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4836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docx

国际经济复习题82页精选文档

第二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1.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是因为他们是——,也是由于——

A.不同的,成本

B.相似的,规模经济

C.不同的,规模经济

D.相似的,成本

E.以上都不对

2.如果满足下列哪个条件的话,这两个国家都会从贸易中得利.

A.每个国家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B.每个国家都有优越的贸易条件

C.每个国家对进口产品有更高的需求弹性

D.每个国家对出口产品有更高的供给弹性

E.C和D都对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假如符合下列哪项,该国在小饰品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呢?

A.该国每个小饰品工人的产量更高

B.该国的汇率很低

C.该国的工资率很高

D.该国小饰品工人的生产率和该国其他产品的生产率相比较而言,生产率更高

E.B和C都对

4.为了确定一个国家在一个特殊产品上的生产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我们至少需要知道几个劳动主体生产要求方面的消息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从中得到收益,是以为

A.间接生产出口产品比直接生产更有效

B.间接生产进口产品比国内生产更有效

C.可以用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口产品

D.使用更少的劳动力间接生产出口产品

E.以上都不对

6.根据下面的信息:

单位劳动力需求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20

国外6030

A.没有一个国家有比较优势

B.国内在布料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国外在布料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D.国内在饰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E.国内在这两件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7.假如国外使用犯人生产出口产品,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两种产品都出口,而不进口

D.不从事任何进口和出口E.上面都对

8.假如国内经济遭受了大萧条,每种产品的单位劳动需求翻了四倍.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B.出口小饰品C.出口布料,不进口D.不做任何出口或进口E.以上都正确

9.假如国内工资水平翻倍了,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出口布料,不进口

D.不做任何出口和进口

E.以上都正确

10.根据下面的信息

一个单位劳动力生产的数量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20

国外6030

A.没有一个国家有比较优势

B.国内在布料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C.国外在布料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D.国外在饰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E.国内在两种产品上都有比较优势

11.假如国外使用犯人生产出口产品,国外生产布料的机会成本是小饰品的生产,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两种产品都出口,不进口

D.不进口,也不出口

E.以上都正确

12.假如国内工资翻倍了,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两种产品都出口,不进口

D.不出口也不进口

E.以上都对

14.假设只有两个国家进行贸易,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那么国际贸易会使什么增加

A.假如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了,消费者福利才会增加

B.两种产品的生产量和两个国家的消费者福利都会增加

C.两种产品的生产量都增加了,但不是两个国家的消费者福利都增加

D.两个国家的消费者福利增加了,但不是两种产品的总生产量都增加了

E.以上都不正确

16.根据李嘉图模型,参加贸易的国家会发现他的消费束

A.在生产边界线内部

B.在生产边界线上

C.在生产边界线外部

D.在他贸易国生产边界线内部

E.在他贸易国生产边界线上

17.在李嘉图模型中,假如一个国家的贸易受到限制,下列哪项不会发生?

A.有限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B.贸易额和贸易所得都减少

C.使国家在生产边界线内部进行生产

D.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生产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E.以上都不是

18.根据李嘉图模型,假如一个很小的国家和一个非常大的国家进行贸易,那么

A.小国家的经济福利会下降

B.大国际的经济福利会下降

C.小国家将从贸易中获利

D.大国家将从贸易中获利

E.以上都不正确

19.假如一个国家的世界进出口交换率在H国和F国的国内生产成本比率之间,那么

A.H国将从贸易中获利,而不是F国

B.F国将从贸易中获利,而不是H国

C.H国和F国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D.只有进行出口补贴的国家能从贸易中获利

E.以上都不对

20.假如F国的进出口比率等于世界平均进出口比,那么

A.H国将从贸易中获利,F国不能

B.H国和F国都从贸易中获利

C.H国和F国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D.只有政府补贴出口的国家获利

E.以上都不正确

21.假如H国的进出口比率等于世界平均进出口比,那么

A.H国将从贸易中获利,F国不能

B.H国和F国都从贸易中获利

C.H国和F国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D.只有政府补贴出口的国家获利

E.以上都不正确

22.假如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那么下列哪种情况会进行生产

A.机会成本不变

B.机会成本递增

C.机会成本递减

D.机会成本无限

E.以上都不正确

23.假如两个国家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那么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贸易不可能发生

A.他们的供给曲线相同

B.他们的成本函数相同

C.他们的需求函数不同

D.他们的收入相同

E.以上都不正确

24.比较优势原理最早是谁提出的?

A.大卫.休谟

B.大卫.里卡多

C.亚当.史密斯

D.阿里.郝克斯克

E.贝尔特.奥里

25.假如一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和其他国家的工资水平高度相关(工资相关程度超过生产相关度),那么假如他们都使用相同的货币

A.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比较优势

B.只有低工资水平国家有比较优势

C.只有高工资水平国家有比较优势

D.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贸易仍然是有价值的

E.以上都不正确

26.假如一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和其他国家的工资水平高度相关(工资相关程度超过生产相关度),那么

A.每个国家的生产者都不可能认为出口市场是有利润的

B.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都认为进口不可能提高他们的福利

C.两国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D.两国都将从经常性贸易中获利

E.以上都不正确

27.李嘉图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包括下面哪个?

A.只有两个国家和只生产两种产品

B.不存在递减的回报

C.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D.国家间的产品质量不同

E.以上都不是

28.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最初的理论似乎没什么实际价值,因为它的理论前提是

A.劳动价值理论

B.资金价值理论

C.土地价值理论

D.企业家价值理论

E.以上都不是

31.根据李嘉图理论,在下列哪种情况国家在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A.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B.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C.劳动力流通性比较低

D.劳动力流通性比较高

E.以上都不正确

32.假设只有两个国家,且只生产两种产品,“和造船业相比,德国比法国在汽车制造业上享用比较优势”的意思是

A.在造船业,法国比德国有比较优势

B.法国在制造汽车和造船业上都比德国具有比较优势

C.德国在制造汽车和造船业上都比法国具有比较优势

D.和德国比较起来,法国不具有任何比较优势

E.以上都不是

33.假设劳动力是生产的唯一因素,美国的工资是每小时20美元,日本是每小时10美元.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美国的生产成本比日本要低?

A.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40,日本是每小时15

B.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30,日本是每小时20

C.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20,日本是每小时30

D.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15,日本是每小时25

E.以上都不是

34.假如美国的小饰品生产可行性曲线比较比黄油的平坦,而德国的黄油生产可能性曲线更为平坦,那么我们可以认为

A.美国没有比较优势

B.德国在黄油上具有比较优势

C.美国在黄油上具有比较优势

D.信息不够,无法判断

E.以上都不是

问答题

1.很多沙哈拉沙漠附近的非洲国家在很多生产领域,在制造业和农业等方面的生产率都很低下.他们认为除非是在贸易保护体制下他们才有可能建立他们自己的工业,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无法跟国外高生产率国家竞争.用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讨论

答案: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在某些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假设产品种数多于国家个数)

2.在1975年,南韩的工资水平只有美国的5%,很明显假如美国允许南韩的产品自己出口到美国的话,会导致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恶化,因为美国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可以和这么低工资水平国家竞争.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讨论这个推断

答案:

无论工资水平如何,美国通过贸易能提高美国人更高的生活水平.低工资水平意味着低生产率

3.这一章节引用的东亚新兴国家的证据,表明随着国际产品同一化,国际工资水平也趋向于同一化.你为什么认为东亚NICs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根据你的回答,中国的工资水平在接下来的十年会出现趋同吗?

解释你的推理

答案:

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东亚国家根据他们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这使世界需求有超过原本他们相对丰富的劳动力的需求,而这反过来会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假如中国遵循统一的模式,他们的工资水平也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向那些工业国家靠拢

4.当我们对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中假设只存在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的情况进行检测,我们注意到比较优势完全是由实体生产率之比决定的.任何一个国家改变工资水平,均不能影响到实际生产率,所以也不能影响到哪个产品该出口到哪个国家去.然而当两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多于两种时,一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的改变是能实际影决定了每个国家的哪种产品该出口.你如何解释这种反常现象?

答案:

这并不是一个正真的异常.只要存在两种产品,只要贸易存在,每个国家都有比较优势或者是都不具备比较优势.然而假如产品种类多于国家个数,比较优势的实体生产力定义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相对工资的改变将改变国际竞争力.

5.对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的解释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国际贸易由于为任何一个国家提高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从而使得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然而,对于世界这个整体,对一种产品进行扩大生产,意味这减少对其它产品的生产,所以它并没有很清楚的解释了,国际贸易是否对世界整体来说更为有利,和不进行国际贸易相比.世界整体实际上真的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吗?

请解释.

答案:

假如我们可以把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行性曲线加总生产一条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那么从世界的视角上来看,进行生产的那点发生移动意味着一种产品的增加,而另一种产品数量减少.换句话说,新的解决方案不能使两种产品的数量都增加.然而,在这种新方案下,这两个国家的福利都得到了改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最先并没有在两国间的贸易合同曲线上进行生产,实际上可以在不恶化任何一方福利的情况下使某些人的情况得到改善.所以新的解决方案确实提高了世界福利.

计算题/图表题

1.根据下面的信息:

单位劳动力要求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0200

国外6030

1.国外每生产一单位布料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用小饰品来表示

答案:

2单位的小饰品

2.根据下面的信息:

单位劳动力要求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0200

国外6030

假如这两个国家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贸易,那么小饰品的最低均衡价格是多少?

答案:

布料的价格的一半

4.根据下面的信息:

单位劳动力要求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0200

国外6030

国内每单位布料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用小饰品表示

答案:

小饰品的一半

6.根据下面的信息:

每个劳动力每小时生产的产品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0200

国外6030

假如这两个国家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进行交易,那么世界布料的最低均衡价格是多少?

答案:

小饰品价格的一半

第3章:

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

1.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国际贸易

A、对每个贸易国的每个人都有利.

B、将会损害其中一个贸易国.

C、将会损害两个贸易国的每个人.

D、将有利于这两个国家里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

2.对某些用途和产品而言要素往往是特定的

A、在国家缺乏比较优势时.

B、在短期内.

c、在资本密集型产业.

D、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E、在国家缺乏公平的劳动法时.

3.在特定因素模型所描述的经济中,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是

A、线性的.

B、凹向原点.

C、凸向原点.

D、向原点的抛物线.

E、向一点渐进.

4.在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边界将相切于

A、原点.

B、两个商品的相对质量为斜率的曲线.

c、两个商品的相对质量为斜率的曲线.

D、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为斜率的曲线.

E、以上都不是.

5.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比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涨的多,那么

A、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将减少,其产量将减少.

B.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将减少,其产量相对土地密集型的产品的产量将减少.

C、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确实将减少,但并不是A或B中提到的原因.

D、该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将失去其比较优势.

E、以上都不是.

6.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上涨,工资将

A、上升,但低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B、上升且超过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C、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相等.

D、下降,因为较高的价格导致需求减少.

E、以上都不是.

7.如果在澳大利亚每个工人有相对更多的土地,在比利时每个工人有相对更多的资本,那么,如果两国间的贸易开放,

A、澳大利亚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相对价格将上涨.

B.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世界价格将高于比利时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价格.

C、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世界价格将高于澳大利亚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价格.

D、比利时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将上涨.

E、以上都不是.

8.如果在澳大利亚每个工人有更多的土地,在比利时每个工人有更多的资本,那么,如果两国间的贸易开放,

A、澳大利亚将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B、比利时将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C、两国都将出口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D.贸易不会继续,因为比利时是一个小国.

E、以上都不是.

9.如果在澳大利亚每个工人有更多的土地,而在比利时每个工人有更多的资本,那么,如果两国间的贸易开放,

A、在澳大利亚资本拥有者的实际收入将上升.

B、在澳大利亚劳动力的实际收入显然将上升.

C、在比利时劳动力的实际收入显然将上升.

D、在比利时土地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将下降.

E、两国的资本拥有者的实际收入都将增加.

10.如果澳大利亚和比利时这两个本来自给自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发了,那么

A、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的实际收入都将增加.

B、澳大利亚的实际收入将增加.

C、两国的实际收入家都不增加.

D、两国的实际收入家都可能增加.

E、两国的实际收入家都将增加.

11.制造业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的斜率向下倾斜,因为

A、规模不经济.B、间断的生产.C、收益递减.D、粮食部门的替代品增加.

E、以上都不是.

1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两个部门

A、使用相同的要素.B、使用不同的要素.

C、采用了固定系数生产函数.D.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

E、以上都不是.

13.特定要素模型假设

A、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B、不完全的土地市场.

C、不完全的资本市场.D、不完全的创业市场.

E、以上都不是.

14.在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一条线相切,该线的斜率是

A、制成品的价格.B、相对工资.

C、实际工资.D、制成品的相对价格.

E、以上都不是.

15.如果制成品的价格和粮食的价格上涨了25%,那么

A、经济产量下滑到其总供给曲线之下.

B、经济产量沿其总需求曲线.

C、制成品和粮食的相对数量保持不变.

D、产品的相对数量改变了25%.

E、以上都不是.

16.如果制成品的价格上升,那么

A、食品价格也上涨.

B、粮食的产量下降.

C、制成品和粮食的产量都下降.

d.劳动力的购买力在粮食方面下降.

E、以上都不是.

17.在本章所描述的模型中,如果制成品的价格上升,那么

A、资本的实际收入上升.

B、土地的实际收入上升.

C、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上升.

D、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下降.

E、以上都不是.

18.如果粮食价格上升,那么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将下降,因为

A、资本所有者只消费粮食.

B、制成品的实际工资上升.

C、他们必须支付更高的工资以维持生活的水平.

D、对资本家而言粮食是有机资本的一种元素.

E、以上都不是.

19.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如果加入更多的土地,制成品的产出将下降,因为

A、降低这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B、降低粮食生产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C、提高生产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的劳动力.

D、降低制造部门的劳动力投入.

E、以上都不是.

20.如果日本资本相对丰富,而美国是土地相对丰富,那么这两个之前自给自足的国家贸易贸易开放将

A、导致完善的专业化从而使日本只生产制成品.

B、产生一个低于美国的世界粮食的相对价格

C、降低两国的粮食价格.

D、提高两国的粮食价格.

E、以上都不是.

21.如果日本是土地丰富的国家,那么国际贸易将明显的

A、提高该国所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降低工人的实际收入.

C、降低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D、降低土地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E、以上都不是.

22.贸易明显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原因是,

A、它增加社会中更多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

B、它降低社会中更多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

C、它提高了个人的消费水平.

D、它增加社会的消费选择.

E、以上都不是.

23.那些在贸易中失利的国家将

A、有可能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B、导致更有效的组织管理.

C、导致拒绝赔偿,因为经常贬低的社会主义.

D.普遍遭到人认为他们是寄生虫的经济学家的反对.

E、以上都不是.

24.那些在贸易中失利的国家将

A、并不真正关心收入再分配问题.

B、并不会弥补的输家虽然他们有这么多穷人.

C、可以弥补输家,但不愿意在现代工业经济体中.

D、赔偿损失,至少部分是通过诸如立法,失业补偿.

E、以上都不是.

25.在贸易中损失的企业往往会游说政府去

A、改变比较优势的方向.

B、在实际应用中废除特定要素模型.

C、向相对的高效率部门提供公共支持.

D、向相对低效的行业提供保护.

E、以上都不是.

26.据了解,食糖进口配额使美国的消费者增加了几十亿美元的开支,同时更损害了美国食糖生产者的利益.多年来这一配额继续存在是由于

A、美国人口中II型糖尿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没有人真的想使食糖价格更低.

B、显然,配额将取消,现在已计算出它的费用超过了收入.

C、对公众的人均资本损害非常小,从而不值得人们花时间去考虑这一配额.

D、据了解,食糖进口配额,是保持共产主义席卷加勒比地区的重要武器,.

E、以上都不是.

27.结果显示,当美国实施钢铁配额,不仅会对钢铁的消费者造成损害,而且还为对将钢铁作为一个重要的投入许多生产者造成损害.这一结果

A、表明关税的一般均衡模型将证明,局部均衡夸大损失三角形从而导致夸大关税的伤害.

B、表明损失三角形的一般均衡模型往往低估了保护主义对社会的危害.

C、表明生产者倾向于支持配额是非常明智的,.

D、表明在美国钢铁生产是一个新兴工业

E、以上都不是.

28.结果表明,当美国对日本的半导体实施进口配额是,损害了美国计算机制造商国际竞争力.这是很好的证明了该原则

A、贸易利益因素对出口部门是特定的要素.

B、保护主义有利于制造商,但不利于消费者.

C、保护主义危害是特定要素的出口部门.

D、有效的保护不同于名义关税或从量关税.

E、以上都不是.

29.特定要素模型认为,如果土地能用于粮食生产和制造,那么保护粮食生产

的配额将

A、明显的有利于土地所有者.

B、明显的损害土地所有者.

C、明显的有利于生产,但损害粮食生产.

D、对土地所有者的福利有一个模糊的影响.

E、以上都不是.

30.里卡多模式中的比较优势显示自由贸易不损害经济中的任何团体.这可能是因为

A、里卡多不理解收益递减的概念.

B、特定要素模型尚未发现.

C、赫克歇尔和俄林还没有出生.

D、表明这种损害的模式与里卡多的政治或争论的目的是相反的.

E、以上都不是.

31.当拿破仑战争结束,在英国颁布关于玉米的法律.这可以从下列哪个方面来理解:

A、特定要素模型.B、内部贸易模型.

C、垄断竞争模型.D、规模经济模型

E、以上都不是.

32.生产函数可能用微积分来分析.举例来说,总产出可能会被计算等于

A、总产出曲线的一阶导数.

B、边际产出曲线的二阶导数.

C、总产出曲线上面的积分.

D、边际产出曲线上面的积分.

E、以上都不是.

33.如果干比利亚有许多工人,很少的土地和生产率较低的资本,那么,下面根据特定要素模型,我们知道干比利亚在---具有比较优势.

A、制成品.B、粮食.

C、制成品和粮食.D、既不是制成品也不是粮食.

E、没有足够的资料.

34.如果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干比利亚有许多工人,但很少的土地和低效率的资本.那么,根据特定要素模型,为了提高该国的经济福利,干比利亚政府应

A、保护制造业部门.

B、保护农业部门.

C、两个都保护

D、不能诉诸于保护主义

E、以上都不是.

35.如果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干比利亚有许多工人,但很少的土地和低效率的资本.那么,根据特定要素模型,我们知道,干比利亚具有比较优势的是

A、制成品.B、粮食.C、制成品和食品.D、制成品和食品都不是.

E、以上都不是.

简答题:

1.特定要素模型将要素分为能在各部门之间流动的一般要素和特定用途的特定要素.如何在不同供应的特定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贸易?

确定要素中哪些是特定的,并解释在何种意义或背景下,他们是特定的.

答:

这一模型假定两个产品之间的“特定的”要素“具有一个零弹性的技术替代.因此,如果其中之一供给(相对)小,那么该部门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将降低.由于两国都产生一些,两部门工资率必须是相等的.因此,该国的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将没有竞争力.

例如,一个特定的要素可能会被为一名工程师用来操作和维护某种类型的机器.或土地可用来只种植作物.

 

2.特定要素模型清楚地说明了扩大贸易对不同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收入的分配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减轻或转变这些影响?

如果减轻这种影响,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目标,那么是不是经济学家将通过使用贸易政策来实现?

为什么会或为什么不呢?

答:

经济学家指出,一般情况下这种补救方法是低效率的.也就是说,总是有一种替代政策,能够在经济的其他方面以较低的成本提供相同的部门保护.在任何情况下,这样的政策也将是低效的,他们将稀缺的资源转移该国的比较优势的地区.

3.有人声称,持续的贸易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