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9728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docx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

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

1.教育科研要追求的目标一是“求真”,二是“求善”,这里的“求善”指的是(B)

A.求得完善B.追求改进或改善C.追求认识效果D.培养善良的人

2.教育科研的目的是(C)

A.求真B.求善C.求真与求善并重D.发现新方法

3.小学教育的特点是(A)

A.起始性、基础性、全体性B.起始性、全面性、主体性

C.整体性、基础性、多样性D.全面性、综合性、基础性

4.教育科学研究的独特价值是(C)

A.深化认识的价值B.改善实践的价值

C.锻炼培养教育科学研究者主体——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D.解决问题的价值

5.关于研究对象与研究客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研究对象是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

B.研究对象包含在研究客体之中

C.研究对象并不是研究客体的全部

D.研究对象包含了研究客体

6.结成科研群体的一般形式是(A)

A.课题组B.年级组C.校领导班子D、教研室

7.现代科学研究对研究者个体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总的包括认知和人格两方面,这两方面素质的核心是(A)

A.科研能力B.科研意识C.科研成果D.科研制度

8.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适用于(C)

A.应用性的研究课题B.探索性的研究课题

C.系统理论性研究和决策性研究课题D.实践性的研究课题

9.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适用于(D)

A.系统理论性研究课题B.决策性研究课题C.应用性研究课题D.探索性研究课题

10.合理的科研群体层次结构应考虑的方面有(B)

A.专业结构、兴趣结构、年龄结构B.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

C.兴趣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D.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兴趣结构

11.曾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思维过程从一个迷惑困难或纷乱的情境开始,以一个澄清、统一和解决的情境告终”的是(A)

A.杜威B.肯尼思·D·贝利C.苏霍姆林斯基D.叶澜

12.在《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社会研究五步骤的是(A)

A.肯尼思·D·贝利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D.叶澜

13.下面所列工作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的是(D)

A.选择课题B.研究设计C.制定工作计划D.形成科学事实

14.最早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一演绎”程序的是(D)

A.阿拉克西米尼B.泰勒斯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

15.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是(A)

A.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评估阶段B.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C.初始阶段研究阶段总结评估阶段D.选择阶段形成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16.在教育科研应遵循的原则中,被称为价值中立原则的是(B)

A.操作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检验性原则

17.用明确的文化符号清楚地表达研究工作的研究程序、方法和成果,以保证同行专家了解整个研究过程,这是指(C)

A.操作性原则B.检验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解释性原则

18.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受试者权利和审慎解释研究成果,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A)

A.伦理原则B.科学原则C.操作原则D.客观原则

19.在中国,“方法”一词最早的含义是(D)

A.工具B.手段C.程序D.量规

20.经济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先后成为独立的学科是在(B)

A.18世纪以内B.19世纪以内C.17世纪末D.18世纪中期以内

21.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科学体系,建立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在(C)

A.18世纪中叶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22.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四大领域的分类标准是(A)

A.研究问题的性质B.研究的目的C.研究的阶段D.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23.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方法的分类标准是(B)

A.研究问题的性质B.研究的目的C.研究的阶段D.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24.课题的主要来源是(D)

A.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国家课题B.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省级课题

C.国家课题、省级课题、横向课题D.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研究者自选课题

25.委托课题是指(B)

A.纵向课题B.横向课题C.实践课题D.自选课题

26.由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或招标)、个人或集体申报,有关部门及专家审查批准的项目,称为(A)

A.纵向课题B.横向课题C.自选课题D.国家课题

27.被称为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是(A)

A.理论性课题B.应用性课题C.承续性课题D.再生性课题

28.由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或非直接的上级部门委托实施研究的项目称为(B)

A.纵向课题B.横向课题C.国家课题D.自选课题

29.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划分的依据是(B)

A.课题的来源B.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C.研究的层次D.研究的任务

30.凡是那些对构成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等作出突破性研究的课题都属于(A)

A.一级课题B.二级课题C.三级课题D.高级课题

31.凡是对教育科学某一领域中已形成的概念、原则作出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均可列入(B)

A.一级课题B.二级课题C.三级课题D.应用性课题

32.近些年国内关于教学过程优化理论的研究属于(B)

A.一级课题B.二级课题C.三级课题D.应用性课题

33.对教育理论中个别原理、概念等作出修正或更详细说明的研究课题是(C)

A.一级课题B.二级课题C.三级课题D.应用性课题

34.主要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B)

A.理论性课题B.应用性课题C.热门性课题D.开拓性课题

35.为某课程设计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案属于(C)

A.第一级的应用性研究课题B.第二级的应用性研究课题

C.第三级的应用性研究课题D.第三级的理论研究课题

36.为了比较而研究的他人曾经提出与完成过的课题,叫(B)

A.承续性课题B.再生性课题C.热门性课题D.创见性课题

37.直接用新观点揭示的课题,叫(D)

A.承续性课题B.再生性课题C.热门性课题D.创见性课题

38.一旦有人提出,就有许多人纷纷响应的课题是(B)

A.再生性课题B.热门性课题C.创见性课题D.开拓性课题

39.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的思维策略称(B)

A.怀疑策略B.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C.类比与移植的策略D.探究的策略

40.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的策略叫(C)

A.怀疑策略B.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C.类比与移植的策略D.探究的策略

41.与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无关的策略是(D)

A.怀疑策略B.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C.类比与移植的策略D.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42.从医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开展教育病理学研究,这是运用了(C)

A.怀疑的策略B.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C.类比与移植的策略D.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43.科学假设的必要条件是原则上的(D)

A.假定性B.科学性C.明确性D.可检验性

44.按照假设的形成逻辑,可将教育研究的假设分为(A)

A.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综合假设B.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C.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D.描述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

45.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把假设分为(C)

A.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综合假设B.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C.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D.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实验性假设

46.“思维能力上男女生有差异”这一假设属于(B)

A.方向性假设B.非方向性假设C.演绎假设D.归纳假设

47.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某些综合性课题的研究的是(C)

A.描述性假设B.解释性假设C.预测性假设D.方向性假设

48.杭州大学教育系与杭州市天长小学综合实验组进行的“整体优化实验”这一实验研究的假设是(C)

A.归纳假设B.演绎假设C.方向性假设D.非方向性假设

49.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这一实验研究的假设是(B)

A.归纳假设B.演绎假设C.描述性假设D.解释性假设

50.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叫(D)

A.归纳假设B.描述性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

51.不属于预测性假设的是(A)

A.思维能力上男女生有差异B.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如何解决农村普及教育的经费问题D.关于21世纪中国普及课程体制改革的设想

52.因变量是假定的(B)

A.原因变量B.结果变量C.干扰变量D.控制变量

53.由研究者主动操作而变化的变量是(A)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

54.控制变量是指(C)

A.自变量B.结果变量C.无关变量D.因变量

55.研究中采用的基本单位是(B)

A.对象总体B.分析单位C.样本D.课题

56.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达到或超过(B)

A.10B.30C.50D.100

57.小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在(B)

A.10以下B.30以下C.50以下D.100以下

58.下列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方法有(D)

A.随机抽样B.分类按比例抽样C.整群抽样D.偶然抽样

59.不属于假设的特性的是(A)

A.整合性B.科学性C.可检验性D.明确性

60.要研究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最适宜的方法有(C)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预测法

61.要研究学生退学的原因,最适应的方法是(B)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预测法

62.不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有一(C)

A.偶然抽样B.质量抽样C.整群抽样D.定标抽样

63.要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适宜的方法是(A)

A.观察法B.实验法C.预测法D.调查法

64.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的一项是(D)

A.纵向来源的课题B.研究者自选的课题C.横向来源的课题D.实践来源的课题

65.不属于假设的作用的一项是(D)

A.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B.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

C、假设可以提高研究活动的新颖度和预见性D.假设能帮助研究者得出结论

66.下列概念不属于变量的是(D)

A.性别B.年龄C.抽象名词D.校名

67.与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无关的策略是(D)

A.怀疑策略B.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C.类比与移植的策略D.探究的策略

68.在教育研究中通常不能作为因变量的因素是(C)

A.性格B.智力C.教法D.个性

69.下列课题中不属于第三级应用性课题的是(D)

A.某些教师的富有特色的工作经验总结B.关于学生的个案研究

C.一所学校的校史编写D.国内关于教学过程优化理论的研究

70.属于日常观察中形成的看法但不能成为正式研究的问题的是(A)

A.某学校的教师认为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别较大

B.年轻活泼的班主任所带的学生往往思路开阔

C.在小学阶段女学生的成绩一般比男学生要好

D.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多动手、动脑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71.作为教育研究方法的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有(A)

A.质的区别B.量的区别C.方法上的区别D.结果的区别

72.下列概念中不属于计量标准的是(D)

A.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次数B.持续时间C.涉及的人次D.终止的时间

73.不属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是(D)

A.学习的时间B.学习的习惯C.学习的内容D.学生的心理状况

74.不属于学生娱乐内容的是(D)

A.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B.空间的安排C.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表现D.学生的消费状况

75.不属于学生生活内容的是(B)

A.学生的心理状况B.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C.学生的自理能力D.学生的消费状况

76.根据教育观察的环境是在自然状态还是在人工控制状态,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A)

A.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与和非参与观察法D.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77.自然观察法包括(B)

A.隐藏观察和公开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D.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78.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的观察是(B)

A.自然观察法B.实验观察法C直接观察法D.间接观察法

79.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B)

A.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D.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80.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进行的活动,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C)

A.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D.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81.间接观察法的不足是(C)

A.人的感官的局限性B.人的注意与短时记忆的广度有限

C.经费支出较大D.降低了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

82.不属于无结构观察法的优点的是(A)

A.观察者的主动性强B.灵活C.适应性强D.操作简单

83.非参与观察法的优点是(A)

A.在获得事实方面比较客观、公正B.对所观察到的情况难以作更深人的了解

C.被观察者像平时一样大胆、轻松D.被观察者充分表现自己

84.根据观察是否有统一设计的、含有一定结构的观察内容、项目和相应的要求,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D)

A.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D.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85.按照对所要观察的对象及其行为表现的不同取样方式,可将教育观察分为(D)

A.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D.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86.“我们通过现场观察了解一名学生在5分钟内读出汉语拼音直呼音节的个数”属于(C)

A.直接观察法B.间接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

87.“了解一名学生读一篇课文的情况,包括时间长短”属于(D)

A.自然观察法B.实验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

88.不属于观察记录表的功能的是(B)

A.指引功能B.演示功能C.系统地记忆观察资料的功能

D.帮助观察者及时系统地记忆所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或事件

89.一种反映观察目的的、有效地记录行为或事件的工具叫(A)

A.观察记录表B.观察记录代码系统C.数字型D.符号型

90.“弗兰德斯师生互动观察类目系统”运用了哪种观察法来记录与解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C)

A.参与观察法B.非参与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

91.不同类型的观察,尽管在记录表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有一点要求是绝对共同的,即(A)

A.快速准确的记录B.准确理解观察研究目的

C.学会对观察时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处理D.训练观察人员的记录速度

92.事件取样观察是(A)

A.对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典型行为或现象的观察B.在课堂教学时进行的观察

C.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D.在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93.自然观察法是指(B)

A.观察者随机进行的观察B.在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时进行的观察

C.对自然出现的事物的观察D.公开的观察

94.间接观察法是指;(C)

A.通过他人接触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B.间接地与被观察者接触

C.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D.偷偷观察

95.下列因素中,实验观察法所不能也不应抵制的因素是(C)

A.时间B.场地C.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D.设备

96.不属于常见主观倾向的是(A)

A.期望效应B.晕轮效应C.宽大效应D.趋中效应

97.以对观察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印象代替其他方面的印象是指(C)

A.从众效应B.宽大效应C.晕轮效应D.趋中效应

98.在对观察对象做判断时,或者标准过宽,或者标准过严的倾向主要是指(A)

A.宽大效应B.从众效应C.晕轮效应’D.趋中效应

99、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待进行的观察研究是合法的,观察人员必须属于(C)

A.有能力的人B.某个中介组织C.某个正式单位D.某个大单位

100.在教育现场观察中可能是最为困难而又最费时间的一步是(B)

A.获准进入现场B.与现场有关人员建立友善关系C.观察和记录D.对付危机

101.对一名教师的某个课堂教学行为在“很好”、“好”、“一般”、“差”这几个等级中作出选择所采用的记录方式是(A)

A.评等法B.记录出现频率法C.连续记录法D.均等法

102.正常的听课、评课活动,对于执教的教师来说是一个(B)

A.无结构非参与观察B.无结构参与观察C.非参与观察D.有结构参与观察

103.教师积累教育工作经验,主要靠(C)

A.无结构参与观察B.有结构参与观察C.无结构非参与观察D.非参与观察

104.无结构非参与观察往往常用的方式是(A)

A.日记描述法与轶事定义法B.记录表格与符号做系统的记录

C.评等法与连续记录法D.记录出现频率法与连续记录法

105.实验观察法要控制(B)

A.被观察行为的发生机制B.观察条件和影响因素C.被观察者的行为D.观察者的态度

106.在观察前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的观察称为(A)

A.有结构观察B.无结构观察C.自然观察D.实验观察

107.选取一定的观察时间,对观察对象在这一时间段发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和事件做全面的观察和记录的观察称为(C)

A.事件取样观察法B.定点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结构观察法

108.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C)

A.有明确的观察目的B.有系统的计划C.有理想的观察步骤D.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109.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不能作为教育观察法的主要根据的一项是(D)

A.观察目的B.观察内容C.观察结果D.观察手段

110.不属于直接观察法的优点的一项是(D)

A.可以获得直接、具体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B.及时抓住许多重要的细节

C.被观察者的情绪反应、语气强弱等行为表现D.有理想的观察步骤

111.不属于有结构观察法的长处的一项是(D)

A.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B.容易进行观察记录

C.灵活、适应性强、操作简单D.观察结果便于进行系统的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

112.不属于无结构观察法的缺点是(A)

A.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

B.由此得到的观察结果比较零乱

C.不同观察者因其主观因素不同而对观察目的和要求的理解不同,致使观察结果难于比较

D.在不同时间或对不同对象进行观察的结果有时不便于进行比较

113.不属于现场记录的方式的是(B)

A.评等法B.均等法C.连续记录法D.记录出现频率法

114.实施现场观察时对付危机可以采用的策略是(A)

A.观察者表现出权高位重B.观察者表现出虚心请教

C.观察者表现出盛气凌人D.观察者表现出不耻下问

115.教育现场观察的主要优点是(A)

A.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高B.观察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干扰

C.观察之外的活动较多D.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高

116.属于无结构的非参与观察的内容是(A)

A.情境及行为表现B.频率及持续时间C.分析意见D.人物

117.不属于有结构观察法特点的一项是(B)

A.按计划进行观察B.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C.有详细的观察计划D.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

118.教育现场观察的主要缺点是(B)

A.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高B.观察结果易受主观因素于扰

C.不能纵向分析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D.不可纵贯分析教育现象

119.不属于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观察法组合模式的是(B)

A.无结构的参与观察B.有结构的非参与观察

C.有结构、非参与式时间取样观察D.有结构、非参与式事件取样观察

120.教育工作中涉及的群体主要是(A)

A.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B.教师群体与教法群体

C.学生群体与教材群体D.教材群体与教法群体

121.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美国教育家是(A)

A.肯代尔B.泰勒C.麦柯尔D.卡特

122.从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上看,活动形态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状都具有强烈的(A)

A.现实性B.活动性C.显在性D.隐蔽性

123.教育调查法直接的研究目的是(C)

A.以操纵并改变研究对象的状态来获得关于教育问题的认识

B.就事论事,通过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

C.形成教育科学事实D.对活动形态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

124.关于教育调查法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是对活动形态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B.获得关于教育的科学事实

C.尽管零散的、具体的教育事实中蕴涵着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念

D.教育调查法考察对象时,是以改变对象为目的的

125.教育调查法的根本任务是(B)

A.形成教育理论B.获得教育的科学事实C.进行归因分析D.搜集数据资料

126.泰勒领导的著名的“八年研究”建立的基础是(A)

A.教育调查研究B.教育实验总结C.教育文献研究D.教育理论研究

127.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同,教育调查法可分为(B)

A.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B.常模调查与比较调查

C.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D.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128.根据调查对象在所有调查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多少,教育调查法可分为(B)

A.常模调查与比较调查B.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C.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D.团体调查与个案调查

129.把教育调查分为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依据是(C)

A.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同B.教育调查的内容的多少

C.调查获得和搜集信息的方式不同D.一次调查对象的多少

130.“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调查”属于(A)

A.常模调查B.比较调查C.普遍调查D.抽样调查

131.“城乡小学生课外活动状况的调查”属于(B)

A.常模调查B.比较调查C.普遍调查D.抽样调查

132.目的在于了解教育要素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一般状况的调查叫(A)

A.常模调查B.比较调查C.普遍调查D.抽样调查

133.调查研究方法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A.调查和研究B.调查和观察C.实验和研究D.观察和研究

134.教育调查法的全过程一般周期(D)

A.较简单B.较复杂C.较长D.较短

135.如要了解某市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可采取(A)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问卷调查D.综合调查

136.把抽样调查分为概率抽样调查和非概率抽样调查的依据是(C)

A.抽样的结果不同B.抽样的目的不同C.抽样的方法不同D.抽样的性质不同

137.最经常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是(B)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常模调查D.比较调查

138.根据调查内容的性质不同,将调查分为(A)

A.经验调查与理论调查B.团体调查与个案调查C.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D.一般调查与专家调查

139.根据教育调查的内容的多少,将教育调查法分为(D)

A.常模调查与比较调查B.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C.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D.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140.根据一次调查对象的多少,将教育调查法分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