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33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控与风险评估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ppt

第一章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导论企业内部控制导论教学目标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掌握西方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熟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的特点熟悉基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特点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内部控制是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制度体系的建设课程。

加强内部控制,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防止其在经营中产生弊端,保障财产安全,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2)课程目的:

学习该课程,可以了解企业在财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其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为学习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参加企业制度管理做准备。

(3)课程任务:

让学生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理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法,掌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够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增强内部控制与管理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先行课程

(1)先行课程:

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

11、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试方式:

开卷,以案例分析、制度设计等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或方式,补充进行基础理论考试。

(2)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考勤等)占30分,案例分析主要考核其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制度设计主要考核其制度的规范性、合理性、完整性等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评分(50分)。

基础理论按照相关题型的要求评分(20分)。

第一节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一)

(一)狭义内部控制义内部控制狭义的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为: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

其目标主要是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和程序:

一是保存足够详细的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交易和资产处置情况;二是合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按要求记录交易,企业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已经过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授权;三是合理保证及时防止或发现未经授权的、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取得、使用或处置的企业资产。

(二)广义内部控制

(二)广义内部控制1、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2、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全员参与3、内部控制只能是合理保证常见现象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管理者滥予授权使控制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效果受人员素质影响。

人员联合舞弊。

成本效益问题。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2)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全员参与(3)内部控制只能是合理保证百度小故事:

百度小故事:

一年轻人不小心将酒店的地毯烧了三个小洞,退房时服务员说根据酒店规定,每个洞要赔偿100元。

年轻人问道:

“确定是一个洞赔100元吗?

”服务员回答:

“是”。

于是年轻人点燃烟头将三个小洞烧成一大洞。

这一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考核标准在哪里,人们的行动就在哪里;不要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订立标准;漏洞有时是致命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3)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4)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5)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一)根据企业组织构架,分为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

(二)根据控制对象,分为人事控制、财务控制、会计控制、生产控制等(三)根据控制依据,分为制度控制和预算控制(四)根据控制进程和时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五)根据控制范围,分为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第二节国外内部控制的演进历程第二节第二节国外内部控制的演进历程国外内部控制的演进历程一、萌芽期一、萌芽期内部牵制(内部牵制(194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二、形成发展时期二、形成发展时期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19401970)三、四、兴盛期兴盛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1980-2002)五、成熟期五、成熟期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控制(2002-)

(一)萌芽期

(一)萌芽期内部牵制(内部牵制(194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1、基本思想:

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2、产生原因:

二战后军用技术民用化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外扩张和海外子公司的成立。

3、思想基础:

(1)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

(古典概率论)

(2)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4、牵制类型:

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和账簿牵制。

一、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世纪40年代前年代前

(一)内部牵制的概念柯勒会计辞典指出,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指:

“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

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设计有效的内部牵制以使每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而在这规定的处理程序中,内部牵制机制永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36年AICPA“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查”中也指出:

内部牵制(内部牵制(InternalCheck)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其目的是为保证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帐簿的准确性。

一、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世纪40年代前年代前

(二)内部牵制基于的假设第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世纪40年代前年代前(三)内部牵制的基本内容第一,识别不相容职务,即对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

第二,合理界定不同职务的职责与权限,准确地分清责任;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在进行定岗和分工时,注意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第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理措施(保险柜、专用钥匙等)或技术措施(网络口令等),定期的岗位轮换等。

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世纪40年代前年代前(四)内部牵制的分类第一,实物牵制实物牵制。

对核心资产实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管理。

第二,机械牵制机械牵制。

机械牵制即通过程序或流程操作机械,才能完成一定过程的操作。

因此也称为程序牵制。

第三,体制牵制体制牵制。

即通过组织分工来实现的防弊体制。

为防止错误和舞弊,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求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分工负责,以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机制。

第四,簿记牵制簿记牵制。

簿记牵制即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与账簿、账簿与账簿、账簿与会计报表之间核对的牵制。

一、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世纪40年代年代前前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牵制主要是通过分工协作来实现对舞弊行为的监控的,无论是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还是上下级之间相互制约,往往是从某一环节或部门出发,强调点,忽略面,局限于内部审计的原理。

二、形成发展时期二、形成发展时期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19401970)1、产生原因:

审计的发展及审计责任的界定。

2、内部的分类:

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3、各自的特点:

内部会计控制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管理控制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内部控制制度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段20世纪世纪40-70年代(年代(2分法)分法)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世纪40-70年代(年代(2分法)分法)1934年美国发布的证券交易法证券交易法最早提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该法规定:

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一种协调组织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内部控制,一种协调组织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该报告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权威性的定义。

1958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又发布了独立审计人员评价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内部控制的范围的报告,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中,重新并且更加明确地阐述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定义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世纪纪40-70年代(年代(2分法)分法)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对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和所有方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与财产安全和财物记录可靠性有直接的联系(财务目标)。

内部管理控制内部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

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二、内部控制形成发展时期-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世纪纪40-70年代(年代(2分法)分法)综上所述:

1、两分法未能完整地反映内部控制所涵盖的内容,也没有考虑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实施效果的影响。

2、尽管如此,这些概念的界定和分类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四、兴盛期兴盛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1980-2002)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产生原因:

水门事件与反国家贿赂法的颁布2、三要素:

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控制程序控制程序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世纪80年代至年代至90年代年代初(初(3分法)分法)三、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世纪80年代至年代至90年代初(年代初(3分法)分法)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结构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结构,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这个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三、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世纪80年代至年代至90年代初(年代初(3分分法)法)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

是指良好的内部控制所需要的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行业法规等。

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股东、董事会、经营者及其他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行为。

会计系统会计系统:

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归集、分类、分析和报告的方法。

即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控制程序控制程序:

指管理当局为达到控制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三、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世纪80年代至年代至90年代初(年代初(3分分法)法)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有两个特点:

一是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二是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三、四、兴盛期兴盛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控制整体架构(1980-2002)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产生原因:

财务破产案例增加、审计失效与全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的成立。

2、控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