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docx
《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
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
李镇西的名字听说好久了,但一直没有听过他的讲座,这几天在网上看了他讲的《骨干教师成长》颇受启发,真是相见恨晚,听李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看了这个讲座,我明确了在后面几年中我的的发展方向与努力措施,感觉豁然开朗了许多。
在这次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每天的“五个一”:
1、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
2、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或是书面交流。
3、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4、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5、每天坚持写一篇教育日记。
其实,这“五个一”也正是李镇西老师成为骨干教师的重要原因和方式。
我们只是看到成功者获得的荣耀与鲜花,却不明白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别人艰辛的付出和科学的办法。
我由衷地佩服李镇西老师,佩服他那种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佩服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个一”工程贵在坚持,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坚持下去,“想不成功都难”。
下面是我在听讲座过程中的几点记录与感受。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李镇西老师说:
课堂上要用心灵去征服学生,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备课。
他以语文课为例,向我们阐述了四个备课原则,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永远把每一篇课文当第一次讲来备课
我曾经为教相同的课文而暗暗高兴过。
我想:
这篇课文都教过好几次了,熟在脑中,备课就可以简单点了。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话,我对备课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不管你对这遍课文上了多少次,都永远把每一篇课文当第一次讲来备课。
(二)永远先把自己当一名学生来读一篇课文
不管自己任哪一门学科,拿到教科书后,都要先睹为快,还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来读,提出疑问,列出提纲,心中先解决问题。
(三)备出宽度
超越课文与生活联系,和时代的发展联系,和古今中外联系。
(四)备出深度
引导孩子从字面上领悟它内在的文化内涵。
这一点是要我们老师深入备课才能领悟带文章的的文化内涵,所以老师要读懂教材,琢磨教材,领会教材的中心思想。
二、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教师讲的和学生想的不一样
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教师讲的不是学生想的,学生想的恰恰没人回答,一个班主任最该想的就是此刻学生要想什么。
师生之间一定要保持心灵通畅。
这是教育的现实,师生之间没有产生共鸣,师生之间没有共同话语。
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愿与老师沟通。
这种状况下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了。
三、做反思型的教师,应该具备四个“不停
何谓“反思型教师”?
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
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反思型教师之反思不仅仅是想,更有做、读、写。
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
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
不停地实践。
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
和一般纯粹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作为“反思型教师”的实践,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情感型”,就是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作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阶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
不停地阅读。
反思型教师同时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他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须的生活内容。
反思型教师的阅读,也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专业性”,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反思型教师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不停地写作。
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
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不停地思考。
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这里的思考首先指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如果这思考带有对自己进行检讨、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
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四、教师必备的3种素质
(一)教育情感——师生之间相互依恋
(二)教育思想——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
(三)教育智慧——把难题当课题
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体现,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而解决一系列难题的过程就是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作为一名在一线的基础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系列的难题,我们只有把难题当作课题,才能使自己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谁不希望自己的教育工作一帆风顺,无惊无险,无波无澜,图个轻松自在。
可是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老师说:
“对一线的老师来说,最好的课题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恼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每一个难题就是最好的科研课题!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学习心理及习惯、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转化后进生的种种对策……我们就会感到一种来自教育的诱惑,任何一个有事业心的教育者都无法抵挡这种诱惑!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这样说:
“我们班的“后进生”太多,特别难管理,别的班就少得多……”而事实上,多也好,少也罢,关键是如何去面对现实,怨天尤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光批判是没有用的,重在如何去建设自己的班级,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面对难题的关键是行动,去思考如何解决难题,而解决难题需要智慧。
智慧离不开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一个善于发现难题,善于解决难题并进一步提出难题的老师。
五、寓民主于教育之中
李镇西老师说:
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民主。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李老师举了一个他与学生之间的一件小事:
学生问他借杯子,他向学生接红笔的故事。
教育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行动与细节,平时的一点一滴都会不知不觉地播送到孩子的心田。
当学生出现在你面前,真的不能出现爱理不理的态度,要以人为本,用平等培养平等。
有爱心,讲民主的老师一定会受学生深深爱戴。
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外国人,要么是主子,要么是奴才。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要用平等培养平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示范。
教会学生爱他人,尤其是对待爱陌生人、普通的劳动者的态度,这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例如教学生给门卫老大爷写新年贺卡。
注重法治精神的造就,通过制定班规,告诉师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同时也明确责任和义务。
师生共同监督、自我管理。
老师触犯照样接受惩罚,和学生一起成长,师生互相学习。
李老师一直坚持在学生毕业时,让学生给老师留下一封信,给老师提意见,谈三年的感受,老师虚心接受并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生对老师的监督,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但提升了我们的教育境界,也加深了我们对同学的感情,真正做到师生水乳交融,共同成长,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民主的教育境界,所以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泰戈尔有一首诗:
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师生应该互为鹅卵石和水。
如果承认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过程,那么我们在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感染着、教育着我们,学生纯真的心灵之水,也在冲刷着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样,我们的人格,我们的教育也日臻完美。
正是在这种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历程中,我们的爱心便从教育走向了民主。
反射出了民主之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是师生生命的乐章、青春的花朵和心灵的诗篇。
六、教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问题从学生开始
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
对于语文教学的一篇课文,我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
应该在学生的心灵,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
因此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操作。
目前,很多教师上语文课往往都是先由教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这种问题也可以叫做“牵牛鼻子”问题。
然后学生就围绕着这几个“牛鼻子”问题思考、研讨。
教师认为一节课都在讨论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不就是自主探究了吗?
其实不然,如果回到出发点来看,问题的提出者是教师本人,那么这样做的立足点就是教师,是教师对这篇文章阅读后,设计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就包含了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问题的答案自然也早就预先放在教师心中了。
那么这还是教师在说话,而不是学生。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理解到的“哈姆雷特”都是原作的部分意义与读者理解结合的产物,自然也就是不同的,那么教师设计的问题,就能涵盖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实际上就体现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之一,那就是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
许多语文课堂教学片面强调了教师和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常常是:
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教与学”本末倒置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样的语文课堂,听到的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
于是,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
只有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自己的“学”。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而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只是“学会”而没有变为“会学”。
备课环节结束,接下来就真正地走入了课堂,那么此时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
能不能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
能不能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我的教学呢?
我不希望自己的课像事先导演好的剧目,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上演,我希望用自己的心灵、思想、情感,用我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生活的认识去与学生的心灵碰撞,从而将课生成,使得我的课能够带有我自己的鲜明的个性特色。
总之,就是在老师讲解之前有一个干净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