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专项练习.docx
《中考物理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专项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专项练习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将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用“+”表示带正电,用“-”表示带负电,如图中表示各部分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如图1所示,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若用丙接触图2中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不变 B.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变大
C.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变小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3. 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是张开的,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了,则能说明( )
A. 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 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 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负电 D. 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正电
4.
如图所示,验电器箔片闭合.小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 金属箔张片开是由于两箔片都带正电荷而互相排斥
C. 此过程中,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了箔片上 D. 此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玻璃棒
5. 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 )
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 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
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 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
6.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使之带电,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7. 图3中的实验说明的道理与其应用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8.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验电器A带正电,B带负电 B. 图乙中验电器A带正电,B带负电
C. 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由A到B D. 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由A到B
9.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使A带电,B不带电(如图甲所示).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所示).则( )
A. 甲图中验电器A带的是负电荷 B. 乙图中A带正电,B带负电
C. 连接的瞬间正电荷从A向B移动 D. 金属杆中瞬间电流方向是从A到B
10. 为了判断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棒的带电情况,让它接触一个因带负电而使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箔片张角变小,金属棒一定带正电 B. 如果两箔片张角变小,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C. 如果两箔片张角不变,金属棒一定不带电 D. 如果两箔片张开更大的角度,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1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在这过程中( )
A. 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B. 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C. 金属箔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 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12.
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带异种电荷 D. 带同种电荷
13. 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 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 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 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14. 关于静电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得到正电荷 B. 不带电的物体同样具有电荷
C.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15. 如图所示,关于电与磁现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当绝缘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箔片张开,说明绝缘棒带正电
B. 乙图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说明玻璃棒有磁性
C. 丙图中,闭合开关,使金属棒AB在磁场中运动时,回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D. 丁图中,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6. 关于如图所示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a)装置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 (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
C. (c)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D. (d)利用电流的电磁感应工作的
17.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如图所示,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B. 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C. 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 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9.
如图所示,小杜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能创造新电荷 B. 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同种电荷
C. 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异种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 下列关于如图验电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
C.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说明所带电荷减少 D.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未张开时,说明两箔片带有异种电荷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 磁感线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曲线,它总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C. 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使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过程中,电子从箔片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D. 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22.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用带电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被吸引,这是由于带电物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如图所示,若用带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是因为______.
23.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金属箔所带的是______电荷(选填“正”或“负”);瞬时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
24.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金属箔的张角______,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
25. 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______,它是利用______原理制成的.
26.
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在实验室中用到的______(填“验电器”或“试电笔”)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
27.
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在物质间转移.
28.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这是由于验电器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带的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增多的缘故.
29.
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要让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______.
30. 基础知识问答:
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__;汽油机与柴油机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人体安全电压是______;电动机工作时能量转化是______.
31.
如图,用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是因为______.
32. 有A、B、C、D四个带电体,A与B相互吸引,B与C相互排斥,C与D相互吸引,已知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则四个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A带______ 电,C带______ 电;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它是利用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3. 验电器的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______.
34.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______,而验电器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
35. 如图1演示的是______现象.图2中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它们带有同种电荷,要互相______.
36. 验电器是利用______的原理工作的.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具有_____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37.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电,当玻璃棒靠近带电的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塑料小球带______电;图乙所示的仪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38.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__.
39.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1示,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这现象说明______;
(2)图2示,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这现象说明______;
(3)图3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
______;
(4)图4验电器的原理是:
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40. 按要求完成填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3)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某处扎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3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这是因为______.
(4)如图4所示,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__.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答案】
1. A 2. D 3. A 4. B 5. B
6. D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B 15. D
16. B 17. B 18. A 19. BD 20. AB
21. CD
22. 正;失去;吸引轻小物体;金属箔片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3. 正;A到B
24. 增大;从B流向A
25. 验电器;同种电荷相斥的
26. 同种;验电器
27. 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
28. 得到;负
29. 同;电压
30. 同种电荷相排斥;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不高于36V;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31.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2. 负;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3. 排斥
34. 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5. 摩擦起电;排斥
36.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吸引轻小物体
37. 正;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8. 正电;失去;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9.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0. 右;1.4;小孔处水的深度逐渐变小、压强变小;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
1.
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
当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通过金属球、金属杆传到金属箔上,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的“+”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故A正确.
故选A.
(1)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电荷规律: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常见题目.
2.
解: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所以丙带负电;
若丙带的负电荷数多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数,则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若相等则不变,若少于金属箔上的负电荷数,则张角变小;
故选D.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从A带正电开始依次判断其它物体的带电情况,然后分析验电器的金属箔情况.
此题是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考查了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掌握,要掌握一定的判断技巧.
3.
解:
(1)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是张开的,说明金属箔上有电荷,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先合扰后又张开,刚开始闭合说明电荷会被吸引到玻璃棒附近的金属球上,因玻璃棒带正电,所以被吸引到金属球上的是负电荷,这时金属箔会显中性而闭合;
(2)后来又由于会有更多的负电荷----电子吸引到金属球上,使金属箔片上又缺少电子而带正电,从而使金属箔上因又缺少的电子而带电,使金属箔而张开.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故选A.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会发生静电感应,当接触不带电的导体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接触时,带电体上的电荷会传到不带电的导体上,会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相同的电荷.
解决此类问题要灵活利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带电体靠近导体和接触导体,是不同的两个意义,靠近属于静电感应,接触属于电荷转移,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4.
解: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A错误;
CD、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缺少电子,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两箔片上的电子会转移玻璃棒上(则两箔片因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玻璃棒到验电器的箔片,故CD错误.
B、据验电器的原理和前面的分析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两箔片都带正电荷而互相排斥,故B正确;
故选B.
(1)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电荷规律: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3)验电器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4)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本题考查了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以及电流的方向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5.
解:
A、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这是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缘故,故A错误;
B、冬季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摩擦,即头发也带电,且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相互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B正确;
C、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头发随梳子飘起,故C错误;
D、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这是由于摩擦起电后的放电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其用途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6.
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缺少电子,当玻璃棒与验电器A接触后,验电器A带正电,缺少电子,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自由电子)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缺少电子,带正电会张开,即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A上的正电荷减少,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因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是由A到B,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验电器使用时,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电流方向的掌握情况,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自由电子),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与自由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反.
7.
解:
A、水壶的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两端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