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5088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拉一拉,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

第一次是对已学的一些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其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对线段围成的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

由此可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实用价值很高。

由于特性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实践,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二个教学目标将在教学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来落实。

第三个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拓展,课外延伸”来落实。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分类的思想,学生也已经接触过,曾进行过数的分类。

加上城区学生基础比较好,所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应该不难。

只是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应用平时关注的较少,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三、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通过课件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实例,非常形象。

,有助于学生理解。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图形的特点,思考分类的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图形,借机引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分组尝试分类

提出分类问题之后,让学生先思考一下如何分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学具分小组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2、集中交流分类标准

先让学生上台粘贴,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

边分边交流分类的标准。

3、梳理思路,展示过程。

教师用课件演示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图形类别特征的认识。

4、动手实践,探讨特性

先由生活中大桥、伸缩门等图片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如果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再让学生回忆学生中应用了特性的实例,加深对特性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课外延伸

1、谁能说说图的意思(教材23页第3题)。

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2、欣赏图片: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聪明的建筑师们不仅利用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建筑,同时又利用他们的特性设计出了不可思议的雄伟建筑。

它们中有的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是依然完好无损保持了原样。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这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去感受图形带来的魅力。

3、课外观察: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加固摇晃的椅子。

(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并对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学习给出一个评价吗?

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发展。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

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

144×15

指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

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

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一次乘。

指出:

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

指出:

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

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

一起看第2题:

说说错在哪里?

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

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

提问:

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总价,总价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

数量×单价=总价)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学习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探索的过程。

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其作出决策的能力。

并通过小组讨论,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

1.师:

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

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

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情境:

0.24+0.1  0.82-0.32  1.54+2.3  9.88-4.32

售票员阿姨:

“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

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崔琦先生说过:

“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针对学生的喜欢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选择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后进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提出问题

1、问题情境

师:

大家计算得真准确!

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

你们瞧,游乐园里真乐闹啊!

大象伯伯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

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笑笑  38千克

淘气  45.2千克

丁丁  33.4千克

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们:

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

(退位减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三、探索算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1、学生列出算式:

45.2-33.4=2、师: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把得数算出来。

2、学生独立探究算法。

3、全班交流:

生1:

我算出得数是11.8。

(师追问: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1:

我先算出452-334=118,那么45.2-33.4就等于11.8。

师:

很好,不过这种算法的前提是小数的位数相同。

生2:

我是把这道题想成钱来算的。

我先从45.2元里面拿出33元……

师:

你能把生活经验用在这里解决算术问题真不错。

生3:

我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算。

师:

你的算法很特别,能不能上台来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3:

(一边板书,一边讲)我把先45.2写在上面,33.4写在下面,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然后2减4不够减,找前一位借1,变成12-4=8,……最后算出来的得数是11.8

师:

谢谢你。

师:

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呢?

(列竖式)

师:

那好,我们就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

(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环节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主动参与,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并且学会优化选择。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课件出示问题及智慧爷爷说的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请2位学生板演。

3、引导学生评价。

(课件出示情境)

4、师:

数学游乐园里还有个小朋友晶晶还不明白,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5、小组讨论:

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不够减时怎么办?

如果碰到整数怎么办?

6、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7、汇报交流。

(强调智慧爷爷说的话)

8、师小结:

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教师通过课件进行板书。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生生互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和应用

“有奖解答”

1、师:

小朋友们都学好了本领,接来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游乐园的“有奖解答”活动,看谁获得的奖品最多?

2、P16第一题。

(课件出示)

(1)看谁算得最准确。

8.25

+1.55

-

7.3

-2.25

-

10

-2.45

-

教师着重引导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

小结:

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P16第二题。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名称    单价/元

书包    32.50

文具盒  7.60

4、分发奖品。

(星星——贴在光荣榜)

(在“有奖解答”的具体情境中,学生既巩固新知,同时又引出了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五、总结回顾

1、师:

我们今天的游园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愿意把今天的收获和大象伯伯分享吗?

2、学生谈收获。

3、师总结:

这就是我们所今天学习的——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相信以后遇到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应该难不倒你们了。

(让学生分享收获,体现了“反思”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深化认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

高多少?

”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

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

“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

”“像名星!

”“她得了第几?

”“一定是冠军!

”)

师:

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

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

生:

(急切的)“想!

(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

师:

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

谁能得第一呢?

生2:

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生3:

不对,田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分比贾老师的高,所以田老师能得第一

生4:

我不明白“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

用哪个成绩决定她们的表现呢?

生5:

(非常自信地)我知道!

我从电视上见过,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音乐理论知识得分,把每个人的两项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谁是冠军。

师:

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

就像你说的人们一般是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她们谁表现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师:

谁能估计一下她们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

生1:

(思考)她们的成绩差不多,都超过9分了。

生2:

她俩的成绩很相接近,我们必须具体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

师:

该怎样算呢?

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的方法欢迎!

(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师:

谁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1:

5号选手的总分已经知道了,我要求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得分进行比较。

我的列式是: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田老师是冠军,比贾老师高0.38分。

生2:

我的想法和他一样,但是我是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

9.43-(8.65+0.40)

师:

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呢?

生3:

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

像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

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生: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师: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

在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在加减。

(三)拓展应用

教师展示购物清单。

新世纪超市购物清单

20__(请自填).09.1515:

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2  2.70元  5.40元

酱油  1  4.85元  4.85元

应收:

10.25元

客付款:

20元

找零:

9.75元

师:

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

我想核对一下2个面包和一瓶酱油的总价对不对?

生2:

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

……

师:

看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吧!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

第一个问题:

2.70+2.70+4.85=10.25(元),和购物小票上一样。

生2:

第二个问题:

20-10.25=10.75(元)

生3:

第二题不对,结果应该是9.75元,他忘记退位了!

因为被减数是整数,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所以我用竖式时,在2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补上两个0再计算。

生4: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退位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生5:

老师,我们没补写0,但我们心里是这样记着的。

师:

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时,列竖式时,要给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

2.自编自算

出示数据4.1212.35.08

师:

用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学生编算式、交流)

生1:

4.12+12.3+5.08

生2:

4.12-12.3-5.08

生3:

他编的题我们现在没法算,应改成12.3-4.12-5.08

生4:

12.3-(4.12+5.08)

师:

现在我们就来计算自己编的三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同学们提醒的几个问题。

五、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与之联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__,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田老师是我班的任课教师,学生十分关心田老师能否得冠军,这种心理促使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贾老师的总分,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练习的设计我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我组织自己编题自己算,使枯燥的计算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实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从课题的引入到教学过程都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中挖掘教学素材。

例如:

为学生创设了本校教师参赛的实况,学生关心自己教师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并且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

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不管是新知识的探究还是知识的应用。

教师都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计算,去思考,去发现。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从创设情境——探究算法——提高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特别是练习的设计,

“购物”和“自编自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2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拉一拉,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

第一次是对已学的一些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其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对线段围成的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

由此可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实用价值很高。

由于特性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实践,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二个教学目标将在教学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来落实。

第三个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拓展,课外延伸”来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