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2310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docx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及翻译

  篇一:

孟子荀子名句译文

  《孟子》经典名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孟子·梁惠王下》)

  4、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

  1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子下》)

  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1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以武力征服人,人不是真正心服,而是力量不足,抵抗不住;以恩德服人,人的心中高兴,是真心实意的服从。

  1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还没有过的。

  1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1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上》)

  【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上》)

  1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1

  2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2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2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2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4、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

  【译文】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2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上》)【译文】人不学而有的能力,是人的本能,不用考虑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天赋的道德观念)。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尽心上》)

  2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尽心下》)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孟子说:

)“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荀子名句及译文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译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4、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2

  〔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一定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为,一定心怀恐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而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而被害似地痛恨自己。

  所以指责我而指责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赞同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

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译文】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

  6、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韩矛戟。

(《荀子·荣辱》)

  8、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译文】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那样仁德的君主)而存在,也不因为桀(那样残暴的君主)而消失。

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紊乱来适应它,就遭到凶灾。

  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译文】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

  10、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子·大略》)

  【译文】嘴巴能说,身体能做,(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说,身体能做,(这是)国家的器物;嘴巴能说,身体不能做,(这是)国家的用具;嘴巴说好话,身体干坏事,这是国家的妖孽。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敬重他的珍宝,爱惜他的器物,使用他的用具,清除他的妖孽。

  11、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

其唯学乎。

(《荀子·儒效》)

  〔译文〕我想要出身贫贱却能够富贵,生性愚蠢却能够变得聪明,穷困而变得富有,可以吗?

孟子说:

大概只有学习吧。

  12、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荀子·儒效》)

  〔译文〕君子没有官位却很高贵,没有俸禄却很富有,不说话却使人信服,不发怒却让人感到他的威严,处境困厄却(荣耀),独自居住而感到快乐

  13、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14、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荀子·荣辱》

  15、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荀子·大略》)

  〔译文〕滚动的球体掉进凹陷处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3

  16、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1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18、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

  19、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君子不与。

《荀子·大略》〔译文〕知识多而不能亲自践行,学问广博而没有常道,爱好众多而不能专精,这些都是君子不赞成的。

  4

  篇二:

荀子名言名句

  >的名句及成语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箐口九年一贯制学校龙尚来老师整理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

  意思:

没有站在高山的顶端,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没有俯瞰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没有聆听先王的教诲,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

  2、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

——《劝学》意思: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

  3、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劝学》

  意思:

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

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没有老师,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非十二子》

  意思:

君子以没有修养为耻,不因为被污蔑为耻,以没有信用为耻,不以不被信任为耻,以没有才能为耻,不以不被重用为耻。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

  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

  意思:

没有站在高山的顶端,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没有俯瞰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没有聆听先王的教诲,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

  6、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

——《劝学》意思: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

  7、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劝学》

  意思:

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

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没有老师,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警句:

  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4.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5.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6.不知戒,后必有。

  7.思索以通之。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0.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11.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2.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14.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15.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1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1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19.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2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3.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2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2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6.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荀子》中的成语:

  1、安如磐石:

磐石:

大石头。

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

形容非常稳固。

《荀子·富国》:

“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2、兵不血刃:

兵:

武器;刃:

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荀子·议兵》:

“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3、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荀子《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七·南齐》:

“蘧(道愍)始师章(继伯),冰寒于水。

  4、不教而诛:

教:

教育;诛:

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荀子·富国》:

“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5、博闻强记:

闻:

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荀子·解蔽》:

“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6、博学多闻:

博学:

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修身》:

“多闻曰博。

  7、持之有故:

持:

持论,主张;有故:

有根据。

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荀子·非十二子》:

“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8、苟且偷生:

苟且:

得过且过;偷生:

苟且地活着。

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荀子·荣辱》:

“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

  9、狗彘不若:

彘:

猪。

连猪狗都不如。

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荀子·荣辱》:

“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10、后发制人:

发:

发动;制:

控制,制服。

等对方先动手,再

  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荀子·议兵》:

“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11、横行天下:

横行:

纵横驰骋,毫无阻挡。

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

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荀子·修身》: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12、坚强不屈:

屈:

屈服。

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荀子·法行》:

“坚强而不屈,义也。

  13、积善成德:

善:

善行,好事;德:

高尚的品德。

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荀子·劝学》: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4、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5、跬步千里: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坎井之蛙:

废井里的青蛙。

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荀子·正论》: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17、开源节流: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

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荀子·富国》: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18、流言止于智者: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荀子·大略》: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篇三:

荀子名言名句

  >的名句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

  意思:

没有站在高山的顶端,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没有俯瞰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没有聆听先王的教诲,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

  2、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

——《劝学》

  意思: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

  3、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劝学》

  意思:

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

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没有老师,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非十二子》意思:

君子以没有修养为耻,不因为被污蔑为耻,以没有信用为耻,不以不被信任为耻,以没有才能为耻,不以不被重用为耻。

  警句:

  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4.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5.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6.不知戒,后必有。

  7.思索以通之。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0.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11.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2.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14.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15.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1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1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19.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2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3.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2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2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6.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韩愈名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听颖师弹琴》)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事业无穷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

(《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