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829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docx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一、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

吴文藻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反对完全是照搬西方的理论,他公开站出来抨击洋人垄断社会学的不正常状态,大声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使中国式的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上”。

有感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脱节,吴文藻先生到燕京大学后亲自为每一门课都编了一种汉文教材,并且每年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得材料加以修改和补充,使之日臻完善。

比如,“家族社会学”一课原来以泛谈世界家族制度尤其是原始社会的家族制度为中心内容,吴文藻在接过这门课后,着重以中国宗法制度为中心内容,把社会学的教学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了起来。

1933年,吴文藻先生担任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这一职务的获得给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主张的吴先生带来了更多便利。

他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

吴文藻先生把此概括为“社区研究”。

二、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

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游美预备班)学习。

1916~1923年在美国留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

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

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

1975年1月16日逝世。

主要著作有:

《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1923);《中国劳工问题》(1929);《人口问题》(1934);《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华南侨乡》(英文版,1940);《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1946)等。

陈达是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

他认为人口问题的研究“可引导社会学入于实际科学的正路”。

他特别注重实际调查,1923年从美国回到清华学校授课的同时,即开始对校内工人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

以后陆续对清华附近的市镇状况、上海工人生活状况、闽粤侨乡状况、昆明地区的人口和农业状况、重庆工人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调查。

还先后对日本和朝鲜的劳工状况、南洋和夏威夷华侨的社会生活状况、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的农业状况、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人生活状况、苏联的市镇工人和集体农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考察或调查。

据估计,从1923~1952年的29年中,共亲自主持和参加过规模不一的24次社会调查。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对云南昆明地区的人口普查,参加调查工作及联络的人员达1300余人。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地区性人口普查示范工作。

他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教学和研究。

在人口和劳工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的理论,认为这两种竞争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只有先取得生存竞争的胜利,才能进一步求得成绩竞争的胜利;反之,如果能够1取得成绩竞争的胜利,也更容易求得生存竞争的胜利。

而要取得这两种竞争的胜利和改善劳工生活状况,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如此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中国劳工问题》是陈达撰写的一部研究20世纪前期中国都市劳工问题的专著。

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全书共9章,除绪论与结论两章外,其余7章依次考察了工人生活、工会组织、罢工斗争、工资和工时、生活费、福利设施、劳工法规等问题。

作者在考察每个问题时,都将国外情况与中国情况做了对比说明。

在考察中国工人罢工斗争问题时,列举了1918~1926年9年中每年的罢工次数、参加罢工的人数和罢工日数等材料。

这些翔实的资料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常被辗转引用。

作者在研究中国劳工问题时,采用了归纳法和选择法等,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说明。

他运用生存竞争和成绩竞争的理论来阐述中国的劳工问题,认为中国工界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即劳工阶级的生存竞争与劳工阶级的成绩竞争。

前者属于经济性质的问题,即关于工资工作时间待遇问题等,后者属于社会性质的问题,即工人除了谋生之外,必须在社会中有些贡献。

工人们必须享受相当的家庭快乐,有相当的教育和相当的法律保障等。

作者指出,劳工问题关系到工界、雇主、社会和政府等方面,而与劳工问题最有关系的是资本阶级和劳工阶级。

书中将具体解决劳工问题的方法分为消极与积极的两类,积极的方法又分为治本与治标两种。

认为治本的方法有4个方面:

①要想根本解决劳工问题,首先要对工人的生活加以科学的研究;②要制订保证工作条件的工厂法和社会保险等立法;③要研究工人得到多少工资才够谋生的标准,以保证工人对社会作相当的贡献;④要制订合作制度、失业保险、科学管理等制度,改善劳资关系,以利劳资合作。

三、潘光旦(1899—1967)字仲昂,1899年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

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

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

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

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那代教育家之一。

他在教育上的最具特色的贡献是提出了“位育”之道——这可能是中国学界自严复后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行结合的最早成功的范例。

四、许烺光(Francis.Hsu,1909-1999)行为科学家,心理人类学创始人之一,第62届(1977-1978)美国人类学会主席。

继韦伯、汤恩比之后,少数能够在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比较中,立下一家之言的大师。

心理人类学主要创始人,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更新与换代,将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其理论对于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文化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影响。

提供了非西方世界的、对人类行为研究的视角,对行为科学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

在研究视角上,他强调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创立了心理人类学这一门学科;坚持以“比较分析法”(parativeapproach)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

主要著作:

《中国人与美国人》、《宗族、种姓与社团》、《家元:

日本的真髓》、《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祖荫下:

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驱逐捣蛋者──魔法.科学与文化》、《文化人类学新论》、《美国梦的挑战》、《边缘人》等,并且主编了《心理人类学:

对文化与人格的探索》、《文化与人格的面向》、《亲属关系与文化》、《中国的新社会结构》、《文化与自我》、《移山:

中国文化变迁》等书,另有论文130余篇五、李景汉(1895—1986)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北京通县人;主要从事社会实地的调查与研究;曾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教授兼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等职务。

李景汉为中国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学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

他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其中在定县所作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实地调查。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村社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北京无产阶级的调查》(1926)、《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实地调查方法》(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等。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本书被称为我国近代爱国知识分子以西方社会学方法与技术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的社会调查的一个代表作。

全书分为17章,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政府机构、人口、教育、健康、农民生活、乡村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17个方面对定县的基本社会概况进行了全面描绘,涉及面非常广泛,资料极为丰富。

当时学术界称之为提供了一部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当代社会学考察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七、李安宅(1900-1985年)河北省迁西县人。

字仁斋,笔名任责。

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

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等。

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

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

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进藏任教。

1963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

1985年逝世。

一生专治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藏学的研究,颇有成绩。

宗教方面的专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等。

主要著作: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931年);《美学}(1934年);《意义学》(1934年);《边疆社会工作》(1944年);《社会学论文集》(1938年);《交感巫术的心理学》(译著,1931年);《巫术与语言》(译著,1936年);《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译著,1936年);《知识社会学》(译著,1944年);《两性社会学》(合译);《英汉对照社会学辞汇》(合译);《李安宅藏学论文选》。

八、费孝通(1910-202X)字彝江。

祖籍江苏吴江。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

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

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桨项。

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

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

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出版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

《乡土中国》费孝通的写于解放前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

《乡土中国》不足五万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书”。

今天变革中乡土的变迁所带来结构的变化与费老所描述的情形有很有意思的类比,比较后更能清晰乡土变化的轮廓。

中国人的差序格局产生了中国式的人伦关系,在这个关系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成为人们办事考量的第一要素,上到国家治理,下到乡村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显现。

由此我们延伸出一个人治型的社会,对于法律的尊严却并不怎么关注。

九、陈永龄(1918-202X)中国著名民族学学者,历史学家。

1918年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淮阴)。

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国民族学著名学者陈永龄系,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员社会学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师从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

曾任新疆学院教师、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民族学系副教授、教授、副所长、副系主任。

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和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北京市社会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中央民族学院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学术咨询顾问,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及《影视人类学》杂志副主笔。

陈永龄研究领域广阔,涉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史学等学科,尤精于新疆民族史志研究、中国民族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志等方面研究。

他几十年来坚持以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的必由之路,足迹遍及我国西北、东北、西南、中南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加拿大印第安人社区,先后对汉、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土、东乡、撒拉、回、彝、谣等民族进行调查。

他参与了新中国建立后许多民族学的重要建设工作。

曾担任过民族志、农村社会、中国少数民族、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学史、西北地区民族史等课程的讲授,招收中国民族学史、新疆民族研究、中国跨界民族研究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

陈永龄先生参加《辞海》等著作的编辑与撰写工作,并担任《中国少数民族》副主编、《民族词典》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兼分科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民族条目编审。

主要著作有《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民族学浅论文集》、《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合著)、《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合著)、《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同意的多民族国家》等。

十、黄华节广东人,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

笔名黄石、养初。

1923年前后曾到暹罗。

1924-1928年,在广州白鹤洞协和神科大学随校长龚约翰博士()研究宗教史,并写《神话研究》。

1928年,在香港《华侨日报》做短期的编辑,与钟敬文先生交往,并曾约他写稿。

1928年与何玉梅结婚,可惜她在1929年病逝,给黄石的打击很大。

1930年到北平,后在燕京大学吴文藻教授手下研究,专攻宗教及民俗,并发表大量有关民俗学的论述。

重要著译有《家族制度史》、《妇女风俗史话》。

1949年后隐居香港元朗东头村,以卖文为生,文章多发表在台湾的学术性杂志,并以原名黄华节在台湾商务印书馆的《人人》中出版了《关公的人格与神格》和《中国古今民间百戏》。

此外还写了《端午礼俗史》。

黄华节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初就投身於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领域,翻译、编译出版了家族制度和神话的著作,发表了大量民俗学方面的论文,尤其在妇女民俗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其研究特点在於既注重利用文献资料做历史考察,也注意尽量利用田野调查的材料;既注意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理论,又专注於中国本土的民俗事像的研究,他擅长用心理学、比较研究法、考证法探讨种种民俗的历史线索,追寻其动因。

他是当时民俗学运动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

十一、林耀华(1910-2000)福建省古田县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

2000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91岁。

林耀华先生于1910年3月27日生在福建省古田县岭尾村。

一代宗师,学界泰斗。

1910生于福建古田。

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

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当时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

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

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

主要著作:

《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金翼》一书用小说体写作,集真实性、历史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包含着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历史,是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

作者述说了两个家族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如何调整适应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衰落,再现了当年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断面。

书中的故事与人物,活动的年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三十多年,场景主要是福建闽江中游的农村,舞台是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到文化乃至政治。

作者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

十二、吴泽霖(1898年—1990年)中国当代民族学家、教育家。

生于江苏常熟。

汉族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吴泽霖和孙本文、吴景超、陈达、许仕廉等先后发起组织东南社会学社和中国社会学会,并组织出版定期刊物。

抗日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学调查,积极倡导发展中国民族博物馆事业。

吴泽霖将社会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社会现象作了跨学科的研究。

30年代初,他在《现代种族》一书中,即预见中国人口过剩的危机,主张提高民族素质。

后与潘光旦、陈鹤琴等学者呼吁“立即公开提倡节育”。

他对种族的意义、产生、划分标准和分类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批驳了种族天生不平等的观点。

他撰写的《社会约制》是中国最早专论社会控制问题的社会学著作。

他强调社会控制的相关性,认为必须使全社会发挥这种控制的作用,才能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他还明确区分了社会控制的工具与方法。

十三、杨庆堃(1911-1999)华裔美国社会学家。

原籍广东南海。

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

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纽约商报编辑、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

回国后,1948年起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广州近郊鹭江村从事农村社区的调查工作,著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农村社会及家庭变迁》。

1951年再度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

1953年任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

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社会学系。

主要著作:

《革命中的中国农村家庭》(1959)、《初期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社会和家庭》(1959)《过渡期中的中国农村》(1961)、《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19世纪中国群众行动某些统计模式》(1976)等。

十四、田汝康(1916-202X)1916年5月1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

1935年至193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后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

后参加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工作站,从事社会学研究。

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受英国殖民地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委任,前往砂拉越从事该地华人社会结构的研究。

1950年回国后,因涉嫌所谓“历史问题”,而遭受迫害。

但他始终相信党最终会将事情搞清楚的,1984年4月,复旦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代表团,曾向正在该校作访问学者的田汝康教授,宣布对他的平反决定。

202X年7月20日,逝世於昆明。

田汝康曾任教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系。

1952年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社会学系主任,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社会学系的学科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979年至1992年间,曾担任英国剑桥克莱尔学院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著名大学的访问教授。

田汝康曾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顾问。

退休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为中国的华侨史和东南亚史研究作出很大的贡献。

田汝康的研究领域涉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世纪中国航运史及中国云南省的宗教。

发表《婆罗洲客家公司》、《中国与胡椒贸易》等论文40余篇,著有《中国帆船贸易的兴起与衰落》、《TheChineseofSarawak:

astudyofsocialstructure》(砂拉越华人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帆船贸易和对外关系史论集》及《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等著作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