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4000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芳香化浊和中解暑广藿香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 的干燥地上部分。

又名:

枝香、藿香、刺蕊草。

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原植物广藿香栽培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本种以海南为大宗,销全国,并供香料厂用。

本品药材性状:

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

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

气香特异,味微苦。

石牌广藿香高30~70cm。

主茎粗短,分枝较多,节较密集,节间长3~6cm,断面渐呈类圆形,髓部较小,约占直径的1/3~1/2。

枝条较瘦小,稍曲折,枝叶茂密,表面较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密被短毛茸,叶痕较大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纵皱较深,叶片较小而厚,油润,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暗绿褐色或灰棕色,长:

宽为1.23,叶面较皱缩。

气纯香,味甘而不苦涩。

高要藿香植株高80~100cm,主茎粗而长,分枝较少,节稍稀,节间长5~11cm,断面髓部约占直径的1/2。

枝条较顺直,枝叶稍稀疏,毛茸较密集。

叶椭圆形,黄色或灰褐色,长:

宽为1.38,叶薄纸质,稍润,叶面较平坦。

气清香,味甘、微苦涩。

湛江藿香植株高80~100cm,主茎粗而长,分枝较少,节稍稀,节间长6~13cm,断面髓部约占直径的1/2。

枝条顺直,枝叶稀疏,毛茸细长而疏。

叶长椭圆形,灰棕色,长:

宽为1.75,叶薄纸质,稍干涩,叶面较平坦。

气香,味甘、微苦涩。

海南广藿香植株高100~120cm,主茎长,分枝多,节较密集,节间长5~7cm,断面呈钝方形,髓部较大,约大于直径1/2。

枝条较粗壮,多弯曲,叶多脱落,毛茸较稀疏,表面较平坦,灰棕色至浅紫棕色,叶痕较小,不明显凸出,枝条近下部始有栓皮,纵皱较浅。

叶片较大而薄,长卵形或长椭圆形,浅棕褐色或浅黄棕色,长:

宽为1.99,叶薄纸质,稍干涩,叶面平坦。

气香浓郁,味微苦涩。

本品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中医临床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广藿香和土藿香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及钩端螺旋体,防腐,拮抗钙离子,助消化,解痉,镇痛,镇吐等作用,可抑制胃肠推进运动,抑制锌异常所致的肠道损害,对实验性腹泻有影响。

但二者化学成分有别,抗菌药理活性也不同,因此在中医临床使用中,应有所区别。

广藿香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嘉祐本草》。

谓“微温。

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本草图经》曰:

“藿香,旧附五香条,不著所出州土,今岭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种植。

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暴干,乃芬香,须黄色然后可收。

又《金楼子》及《俞益期笺》皆云:

扶南国人言:

众香共是一木。

根便是梅檀,节是沉水,花是鸡舌,叶是藿香,胶是薰陆。

详《本经》所以与沉香等共条,盖义出于此。

然今南中所有,乃是草类。

郝近大等本草考证认为,一般文献均认为藿香最早见于宋代的《嘉祐本草》,其实唐代的《新修本草》和《千金翼方》本草卷中就已收载藿香,但未单独分条,而与沉香、熏陆香、鸡舌香等合为一条。

另据考证,其最早的文献出处可追溯到东汉杨孚的《异物志》。

藿香在我国历史上最初并不是作为药物,而是作为香料为人们所应用。

所以直到宋代以前,许多医家对藿香均不十分熟悉。

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的藿香是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传入的一种插枝繁殖的草本芳香植物。

罗集鹏等报道,广藿香商品有两大类,一类称为“石牌藿香”,主要产于广州石牌、棠下、宝岗等地,是道地药材,传统经验认为品质最优。

20世纪50年代末,广东肇庆地区亦大量种植广藿香,称为“肇香”或“枝香”,经验认为,其品质与“石牌藿香”相近,亦供药用。

另一类称为“海南藿香”,主产于海南万宁、琼海等地。

此类藿香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华侨从印尼爪哇带回种植,早期亦供药用,后来则主要用作提取“藿香油”(百秋李油Patchoulioil)的原料。

传统经验认为此类藿香品质较差,一般不供药用。

50年代末,广东湛江地区吴川、遂溪、雷州和徐闻相继从海南引种藿香,并大面积种植,一度称为广藿香的主要产区,此类藿香主要用来提取“藿香油”,供出口。

习惯上,将湛江地区产的藿香也划为“海南藿香”范畴,其品质亦与“海南藿香”相似。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已无藿香种植,广州市药材公司为保存“石牌藿香”,在广州黄村,后移至花县,种植面积不足一亩,道地药材“石牌藿香”濒临灭绝的境地。

“肇香”也仅在高要有少量种植(不足10亩)。

目前使用的广藿香主要是湛江地区吴川和遂溪所产,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

石牌藿香类老茎基部类圆柱形,分枝角多数小于60°,中上部茎枝和嫩叶带紫色的少见,栅表比小于10(5.05,9.26);海南藿香类老茎类方柱形,分枝角多数大于60°,中上部茎枝和嫩叶多带紫色,栅表比大于10(14.35,13.18,13.84,14.33)。

自宋金元以来藿香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脾胃吐逆、内伤湿滞、夏季伤暑外感等常见病症具有特殊疗效,故临床用量较大,而藿香产于岭南,内地得之不易,至明代藿香正品药材已出现供不应求、常有伪品混充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家势必寻找与它具有同等疗效或功效相似的新品种,以解决药源不足的问题。

土藿香入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大约成书于明正统年间的《滇南本草》。

从1985年以后各版中国药典不收载土藿香的情况看,目前对其是否可作为藿香的药用正品仍有不同的看法。

若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土藿香与广藿香为同科而不同属,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较远;而若从化学成分来看,二者所含成分的差异则更大。

但中药新兴品种的确认与区分主要的依据不是这两点,重要的是考察其长期的临床疗效。

在众多中药材品种之中,具有相近植物亲缘关系或完全没有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相同和不同,而临床疗效相同或相似者是不乏其例的。

从目前临床应用实际来看,我国长江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当地所产之土藿香均占有很大的比例。

过去老药铺中常备的鲜藿香亦即土藿香,素为温病学派医家所喜用。

如解放前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先生,擅长以鲜藿香与鲜佩兰为伍,治疗暑温暑热、外感内湿、腹痛吐逆等症,每获良效。

故可以认为,土藿香入药已有着长期而坚实的临床基础,其主治疗效与广藿香基本相似。

其入药历史若从《滇南本草》算起大约已有500 余年。

广藿香含挥发油即广藿香油2%~2.8%,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约占52%~57%,另含α-及β-广藿香萜烯等多种倍半萜类成分,广藿香酮、木栓酮、表木栓醇、3,3’,7-三甲氧-4’,5-二羟黄酮、3,3’,4’,7-四甲氧-5-羟黄酮、齐墩果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尚含少量苯甲醛、丁香油酚及桂皮醛等。

张广文等从广藿香中分离出5-羟基-3’,7,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及3,5,7,3’,4’-五羟基黄酮等。

苏镜娱等从广西梧州产广藿香精油中共分离到30种成分,鉴定出其中19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3.94%。

主要成分为:

广藿香醇(43.84%)、广藿香酮(12.07%)、δ-愈创木烯(14.54%)、α-愈创木烯(8.20%)、γ-广藿香烯(3.84%)、α-广藿香烯(4.13%)、β-丁香烯(1.28%)及瓦伦烯(1.70%)等。

罗集鹏等从广东特产药材“石牌藿香”4月和7月采收的茎油中分离鉴定出62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6.63%,主要含广藿香酮(71.87%和71.72%)、广藿香醇(2.57%和3.39%)以及十六烷酸、d-苦橙油醇、δ-愈创木烯和反式-丁香烯等;从叶油中分离鉴定出5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1.03%,主要含广藿香酮(16.69%和65.15%)、广藿香醇(18.95%和6.10%)以及反式-丁香烯、α-愈创木烯、法呢醇、十六烷酸、刺蕊草烯等。

石牌藿香的茎油和叶油中均以广藿香酮的含量最高,与其它产地的明显不同;且以7月采收的含量最高,与传统采收期相一致。

海南产广藿香挥发油成分与广东湛江地区产的相似,以7月和6月采收较为合适。

从11月采收的吴川产广藿香茎挥发油中分离出135个色谱峰,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89.96%;从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8个色谱峰,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4.78%。

其中含量在1%以上的成分,茎油中有11个(鉴定出10个),叶油中有12个(鉴定出11个),主要是醇、酮、烯、醛、烷、烃、酸和酯类,以广藿香醇含量最高(35.67%~41.07%),广藿香酮在茎油中含量较高(10.40%),而叶油中未能检出,这与高要和石牌藿香明显不同,而与雷州产的相似,但含有较多δ-愈创木烯(11.63%~14.83%)和α-愈创木烯(8.19%~9.90%)。

如以挥发油含量及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总量,结合产量考虑,以10~11月采收较为合适,与传统的采收时间一致。

11月份采收的全株含油率最高,与传统采收期相符。

叶油中广藿香酮以7月和9月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广藿香醇含量则以9~11月较高,其它月份相对较低;茎油中,广藿香酮含量以7月、10月和1月为最高峰,11月最低,而广藿香醇含量全年变化不显著,11月份之后含量较高。

其它成分未显示其规律性变化。

冯承浩等从组织化学反应结果中可看到,根、茎、叶中均有挥发油的分布。

由此可见,传统的只取地上部分的采收方式不尽合理,既耗费工时,又浪费了资源,所以应当予以改进。

同时可以观察到,在叶内,挥发油滴密集且体积较大,根内次之,茎内挥发油滴最小,而且仅局限在占茎比例小的皮层和韧皮部中。

因此,挥发油在叶内的相对含量最高,根内次之,茎内最低。

罗集鹏等也曾有报道广藿香根含油率为0.2%,茎含油率约为0.1%,叶含油率约为0.4%。

故广藿香的叶应是药用的重点部位,叶片的多少也可作为评价广藿香药材的一个重要指标。

罗集鹏等应用X射线荧光法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及其种植地土壤中宏量与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存在差异,说明产地对其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广藿香内元素含量有一定规律,呈现某种指纹特性。

土壤中元素含量与广藿香元素含量有一定关系,但不存在对应的线性关系。

罗集鹏等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为广藿香物种和道地性与品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结果吴川、遂溪、雷州和万宁产广藿香含油率较广州和高要产高4~6倍。

牌香类的挥发油中均含有较多量的广藿香酮;琼香类的挥发油中不含或含较少量的广藿香酮,但含较多量的广藿香醇。

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挥发油从7月至11月呈增加趋势。

根据挥发油成分的不同,将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分为2个化学型,即广藿香酮型(牌香类)和广藿香醇型(琼香类),此与基因分析结果(matK和18SrRNA序列)相一致。

李薇等采用《中国药典》挥发油含量测定法及GC-MS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以及不同水平施肥和施用农药等因素对广藿香挥发油和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均对广藿香挥发油含量有影响,不同水平施肥和施用农药则对其无显著影响。

郭晓玲等建立广藿香挥发油的特征指纹图谱,用于广藿香的品质控制及产地鉴别。

采用GC法对高要、石牌、吴川、遂溪、雷州及海南万年产广藿香挥发油进行GC图谱的比较分析。

结果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分析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广藿香的主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其各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结论:

以11个共有峰作为广藿香挥发油特有的指纹图谱,以广藿香酮与广藿香醇的峰面积比值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的指标参数,建立了可用于广藿香道地性鉴别及品质评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标准。

    

易混品:

(1)土霍香(唇形科),又名藿香、大藿香、川藿香、苏藿香、杜藿香、拉拉香、野藿香、兜娄婆香;干燥全草长60~90cm,茎直立,直径2~10mm,多对生的分枝,均呈四方柱形,四面凹下呈纵沟,表面黄绿色或灰黄色,光滑,叶多已脱落,剩余的叶具有长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的叶片为长卵形,边缘具钝锯齿,有时枝端具圆柱形的总状花序,小花数朵成轮伞状聚生于总花梗上,小花具短柄,萼筒5裂,花冠多已脱落,结成4枚小坚果藏于萼内,质地较轻脆,茎的断面中央有大形的白色髓,老茎坚硬,木质化,断面中空,香气微弱,味微有辛凉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地上部分(北藿香)味辛,性微温,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理气开胃。

中医临床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不思饮食,疟疾,痢疾,外用于手足癣;鲜藿香有清暑辟秽醒脾之效,为夏令伤暑,外感风寒、风热,急性胃肠炎之常用药,中药店多有盆栽以临时配方之需,此外又可作消暑饮料;土藿香全草约含挥发油0.35%,叶约含0.5%,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其次含柠檬烯、茴香醚、茴香醛、α- 及β-蒎烯,芳樟醇等,尚含倍半萜化合物,主要为L-丁香烯、少量β-葎草烯、β-金合欢烯、γ-杜松烯等,此外尚含微量鞣质和苦味质,地上部分含黄酮苷类成分异藿香苷、藿香素等;杨得坡等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藿香不同部位(茎、叶和花)挥发油类的化学组成与相对含量,确定了32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叶油24种、茎油27种和花油22种,藿香茎、叶和花主要成分均为甲基胡椒酚(60.01%~88.43%),另外,d-柠檬烯、丁香烯、十六酸、亚油酸、十氢-7-甲基-3-甲烯基-4-(1-甲基乙基)-1H-环戊基[1,3]环丙基[1,2]苯等也为其重要化合物;

(2)灯笼草,分布于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全草用于各种出血,白喉,黄疸,感冒,腹痛,小儿疳积,疔疮痈肿,跌打损伤,蛇、犬咬伤;贵州称其为山藿香,又名大叶藿香;(3)土香藿,除青海外,全国都有分布;浙江镇海称其为土藿香,淳安称土红藿香;(4)鼠尾香薷,又名土藿香,分布于云南省,全草用于感冒,百日咳,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小儿疳积,外治骨髓炎;(5)广防风,全长约70~120cm,分枝对生,直径5~15mm,茎呈方形,四角突起明显,质稍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髓部,叶对生,皱缩或破碎,叶片展平后呈宽卵形,边缘具锯齿,茎、叶呈灰绿色,表面密被灰白色茸毛,有时可见未开放的轮伞花序,花冠多脱落,残存灰绿色花萼,内有1~4枚小坚果,气微香,味微辛苦;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全草用于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痛,胃痛,吐泻,外用于皮肤湿疹,神经性皮炎,虫、蛇咬伤,痈疮肿毒;广东、贵州、云南称其为土霍香,市场上也有冒充广藿香出售的;(6)四轮香, 茎高0.5~1.5cm,单一,叶具短柄,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25cm,轮伞花序由2个具1~3花并具梗的聚伞花序组成,多数轮伞花序复组成腋生及顶生长达13cm 的总状式圆锥花序,花萼近钟状,长约4mm,花冠白色、黄色至紫色,长3.5cm;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为我国特有属,全草清热凉血,杀虫;四川称其为野藿香;(7)山香,一年生草本,高0.5~2m,揉之有香气,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多少被毛,叶对生,卵形,长4~9cm,愈向上部愈小,先端略钝,基部浑圆或浅心形,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被疏柔毛,具长柄,花腋生,2~4朵,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在花时长约4mm,但很快长大而长达1cm,有线条,先端5裂,花冠蓝色,长6~8mm,2唇形,下唇下弯,囊状,雄蕊4,小坚果;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茎叶用于感冒,风湿,湿疹,跌打创伤;广东称其为假藿香,广西有称藿香;(8)野苏麻,茎四方形,紫红色,具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平截,下延成柄,有翼,边缘有锯齿,齿端有突点,叶柄长,圆锥花序,花紫红色,花萼5裂,花冠唇形,下唇较上唇为长,船形,全缘,上唇4裂,裂片反折,雄蕊4,微伸出花冠;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全草用于风寒感冒,呕吐,腹泻,风湿麻木,疮痒及刀伤;贵州称其为野藿香;(9)大锥香茶菜,分布于贵州、云南,全草用于风寒感冒,呕吐泄泻,麻疹,黄水疮,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偏瘫及毒蛇咬伤;贵州部分地区称其为野藿香;(10)显脉香茶菜,茎方形,全株被毛,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 3~8cm,宽1~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渐狭,下延于叶柄,叶背有透明腺点,脉上有短柔毛,圆锥状聚伞花序,对生于叶腋或顶生于株端,苞片披针形,花紫色或淡红色,唇形,花萼钟状,有5齿和10条脉纹,花冠上唇反折,4裂,下唇作船形,基部狭,雄蕊4,2强,花柱2裂,小坚果宽倒卵形,褐色,有腺点,顶端有毛,外有宿萼;分布于中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贵州,全草用于感冒,黄疸,毒蛇咬伤,疮毒,湿疹,皮肤瘙痒,痧症,烫伤;南京称其为藿香;(11)瘿花香茶菜,分布于四川、贵州,全草解表散寒,清热化痰,消痈肿;四川称其为野藿香;(12)碎米桠,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地上部分(冬凌草)用于咽喉肿痛,乳蛾,感冒头痛,咳嗽,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癌症;贵阳称其为野藿香,湖北有称野藿香花;(13)皱叶香茶菜,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叶及嫩叶解毒,消炎,止血;西藏称其为藿香;(14)黄花香茶菜,分布于陕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感冒,小儿疳积,口腔破溃,痢疾,皮肤瘙痒,脚癣,并可解草乌中毒;云南有称其为野藿香;(15)动蕊花,分布于陕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头痛,发热,肿瘤,肠痈,肝炎,肺痈;贵州称其为野藿香;(16)野芝麻,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全草用于跌打损伤,小儿疳积,带下病,痛经,月经不调,水肿,小便涩痛;四川称其为野藿香;(17)阿尔泰扭藿香,茎高20~30cm,被疏柔毛,叶具短柄,卵圆形或卵状心形,长1~2.5cm,宽0.8~2(3)cm,两面密被短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多花,总花梗极短,长在5mm以下,花萼筒状钟形或近筒状,长8~9mm,具12~15脉,花冠蓝色,长16~18mm,花冠筒伸出,向上增大,扭转,小坚果矩圆状椭圆形,长约2mm;产新疆;(18)冠唇花,茎高1~2m,方柱形,被贴生的短柔毛,叶卵圆形或阔卵圆形,长6~10cm,宽4.5~7.5cm,先端急尖,基部截状阔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狭翅,薄纸质,两面均被微短柔毛,脉上较密,边缘具锯齿状圆齿,齿尖具不明显的小突尖,叶柄扁平,长3~8.5cm,亦被贴生短柔毛,聚伞花序二岐,分枝蝎尾状,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开展的顶生圆锥花序,花唇形,花冠红色,具紫色的盔,下唇黄色,平展,先端3裂,雄蕊4,小坚果卵形,腹面具棱,褐色;分布于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全草(野藿香)用于风寒感冒,喘咳气急,消化不良,气胀腹痛,泄泻,痢疾;广东、云南称其为广藿香;(19)滇南冠唇花,又名藿香、土藿香、野藿香、野土藿香;叶柄扁平,长1.5~4cm,叶片三角状卵形,稀长圆状卵形,长2.5~9cm,宽2~7.5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心形,两面均被糙伏毛,二岐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组成大圆锥花序,苞片细小,条形,花萼在开花时钟形,长约3mm,外被腺柔毛及短硬毛,5齿,近相等,披针形,花冠长约1.5cm,2唇形,上唇盔状,紫色或褐色,顶部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舌形,雄蕊4,近等长,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平滑;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全草用于风寒感冒,喘咳气急,吐泻,头痛,腹痛,胸闷,食欲不振,泄泻,痢疾,外用于手足癣;云南代广藿香药用;(20)少花冠唇花,叶呈卵圆形至长圆形,长2~3cm,宽1.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为小牙齿状,与前二种之区别在于二岐聚伞花序腋生,少花,通常仅2~3朵;分布于云南西部,为其特有药用植物,腾冲以全草当藿香药用,全草用于感冒头痛,腹痛;(21)台湾石荠苎,本品在浙江平阳称土藿香,民间以之代藿香入药;(22)假荆芥,又名山藿香;全株被白色短柔毛,茎直立,方形,绿色,侧枝生于叶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1~4.5cm,宽0.8~2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锯齿,叶柄长0.3~3.5cm,穗状花序顶生,萼管状,5齿裂,花小,白色略带粉红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广展,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棕黄色;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全草用于伤风感冒,头痛发热,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麻疹不透,跌打损伤,吐血,鼻衄,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疔疮疖肿;湖北部分地区称其为山藿香;(23)康藏荆芥,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全草疏风,解表,利湿,止血,止痛;青海、四川称其为野藿香;(24)牛至,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地上部分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吐泻,水肿;贵州称其为土藿香和地藿香;(25)犬形鼠尾草,四川部分地区称其为山藿香;(26)岩藿香,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全草用于风温咳嗽,跌打损伤;(27)峨眉黄芩,分布于四川,为其特有药用植物,民间用于止霍乱呕吐;四川称其为白藿香;(28)穗花香科科,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四川、贵州,全草用于外感风寒;四川称其为水藿香;(29)山藿香,原植物名称为血见愁,茎四棱,下部卧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秃净或嫩枝被疏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矩圆形,长3~6cm,宽1.5~3cm,纸质,先端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基部楔形,主脉上具短毛,下面脉上有疏毛,老则渐次脱落,具腺点,叶柄长1.7~3cm,腋生及顶生的疏散分枝总状花序,长2.5~5cm,苞片披针形,萼钟状,5裂,上唇2裂较大,下唇3裂,结果时较为膨大,花冠淡红色,雄蕊4,雌蕊1,小坚果4枚,圆形,径约1mm,黄褐色;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全草用于吐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痈肿,痔疮,流火;

(30)紫藿香(柿科),又名涩藿香,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叶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消化不良、泄泻,外用于疮疖,烧、烫伤;(31)兰香草(马鞭草科),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全草用于上呼吸道感染,顿咳,咳嗽痰喘,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产后瘀血腹痛,毒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广西部分地区称其为山藿香;(32)据报道,2003年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曾用“茄子秆”、“辣椒秆”等切碎充当“藿香”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