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0795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docx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

一、扶桑绵粉蚧

(一)简介

学名(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属同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

该虫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现。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发现,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现有该生物为害棉花和蔬菜。

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

(二)形态识别

成虫、若虫活体通常淡黄色至橘黄色,背部有一系列的黑色斑,全背有微小刚毛分布,体表被白色腊质分泌物覆盖。

虫体椭园形,雌成虫长3.0-4.2mm,宽2.0-3.1mm。

(三)生物学特性

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

一般25-30天1代,1年12-15代。

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

扶桑绵粉蚧卵期很短,一般在母体内孵化。

一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蘘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

单头雌成虫平均产卵400-500粒,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四)为害特性

一是以幼虫和成虫的口针刺吸植株的叶、嫩茎的汁液,致使叶片萎蔫和嫩茎干枯,植株生长矮小,严重时叶片完全脱落,二是在被粉蚧侵害部位上堆积白色蜡质物质。

三是为害部位因粉蚧排泄的蜜露,引诱蚂蚁的剧烈活动,滋生黑色霉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生长受抑制。

(五)主要寄主植物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已知有57科149属207种,其中以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为主。

结合我省农田植被情况,重点调查锦葵科的棉花、木槿、苘麻;茄科的番茄、茄子、辣椒、枸杞、龙葵;菊科的苍耳、飞蓬、苦荬菜、鳢肠;葫芦科的南瓜、冬瓜、西瓜、苦瓜、丝瓜;旋花科的空心菜(蕹菜)甘薯、牵牛;胡麻科的芝麻;禾本科中的玉米、牛筋草、狗牙根;大戟科的蓖麻、铁苋菜;马齿苋科的马齿苋;苑科的野苋菜等。

  (六)防控技术

1、严格检疫:

遵守检疫规定,严禁将带有扶桑绵粉蚧的种苗调往未发生区。

  2、调查和监测:

对未发生区开展调查监测,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和灭杀。

  3、化学防治:

发生区可施用丙溴磷、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大薸

(一)简介

学名(Pistiastratiotes),俗名水白菜、水莲花或是大叶莲,为天南星科大薸属的唯一物种。

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繁殖迅速,是农业环保的头号天敌,已经被列入我国100种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

大薸属于外来物种,原产地巴西,现在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许多内陆湖泊也都大范围地出现了大薸。

(二)形态识别

多年生浮水草本,根须发达呈羽状,垂悬于水中。

主茎短缩而叶簇生于其上呈莲座状,从叶腋间向四周分出匍匐茎,茎顶端发出新植株,有白色成束的须根。

叶簇生,叶片倒卵状楔形,长2~8cm,顶端钝圆而呈微波状,两面都有白色细毛。

花序生叶腋间,有短的总花梗,佛焰苞长约1.2cm,白色,背面生毛。

果为浆果,内含种子10–15粒,椭圆形,黄褐色

(三)生长习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严寒,一般在温度15–45℃之间都能生活,10℃以下常常发生烂根掉叶,低于5℃时则枯萎死亡。

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3-35℃时生长繁殖最快,江南的夏季一个月内每株可繁殖50-60株。

大薸喜氮肥,在肥水中生长发育快,分株多,产量高,肥料不足时,叶发黄,根变长,产量也低。

它能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中生长。

而以PH6.5-7.5为好。

它还喜欢清水,流动水对其生长不利,因此不能象其他水生植物那样在河流中放养。

大薸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靠无性繁殖。

大薸开花结实不一致,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陆续开花结实,江浙一带7月开花,北京8月开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60-80天,种子成熟时,果皮裂开,自然脱落于水中。

成熟的种子也可以进行繁殖。

种子千粒重1.55g。

  大薸繁殖力很强。

在平静的淡水湖泊、水库、沟渠中极易繁殖,大面积聚集水面时,不仅阻碍了阳光,而且阻碍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从而导致水体变质,影响原有生物的存活和生长,影响水产养殖,导致沉水植物死亡,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同时会堵塞航道。

(四)防控技术

1.物理防治:

适时打捞是大薸防治措施中最快捷、最有效的技术,打捞时尽量不留残体在水中。

在大薸开始繁殖前,或在施用农药见效后打捞,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化学防治:

在大薸开花前,应用触杀性除草剂可在2-10天内杀死大薸植株,内吸性除草剂可在7-30天杀死植株。

可用药剂有78%溴腈·莠灭净WP、41%农达水剂、草甘膦,慎用克无踪,避免造成水体污染和对本地水体生物造成危害。

附件2:

野生资源分类鉴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1、野大豆([豆劳]豆)Glycinesoja,属于豆科大豆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

根草质,侧根密生于主根上部。

全株疏被褐色长硬毛。

茎纤细,长1-4米。

叶具3小叶,长达14厘米;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密被绢质糙伏毛,侧生小叶偏斜。

总状花序长约10厘米;花小,长约5毫米;苞片披针形。

花萼钟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上方2裂片1/3以下合生;花冠淡紫红或白色,旗瓣近倒卵圆形,基部具短瓣,翼瓣斜半倒卵圆形,短于旗瓣,瓣片基部具耳,瓣柄与瓣片近等长,龙骨瓣斜长圆形,短于翼瓣,密被长柔毛。

荚果长圆形,长1.7-2.3厘米,宽4-5毫米,稍弯,两侧扁,种子间稍缢缩,干后易裂,有种子2-3。

种子椭圆形,稍扁,长2.5-4毫米,宽1.8-2.5毫米,褐色或黑色。

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特征:

野大豆分布在中国从寒温带到亚热带广大地区,喜水耐湿,多生于山野以及河流沿岸、湿草地、湖边、沼泽附近或灌丛中,稀见于林内和风沙干旱的沙荒地。

山地、丘陵、平原及沿海滩涂或岛屿可见其缠绕它物生长。

野大豆还具有耐盐碱性及抗寒性,在土壤pH值9.18--9.23的盐碱地上可良好生长,零下41℃的低温下还能安全越冬。

野大豆植株

野大豆叶片

野大豆缠绕茎

野大豆花

野大豆豆荚野大豆种子

野大豆生境

2、野莲Nelumbonucifera,属于莲科莲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

根茎肥厚,横生地下,节长。

叶盾状圆形,伸出水面,径25-90厘米;叶柄长1-2米,中空,常具刺。

花单生于花葶顶端,径10-20厘米。

萼片4-5,早落;花瓣多数,红、粉红或白色,有时变态成雄蕊;雄蕊多数,花丝细长,药隔棒状心皮多数,离生,埋于倒圆锥形花托穴内。

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黑褐色,长1.5-2.5厘米。

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子红或白色。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野生莲藕与栽培莲藕相比,更加细长,表皮粗糙,肉质更紧密。

生境特征:

湖泊、池塘、缓流江。

生境是野生莲与栽培莲的重要区分点,比如在大江大湖里的,不是人工栽培的,有可能是野生的。

莲花

莲蓬(花托)莲坚果

莲根茎野生莲藕

3、莼菜Braseniaschreberi,属于莼菜科莼菜属。

1999年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小。

匍匐茎细长,萌发须根和叶片,并发出4-6个分枝,形成丛生状水中茎,再生分枝。

嫩茎和叶背,包被透明胶质鞘。

叶二型:

浮水叶互生,盾状,椭圆状长圆形,长3.5-6厘米,宽5-10厘米,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无毛,在叶脉处皱缩,全缘,叶柄长25-40厘米,被柔毛;沉水叶至少在芽时存在。

花小,单生叶腋,径1-2厘米。

花被片6,2轮,条形,长1-1.5厘米,暗紫色,宿存;雄蕊12-18,花丝锥状,花药条形,长约4毫米,侧向;心皮6-18,离生,条形,被微柔毛,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侧生。

坚果革质,长圆状卵形,长约1厘米,顶端具弯刺,3个坚果或更多聚合为头状。

种子1-3,卵形。

花期6月,果期10-11月。

生境特征:

湖泊、池塘。

莼菜群体(江西泰和)

莼菜植株

莼菜群体

莼菜叶商品菜叶(嫩)

莼菜花

莼菜生境

4、野菱Trapaincise(四角刻叶菱),属于菱科菱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

根二型:

着泥根细铁丝状,黑色,生于泥中;同化根,由托叶演生而来,羽状丝裂,淡灰绿色,生于水中具有同化和吸收作用。

茎常细长柔软,分枝,长80-150厘米。

叶二型:

浮水叶互生,聚生于主枝或分枝茎顶端,形成莲座状的菱盘,叶片三角状菱圆形,长1.9-2.5厘米,宽2-3厘米,表面深亮绿色,无毛或仅有少量短毛,叶背面绿色带紫,主侧脉稍明显,疏被少量的黄褐色短毛,脉间有茶褐色斑块,边缘中上部有不整齐的浅圆齿或牙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广楔形;沉水叶小,早落。

花小,单生于叶腋,花柄长1-2厘米,疏被淡褐色短毛;萼筒4深裂,裂片长约4毫米,基部密被短毛,其中1对萼筒沿脊被毛,其余无毛;花瓣4,白色,长约7毫米;花盘全缘;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丁字形着生,内向;子房半下位,上位花盘,有8个瘤状物围着子房。

果三角形,高1-1.2厘米,表面平滑,具4刺角,2肩角细刺状、斜向上,角间端宽2-2.5厘米,2腰角较细短,锐刺状,斜下伸;果喙尖头帽状或细圆锥状,果颈高约3毫米,无果顶冠;果柄长约2.5厘米,疏被褐色短毛。

花期5-10月,果期7-11月。

果实小,富含淀粉。

生境特征:

湖泊、池塘、缓流江、沟渠。

野菱植株

野菱花

幼嫩的野菱果实

成熟的野菱果实

野菱生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