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9760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docx

老教授谈教学经验

4感悟教学

只有正确的教学思想,才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思想是方法的灵魂。

人不能没有思想,教师更不能缺少思想。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深厚的思想底蕴、需要博学多才的支撑。

教学是人的工作,特别需要人的灵气,需要有灵气的教师,需要有灵气的学生。

如果缺乏灵气,教学方法难免不成为死教条,教师难免不成为教书匠,学生难免不成为书呆子。

教学最不能扼杀的,是人的灵气;教学最容易扼杀的,也是人的灵气。

思想并不抽象。

思想就要思、就要想,不思不想就没有思想;思想在于活,活的才是思想,死的则是教条。

教师是最需要思想的职业。

当教师就应当爱思考、勤钻研,求新求真、勇于探索,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教学不需要教书匠。

最失败的校长莫过于用强制的方法,造就一大批教书匠,将原本生机勃勃的教学活动变成死水一潭。

何为教学?

说法一:

教学即“教学习”。

无论教什么课,首先都是“教学生学习”,使学生“会学习、爱学习”。

教学生学习,并非是把所有课都变成《学习学》,而是把“会学、爱学”渗透于课程内容的教学之中。

“学习”如何教?

课堂教学,与其说是教师为学生“讲”课,不如说是教师为学生作“学”课示范,将课学给学生看,既让学生同教师一道学懂课程内容,又让学生清楚地观看到教师的学习实践,并在参与中摸仿、领悟和掌握学习的道理与方法。

陶行知有句名言:

“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现在教是为了将来不教。

正确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永远依附于教师,而是让学生独立。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应当是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的过程。

说法二:

教学即“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教学既然是教“学习”,“学习”便成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在工作中坚持学习的教师,讲起课来必然得心应手,不同一般。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学习态度和能力的一种展示。

只有爱学习善学习的教师,只有具有丰富学习体验的教师,才能带出爱学习善学习的学生。

从学习的角度来理解“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即“在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讲解中学习,在学习中为自己或为他人讲解”。

教学的说法三:

教学即“教与学的融合,教师与学生的融合”。

教要象学那样教,教即学;学要象教那样学,学即教。

教师需要在教中学,教师即学生;

学生需要在学中教,学生即教师。

欲做好教师,先做好学生;欲做好学生,先做好教师。

同时,教学的这种融合不可能自动发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教学相长,一是作用相长,即教促进学,学促进教;二是师生相长,教师促进学生,学生促进教师。

教学是教师的学习,不能视教学为学习的教师,难于成为好教师;同时,教学又首先是教师的工作,效果必须具有客观性,即效果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

老师们辛苦操劳,为了啥?

为获奖、为晋级,但最重要、最根本、最直接的,是为了学生受益。

没有学生的受益,就没有教师的成功,也就没有教师的一切。

讲课必须将效果实实在在落到学生身上,这是教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追求。

不能把讲课只视为教师的自我表现,只追求自身的感觉;

不能把讲课只视为教师自身的任务,为讲课而讲课。

讲课必须时时关注学生,关注他们听没听、看没看、想没想、懂没懂、会没会。

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千方百计,将效果落到实处。

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讲课落实”是高度责任感的表现,是一种最值得倡导的稳扎牢靠的教学风格。

教师讲课,应当学会自我欣赏。

能够自我欣赏,才会滋生出对教学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成功。

同时,仅有自我欣赏又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生欣赏。

学生不欣赏,教学就可能走错方向。

讲课的基本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1)传授知识,让知识“活”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2)交流互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学习做事,掌握规律,培养能力;

(3)教书育人,让学生感悟哲理,学习做人,丰富思想,提高素质。

传授知识之前,不妨想象一下,知识是什么样儿?

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海洋。

知识的海洋涌动着巨大的力量,但是,任何知识,一旦离开海洋,便成为一滴水一杯水,不仅没有任何力量,还会很快枯竭死亡。

知识的生命在于联系,孤立的知识是死知识。

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对个人来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只有活知识才是力量,死知识只能是包袱。

沉重的死知识会压得学生疲惫不堪,以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将知识生硬地强加给学生、硬灌给学生,而不管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死活,是教学之大忌。

传授知识,须小心翼翼,应时时保持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并千方百计突出这些联系,因为正是这些联系,才让知识相互滋润,相互营养,永不干枯,充满生机和力量。

感悟积分概念:

将几个“离散量”连加,叫做“连加法”,如2+5+4+9;

而将分布在某区域上的“连续量”连加,则叫做“积分法”。

连续量如何连加?

基本思路是,先将其离散化(分割),进行连加,再通过求极限,将其重新连续化,即可。

就是连续量连加的“加数”,

就是由连加号

和极限符号

合并而成的“连续量的连加号”,即积分号。

在中学大家都学过“相似形”,可曾想过它的重要:

“相似”乃是事物联系的重要方面,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事物相似,即有些方面相同,有些方面不同。

加强某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联系,首先应引导学生观察它与哪些知识“相似”。

讲述“积分”概念,应让学生发现“积分”与“连加”相似,进而再弄清楚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并由此让学生慢慢体会微积分处理连续量的基本思路。

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内容也就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

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便可发现知识间更多的联系。

多一条联系,学习就多一分理解,知识就多一分活力。

思考:

直线与圆周更相似,还是与线段更相似?

观点一:

因为线段两端无限延长便可成为直线,而圆周却做不到,所以直线与线段更相似。

观点二:

因为直线与圆周都将平面分成了两部份,同时直线与圆周都没有端点,而线段却不具有这两条性质,故直线与圆周更相似。

“善于联系”是教师讲“活”知识的关键。

不过,这还不够。

因为知识不仅应当“活”在教师的讲述中,更要“活”在学生的头脑里。

为此: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旧知识或经验与新知识联系;

二,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完成这些联系;

三,同时,应让学生明白,发现联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谁发现的联系越多、越宽、越牢、越远,谁掌握的知识就越活、就越有力量。

仔细想起来,知识应该有主、客观之分。

同一个微积分概念,它存在于不同人的脑子里,肯定会有着不同的意义。

这种差别,可能是细微的,也可能是根本性的,可能看不见,但一定可以感觉得到。

我们所说的知识的死与活,主要是对“主观知识”而言的。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更象是师生合作的一台戏。

师生都是演员,戏台乃是整个教室。

教师不仅要演好自己的戏,还要导演好学生的戏,更要编写好剧本(教案)。

这台戏不是为了演给其它人看,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演出中,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增长才干。

倘若教师只顾自己讲演,不管也不导学生,学生就只能冷眼旁观、漠然置之,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此时,学生一脸茫然,教师孤独无助。

唱独角戏的滋味,让不少人心酸过、伤感过、望而生畏过。

年轻的教师朋友,千万不能让自己陷入这种困境。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只能由学生自内而外“长”出来,教师无法赠送,也无力强加。

教师只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吸收营养,加强锻炼,促成他们素质与能力的健康生长。

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是学生学有所成的关键,也是教师教有所获的关键。

“学生参与”按形式分,可分为“思想参与”和“行为参与”;按信息流向分,可分为“输入参与”和“输出参与”。

思想参与,即隐型参与,它包括听、看、思;

行为参与,即显型参与,它包括说、写、做。

输入参与,主要是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与存储(记忆);

输出参与,主要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创造和输出(表达)。

为了有效促成学生的参与,应明确各种参与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思想参与”和“输入参与”是经常性的,是参与的主体形式;

“输出(表达)参与”是重点,它可以带动参与走向深入;

“行为参与”由于是显型的,便于操作,故是关键。

基本作法是:

从抓“行为参与”着手,重点突出“表达”,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学生听课,主要靠听。

怎样才能增强听的效果呢?

加强学生的“说、写、做”,是增强听课效果的有效途径。

比如,要求学生做听课笔记,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学生可能会说:

“用U盘将课件拷下来就行了,记什么笔记?

其实,听课笔记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记”的过程。

“记”能使“听”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效果更好;

U盘却可能使“听”变得随意和马虎:

“我有U盘,听不听有啥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U盘效应”,它会严重削弱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效果。

与学生的“U盘效应”对应的,还有我们教师的“课件效应”:

“我有课件,还备什么课?

到时候放出来不就得了。

”长此以往,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会有怎样严重的危害,不言而喻。

我有位学友,经济条件很好,但他喜欢借书看,而不喜欢买书。

“你是不是太抠门了哟!

”我对他说。

然而,当我见到他厚厚的读书笔记时,从心里服他了,也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有才华。

他说,自己的书放在那里,因为随时都可以看,结果几年都没有看;而借的书要还,不快点看不行,不摘抄更不行,结果反而看得更及时,更认真。

引导学生在听课笔记中,记上自己的疑问或感想(或在整理笔记时补充),使笔记成为师生的一种“交流”,可以产生一种异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使学习出现质的飞跃。

鼓励学生读出声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鼓励学生动手练习,等等。

总之,让学生通过表达,能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来向教师请教,是师生难得的交流机会,是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加以重视。

首先,鼓励他大胆讲、慢慢讲,并耐心倾听,细心体会,待真正弄清他的意思后,才着手解答。

解答时,点拨不在多,重在抓要害。

最好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答自己的疑问。

教师切忌过多的反问,特别是那种气势汹汹的责难,会让原本就怯生生的学生,草草结束他的问题,无结而终。

“表达”在学习中的奇妙作用,教师最有感受。

许多时候,与其说是在讲懂学生,不如说在讲懂自己,而且越讲心中越清晰,越讲心中越充实(当然不包括录放机式的讲述)。

应努力让“表达”也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表达,在表达中学习”,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养成勤讲、勤写、勤做、勤交流的良好习惯。

学生表达一遍所获得的营养,是听教师讲三、四遍也难于相比的。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他给别人讲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就会变得越丰富。

培养思维能力,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

所谓思维,就是在心里寻求事物间的联系,就是在心里说话,在心里表达。

思维是隐形的表达;表达是显形的思维。

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抓学生的表达。

促成表达的最好方法是“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与学生交流的态势,是成功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今,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品质,许多沉痛的教训让人们深切地懂得品质对人才的至关重要性。

“育人”,形成学生良好的人品,主要不是靠“讲”,而是靠影响、靠感染、靠潜移默化。

优秀教师之优秀,就在于他们具有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通常,教师并不需要脱离教学内容,专门去讲做人的道理,因为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善于将唯物辩证的观点,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创新,责任感、爱心、事业心等等无声无息地体现在教学之中,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坚持鼓励为主,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有名的罗森塔尔试验,有力地说明了这点: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去到一所学校,在老师们的配合下,对学生做了一次智商测试。

经过几天的忙碌,他将测定的结果,一份“具有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校长。

八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这所学校,校长和老师们兴奋地向他介绍,那些“具有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八个月来取得的令人赞叹的成绩,并一再对这位心理学家独具慧眼的才能表示钦佩。

罗森塔尔笑了,他说:

“你们上当了,我前次在贵校并没有做过任何智商测试,那份所谓的具有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是我随意圈定的。

而最有意义的是,这些学生在这以后的八个月里,确实有非凡的表现。

这才是我真正要做的试验。

这番话,让校长和老师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启迪。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安静而不沉闷,活跃而不混乱的课堂秩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不能只靠“招呼”、“训斥”来被动维持教学秩序,而要主动去建设,师生应当预先制定必要的、管用的约定和制度。

组织教学的具体方法很多,例如适当的师生互动,适当的课堂提问都很有效,其根本思路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课堂倾刻安静下来,提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课堂提问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惠及全体学生”。

在具体操作上,应当先面向大家,清楚地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片刻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倘若先指定学生,后提出问题,则其它学生无须关心,也就无益可受。

这与提问的初衷相悖。

学生的回答应当让全体同学都能听到,不能只讲给老师听。

同时,教师还应时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并准备进行补充。

提问内容一般应当是重点或难点。

让同学回答问题,必须真诚。

应当给与足够的思考时间,那怕他的回答很不清楚,也应当耐心倾听,不轻易打断他,更不可代替他。

切记不能把学生做摆设、让提问走过场。

学生无论回答得正确与否,都应给以正确友好的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

特别不能当众羞辱学生。

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姿态,是“面向全体学生,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做到“心中有教案,目中有学生”。

把教案放在心中,就有底气,就不慌乱,就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把教案放在心中,就有自由,就不拘紧,就有条件使自己的讲述得到充分的发挥。

讲课时,应抬起头来,目光炯炯,环视整个教室。

精神抖擞地看着学生的眼睛,也让学生看着你的眼睛。

只有把你的话与你的目光融合在一起,才能以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透过学生的耳朵和眼睛,送到学生的心上。

保持与学生目光的交流,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鼓励,也是给自己加油鼓劲,还能让自己及时了解学生的反映(表情),以调整自己的讲授。

目光躲闪,望窗外、盯讲台,长时间看教案、看屏幕、看黑板,背对学生讲课,甚至念课,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简洁清楚,语速稳健,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是教学语言的显著特点。

“简洁清楚”是教学语言的首要特点。

其实,不仅是语言,整个教学过程都应简洁清楚。

讲课是干什么?

讲课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模糊为清晰、化杂乱为有序,从而带给学生也带给自己一种简单之美。

讲课必须要“想清楚了再说”。

简洁的实质,是对认识深刻性的追求,只有想透了,才能简单说得清楚。

重三遍四,只会越讲越糊涂。

讲课时,教师应从容地把自己的声音送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轻松地听到自己的讲话。

这是讲课的基本前提,必须给以充分关注。

听不清楚的讲授,有何意义?

如果使用扩音设备,那一定要认真检查音质情况,重点是清不清楚。

倘若不清楚,那你就白讲了。

要有效地控制讲课的语速,使学生能听清、能跟上、能有适当的时间思考和领会。

人对语速的感觉,不仅与语速本身有关,还与内容和环境有关。

与平时讲话相比,讲课的内容更丰富,也更困难,面对的人也更多,所以,讲课的语速应当比平时讲话要慢要稳。

内容越难,场地越大,人越多,语速就越要慢,越要稳。

语速还应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随听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倘若从头到尾,就一种节奏,不打瞌睡才怪。

年轻人讲课,很难控制住语速。

现提四点建议供参考:

一,认真感受和体会讲课的内容难度和环境特点,这种感觉是语速的“自动控制器”。

把基点放在中下学生的水平上。

二,注意句子间的适当停顿和字音间的应有间隔。

如同书写要“亮行”,讲话也应“亮句”:

一句一句地讲,将标点符号体现出来,特别是该提行时要提行。

三,讲课时,上、下句子应有适当的照应,给学生一种连贯的感觉。

必要时,下句可对上句作适当的重复和补充,使一时没听清某句话的学生,能有机会得到弥补。

讲课时,师生之间应有适当的照应。

师生的交流与协调,会在无形中控制教师的语速。

四,不讲没想好的话,不反复改口、反复修正。

讲课应当条理清晰,也就是常说的“点点清楚”。

为此,讲课前,不妨问问自己,这堂课的总标题是什么,包含有几个小标题。

记住这个总标题和所有的小标题,紧紧围绕总标题,按照小标题依次往下讲,自然就会有条不紊。

这就是著名的“标题讲话法”。

讲课有讲课的语气。

讲课就必须把课“讲”出来,而不是念出来,也不是背出来。

为此,必须事先反复推敲教学内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常识”,然后才能象讲自己熟知的故事一样,有声有色地将它“讲”出来,自由自在地发挥出来。

“讲”与“念、背”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讲”主要关注听众,而念和背则主要关注自己和内容。

教学特别需要启发式语言(即交流式、设问式的语言)。

这种语言的特点是“我讲是为了使你也想讲”。

它能促成学生产生感想和体会,在内心形成一种欲与老师对话的愿望(这就是一种隐形交流)。

除了启发式语言,还有强记式语言,它的特点是“我讲是为了让你记住我的话”。

强记式语言并非就一定不好,主要应看用在什么内容、用在什么地方。

比如,最后得出结论时,就应当用肯定性的强记式语言进行陈述,而且语言要更稳、更慢、更清楚。

启发式语言与强记式语言配合使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教学语言应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话一下子讲到我心里去了”,使之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学生想说而又说不清楚的内容,让老师一下子给说清楚了”的时候。

怎样才能把话讲到学生心里去呢?

这需要“悟透内容”和“悟透学生”。

“悟透内容”是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需要对内容反复思考、反复联系、反复类比、反复酝酿。

不仅明理,还应动情。

当内容渐渐发酵,生出酒香,成为自己的“心里话”时,就会出现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就会萌生出一种讲课的渴望。

这种悟透与酝酿是无止境的,将伴随教师的一生。

不仅是新教师需要这样的酝酿,就是讲过多遍的老教师,若要讲得淋漓尽致、有所新意,讲课前,也得这样酝酿。

讲自己心里的话,实话实说,讲的人舒畅,听的人也舒畅;生硬地讲书上的话、讲别人的话,讲的人别扭,听的人也别扭。

讲课就要努力讲自己的心里话,只有如此,讲课才能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若是经常言不由衷,不仅对学生没有感染力,而且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以至使自己厌倦工作,甚至厌倦自己。

悟透学生的关键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老师都是从学生过来的,不能当了老师就忘了本。

不妨常回忆当学生时的疑惑,保持一种“学生感”,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将心比心,求得共鸣。

讲课应当生动,生动才能感人。

然而,象数学这类课程,如何才能生动呢?

其实,这类课程同文科课程一样,也可以通过“情节”和“细节”来求得生动,发人感慨。

这类课程的“情节”,是根据内容所编织成的环环紧扣的问题,以及由对这些问题的猜测、探讨和论证所形成的跌宕起伏和层层悬念。

耐人寻味的探索,重要思维过程的描述,就是这类课程最富吸引力的“细节”。

一堂优质课,贵在能形成一种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有物,有情,有意”。

有物,就是有事实,有内容,不空洞。

这是一堂课的骨架;

有情,就是有热情,是对真理的追求、对规律的探索,所激发出来的兴奋、激动、惊讶和感叹。

它是一堂课的血肉;

有意,就是有深刻的蕴意,是透过内容所领悟和阐发出来的哲理。

它是一堂课的灵魂。

课堂板书(或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是,规范、醒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能方便地与讲授有机配合。

多媒体课件与讲授的有机配合,是当前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满屏的文字,让学生不知该听,还是该看;让教师不知该念,还是该讲。

为了适应课件,有的教师甚至把自己原本生动的讲授,变为了对课件呆板的念诵,实在令人惋惜。

为了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有机结合,通常的作法:

一是让视觉内容与听觉内容的进度基本一致,不让视觉内容过分超前;

二是准备一根教鞭,站过去“指着讲”,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同时关注到课件(板书)、教师以及教师的讲述。

板书是凝固的讲述;讲述是流动的板书。

流动的给人感觉的时间短;凝固的给人感觉的时间长。

感觉时间的长与短,对于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倘若只让他听一遍题目,而不给他看,但却让你对题目既听又看,然后让你们同时思考后回答,你肯定占优势。

但愿你在课堂上,能把这种优势也给学生。

板书首先是要清晰易认,让后排的学生不费劲就能看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潦草的板书,费力不讨好,还会帮倒忙;

其次,书写要快,不能占时太多,最好是边写边讲、边讲边写、讲写交融,不因板书而冷场。

第三,板书内容取舍得当。

太多,成为抄讲稿,太少,没意义。

通常,提纲要点应板书,且应保留在黑板上,因为这是思路;思考份量重的内容应板书,便于教师“指着分析”、学生“看着思考”。

第四,精心排版。

重点突出,条理明晰。

该擦该留,心中有数。

最后,应将要点清楚地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随时“回头看”。

规范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也有利于教师教。

规范的板书犹如在黑板上展开一幅教学路线图,引导讲述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不漏、不重、不乱,点点清楚,条理明晰。

一堂课的条理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经常表现在板书上。

备课不充分,必然照本宣科,这最让学生反感。

应当给自己定下规矩,无论如何也绝不讲无准备之课。

为此,务必提前备好课,以防临时担搁,措手不及。

教师未将内容加工内化为自身的认识,便生硬地照书上的话原封不动地讲出来,就称为“照本宣科”,它好比是端出一盘死鱼,既无鲜味,又无营养。

照本宣科不仅害学生,也害教师自己,它是对教师自身价值的否定。

它会在无声无息中耗尽教师的教学生命,使之渐渐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

当前,应特别警惕“课件效应”形成的照本宣科,它会害“死”我们的教师。

备课分为“内容处理,过程设计”和“熟悉教案,酝酿情绪”两大步骤。

第一步的结果是形成教案,通常,这可在讲课前一周或前几周完成,此步是讲好课的基础;

第二步则只能在临上课的前一天进行,再忙,这步也不可少,它是讲好课的关键。

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充分内化,是备好课的前提,也是形成教学能力的根本条件。

首先应认真阅读教材,分出段落,确定每段的关键词及其逻辑关系,明确整个内容的中心思想。

同时,仔细分辨自己的阅读感觉,切实体会自己的阅读思维:

什么地方爽;什么地方涩?

什么地方有难以捉摸之感,可能成为学生的难点;什么地方让自己浮想联翩,可能成为学习的亮点……

可问问自己,除了书上的话,自己还有没有话要讲,包括解释、补充、阐述、实例、引伸、联想,以及对内容的具体化、通俗化、明晰化、简炼化等。

如没有,则说明思考还不深入,没能发现知识间更多的联系,还不能着手写教案。

只有当感觉自己有许多话要讲时,方可开始编写教案。

教案有两大作用,一是为讲课提供一个预案,临场指导教师讲述等各项教学活动。

二是帮助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指导和提醒自己,教案必须简洁明了。

倘若密密麻麻写一大篇,讲课时如何用?

未必照着念不成?

当然,有时为了预先将自己要讲的话详细地“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写讲稿也很有必要,但这绝不是为了讲课时临场使用,临场也无法使用。

教案对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取决于教师对教案是否用心。

如果真正做到“教案是对教材的再创作,讲授又是对教案的再创作”,那么,教案就会让教师生出一种对自己劳动成果特有的珍爱,这种情感,积淀下来,会成为一种宝贵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