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408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课时目标】

1.会认“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2.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

喜欢秋天吗?

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

认读生字:

赠、刘,读准平舌音“赠”,边音“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板书:

赠刘景文)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zènɡliúɡàijúcánjūnchénɡyóuàojú

赠刘盖菊残君橙犹傲橘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赠、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

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2.指名说,板书:

荷菊

3.师:

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1)荷花荷叶图(板书:

荷花荷叶图)

师:

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

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

师: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

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

引导理解——荷尽:

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

举,向上托。

雨盖:

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反复读:

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1)菊花图。

(板书:

菊花图)

师: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

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引导理解——菊残:

菊花凋谢。

犹:

仍然。

傲霜:

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师:

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

那你们看看:

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

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菊残犹有傲霜枝)

(2)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3)对比朗读。

(三)教学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

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1.橙黄橘绿图。

(板书:

橙黄橘绿图)

师:

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

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

(板书:

橙橘秋之美)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

指名回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齐读诗句。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一)谈话过渡:

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二)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指名背诵)

(三)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把这首古诗配上了音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

欣赏“古诗新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赞美秋天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哟!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

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

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赠刘盖菊残君橙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

“曾+贝”是“赠”,“文+刂”是“刘”,“登+木”是“橙”,“

+皿”是“盖”。

减一减:

“群—羊=君”。

换一换:

“线”把“纟”换成“歹”,变成“残”。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1)“盖”字的“羊”没有尾巴。

(2)“君”字的第二笔横要露头。

(3)“赠、橙”都是左窄右宽,“残”左右等宽,“刘”左宽右窄。

4.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残”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两横一撇,不是一横两撇。

“橙”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撇,七、八笔是两小撇。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按照“随文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学文相结合。

 

【设计意图:

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通过图片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设计意图:

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关作者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歌,积累优秀诗文。

 

【设计意图: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夜书所见》课堂教学实录

一、读所见

师:

今天我们要来重读一首诗。

什么叫重读?

已经读过的诗,现在还要来读一读,这就叫重读。

为什么要重读呢?

因为同样一首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你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

今天我们重读的这首诗叫做——

生(齐读):

《夜书所见》。

师: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全诗)

师:

能背下来吗?

(生齐背全诗)

师:

能把它默写下来吗?

(完形填空。

师生评价)

二、画所见

师:

我不知道以前这首诗学完后,你们脑海中留下了什么?

这么说吧,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

先小声读读,再试着说说

(生自由朗读,小声练说)

生:

我打算画一棵只剩下几片叶子的梧桐树,再在树下画几个拿着灯笼挑蛐蛐的小朋友。

师:

在他的画上,梧桐树下有小朋友,对此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

小朋友应该是在篱笆围成的院子里捉蛐蛐。

师:

他的画上有江岸上的梧桐树和篱笆院里捉蛐蛐的小朋友。

谁还想在这幅画上补充?

生:

我要再画上一条江,在月光下,江面波光粼粼,隐隐约约有几只小船。

师:

你把这江上的景色描绘得真美!

江边还站着一个人,你们看见了吗?

那是谁?

生(齐):

叶绍翁!

师:

也就是诗中说的——

(生齐):

“客”。

师:

叶绍翁怎么就成了“客”了呢?

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远离故乡,身在他乡,所以称之为“客”。

师:

你们把诗中描绘的这么多景物都画到你们的画里面去了。

有——

生:

有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

(生交流、师圈)

师:

这么一交流,我们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相机板书)。

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

三、抒所感

(一)锁定画面一,体会诗人心里的“寒”,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

读了前两句诗,老师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音乐造境)在一个深秋的晚上,风儿吹皱了一江秋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江面上波光粼粼的。

夜深了,天很黑,江边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只听到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江风吹过,送来一阵阵寒意。

远离家乡的诗人叶绍翁坐在江边,望着黑樾樾的江面若有所思,他可能要到遥远的京城去做官,也可能要去远游。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生:

他可能很孤独、很寂寞。

生:

他可能感到一点淡淡的伤感。

师:

谁能试着朗读前两句诗,来传递诗人的心情。

(一生读)

师:

你读完前四个字后稍稍停顿了一下,这就读出了诗人的伤感寂寞。

(示范读)

(另一生感情朗读)

师:

读得真好!

咱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

“萧萧梧叶送寒声”,发现了吗?

这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的,传递了诗人的这种孤独、寂寞和伤感的心情,是哪一个字?

生(齐答):

寒!

师:

诗人不但身上冷,心里也冷。

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

诗人见到了哪些景才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

再读读这两句诗,体会体会。

生:

诗人见到了梧桐叶被风一片一片吹下来,让他感受到寒意。

师:

为什么梧叶会让他感受到寒意呢?

生:

可能诗人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棵梧桐树。

生:

可能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梧叶一样飘零。

师:

你们很会联想,说得很有道理。

其实在古代,梧叶经常被诗人们用来传递这种孤独、寂寞的伤感心情。

有诗为证。

(课件出示,生齐读):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师:

所以,当诗人看到梧叶的时候,他那寂寞和孤独的心情就更深了。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

除了梧叶,还有哪些景让他心里顿生寒意?

生:

还有秋风吹过梧桐树的萧萧声。

生:

这让我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

师:

你很会联想。

“风萧萧兮易水寒”这句诗是写哪件事的?

生:

荆轲刺秦。

师:

当时的荆轲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

很悲壮。

师:

的确如此。

其实,萧萧不单单形容风声,还可以形容马鸣。

(出示课件)“萧萧斑马鸣”,在战场上听到这样的声音,真让人不由得产生悲壮的心情。

原来,风声也会让诗人心生寒意。

谁来读读这句诗,把描写声音的词读好?

(一生读)

师:

“萧萧”、“萧萧”,读得真好!

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

刚刚有同学还提到了“秋风”,“秋风”为什么会让诗人感受到寒意呢?

秋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

秋风让我们感到冷和孤独。

师:

“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

柔和的、温暖的感觉。

师:

是呀,“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一起,万木凋零,秋风让诗人更为伤感。

我们再来朗读这两句诗,来传递诗人这种伤感的心情。

师:

如果光是“秋风”还不至于这么寒,这秋风偏偏要吹在梧叶上,梧叶已经让诗人感到很“寒”了,却偏偏还要让它发出这种“萧萧”的声音。

那种“寒”意,是一点一点渗到诗人心里去的。

因为心寒,所以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寒意。

我们再来读前两句。

(生齐读)

师:

此时,江风在动,梧叶在动,客的情也在动,(板书“情”)。

就是这些特定的景让诗人生出了无限的乡愁、无限的思念、无限的孤独和寂寞。

真是“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啊。

师: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读这两句诗,在朗读中感受诗人这种在特定的“景”下产生的孤独、寂寞和忧愁的“情”。

(配乐齐读)

(二)锁定画面二,体会诗人心里的“明”,再次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

正当诗人满怀愁绪时,他的目光从江边移向江岸,看到了怎样的景?

我们一起来读后两句诗。

(生齐读)

师:

他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挑促织呢?

请用诗句来回答。

因为——

生(齐答):

“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

因为他看到“夜深篱落一灯明”,所以——

生(齐答):

“知有儿童挑促织”。

师:

远远看去,江岸上的篱笆墙内,一盏灯亮着,噢,知道啦,准是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在捉蟋蟀呢!

他怎么就猜得那么准?

生:

也许诗人小时候也曾在夜里挑过促织。

生:

也许他会想到自己童年时的幸福生活。

师:

眼前的情景也许唤起了他美好的童年记忆。

看到在温暖灯光下嬉戏的孩子,此时他的心情还像刚才那么“寒”吗?

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

他觉得有一丝高兴。

生:

他心里觉得温暖了许多。

师:

能用这两句诗中的哪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齐答):

“明”。

师:

谁能把这种心情用朗读传递出来?

(一生感情朗读)

师:

听你一读,我的心情亮堂起来了。

(另一生感情朗读)

师:

你这样读,把我们的心情也读“暖”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

那篱笆围成的院子、那快乐嬉戏的孩子,加上那盏温暖明亮的灯,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啊!

这一切,也许驱走了萧萧梧叶勾起的孤独和忧伤,驱走了秋风带来的寒冷与黑暗,使他的心变得温暖起来、亮堂起来了。

也许,他更想家了。

总之,这时的“所见”,这时眼前的“景”又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情感。

生:

齐读后两句诗。

师:

萧萧梧叶带来寒意,勾起了诗人孤独、忧伤的情感;灯下嬉戏的儿童让诗人的心里变得温暖、亮堂起来。

诗人的心情就这样随着所见的景的变化而变化,“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四、移写法

师:

“江上秋风动客情”,其实何止是秋风在动客情啊,诗中还有很多景都触动了他的情啊,你能学做小诗人,完成填空,也来吟一句诗吧。

生:

萧萧梧叶动客情。

生:

篱落灯明动客情。

师:

你不仅吟得好,概括得也好。

生:

儿童促织动客情。

生:

秋风寒声动客情。

师:

好啊,你把两种景物放在了一起说。

生:

夜深一灯动客情。

师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读懂了诗人的“所见”,还读出了他的“所感”,(板书“感”)。

其实对很多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说,“所见”,就有“所感”,见“景”,都会生“情”,这叫“见景生情”。

师:

不知你们自己能否读懂,下面的这些诗句,这些客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而触动了他们的情呢?

还是请你用————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把我们的理解表达出来。

写一句。

(多种方式读《静夜思》、《泊船瓜洲》和《枫桥夜泊》)

(生练笔,师巡视,交流)

生:

我写了两句诗。

一句是“月光寒霜动客情”,还有一句是“夜深皎月动客情”。

师:

试着吟得再动情一些。

(生感情吟诵)

生:

“春风绿岸动客情”。

生:

我觉得“绿岸”不是很贴切,可以改为“春风明月动客情”。

生:

“春风江南动客情”。

生(齐说):

应该是“江南春风动客情”。

生:

我写的是“春风明月动客情”。

师:

概括得非常好。

生:

我写了两句。

一句是“窗前月光动客情”,第二句是“夜半钟声动客情”。

师:

朗朗上口。

生:

我写的是“月落乌啼动客情”。

师:

写得多美呀。

生:

我写了三句:

“江枫渔火动客情”、“明月钟声动客情”、“月光寒霜动客情”。

师:

“月光”和“寒霜”放在一起,肯定触动诗人的“情”。

生:

“故乡明月动客情”。

师:

加了一个“故乡”,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之情呢?

生:

“瓜洲水间动客情”。

师:

水间不是一个景,这句诗读起来就不流畅了。

生:

我写的是“皓月钟声动客情”。

师:

月亮被你们这么一描摹,各具形态,发现了吗,这些诗中都出现的一个景是——

生(齐答):

“月”!

师:

像“月亮”啊,“寒霜”啊,“钟声”啊,这些特定的“景”经常出现在我们历代诗人的诗作当中。

尽管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诗人却都被这些特定的“景”所触动,牵动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我们既可以读到看得见的景,也可以读到看不见的情。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情景交融的好诗——《夜书所见》。

(配乐造境,全班齐诵)

师:

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齐读)

师:

是啊,在这漆黑的夜里,江边的梧桐树他看得清吗?

生(齐答):

看不清。

师:

他只能听到风吹梧叶发出的萧萧之声;在漆黑的夜里,远处岸上抓蟋蟀的儿童他看得清吗?

生(齐答):

看不清。

师:

他只能凭着这“一灯明”进行猜测。

所以,在这样的夜晚,唯一所能“见”的,其实只是那盏亮着的灯,那“一灯明”啊。

谁再读最后两句,把这盏温暖的灯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生读)

师:

最后的“一灯明”,你读得意味深长。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

“一灯明”,诗的最后就这样给这盏灯拍了一个特写镜头。

童年的美好记忆就像这盏灯一样,留在作者的心中,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同学们,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和三年前读它时收获一样吗?

生(齐答):

不一样。

师:

是呀,古诗是需要重读的。

相信等我们长大之后再读这首诗,会读出更多的味道和感受。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