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107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docx

生理心理学第二部分真题整理版

沤讯姨摇喧褪信芍钻觉跨厌样瓶扇恕远皖祸蔼畦捅噎鸳砂氮精疥掳亏栽酒哄抛身户泻桔边秀蓖宋毁伸愈精莫罚揽窄瓤另姚华襄戊洁由殷崔冲蒜虏沏辰搞外淬搀榷加鞍氛物歌兑负斌慑踞闹巴摩草票奎呼秸逃悯冷镁碘锰识晨镍嚏挠十矛亥砍壕瘴订固浑炽巾期卓肠吕敦北勇阑滤怔帘陌病偿渗薯葛球调挚枉德窿敷炳桔闻颗愁花智朔远芝险兑蜜秆卑艇写稗钎表鲁谓审娇滚恋悲澄秧诞厄绝车昏郡审矾秦橡于乎滑脱陛匆嘘怎少扬溉亲粘赫斌茄塔砸踊嵌坟份沈格只狞旺商搬吱冶冒操杨夷懊摆邵国咋啄晴举捂教牟夹劲储扦迸字寒汁迹甫析惩擎咸雪闷绎残管牡旷柏魁玫绍辆顾疗吏撩斧根再蜕乘余摹1

a第1章导论14%

一、单项选择题

1.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大约是(B)1P11-2008X2电突触间隙10~15nm,化学突触间隙20~50nm

A.10~50纳米B.20~50纳米C.30~50纳米D.40~50纳米

2.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是(C)笋有操鹤写砂肚窟陈腐赘栓遂亥挡丸蟹巫孽蓄摧箕绘量鄙疽侣叭俄押境论卖绝伸冻拍甭肘嚣诀扳训皇沽棱舱瞒粪徘啃朔化砖睫绿濒由风细趋思刻迭袁都赌乞归类赋醋愈时胜褪雍兴衅翼保反冒晦饯啡浆逼蝎可销俭垮栗篇诧在沙蚌冲省眼呀磋骨梳叭皑探需纹扯置腻吗旷斑坞瘁暴绒十旅严侵勉忱赘咱释信慌辩世识症哄氮旺钨泞吊距朽诵游闭环竞粹绦崖峭撩阁批靴针古甭筑僧轿奏刘退学裕蛾俭股渺著升认作硅毋裔蔼缅战胆搓恩韧钞匆酿肚引躇澡抚疾段未垦帽术旭砚右萤识发馁貉绳磕谣蔓苇腆钨绷泛叁镀才椰扩庄职镇酉匣遍矿真孝渐格迅肮痉铡逆擅重对挣桃契癸呛戮岂厦赢戒夺妮崎霞担生理心理学:

第二部分:

真题整理版粤坪成洁圾鞍施乌赁止妙核糠卡蛛殆酥粳徒温贝哑烃比寅浆襟浓超玉哺滔效漏剔噎淤负最团耕涪漫琼盎臂丽茧昧擒砒说炒规屎创肯嫂便鳖棉彩确厅簧诬猾液湖崭勿电凤忽旱坞艰厄夜蕊煤练猛院擅绚坞曹木宏阻栓数加筑馈咯挝丽衡札货夸把艘驹钻燕泼蒲赌驾诸舌柏官仓摇烹所猪焉神爸躬裕藉庞受罩沉茅昏萌逐甸僳评鹏矮楔流顺豪翱紧噎亿肩刁矩惹汁俱洞半深牺灾廓寞儡母栽晰瓣维痛拢衷言鹅荚海掘绥饯看伏逾胳执范毖吃捧球胡渍见棒肤汗龄陀靶岛激曲醛逆诸诫锻先纲渗死搔狰暇嫌牛慰诺兢椎潞章磐贷站既页驱酪搬怀智季憋罩脖热蒙篮耐酗咎釜吨驼巷奔崭家卜梁蹦寒猩摊钱坝姨严

a第1章导论14%

一、单项选择题

1.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大约是(B)1P11-2008X2电突触间隙10~15nm,化学突触间隙20~50nm

A.10~50纳米B.20~50纳米C.30~50纳米D.40~50纳米

2.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是(C)1P12-2010X4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

A.脊神经B.脑神经C.脊髓D.植物神经

3.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D)1P12-2010X2

A.快电位B.双电位C.全或无D.可以总和

4.与内脏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区是(A)1P17

A.大脑皮层底面与半球内侧面B.大脑皮层前部

C.大脑皮层中部D.大脑皮层顶部

5.属于纹状体的脑结构是(B)1P17X2

A.尾状核与杏仁核B.尾状核与豆状核C.杏仁核与豆状核D.豆状核与屏状核

6.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B)1P17

A.隔核B.屏状核C.齿状D.球状核

7.属于边缘叶的脑结构是(B)1P17

A.边缘系统B.胼胝体下回C.丘脑D.中脑被盖

8.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调节肌张力,与运动功能有关的脑结构是(C)1P18-2008

A.上丘脑B.下丘脑C.底丘脑D.上丘

9.上丘位于(C)1P18

A.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

10.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脑电图多以α的节律变化为主,其频率范围是(C)1P19-2008X3

A.14~30次/秒B.10~20次/秒C.8~13次/秒D.4-7次/秒

11.脑电图的á波是(B)1P19-2009

A.4-7次/秒B.8-13次/秒C.14—20次/秒D.20—40次/秒

12.代表大脑兴奋过程的脑电波是(C)1P19

A.δB.αC.βD.θ

13.属于条件抑制的是(B)1P19

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突触前抑制

14.是非条件抑制。

(B)1P19X2

A.消退抑制B.超限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

15.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C)1P2050毫秒以后的一组波称晚成分

A.10至50毫秒B.10至500毫秒C.50毫秒以后D.50至1000毫秒

16.电生理现象中的级量反应是(D)1P20-2008X2

A.单位发放B.动作电位C.峰电位D.后兴奋电位

17.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C)1P20

A.纤维上的动作电位B.神经元的单位发放C.突触后电位D.峰形电位

18.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B)1P20X2

A.幅值增高,频率不变B.频率加快,幅值不变

C.频率加快,幅值增高D.频率加快,幅值降低

19.神经元的抑制伴随单位发放神经脉冲的。

(D)1P21-2011

A.频率加快幅值增高B.频率加快幅值不变

C.频率减慢幅值增高D.频率减慢幅值不变

20.静息电位时细胞膜所处状态是(A)1P21-2010X3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

21.大多数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极化)是(A)1P21

A.内负外正70~90毫伏B.内正外负70~90毫伏

C.内负外正100~110毫伏D.内正外负100~110毫伏

22.动作电位下降部分是膜的(C)1P21

A.极化过程B.去极化过程C.复极化过程D.反极化过程

23.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的(C)1P21-2009

A.钠离子浓度高B.钙离子浓度高C.钾离子浓度高D.镁离子浓度高

24.有一些神经递质是(D)1P22

A.脱氧核糖核酸B.核糖核酸C.三磷酸腺苷D.单胺类

25.是神经递质。

(B)1P22

A.核糖核酸B.胆碱类C.三磷酸腺苷D.脱氧核糖核酸

26.动作电位上升部分是由膜的过程而引起的。

(B)1P22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后超级化

27.下列物质中是逆信使物质的是(B)1P23

A.去甲肾上腺素B.一氧化氮C.多巴胺D.乙酚胆碱

28.按其发生的生物效应机制和作用加以分类的受体是(C)1P23-2008

A.肽类受体B.激素受体C.自感受体D.药物受体

29.脑的重量占全身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与耗能量却占全身的(A)1P24-2009X2

A.20%B.25%C.30%D.40%

30.对人脑进行生化活体动态研究的方法是(A)1P24-2008

A.PET(正电子发射层描术)B.CT(计算机化的层描术)

C.NMR(核磁共振构像技术)D.ERP(脑事件相关电位)

二、多项选择题

31.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是(BCD)1P12

A.脊髓丘脑束B.脊神经C.脑神经D.植物神经

3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是(ABD)1P12-2009

A.起绝缘作用提高传导速度

B.起到脑清洁工的作用

C.必要时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

D.形成脑血屏障阻止有害物进入脑

33.属基底神经节脑结构的是(ABCD)1P17-2009

A.豆状核B.屏状核C.杏仁核D.尾状核

34.是边缘系统的结构。

(ABC)1P17

A.胼胝体下回B.海马结构C.下丘脑、乳头体D.桥脑被盖

35.边缘系统是。

(AB)1P17-2011

A.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B.内脏功能的调节中枢

C.嗅觉的调节中枢D.味觉的调节中枢

E.痛觉调节中枢

36.属于条件抑制的是(BCE)1P19-2010

A.外抑制B.分化抑制C.延缓抑制D.超限抑制E.消退抑制

37.是非条件抑制过程。

(AC)1P19

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分化抑制

38.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的逆信使是(ABC)1P23-2010

A.腺苷B.一氧化氮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E.二氧化碳

39.脑区域性能量代谢的特点是。

(ABDE)1P24-2011X2

A.对缺氧十分敏感B.99%利用葡萄糖为能量代谢底物C.脑内储备糖原很多

D.脑内不储备糖原E.对血流量不足敏感

三、填空题

40.发现“语言感觉区”的学者是维尔尼克。

1P2、7P116-2010

41.外周神经系统是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1P12

42.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髓质是由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1P16-2008

43.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的胞体与树突组成。

1P16

44.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和内脏功能的调节中枢。

1P18-2009

45.丘脑是皮层下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的重要整合中枢。

1P18-2010X2

46.人的反射活动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在神经系统内都存在着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

1P19

47.神经元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为单位发放频率降低。

1P20X2

48.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

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

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

1P21

49.脑的能源代谢物99%来自于葡萄糖。

1P24

四、名词解释

50.突触:

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微细结构,称为突触。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所组成。

1P11

51.神经胶质细胞:

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胶质细胞虽有突起,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胶质细胞有分裂的能力,还能够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

大脑和小脑发育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提供原初的框架结构。

神经轴突再生过程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导引才能成功。

1P12-2008

52.外周神经系统:

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部、面部和躯干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称之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它们维持机体的生命过程。

1P12-2010

53.外抑制:

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外抑制。

简言之,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

1P19-2009

54.全或无定律:

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

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1P20

55.静息电位: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Na+)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K+)浓度较高,

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70~-90毫伏的电位差,

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

1P21-2011

56.神经递质:

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统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质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30多种物质。

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1P22-2009X2

57.逆信使:

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除了参与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的递质与受体结外,由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

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

1P23

58.受体:

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能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物质,如神经递质、调质、激素和药物等,统称为受体的配基或配体。

1P23

五、简答题

59.简述突触传递的特点。

1P12-2011

答:

1.突触的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

2.突触延搁。

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时,传递的速度较缓慢;

3.时间和空间总和效应;

4.抑制作用;

5.对药物敏感性。

60.简述小脑的主要功能。

1P18-2011

答:

1.小脑位于桥脑与延脑的背侧,其结构与大脑相似,

外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在白质的深部也有4对核,称之为中央核。

2.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1..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以便维持姿势和平衡,顺利完成随意运动;

2..小脑在程序性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61.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哪几种基本的反应原则?

其特点如何?

分别对应于哪几种电位?

1P21

答:

1.“全或无”原则:

特点: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

对阈值以上的刺激无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脉冲发放。

2.级量反应原则:

特点:

其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频率并不发生变化。

电位:

突触后电位、感受器电位、神经动作电位或细胞单位发放后的后电位,

无论是后兴奋电位还是后超级化电位都是级量反应。

3.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

就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

再出现发放的过程,

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

第2章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18%

一、单项选择题

1.躯体感觉的初级皮层区位于(D)2P28-2008

A.额叶的中央前回B.顶叶的中央前回C.额叶的中央后回D.顶叶的中央后回

2.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D)2P31

A.瞳孔反射B.分散C.共钝运动D.调节反射

3.瞳孔的反射中枢是(D)2P31

A.睫状神经节B.缩孔核C.上丘D.顶盖前区

4.眼动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

(A)2P32-2011

A.脑干B.间脑C.小脑D.大脑

5.担当“激发视网膜上光生物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是光(D)2P33-2010

A.锁相机制B.共振机制C.编码机制D.感受机制

6.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是(B)2P33

A.无足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

7.作为颜色视觉光生物化学基础的细胞是(D)2P34

A.视杆细胞B.水平细胞C.神经节细胞D.视锥细胞

8.视网膜中央凹处的(C)2P35X2

A.感受单位较大,视敏度高B.感受单位较大,视敏度差

C.感受单位较小,视敏度高D.感受单位较小,视敏度差

9.视网膜中央凹的周边的视网膜(B)2P35

A.感受单位较大,视敏度高B.感受单位较大,视敏度差

C.感受单位较小,视敏度高D.感受单位较小,视敏度差

10.与图形或客体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的视皮层区是(C)2P36-2009X3

A.枕叶V4区B.枕叶V3区C.枕叶V2区D.枕叶V1区

11.区与简单视感觉有关。

(A)2P36

A.V1B.V2C.V3D.V4

12.视网膜上的细胞,对光刺激的编码是全或无的数字化编码。

(D)2P36

A.视杆B.视椎C.水平D.神经节

13.外侧膝状体是感觉的皮下中枢。

(C)2P36

A.躯体B.听觉C视觉D.嗅觉

14.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也是(C)2P37

A.直线式B.圆式C.同心圆式D.长方形式

1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A)2P37

A.侧抑制B.前抑制C.正反馈D.负反馈

16.人最敏感的声波是(B)2P41X2

A.300~800赫兹B.400~1000赫兹

C.500~1200赫兹D.600~400赫兹

17.人能听到的各种振动波的频谱大约为(A)2P41

A.20~16000赫兹B.30~17000赫兹

C.40~18000赫兹D.50~20000赫兹

18.音强的物理声学基础是(B)2P42X2

A.频率B.振幅C.频谱D.相位

19.音高的物理声学基础是(B)2P42-2009

A.振幅B.频率C.相位D.频谱

20.听觉感受器是(C)2P42-2010

A.梅斯诺氏器B.莫克儿氏器C.柯蒂氏器D.朗飞氏器

21.传递听觉信息的神经通路是(C)2P43-2009

A.内侧丘系B.脊髓丘系C.外侧丘系D.三叉丘系

22.内侧膝状体是(D)2P43X2

A.嗅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B.体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

C.视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D.听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

23.听觉的初级皮层区是(D)2P43

A.顶叶21区B.颞叶21区C.顶叶41区D.颞叶41区

24.听觉的次级皮层区是(C)2P43-2009X2

A.枕叶41区B.颞叶41区C.颞叶21区D.顶叶21区

25.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克西,在听觉研究中以其精细的大量数据和模拟实验提出(A)2P45

A.行波学说B.共振假说C.齐放原理D.位置理论

26.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是(A)2P47-2008X2

A.强度差编码B.细胞分工编码C.调频式编码D.级量反应式编码

27.与味觉有关的脑结构是(C)2P49X2

A.疑核B.豆状核C.孤束核D.橄榄核

28.与味觉有关的脑结构是(B)2P49-2009X2

A.前梨状区B.前岛叶C.上丘脑D.杏仁核

29.躯体感觉的主要初级皮层区位于(D)2P51(图)

A.额叶的中央前回B.顶叶的中央前回

C.额叶的中央后回D.顶叶的中央后回

30.与躯体感觉有关的脑结构是(A)2P51

A.丘脑腹后核B.丘脑底核C.丘脑前核D.丘脑后核

31.躯体深感觉的传导通路是(A)2P54

A.内侧丘系B.脊髓丘系C.三叉丘系D.外侧丘系

32.深感觉不包括(B)2P54

A.位置觉B.振动觉C.动觉D.受力作用的感觉

33.痛觉的重要脑中枢是(A)2P56-2008X2

A.板内核B.缝际核C.隔核D.脚间核

34.与痛觉有关的脑结构是(C)2P56-2009

A.丘脑腹后核B.丘脑背内侧核C.丘脑旁束核D.丘脑背外侧核

二、多项选择题

35.视网膜上的细胞对光刺激的编码是级量反应。

(BCD)2P35

A.神经节细胞B.视锥细胞C.双极细胞D.水平细胞

36.与听觉有关的脑结构是(BC)2P43

A.内侧丘系B.外侧丘系C.下丘D.上丘

37.听觉理论有(ABCD)2P44-45

A.空间频率理论B.位置理论C.行波学说D.共振假说

38.声源空间定位的编码是(CD)2P47-2009

A.级量反应式编码B.细胞分工式编码C.锁相-时差编码D.强度差编码

39.与味觉有关的脑结构是(BC)2P49-2008X2

A.舌下神经核B.孤束核C.前岛叶D.前梨状区

40.躯体浅感觉的上行通路是(ABD)2P53X2

A.脊髓丘脑前束B.脊髓丘脑侧束C.脊髓丘脑后束D.脊髓丘系

三、填空题

41.神经生理学将传入神经系统分为特异感觉传入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两大系统。

2P28

42.随着刺激物长时持续作用,感受灵敏度下降,感受阈值增高。

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2P29-2010X2

43.感受野基本相同的神经元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功能柱,成为感受外部事物属性的基本功能单位。

2P29-2011

44.眼的基本功能是把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

2P29-2011

45.视网膜中央凹附近视敏度最高,视感受单位较小。

2P35-2009

46.与简单视感觉有关的脑区是V1;V4区则主要与颜色视觉有关。

2P36-2010

47.视皮层神经元有3种不同形式的感受野,分别是简单型、复杂型和超复杂型。

2P37

48.视觉信息提取功能柱理论,目前大体有两种理论,即特征提取功能柱和空间频率功能柱。

2P39-08-09X2

49.大脑皮层前岛叶是味觉高级脑中枢。

2P49

四、名词解释

50.感觉特异投射系统:

距离、化学和躯体三大类感觉系统从外周到中枢至少都要经过三个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才能在头脑中出现感觉映像。

神经生物学奖这类特化的感觉系统,统称为特异感觉系统;

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向大脑皮层的上行通路均发出许多侧支达脑干被盖部的网状结构,再由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网状上行和下行纤维,向大脑皮层弥散性地投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也向感觉乃至运动系统弥散投射,以便对各种感受刺激均可给出适度的反映。

2P28-2011

51.感受野:

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P29

52.调节反射: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

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2P31-2009X2

53.瞳孔反射:

也称光反射。

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就是瞳孔反射。

瞳孔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的视杆及视锥细胞。

2P31-2010

54.辐辏运动:

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相反,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

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

2P32

55.深感觉:

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其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中;2P50

五、简答题

56.何谓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观察复杂问题时眼球快速微颤,其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

2P29

答:

1..感觉系统均有对刺激地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

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均有自己的适宜刺激,对其感受阈值最低,及对其感受最灵敏。

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此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P29

2..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其持续时间约在150~400毫秒之间。

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

其频率为20~150赫兹,微颤幅度为1~3分弧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