差、碰撞区侧围骨架缓冲吸能能力弱等影响安全性的缺陷.

[23]冷惠文,徐春广,肖定国,王东兴.基于线结构光的复杂深孔内轮廓三维测量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02):

139-143.

关键词:

线结构光,复杂深孔,三维测量,细线化,灰度重心法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摘要:

为了对孔内轮廓参数进行快速高精度测量,建立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复杂深孔内轮廓三维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构成及测量原理、数学模型建立以及孔内截面轮廓尺寸计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