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08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沪版物理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全章教案.docx

粤沪版物理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全章教案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

一、《课标》要求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解读:

这里只要求学生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即知道电源是提供电能的器件,用电器是利用电能来工作的器件;不要求学生了解电池和用电器的结构和原理。

另外《课标》并没有说明要介绍哪些电源和用电器,目的是给教师教学留有余地。

一般应结合实际,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和实验室中常用的各种电池。

关于用电器,也要与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在学习电源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可以让学生调查废旧电池的搜集和处理等问题,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干电池、充电电池用完后,随便扔掉会带来哪些危害,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等。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解读:

《课标》要求“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属于技能方面的“独立操作”水平。

学生应知道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并能画出它们,会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

《课标》要求“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也属于技能方面的要求,定位在“独立操作”水平。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尝试,探究“怎样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自主发现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设计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连接实际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还可以让学动手设计一些有应用价值的串、并联电路,如怎样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设计楼道开关等。

《课标》要求“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属于“了解”水平。

学生必须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才能说出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对于上述要求,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独立操作连接电路的技能,以及应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解读: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属于技能方面的要求,定位在“独立操作”水平。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和读数。

电表是物理课程中的最基本的实验仪器,利用电表可以对电路进行定量的探究,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压的关系;同时使用电表的基本方法,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家用电器、计量仪器等也有启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关于“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压的关系”,《课标》对该知识点没作任何说明,然而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也应作适当的介绍,但不必过分强调电路的计算。

二、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概述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主要内容有: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

在现代社会里,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代工业、农业、通信、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电。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一些有关电路的基本知识。

本章教材的编写思路:

首先探讨“电”是什么,然后循序渐进,认识电路,研究电流和电压。

教材第一节从闪电谈起,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然后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学习这些知识为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电路。

先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再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然后定量研究电流的强弱,学习电流的概念,进而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最后探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电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在后面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等实验中都要用到,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本章教学难点:

电路的连接和识别,涉及到串联、并联、短路、开路、电流表、电压表等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主要“分化点”之一,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2.编写特点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⑴教学内容的展开大多以学生实验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物理知识。

前面所学的光、热、力等现象,大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对于电,尽管学生经常使用各种电器,但对电路究竟是怎样连接的并不清楚,加之电流很抽象,“来无影、去无踪”,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学生对“电”往往感到很“神秘”。

本章作为电学部分的入门,教学内容的展开大都是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

教材通过“怎样使小灯泡发光”“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用电流表测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等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实验中观察、思考,逐步熟悉电路,认识电路,进而定量研究电路,并探究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以第2节“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为例:

传统教材都是先学习电路和电路图,再进行学生实验,让学生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本教材则先让学生在实验中尝试连接电路,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出电路的组成和两种连接方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⑵本章教材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对电路计算的要求。

本章教材的内容,传统教材一般分为三章:

电路、电流、电压,内容繁、难,特别对于电流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压的关系,在知识方面要求较高,介绍过细、过深,重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本教材适当降低了电路计算方面的要求,而安排的学生“活动”增多了,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提高,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通过大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区别、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等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思考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看说明书的技能;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总之,本教材力求改变传统教材重知识轻能力、重计算轻活动、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将学生置于生动、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综合能力逐步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顺利、有兴趣、有成效,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顺手、放心。

⑶教材关注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社会问题和科技发展,拓宽了学习物理的空间,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了活力。

例如学习静电现象时,一改传统教材从摩擦起电入手的做法,而是从自然中极为常见、“惊天动地”并又十分神奇的闪电现象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愿望,同时结合静电知识介绍了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以及避雷针等,从而使静电知识走出了实验室的“象牙之塔”,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使学生感到静电现象不再抽象、陌生。

又如,教材在《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一节,介绍了现代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印刷电路板,在《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一节的“自我评价与作业”中,让学生了解电池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调查本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状况,并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

这些内容洋溢着生活气息,跳动着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观念。

3.课时安排

本章教材共6节,建议全章教学用6课时。

 

13.1从闪电谈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⑵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⑶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

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采用提问的形式:

电是什么?

看过闪电吗?

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

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

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

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

一、电是什么

想想议议:

结合自己生活中事例和课本图11-1,谈谈你对电的认识?

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学生讨论叙述)

自主探究:

活动1

1、认真阅读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本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

(1)、用在头皮上摩擦过的梳子或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橡胶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      ___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

(3)、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          _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

3、结论: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

这时物体带静电。

相互摩擦的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其中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这两种电荷。

使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电的过程叫起电,起电的方法有三种: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4、举例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摩擦起电现象吗?

 

自主研学:

阅读课本P3第一自然段,结合图11-3及其实验现象,回答:

 

(1)、正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表示。

 

(2)、负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表示。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合作探究:

活动2

提出问题: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一样吗?

它们所带电荷间有何作用规律?

实验探究:

按照课本P3图11-4(a)(b)(c)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顺序

带电物体

现象

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3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分析论证:

两个都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摩擦带电的过程是相同的,它们所带的电荷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靠近时互相      (选填“排斥”或“吸引”)。

同理,两个都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摩擦带电的过程也是相同的,它们所带的电荷是        ,靠近时互相     ,所以如果两个物体所带电荷相同,它们将相互     (选填“排斥”或“吸引”)。

如果两个物体所带电荷不同,它们将相互     (选填“排斥”或“吸引”)。

结论: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            。

观察思考:

活动4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阅读课本的第4页,结合图11-5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

这种现象叫做          。

2、结合图11-6解释闪电产生的原因:

                              。

阅读【信息浏览】

说出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__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交流与讨论】-------验电器

1、观察实物,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

①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

②依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③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做一做:

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阅读课本的6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产、生活中,电现象的应用有哪些?

2、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防至激烈放电的措施?

 

13.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及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

2、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开路、通路、短路及两种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路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电路的组成、三种状态和两种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

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教具:

实验线路板、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科学探究

学法指导:

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然后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来研究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1、活动:

观察手电筒

2、活动:

怎样使一个电灯亮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家用电器的功能②电源的作用和分类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电路

1、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

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

的初步认识

2、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

3、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

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

并顺时针旋紧

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4、组织学生讨论:

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5、教师总结:

①电路: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教师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生的现象,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

(三)、电路图

1、电路图

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①示范画出4-6的电路图

②变换元件的位置,画出电路图

3、电路图的优点:

简单,方便,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

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整个电路图最好横平竖直。

学生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1、活动:

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

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

尝试着连接一下。

2、将学生连接好的一个串联的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进行演示,讲解。

再将学生连接时的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演示、分析。

然后请学生总结出什么是串联和并联。

3、总结: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请同学们再分别用这两种方式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五)、串、并电路的特点:

1、活动:

(1)、在串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2)、在并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3)、在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4)、在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2、总结: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只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交流和讨论:

小明房间内的吊灯和壁灯如何连接?

开关应该如何连接?

画出吊灯、壁灯、开关连接的电路图。

三.练习:

1、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判断电路

判断下列电路应采用什么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

(1)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挂的彩灯。

()

(2)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

()

(3)晚上,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

()

(4)教室里的日光灯。

()

(5)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应采用什么连接方式。

()

2.练习:

 

13.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并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电流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讲解、媒体演示、演示实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

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电灯的实验时,发现合上开关后,小电灯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能使电灯发光。

2、利用媒体演示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动画,说明当水流通过水轮机使,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

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电灯发光时电路中存在电流

小结: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二)电流的大小

1、实验演示:

当电路中只有一个小电灯时,让学生观察灯泡的发光亮度;再串联一个小电灯时,观察电灯的亮度。

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

2、学生阅读书本63页的身边的电流值,通过阅读了解常用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3、在物理学中,电流用字母I来表示。

介绍电流的单位:

安培(安)符号A其他单位:

毫安(mA)微安(υA)

(三)电流表

a.介绍电流表

1、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在实验室中有一中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

2、出示教学演示电流表、学生电流表:

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A,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安培。

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流表,

“-”是公用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

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

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

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4、进行电流表的读数练习,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b.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较零:

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

串联: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

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

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三.小结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用字母I来表示。

单位:

安培(安)符号A其他单位:

毫安(mA)微安(υA)

2、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

电流表的使用:

较零:

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

串联: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

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

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13.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通过实验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研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研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实验研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器材:

电路示教板1块,电流表3个,小灯泡(1.5V)3个,小灯泡(2.5V)3个,小灯泡(3.8V)3个,开关1个,电池(带盒)4节,导线1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电流表的读数练习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1、按下图连接电路

2、利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3、换上不同的电灯,再次测量三处的电流

4、通过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串联电路中的电

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的电路处处相等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1、按下图连接电路

2、利用电流表测出干路中电流和两条之路中电流

3、通过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

点: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之路中的电流之和。

 

3

 

13.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

伏、千伏、毫伏。

2、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难点:

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2、引入课题:

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

……电压

二、进行新课:

(一)电压:

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

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

U

(2)、单位:

伏特,符号V,

常见还有千伏(kV)、毫伏(mV)

单位换算:

1kV=1000V1V=1000mV

例:

U=220V=kV=mV

(二)电压的测量:

(1)工具——电压表。

符号:

(2)、电压表的结构:

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3)、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

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4)、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示数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

练:

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三)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13.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2、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