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小学职称考试材料.docx
《宿迁市中小学职称考试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中小学职称考试材料.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迁市中小学职称考试材料
宿迁市2007年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的现代化。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
C.人D.教育结构
2.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马卡连科 B.苏霍姆林斯基
C.叶圣陶 D.陶行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A.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B.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
C.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D.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
4.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5.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范,下面的行为违反规范的是
A.提前候课,准点上课B.让影响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反省。
C.严格课堂纪律 D.按时下课不拖堂。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A.榜样示范B.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
8.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信条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教师应有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献身精神
C.热爱学生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9.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四光 B.袁隆平
C.邓稼先 D.王选
12.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
A.选修课 B.必修课
C.兴趣课 D.课外活动
13.是教育科研的重点任务。
A.总结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学科建设
B.进行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C.预测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D.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
14.“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15.“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评价要
A.全部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
合作等诸多方面
B.只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C.二者都要关注,但关注“教师的教”重于关注“学生的学”
D.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16.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A.讲授法B.参观法C.情境教学法D.循循善诱法
17.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B.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18.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19.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名誉权
20.《三字经》说:
“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A.信任学生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D.和学生交朋友
21.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是“学科专家”、“人生导师”、“学生的知心朋友与知己”、“班级文化设计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
这说明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
A.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B.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C.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D.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
23.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4.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
A.主体B.客体
C.主导D.载体
25.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
A.幼儿园、小学阶段 B.小学、初中阶段
C.初中、高中阶段 D.幼儿园、高中阶段
2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学生知的深和知的浅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的矛盾
27.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A.物质文化建设B.制度文化建设
C.精神文化建设D.特色文化建设
28.主张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是
A.读书指导法B.发现法
C.暗示法D.实习法
29.教师运用各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之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这是贯彻了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0.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过程
B.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
D.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31.按照有关法规规定: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5B.1
C.2D.3
32.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法B.情感陶冶法
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
33.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做好工作。
A.课外活动B.美育
C.班主任D.体育
3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民主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D.相互制约关系
35.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几种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增强教学的直观性B.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C.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6.“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
A.传授科学知识B.反复练习巩固
C.培养学生能力D.加强“双基”教学
37.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新课程评价功能的一种是
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提高
C.改进教学实践D.应强调甄别与选拔
38.从心理学上看,阅读时“一目十行”指的是
A.记忆容量B.注意稳定性
C.知觉范围D.注意分配能力
39.过度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保持与回忆,假设某同学用2小时的学习时间达到某一材料的第一次正确回忆,那么该同学再用时间能使其记忆效果达到最佳。
A.0.5小时B.1小时
C.1.5小时D.2小时
40.一个学生迟到了,推门而进,师生这时不由自主地转向教室门。
这是注意的
A.分散B.起伏
C.转移D.分配
41.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上,想不出来的问题叫性遗忘。
A.暂时B.永久
C.一般D.特殊
42.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规律。
A.再认B.先快后慢
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
43.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地方,声音要适当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选择性B.理解性
C.整体性D.恒常性
44.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思维过程是概念的
A.抽象B.分析
C.比较D.具体化应用
45.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最佳。
A.民主型B.专制型
C.放任型D.集权型
46.有经验的教师穿了新衣服总是提前到班级里亮相,这是考虑到刺激物的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A.强度B.对比关系
C.运动变化D.新异性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D.未满12周岁的公民
48.父母的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
A.民主B.保护
C.支配D.拒绝
4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A.7周岁B.6周岁
C.5周岁D.3周岁
50.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A.学校综合评价B.教师自评
C.教学实绩评价D.学校领导评价
51.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注意的
A.广度B.稳定性
C.分配D.转移
52.“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53.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文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等。
这表明兴趣具有
A.稳定性B.集中性C.指向性D.广度性
54.按照教育有关法规规定,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
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10小时
55.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B.想象C.注意D.知觉
56.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B.勤俭节约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
57.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分化概念,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58.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
A.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B.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C.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个性发展D.面向全体、自主发展、主动发展
59.“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中差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
60.有些学生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61.体态是教师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教师课堂教学中体态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A.注意自己的眼神,目光集中在学生身上B.对不良体态坚决制止
C.教师应保持严肃,努力树立自己威信D.教师的手势也是一种体态
62.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可以分为
A.形成性评价B.自主性评价C.非正式评价D.总结性评价
63.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强调
A.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B.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C.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D.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4.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下面的评价方法中属于质性评价方法的是
A.行为观察B.考试C.成长记录袋D.学习日记
65.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必须体现民主教育思想,下面体现民主教育思想的有
A.因材施教,分层教学B.课堂教学面向全体C.言传身教D.师道尊严
66.新课程下的教师不能仅仅做蜡烛、春蚕、火炬,原因是
A.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淡化
B.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发展自己,因为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C.课程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一道,同成
长,共进步
D.教师不但需要无私的奉献,而且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的学历是
A.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小学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学
校专科毕业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毕业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8.在课堂上出现令教师尴尬的突发事件时,教师应该这样做
A.调控自我情绪B.因势利导C.严肃地整顿纪律D.及时反省自问
69.教案是教师教育理念、备课成果的书面体现,一篇好的教案应做到
A.科学正确B.实用有效C.有个性色彩D.体现新课程理念
70.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包括
A.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B.教学方法的设计
C.教学媒体的选用D.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7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
下面属于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A.依法执教,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C.团结协作,尊重家长D.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72.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包括
A.教学内容的安排 B.教学过程的优化
C.教学方法的设计 D.板书设计的改进
73.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凡工作中要做到
A.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B.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C.主动反思总结D.以学生发展为本
74.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应努力做到
A.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B.用成人的价值规范学生
C.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D.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见解是有价值的
75.新课程三维目标包括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C.学生自主发展D.情感态度价值观
76.新时期学生的时代特点
A.知识面狭窄B.现代意识显著增强
C.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多元化D.心理问题增多
77.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教学目标的确定B.教学流程的设计
C.教学情境的创设D.教学活动的组织
78.中小学的“双基’包括
A.基础知识B.基本能力
C.基本技能D.基本技巧
79.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学生接受学习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80.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问题应难度适当 B.问题应有具体针对性
C.应对学生进行连续追问 D.应对学生回答及时评价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将结果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82.教师布置作业量不需兼顾其他学科。
83.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84.在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各有利弊。
85.俗语说:
“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用体罚去整治学生也是可以的。
8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为实验法。
87.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教学的,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关注人的教学。
88.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积极影响。
89.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要尽量消除学生的无意注意。
90.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91.国家法律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但少年本人自愿除外。
9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93.按照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9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主要看是否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95.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又要重视学生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培养。
96.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都是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97.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儿童意志的自觉性水平较高。
98.在我国,受到行政或刑事以上处罚的公民,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99.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一定要有任教资格,学校不需要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费。
100.学习新知识,首先应强调理解,而不是强调记忆。
101.学生说“马是动物”,说明他已揭示“马”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102.校内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不都是可以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课程资源。
103.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不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
104.只关注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
105.研究性学习更加适合于优秀的学生,不宜面向全体学生。
106.“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是:
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学校教学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校为本。
107.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高年级除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外,还有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108.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并不需要不同学科间教师的合作。
109.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110.教师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才能准确地观察学生,体验其情感。
宿迁市2006年中学教师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法律确定了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3.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4.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
C.人的本质观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6.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
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
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
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校长政绩B.学校升学率
C.学校绩效D.学生考试分数
8.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B.完成当地领导机关布置的重要任务
C.思想品德教育D.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突击任务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
C.布置作业D.学生学业检查和评定
11.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A.自觉性B.自律性
C.主动性D.主体性
12.由实际教育工作者(通常是教师)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学中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并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
C.问卷法D.访谈法
13.“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B.环境
C.遗传D.家庭教育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A.榜样示范B.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
15.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A.讲授法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D.循循善诱法
16.“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观点的提出者是
A.洛克B.杜威
C.华生D.布鲁纳
17.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
1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1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
A.传授科学知识B.反复练习巩固
C.培养学生能力D.加强“双基”教学
2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
21.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
C.教育思想D.教育理论素养
22.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则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
D.“听其言而观其行”,故教师不宜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总是写检查
23.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教育
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
C.不起主导作用D.起基础作用
25.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2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学生知的深和知的浅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的矛盾
2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演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
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
C.实验法D.发现法
28.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9.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发表的
A.《民本主义与教育》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
3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体现了教学活动应遵循
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