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787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

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数学]认识正方体

 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内容:

认识正方体

  准备:

磁性教具:

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

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

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

(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

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

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

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

(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图形?

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

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

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

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

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

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量沙设计思路: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激动不已:

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游戏;会在沙里种上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的家。

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

(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

)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

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活动过程 :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

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

(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

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统计运沙次数

(2)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3)统计数据(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

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教师小结: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沙,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

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活动量沙

大班数学活动:

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

自然测量  实验幼儿园  朱小燕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

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

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

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  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

结果是多少?

  

(2)  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

结果一样吗?

  (3)  你还测了什么?

结果怎样?

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

你的结果呢      ?

  (五)延伸活动  1、讨论:

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

跳远

大班测量物体的轻重(数学)

测量物体的轻重(数学)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二、重点与难点    1.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材料:

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

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四、设计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

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

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

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

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

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五、活动流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

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

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

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

然后用天平验证。

如:

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中班说课梯形

“”,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活动是中班的数学《梯形》

一、设计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

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

认识不同的梯形。

二:

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出以下准备:

环境创设:

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教师演示用具:

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儿学具:

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三.说教学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体。

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动法,并设计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活动。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复习整理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让幼儿找出图中不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我就不从概念入手,而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问:

这个图形有几条边?

几个角?

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

这个图形像什么?

(2)小结:

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

(小结:

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提问:

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

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

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3、通过再一次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2)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饼干中挑选出1块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3)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

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

“请吃梯形饼干”。

(教师在旁注意检验)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客人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

“请吃梯形饼干”。

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

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

4、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

(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哦注重“三最”:

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进行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

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这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小小搬运工

小小搬运工

      自从接触了长度的测量,孩子们对测量活动特别感兴趣。

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小小搬运工,进行体积、容量的测量。

孩子们首先认识瓶子上所标记的容量有多少毫升,看他们特别激动,原来在小小的瓶子上还有数字表示着容量;在挑选测量工具时,有的孩子挑选了测量长度用的尺子,经过试验发现不能测量出容积。

我们不仅测量了沙子,还对测量水产生了兴趣.

 

 

告诉我们瓶子上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我们在装沙测量

 

观察自己的测量工具能装下多少沙子。

 

测量真有意思。

 

告诉同伴我的瓶子装下260毫升的水。

 

观察自己的测量工具能装下多少水。

       后记:

这次活动利用孩子身边的各种饮料瓶子来测量。

发现有的瓶身上有刻度,瓶身上标有总量,接触到以“毫升”作为单位。

对幼儿数序活动的认识(9月11日)

2007年9月11日10:

47:

00

 数序,即自然数的顺序,每个数在自然数列中的排列,都是按照后面的一个自然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的顺序排列起来。

也就是说数序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学习数序、形成数列概念做了最初的准备。

    幼儿最初模仿成人进行口头数数,虽然这大多是一种顺口溜式的唱歌,但它是按自然数的顺序来背诵的,因而这种口头数数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感知自然数列中数的顺序。

幼儿学习按数点物,这也是按照数序来点数物体的。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计数活动,为幼儿数序的学习积累了最初的感性经验。

    2、认识数序,即要能按序的观念排列10以内的自然数列。

因此幼儿要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理解10以内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即幼儿能把握每一个数同其前、后两数的关系。

    幼儿比较数的大小能力比计数能力发展要晚一些。

3岁~4岁的幼儿只能看着实物,在对应的基础上,依靠数数来比较数量的多少。

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抽象的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的明确关系。

如成人问3大还是4大,他们往往不会回答,而如果让他们看两组一一对应排列好的娃娃,他们就会说出4个娃娃多,3个娃娃少。

5岁半以后,幼儿一般都能较顺利地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幼儿往往能点数实物并说出总数,但不一定能正确排列10以内数的先后。

因为正确排列10以内数的先后,这里不仅要认识数,而且对“序”也要有所认识。

例如,要求幼儿排列分别画有1个~10个圆点的10张卡片,结果3岁~4岁一般都不会排列,到了5岁,能排列的卡片数目平均也不超过5张。

这是因为按序排列圆点卡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幼儿要能正确排列卡片,他不仅要知道每张卡片上的圆点数量,同时还要能比较数的大小,知道每个数在序列中的位置。

 调查表明,4岁以下的幼儿大都没有排序能力,4岁~5岁的幼儿,排序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也有少一半的幼儿不能完成。

到6岁以后,一般都能按照数的顺序比较顺利地排出2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说明此时大多数儿童掌握了2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

     幼儿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包含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使幼儿清楚地掌握自然数中数的顺序,以及各个数之间的关系。

    3、幼儿对数的序列的认识,还包括对序数的认识。

幼儿理解和掌握数的序数含义,一般比较晚。

因为这要求幼儿能一一对应地点数物体;有给物体或数目排序的经验;还要掌握数的顺序。

研究表明,幼儿最初分不清基数和序数,两者常发生混淆。

例如,当问到“这是第几个”时,2岁~3岁的幼儿常不会回答,或者用基数回答“3个”、“5个”。

要求他们按指定的序数取物更困难些,大多数幼儿去拿第1个或最后1个,有的随便拿1个或两个。

4岁~5岁的幼儿,序数观念有了较快的发展,多数能指出5个以内物体的排列顺序,但还有少数幼儿对基数与序数发生混淆。

 

 二、体验1—10自然数数序数及差关系的设计与组织    这里所谓的数序是指1-10数目或数字的顺序,而数差关系则是指自然数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学习数序与数差的活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设计和组织活动 。

    

(一)学习按顺序念数词    现在大多数幼儿在没有理解所有的数词之前就已经习得了运用一些数词来计数了,这可能是源于幼儿早期在家庭或托儿所所接受的教育。

例如:

       陈力每天走着上幼儿园。

当他走得累了抱怨路太远时,爷爷就和他边走边念儿歌分散他的注意,如: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还有的时候,爷爷报出几个数,让陈力接下去跟着报几个数:

如爷爷报“1、2、3”陈力就接下去报“4、5、6”,爷爷再报“7、8”陈力就报“9、10”。

就这样没玩几便,他们很快就走到了幼儿园。

陈力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了10以内数词的习惯顺序。

    幼儿学会按顺序念一些数词是他们掌握计数的基础,但是仅仅像陈力的爷爷那样“教会”了陈力进行口头计数还远远不够。

因为其一,幼儿不能通过口头的计数来理解计数的目的,教师一定要为幼儿创设各种计数的机会,让他们实际体验到真实生活中计数所起的作用。

例如,分发物品前,究竟该取多少才够人手一件呢?

这时就可以运用计数来解决。

其二,口头计数时,幼儿并不理解“1”的后面为什么就是“2”,“2”的后面为什么就是“3”,有没有听过幼儿口头计数甚至在实物计数时是“1、2、5、7、8”来说数词的?

因此,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各种计数的机会,还要为幼儿设计一些把数差与数序联系在一起的活动,关于这一部分的活动设计与组织,我们将在下面一段做详细介绍。

    

(二)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数的顺序和数字的顺序,从根本上说是和“多一个”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数字“4”在数字“3”的后面,是因为数目4比数目3多了一个。

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差关系和数的顺序,实质是引导幼儿感知、认识在1—10的自然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活动设计可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思路”,即先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感知10以内自然数数列着手,然后再截取该数列中任意一段连续数来判断其数差关系以及前后顺序。

例如,教师可有序组织类似下面这样从实物到操作卡的有层次的连续活动来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数差和顺序。

例如:

    1、“每一层是几块”    巍巍希望给搭好的房子加一座外楼梯,他抱来了许多木砖形积木搭起来。

老师在一旁看着巍巍搭,她认为这是帮助幼儿学习数序的一个好机会,因此耐心地等着。

只见巍巍在紧靠房子的墙根处一块一块往上垒,当垒到和房子的平台一样高时,他就开始垒外面的一层,并且注意垒得比刚才那一层矮一级……这样一层一层往外搭,搭到从里向外有七层时,楼梯建好了。

老师将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叫了过来,她先请巍巍从最外面的一层开始向大家报告,在第一第二第三层各用了几块积木。

巍巍朝楼梯看了看说:

“是一块、两块、三块”。

于是老师问小朋友:

“巍巍搭的第4层应该是几块积木?

”    “应该是4块。

”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老师注意到有不少孩子是从侧面数了第四层积木后回答出来的,但是陈力和巍巍却是一口报出来的。

于是她要陈力说说是怎么想的。

    陈力说:

“因为要比3块多一块才行啊。

”巍巍在一旁也补充说:

“这一层如果还是3块就不能高出来了。

”    陈力接着说:

“我还知道第五层是5块,第六层是6块……”(这时巍巍把第七层的7块积木小心地抽了出来,又把整座楼梯向前靠了靠,嘴里咕哝着:

这一层可以不要了。

)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数序(即数的顺序),需要把幼儿的注意引向它的规律,这就是老师在一开始为什么要让大家回答最外三层楼梯各层积木块数的原因。

而得出这种规律的基础是发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这种数差关系在两个数之间还不能够确定,因此至少要给定三个数,老师让幼儿说出第一第二第三层的级数,其中就暗含了“差一”的关系。

没有看出这种数差关系的幼儿就会去数第四层的块数,而看出了这种数差关系的陈力和巍巍就能一口报出后面几层的积木块数而并不需要再去数了。

    2、“按序盖点”    老师在每套材料中提供了10×10的方格纸一张,在格纸的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分别盖好了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她让幼儿观察每列点子比它的前一列多几个点。

菲菲说:

“第二列比第一列多一个点子,第三列又比第二列多一个点子”。

“每一列都比前一列多一个点子”,陈力抢着说。

老师点点头提出了作业要求:

就按这样每一列比前一列多1个点子盖出剩下的各列点子。

最后再用数卡表示每列点子的数量。

(见图5-2)    这个活动实际上是“每一层是几块”的另一种形式,不过更需要幼儿运用推理来解决后续几列点数是几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幼儿比较点子数量多少的时候要注意,幼儿往往会把老师提出的两列点子比较多少的问题理解为哪一列点子多的问题,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形,可以把三列点子的第三列遮挡起来先让幼儿比较一、二两列点子的多少,然后再把第一列点子盖起来,让幼儿比较二、三列点子的多少。

假如幼儿对排列点数的规律仍没有察觉,还可再增加一至两列点子来组织讨论,在引导幼儿发现每列点数递增的规律后在看数序。

    3、“接数补漏”    老师在每套材料中还是提供了10×10方格纸一张,这次她在格纸的若干列上都盖好了相应的点数,只是把少数几列空了出来。

如在第二列盖好两个点,第三列盖好3个点,第五列盖好5个点……。

她对孩子们说:

“老师在盖点子时漏盖了几列点子,请小朋友帮忙给补上,”在大家都完成了补点子的作业后,老师请菲菲说一说为什么给第四列补盖4个点,菲菲回答说:

“因为3的后面就是4”。

老师觉得菲菲并没有回答出最根本的数差关系,于是接着问:

“为什么3的后面就是4?

”“……”菲菲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老师请陈力回答,陈力说:

“因为比3多一个是4,所以要盖4个点。

”……(见图5-3)    这是一个可以安排在“按序盖点”后面的活动,理解它的活动规则需要有一定的数序和数差关系的基础。

但幼儿往往会满足于补盖出一个呈直角三角形点阵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提问来了解幼儿是否真正根据数差关系来补盖点子的。

当幼儿对数列“差1”关系熟悉起来后,再让他们去研究数列中的“差2”关系,就会变得很容易。

而且也有条件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介绍给他们了(可在孩子们上大班时再进行)。

    4、“相邻数是几”    老师提供的是如图5-4的相邻数作业单,她要求幼儿根据数列的顺序关系和数差1的关系在作业单的空格中盖出相邻数点子(或数字)。

陈力与菲菲在完成此项作业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困难,可巍巍却感到有些吃力,他把第一张作业单点成了4,3,2。

    在组织幼儿整体感知数序或数差的活动时,幼儿可以根据作业单的一些提示判断每一列的点子数,可是在做相邻数作业单时就没有了提示,像巍巍这样的孩子可能就会感到判断有困难。

教师在帮助他们时,可先与他们一起确定作业单中三个格子的前与后,然后再让他们思考空格中应该点上几个点,也许这时他们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体验数字的顺序    由于数字是比数目更抽象的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顺序还需借助数目的提示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