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4829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docx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

浅谈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

文章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假日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假日经济的主角——假日旅游经济,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假日经济的含义和产生原因,然后分析了假日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假日经济中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文章提出了旅游业应对假日经济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假日经济假日旅游经济积极影响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发展对策

1999年国庆节以来,随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出台,假日经济逐渐成为了市场经济的热点,节假日去哪里玩,怎样消费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迅猛而来的假日经济带来了旅游业的火爆,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产业如何应对负面因素,并在假日经济中更好谋得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新课题。

一、假日经济的产生及原因

假日经济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

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到,“假日经济”早已悄然闯入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了。

连人们日常见面打招呼都是“‘五一’、‘十一’有什么打算?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它早已不再陌生,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各个旅游景点、各大商场超市人与人摩肩接踵的火爆场面。

假日经济的产业体系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如商业、运输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都是假日经济的一部分.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假日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了.从国务院发布新的节假日办法以来,假日旅游这个概念也变的耳熟能详,这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尤其是做旅游工作的非常看重。

国内很多学者也提出假日旅游市假日经济的主题,假日经济里最突出的现象即旅游现象。

节假日进行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据全国假日办消息,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

8%;实现旅游收入1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游客人均花费支出483元。

为什么人们这么热衷于假日旅游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3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政策导向诱发了假日旅游动机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产业,其发展有赖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旅游供给和服务一时很难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形成诸如饭店、交通、通讯等方面的“瓶颈"制约,为了缓解矛盾.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

我国国内旅游真正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O多年来.经历了从“不支持.不提倡,不反对”到“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19年国务院作出的增加法定假日的决定与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韵若干意见>以后,在新闻媒体适时的消费舆论导向和旅游企业的市场促销下,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得到更新,旅游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诱发了旅游动机,极大地促动了假日旅游经济的产生。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在满足基本层次的需求,解决吃穿住的问题之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有了向更高消费水平迈进的倾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第二,人们生活的时间分配结构发生变化,闲暇时间增多.余暇时间的增多是假日旅游经济产生的客观前提,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旅游消费的实现必须以旅游者的空问流动为前提,旅游者的空间流动需要余暇时间来保漳。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休息革命,“假日消费"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关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企业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于是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普遍受到人们关注。

许多国家通过颁布各项政策,减少每周工作时间,延长各种假期,增加居民余暇时间,鼓励和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9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方法,将全民节假日从7天增加到10天,节假日加上调整的两个双休日,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从而引发了假日旅游经济的热潮;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老百姓的视野开阔了,改变了过去的消费理念。

消费也会创造财富,消费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有了时间闲暇和闲钱的老百姓越来越愿意充当一回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变得更主动,消费行为更趋于个性化,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贷款制度确立与完善。

老百姓的手中有了更多的货币,还可以花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第五,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近年来,我国的方针政策在刺激消费以启动市场的方向上力度得以加大,各项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出台,如银行降息、取消福利分房、发展消费贷款、给职工加薪、征收利息税等等。

种种调控手段多管齐下必然是假日经济掀起消费浪潮。

二假日经济给旅游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1、旅游产业是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假日经济中起着先导性作用.假日旅游经济的兴起对扩大内需、扩张旅游产业规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拉动消费,形成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假日经济”的带动下,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黄金周期间,全国有超3亿人次出游,创下历史新高.而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近7000亿元,出游人数与销售额两项数字均创历史纪录。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的国庆节假日旅游信息通报说,国庆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433.38万人次,同比增长8。

84%;旅游收入124649.81万元,同比增长10.57%.而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旅游经济蓝皮书》中估测2011年内地旅游总收入按年升18%至2.2万亿元人民币。

按旅游乘数效应1:

5计算,带来综合经济效益11万亿元人民币.假日旅游经济已初具规模。

2、增加外汇收入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朝着垒球化经营方向发展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支付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而旅游外汇是一个国家非贸易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段日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来华消费,就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旅游外汇收入。

3、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我国就业市场形式严峻,第三产业多属服务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休假就意味着休闲和娱乐,在休闲和娱乐的背后就是消费。

假日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增加了旅游市场的需求,相应的增加了旅游市场相应的工作岗位,如导游,景区管理人员等。

假日旅游经济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工作潜力,因此,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假日旅游经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假日经济的兴起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地区文化产业的宣传与进步。

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经济基础。

假日旅游经济使国内外游客更加了解中国的自然、人文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例如,四川九寨沟、三山五岳、黄河大瀑布等自然风光,北京故宫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人文景观,在假日旅游中,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中国自然风光、人文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假日经济中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在推动旅游产业积极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假日经济也不可避免的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

1、由于是法定节假日,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放假时间一致,大家出游的时间都集中在一起。

于是大部分景区出现了游客过于集中,景区超载,污染严重,环境遭到破坏.在节假日期间,许多旅游景区的客流量都远远超过旅游地的容量和接待能力,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超负荷运转,景区管理、配套服务协调失控,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视觉空间环境、观景审美情绪等都受到人为的破坏.反映出我国基础设施不足,无法满足人们集中外出旅游的需要、过量破坏景区、败兴而归投诉增加、加剧了淡旺季的差异.节假日人满为患,许多旅游企业只好推掉许多业务,但是假日过后旅游人数锐减,大量旅游资源白白浪费长此以往走向恶性循环。

据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发展目标预测:

到2015、2020年国内旅游将分别达21一25亿、29—36亿人次,可以想象,全国旅游人口都在这几个节假日出行,将给社会各方面带来多大的压力,这也绝不是中国旅游业该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2造成旅游业收入的下降。

1999年国务院发布新的放假办法之前之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全国连续数年的旅游收入增长都十分快;实行新的放假办法之后,连续几年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较以前快了许多,但每年的旅游收入比以前降低,为12%左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实行“黄金周”以后,虽然就“黄金周”内来看旅游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确造成了旅游总收入的下降。

3、导致传统文化异化消失。

假日旅游期间,外地游客大量涌入,使得当地居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民俗民情渐渐消失。

对文化旅游的开发及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没有能形成特色文化精品游。

4假期旅游人数大增,使旅游收入增加,为景区带来了巨额利润。

很多景区只注重当前可实现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金钱利益的下,许多旅游景区当地的小商贩和导游司机等恶意串通欺骗旅游者和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断出现.

5、旅游淡旺季供需矛盾尖锐,资源配置失调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内缺乏弹性,短期内需求相对集中.假日旅游期间,各地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各地旅游设施大都是参照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量设计的。

但是在旅游高峰过后,大量的基础设施将被闲置,相当一批旅游从业人员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我国基础设施不足,无法满足人们集中外出旅游的需要、过量破坏景区、败兴而归投诉增加、加剧了淡旺季的差异,节假日人满为患旅游企业推掉许多业务假日过后锐减大量旅游资源白白浪费长此以往走向恶性循环。

6、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

比如,去年黄金周期间,四川乐山大佛景区出现了人们排百米长的大队等待拍照的情景,而此时的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则显得冷冷清清。

位于我国中西部的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或由于航班限制,客运能力差,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财政困难,我国对旅游设施的物质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

有人说,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山如此多娇,不愁无人问津。

但事实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设施和完善的软、硬环境,是难以大量吸引客源的。

这对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第一,我国旅游业起步晚,与西方国家差异大。

第二,基础设施数量质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旅游需求。

第三,外出集中,消费观念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思一窝蜂。

第四,旅游主管部门对一些景区景点的环境容量评估和监管工作为落实到位。

有效的旅游动态信息传播机制为二日建立到位,对旅游信息的预报客源分流及景区流量控制工作做得不够。

四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发展"假日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是根本。

制约”假日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首推当前城乡居民的较低的收入水平。

没有强劲的购买力支撑,"假日经济”只能是"昙花一现",终将成为”空中楼阁”,难以真正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空间。

要唤起极大他们的消费热情,背后必须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作后盾。

因此,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成为"假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假日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休闲时间的延长,消费环境的改善来增加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增加消费支出,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带动经济发展.如果我们节假日有时间走进商场看一看就会发现,哪个商场打折最大,哪个商场就最火爆,销售额增长就最快。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这一现实。

城镇出现消费火爆场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业单位职工的加薪和可观的年终奖金,支撑了城镇节假日市场的繁荣.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居民消费还主要处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上.没有居民较高收入的支撑,很难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生存型消费就不可能转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

由于当前市场疲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在低水平上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之农村的各种摊派较多,乱收费严重,农民子女教育费用不断攀升.大多数农民辛辛苦苦在黄土地上劳作一年的所得,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外,所剩无几,使得许多农民想消费担又苦于两手空空,无钱消费。

在这里我们要呼吁:

”谁给我们农民兄弟加薪、放假?

!

"不要忘记,在农村,我们还有九亿农民兄弟的"假日消费”的需求,怎样使”假日经济"这条巨龙舞到农村广大希望的田野上去,是我们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只有在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假日经济”才能稳步增长,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1、政府宏观调控带薪休假制度错开高峰一年中给予职工几天乃至一个月的带薪休假,以使人们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出游计划,既解决人们旅游过于集中的问题,又能从时间、空间上合理、均衡地利用旅游资源。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3—6周的带薪假,瑞典等国家甚至规定,在夏季短暂的黄金旅游时间的3个月内,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老板不能拒绝员工的休假请求。

我们目前的带薪假过短,只有1—2周,而且实施起来又有一定难度。

目前中国已经签署了国际人权公约等条约,对于带薪休假,条约上都有相应条款,我们应逐步修改和完善现行的带薪休假制度,使之有利于人们外出旅游。

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可使旅游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逆“季”而出,避“节”而游.自然地错开旅游高峰.领略风景名胜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光.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满足公民旅游的基本需要,而且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也可以使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实现旅游的愿望。

2、针对基础设施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在假日期间应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供需矛盾增加文化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加相应的配套措施。

以价格手段作为调节加大淡季、旺季的价格差价,吸引旅游在淡季消费,从而更快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三、规范旅行社市场旅行社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高低是旅行社能否长期赢利的关键所在。

但在假日旅游市场上,由于超量接待,旅行社在住宿、交通、餐饮等各方面降低了服务质量;而个别导游减少旅游景点,延长购物时间,甚至到非定点商场、餐馆谋取私利.更有一些无证导游、野马导游活跃在景区,坑蒙拐骗游客,严重损害了游客利益和当地的旅游形象.因此,为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整顿旅行社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塑造良好形象。

针对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制定了在20年内实现向世界旅游大国跨越的宏伟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人将超过33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比目前增长近一倍。

经济学家认为,这一目标是同中国经济和居民收人的预期增长速度基本一致的,也顺应了中国居民为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追求更高层次消费的大趋势。

但愿今后人们出游不再艰难能像居家过日子一样,享受旅游的快乐。

3、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因受国家高度保护的影响,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

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

其中,特别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我国现有旅行社,起步晚,经营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了增加客源,应扩大开放度,引进和激励竞争机制。

因此,对我国国际旅行社市场,应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而改为“扩大开放,适度保护”的策略。

第一步与国外信誉好、经营实力强并富有招徕能力的旅行社兴办合资旅行社,利用它们的渠道网络,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使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得益。

各旅行社应注重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在假日之前做好市场调查摸清偏好开拓新市场,利用媒体信息,舆论导向,调节假日旅游市场.

4、各旅游区针对各自自然环境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

5、丰富旅游产品品种,开发出一些新产品、特色产品、精产品,如“京城水上游”便是成功的案例。

6、寻找好文化旅游的定位,推出精品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文化旅游景点的发展,突出假日旅游的文化竞争,涵养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资源。

发展各地民俗文化,形成旅游特色。

  

  (四)加快发展旅游商品,以诱导游客消费并扩大出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商品已形成了包括商业、轻工和旅游三大供销系统的15大类和约5万个花色品种的商品体系,一批城市建立了旅游商品销售中心网点已达3千多个,在旅游外汇总收入中旅游商品占有重要地位。

尽管如此,我国的旅游商品仍是品种陈旧,花色单一,质量不高,不仅难以打入国际市场,就连海外旅游者在我国境内可供购买的也为数不多.他们多半是从本国市场随身带来,或从转口咽喉香港等地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上的高档旅游商品,如卷烟、食品、化妆品、照相器材等,有很大一部分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这与中国台湾、香港、韩国等不断创出旅游新产品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每年用于购买各类旅游消费品近1万亿美元之巨。

为使我国更多旅游商品走出国门,应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对旅游产品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下工夫。

对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国家应在资金、能源、原辅材料、税收和外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使企业有生产经营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通过合资、租赁和三来一补等多种形式,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扩大旅游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商品质量,以满足国外旅游者和扩大出口的需要、

五、发展"假日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目标

赞同

 

建立各级旅游假日协调组织机构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加强协调、整体提高"的方针,为解决假日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把各方面力量组织和动员起来,加大协调力度,增强应急、应变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假日旅游市场管理的必然要求。

加强对假日旅游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做好运力组织安排,确保旅游运输安全。

交通部门要尽可能满足旅游者出行的需要.在“黄金周”来临之前,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部门要调配充足运力,指定好运输方案,并准备部分激动运力以应急需。

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坚决打击甩客、宰客和超载、超速等违法违章行为。

公安部门要加强交通疏导,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2)抓好旅游景区景点的扩容和疏导工作.旅游城市要指定分流预案,增辟景点和旅游线路,防止过热和集中。

各类景点景区要把防止因旅游者拥挤出现安全事故作为工作重点,并按规划要求拓宽狭窄道路,增加安全措施:

对普遍存在的停车场小、公共厕所不足等问题,要抓紧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应多开售票、检票口,方便旅游者出入.(3)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监督制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为保护旅游者权益,物价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假日期间景区景点的门票以及机票、车船票等价格管理。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景区景点和社会服务单位的治安、市场交易及食品卫生的管理。

旅游企业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搞好队伍建设。

.28.第8卷第2期胡文华:

浅析假日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参考文献:

【l1张辉.适应市场变化,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0—06-14.[2]中国旅游百科全书.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3]王小润.假日旅游市场需要科学调控.光明日报,2000—05-IL[4]陶闽榕.关于假日经济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思考[J].旅游调研,2000(6).[5]章锦河.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汪德根章锦河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假日旅游经济分析

杨雁

渝州大学外语系,重庆。

▲【参考文献1.…刘辛田.旅游“黄金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1.怀化学院学报,2004—4[2】汪德根,章锦河.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A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8.【3]ff秀华.试论我国假日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41吴苏云.假日经济现象浅析【A1.科教文汇,2006—5.管理与财寓._17

胡延华,关于假日经济的思考【J】

五一长假旅游市场火爆引发的问题与建议【R】江苏旅游通讯,2000(7)

假日经济撑开国内旅游一片新大地【N】,中国旅游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