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2346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docx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

 

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但是,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方面表现为美元和欧元相对人民币持续贬值,另一方面表现为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案件激增。

2010年,美国不断对我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并且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对人民币自2010年年初到目前为止累计贬值3%,我国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再压缩,并且一度出现只接短单,不敢接长单的现象。

同时,从2010年春节开始,我国就开始遭到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贸易救济调查,而且有的贸易救济调查从年初一直持续到年尾。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

1-11月份,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0起贸易救济调查,超过2009年全年欧盟对中国产品发起案件数,涉案金额约47.4亿美元,为2009年全年涉案金额的6倍。

2010年6月和9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数据卡发起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不仅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同时进行三种贸易救济调查,在国际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

其次,2010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纺织、轻工等低附加值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0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着手调查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补贴政策。

这项调查涉及中国的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154家企业。

(2)地域分析:

  1、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位次略有变化。

2001~2003年,日本、美国和欧盟分别为我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

2004年,欧盟超过日本和美国跃居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近JL年欧盟同我国贸易额的增速均在20%以上,2006年中欧贸易总额达到272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5.3%。

德、荷、英、法、意是我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国,2005年我同与上述5国的贸易额占中欧双边贸易总额的72%左右。

我国与欧盟的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而且顺差额逐年增加,2006年我国对欧盟贸易差为916.6亿美元。

  2、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

美国一直是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626.8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2034.7亿美元,从美国进口592.1亿美元,美方逆差额1442.6亿美元,增长26.4%。

中国仍为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并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这表明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3、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

截至2003年,日本一直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但自2004年起,日本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退居第三位。

我国人世后,中日双边贸易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1019.1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073.6亿美元,但双方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16.4%下降到2006年的11.8%(参见图2)。

与此同时,我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呈上升之势,2006年我国对日本贸易逆:

差达240.8亿美元。

二.中国对外经贸的问题

1.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不确定因素增加

(1)世界经济增长逐步放缓。

近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均出现减速迹象。

世界各国联手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主要经济体政策取向出现分化,主要经济体的重要先行指数依然低迷。

世界经济逐渐由“政策拉动的快速回升期”进入“低速增长期”。

预计2011年世界GDP增速将有所下降。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

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新兴经济体受海外贸易影响,增速也将减慢,下一阶段国际大宗商品实际需求将减弱。

但由于部分国家货币当局已着手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宽松,这将加大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

(3)国际贸易保护、汇率压力等不利影响加深。

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加深,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在众多领域大范围地对中国实施贸易调查与贸易制裁,不仅体现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美国甚至在新兴产业领域针对清洁能源产品也对中国提出贸易调查,使我国成为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国。

2.国内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平稳,要素价格上升不容忽视

  

(1)我国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倒三角形”的特点,即出口市场集中于欧盟、美国和日本,形成倒三角形的顶端,底部为其他市场。

这种倒三角形的市场结构极其不稳定,会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严重后果,即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贸易摩擦增多。

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外部市场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

(2)人民币汇率逐步升值。

从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改至今,人民币已升值3%左右,部分出口企业已感受到来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预计下一阶段,汇率仍将呈现上升走势。

人民币升值将会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也会影响到外资企业的经营收益,不利于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3)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

从劳动力要素成本看,2011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推进,收入分配格局将不断向有利于居民、劳动者的方向调整,劳动者工资上涨将成为必然。

三中国对外贸易对策建议:

1.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发新兴国家市场。

 我国应该加大对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市场的开拓力度,打破亚洲、欧洲、北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探索多极化贸易发展的可能性。

在今后的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可以实施“三手抓,三手都要硬”的策略,即:

第一手,稳定现有的欧美日市场;第二手,积极开拓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同家市场;第三手,适当发展经济不发达国家市场。

  未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积极开拓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例如巴西、印度、南美等,其贸易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发展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贸易互补性较强。

诸如南非等非洲经济落后、最不发达的国家,其贸易基础较为薄弱,市场容量不大,与我国市场的互补件也不强,可以作为次一级开拓的市场。

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应注重提高合作档次,减少对单个国家市场的依赖,以分散市场风险。

  2、全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方式结构、模式结构以及区域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互相制衡的。

在这个有机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贸易结构整体失衡。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一直存在着层次不高、附加值较低的问题,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大,而且加工过程短,获利少。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间接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使得对外贸易伙伴集中于一些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量比较大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因此,解决我国外贸区域结构失衡问题,要想既治标又治本,必须从四个结构同时入手:

(1)继续升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出口由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向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投资品扩张,进口由投资品和工业制成品向技术产品和初级产品(资源)转换,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

  

(2)不断优化对外贸易方式结构。

尽快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

  (3)在贸易模式结构中,要注重平衡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发展。

  3、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软化。

  21世纪是发展知识产业的世纪,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会趋于下降,社会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深。

我国应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在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借此创造更多、更广阔的贸易机会。

  4、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以及其他地区的各种经济合作、贸易组织和集团,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在对外贸易中要积极争取“轮轴国”的地位,通过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扩大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尤其是对一些“中位”市场同家,可以充分利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优势去占领市场。

  5、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在开发“中位”市场国家方面,应充分利用我国加工贸易方面成熟的经验,鼓励企业在“中位”市场国家投资建厂,开展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以此带动双边贸易的发展。

并且通过对其投资帮助其引进我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全面提升其工业化程度,进行国有产品替代,增强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达到双赢。

6.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现阶段我国要在适度发展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进行商品结构的优化。

发展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过去一味按照比较优势盲目投资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现阶段的投资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中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逐步推动这些产业由向集约的发展。

要明确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结构必须积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增强对我国低效率产业的进口替代,提高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加大对高新技术设备的进口替代。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降低国民经济对可贸易的第二产业的依赖。

通过服务贸易巨大的就业带动效应继续发挥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

进口方面,为了避免对国际原料市场的巨大依赖,应作好对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进口调控,推动重要战略性资源进口方式和来源多元化。

(7)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层次

尽管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诸多缺陷,但加工贸易仍不失为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正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加工贸易在合理的范围内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层次,应采取以

下措施:

一是国家应出台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对日益膨胀的加工贸易规模予以控制,保护国内受冲击的行业,减少对外贸易摩擦,扶持一般贸易发展。

二是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增强加工贸易的创汇能力。

三是转移原产国别,减少对外贸易摩擦。

针对我国与美国和欧盟贸易顺差较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引导我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适当地转移到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

(8)推进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

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问题,我国推进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原因主要是一。

分担风险。

单一市场风险过于集中。

而开拓多元化市场,正如分散投资,无论对于进出口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这样市场波动给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就小得多。

二防止倾销控诉。

这是针对出口而言,也是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生产成本低,尤其是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因此产品价格也很低。

如果大量注入到单一国家市场中,势必会产生倾销的嫌疑。

因此开拓多元化市场有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消化中国的生产能力。

具体来说,推进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加大多元化市场战略宣传力度,使企业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例如企业在同新市场进行贸易时,可对其实行减免关税或其他优惠政策等。

第三、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有关国际市场的最新信息,避免企业因信息不完全不敢轻易行动而丧失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