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4383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考号:

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D.附近能闻到肉香表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2、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下图,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互相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成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存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力,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程度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力,离水后很轻松,“费力〞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以下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

花香扑鼻;推测:

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

B.现象:

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

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

C.现象:

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

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

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翻开时,随着“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9、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9年4月23日内陆城市济南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

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

出的判断和判断根据正确的选项是

A.城市甲是青岛,根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城市乙是济南,根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C.城市甲是济南,根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D.城市乙是青岛,根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10、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以下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11、两个一样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假如升高一样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

C.加热一样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一样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12、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

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

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13、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外表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14、以下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的是

A.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一样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 一样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C. 一样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一样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D.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15、将质量一样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一样的温度后,放到上外表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根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下图.那么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16、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不减少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浸透,属于扩散现象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D、“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17、实验装置如下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

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18、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9、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            ,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分子间存在互相                        。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0、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

2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

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

村居书喜?

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集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

22、汽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是通过        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

23、冰糖葫芦〔如图6〕是许多同学的最爱。

其制作方法如下:

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24、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_________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___________。

25、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平安、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当它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某太阳能热水器盛有l00kg水,假设水温由20℃升高到70℃,那么水箱里的水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水=4.2×103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一样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某种液体

温度/℃

20

23

26

29

32

35

答复以下问题:

〔1〕在加热时间一样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_______________;

〔2〕假如它们升高一样的温度,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3〕由此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推出C水____C液〔填“>〞“<〞或“=〞〕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________;

27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一样的电加热器,两个一样的酒精灯,两个一样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____比较合理.实验中通过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二〕,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一样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

质量一样的水和煤油升高一样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四、计算题〔共10分〕

28、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

假设不计热损失,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答案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扩散现象.

分析: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本质是能的转化过程;

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解答:

解:

A、炒肉片时,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法正确; 

B、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减小液体的外表积,可以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说法正确;

C、在炒肉片时,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说法错误;

D、附近能闻到肉香表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说法正确;

应选C.

点评:

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解:

A、该物质在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可能是液体沸腾,也可能是晶体熔化,不合题意.

B、T2该物可能是物质的熔点,也可能是物质的沸点.不合题意.

C、0~tz时间内物质吸热升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

D、to~t2时间内物质可能在熔化,也可能在沸腾,此时需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不合题意.

应选C.

〔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晶体熔点.

〔2〕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

〔3〕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4〕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3.C

4.C

5.B

6.A

空气中沙尘飞舞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题意;

D、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是磁铁具有磁性的表现,不属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7.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标志着其内能增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且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结合这些知识可解答此题.

解答:

解: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A、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也可能吸收热量,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在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正确;

8.B

玉米爆开前和铁锅发生热传递,爆时玉米对外做功.

解答:

解:

A、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

B、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

C、玉米膨胀对外做功,水分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D、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应选B.

9.D

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一样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一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

夜晚,放出一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由表知城市乙的温差小,所以乙是沿海城市青岛,甲是济南.

应选D

10.C

分析:

〔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

一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一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一样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解答:

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盖面积增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一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一样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不符合题意;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一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一样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不符合题意;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一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一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

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符合题意.

应选

11.

两个一样的容器中分别装满了质量一样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图.那么

〔1〕甲液体的比热容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2〕假如升高一样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3〕加热一样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4〕假如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液体更好.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甲乙加热一样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不等,说明二者的吸热才能不同;又因为两物质质量相等,由公式c=

Q

m△t

 可知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不同.

〔2〕根据Q=cm△t比较甲、乙吸收热量的多少.

〔3〕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单位时间内热源放出的热量是一样的.

〔4〕比热容大的,吸收一样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小,更合适做冷却液.

解答:

解:

〔1〕由图象知:

质量一样的甲、乙两种液体〔m相等〕,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一样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Q相等〕,甲升高的温度大.由公式c=

Q

m△t

 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

〔2〕甲、乙两液体质量一样,假如升高一样的温度,由于甲的比热容小,根据Q=cm△t可得,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3〕由于采用同一热源加热,因此加热一样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4〕根据Q=Cm△t,吸收一样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合适做冷却液,故乙做冷却液更好.

故答案为:

〔1〕小于;〔2〕小于;〔3〕等于;〔4〕乙.

点评:

此题考察了比热容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要认真分析.

12.C

解:

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沙漠地区,地表以砂石为主,砂石比热容较小.

白天,一样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吸收一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温度升高的多,所以海边升高温度较低,沙漠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一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砂石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海边降低温度较少,沙漠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海边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沙漠的昼夜温差宏大.

应选C

13.B

解: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阳照射时,水面温度上升得慢,陆地温度上升得快,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气温下降,水面温度下降得慢,温度高一些,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因此,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根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应选B

14.A

A、同种物质,降低一样的温度,保证了物质的种类、降低温度一定;而质量不同,放出的热量不同,说明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故A符合题意;

B、一样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可以用来比较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降低温度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样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一样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可以用来比较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降低不同的温度,即没有保证降低一样的温度,无法比较,故D不符合题意;

15.

分析:

由冰块从上外表平整到如下图的形状可知,甲、乙、丙三块金属从一样的温度到冰的熔点,降低的温度一样,

但放出的热量:

Q甲<Q乙<Q丙,又知道三金属块的质量一样,根据Q放=cm△t判断c甲、c乙、c丙大小关系.

解答:

解:

由图知,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一样,

∵三金属块的初温一样,

∴由题意知道,三金属块降低一样的温度,放出的热量:

Q甲<Q乙<Q丙,

∵Q放=cm△t,三金属块的质量一样,△t一样,

∴三金属块的比热容:

c甲<c乙<c丙.

应选C

16.

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表达,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增大,内能增大,并且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实现.

解答:

解: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浸透,属于扩散现象,所以该选项正确.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D、和平号空间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应选B

17.

析:

根据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展转化: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进展解答.

解答:

解:

当用力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到达乙醚着火点时,筒内棉花就会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应选:

D

18.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与热传递.

解答:

解:

A、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在固体中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那么液体中也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A错误;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只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

C、白菜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C正确,D错误;

应选C.

20.解:

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展无规那么运动;上面的空气密度小,下面的二氧化氮密度大,过一段时间,形成均匀的气体,充分证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展无规那么运动,有力证明气体的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

下.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假如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2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

村居书喜?

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运动〔扩散〕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升高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集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分子间有吸引力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根本观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答此题需掌握: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②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那么运动越快,人们闻到的花香味越浓烈.

③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

解:

〔1〕春晴天暖,空气温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分子在空中做无规那么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

〔2〕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互相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

故答案为:

运动〔扩散〕;升高;分子间有吸引力.

点评:

①此题考察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那么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才能.

②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并不矛盾,就好似被弹簧连着的两个小球,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时,就像弹簧受到压缩,分子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间隔稍大时,就好似弹簧被拉长,分子间主要表现为引力.

22.

汽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是通过

热传递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