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35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docx

最新中考历史热点专练汇总

理想从这里起航……

1·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2.2016年2月12日,梵蒂冈天主教教皇方济各与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基利尔一世在古巴正式会面。

这是自1054年教会大分裂以来,两大宗教领袖千年来的首都会晤。

其实,他们信奉的是同一宗教,即()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3·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A)

A.希腊帕特农神庙B.巴黎圣母院C.洛阳白马寺D.麦加大清真寺

4·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B.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C.亚历山大东征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D.阿拉伯人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符号

5·“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

这里的“他”是指(B)

A.释迦牟尼B.耶稣C.穆罕默德D.三藏法师

6·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

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C.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7·“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新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

”“戏剧”结束后颁布了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8·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

“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

”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维护国家统一 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9·《人权的发明:

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发》,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因为它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0·英国曼彻斯特的人口由1750年的1.8万人增加到了1851年时的30万人,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贸易的扩展B.外来移民的涌入C.工业革命的推动D.汽车的普遍使用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作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12·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

该文献是()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国际歌》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列宁在1895年指出:

“(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B)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庶民的胜利》D.《论联合政府》

14.以下文献及内容,哪一项不是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

A.《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B.《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C.《人权宣言》—人们生而自由平等D.苏俄政府《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

15·19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直接目的是()

A.确立民主政体B.扭转内战战局C.避免国家分裂D.建立垄断组织

4.(2016•丽水)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

“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A)

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征兵制C.废除全国所有落国D.允许土地买卖

16·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图2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

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17·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

“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8·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但丁——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

B.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伏尔泰——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19·“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场运动的领袖是()

A.达•芬奇B.哥白尼C.伏尔泰D.拿破仑

20·他“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用”。

他是()

 

A.

牛顿B.伏尔泰C.恩格斯D.列夫、托尔斯泰

21·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A.进行了农奴制改革B.推行新经济政策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D.改革了斯大林模式

22·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

这主要得益于()

A.美国的独立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C.罗斯福新政D.两级格局的结束

23·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70多个法案。

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24·1938年,某国外交部长说: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某国”应是()

A.捷克斯洛伐克B.西班牙C.埃塞俄比亚D.波兰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国会纵火案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C.日本军都法西斯专政建立D.意大利法西斯建立

26·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

“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录

27·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小刚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记忆二战过程。

下图中①处该填入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索姆河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2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会晤并发表共同宣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29·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

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A.经济援助B.称霸世界C.造福各国D.追求互利

30·下面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

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A.图1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B.图1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D.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31·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

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大规模开垦荒地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32·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项重大尝试。

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A.北约 B.华约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欧洲联盟

33·《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戴上神行马甲,能日行八百里,《封神演义》出现了千里眼,顺风耳,表达了古人超越自我的渴望。

这些渴望今天都已实现,其中实现最晚的是

A.筋斗云B.神行马甲C.千里眼D.顺风耳 

二·材料题

1·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

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那两次社会改革?

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什么?

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

(1)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积极作用:

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3)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2·在区域文明发展进程中,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先进国家影响巨大,其引发的区域变化值得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

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改革”的重要历史事件。

(2分)

材料二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核心内容见题27图。

(2)根据题27图,指出《大日本帝国宪法》对日本“西方化时代到来”有何重要意义?

(3分)

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