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964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课题

7、菩萨兵

主备人

孙媛媛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真正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执教时间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第7课《菩萨兵》。

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

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

补充朱德与长征的知识。

3.师:

“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

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

藏民春耕糊涂怨不得糟蹋挨饿露面不饶人

热火朝天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2)指导“藏”字写法。

(3)指导多音字“挨”在文中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3.检查长句子朗读。

课件出示:

(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2)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4. 分组朗读全文。

   

5.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抓住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讲述了在,带领帮助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的信任与感激。

本文是按()顺序写的。

()、()、()这几个词表示了事情发展的具体时间。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理解感悟

1.导入:

长征途中,当红军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时,藏族同胞却躲进了深山,他们为什么要躲进深山呢?

2.出示:

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

谁来说说?

(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早就……)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相机泛红)

3.那么反动军队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

学生交流。

(逼迫干活,精神上的折磨,肉体上的摧残)

4.藏族同胞们真是吃尽了苦头,现在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便躲进深山,谁也不敢露面了。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藏族同胞们生活的疾苦呢?

(板书:

躲)

这下可急坏了朱总司令。

(泛红:

急坏)(板书:

急)

谁来读出朱总司令的着急?

5.指导朗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好这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

四、指导书写,熟读背诵

1.指导书写《习字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调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菩萨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找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   

3.就是这样一件事,在藏胞们心目中就觉得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像——菩萨兵  

 课文中有句话就跟课题是相对应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横线画下来。

  

4.交流出示:

他们说:

“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齐读这句话。

   

二、紧扣末句,理解全文  

1.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怎样的呢?

(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处处为他人着想,只做好事,不干坏事。

2.是的,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

那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

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来,有什么反应?

 ⑴出示: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你觉得,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

学生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强调“吃尽了”。

 ⑵引读:

是的,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滥杀无辜,到处一片血腥。

藏族同胞真是——“吃尽了苦头”,所以当军队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时,难怪他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

3.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板书:

躲、跑)到如今“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竟是为什么呢?

三、精读重点,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3.

△出示:

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

“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⑴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⑵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朱总司令的担心和着急)

⑶朱总司令担心着急什么呢?

(朱总司令急藏胞们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心藏胞受不了)

⑷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可以适当评价

抓住“这么”、“还在”、“怎么……呢”体会朱总司令的着急和担心。

教师评价:

是啊,朱总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许一天两天还能熬得过去,可这么多天了,让人怎么受得了呢?

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出示:

朱总司令说:

“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1)你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还能够体会到什么?

(2)抓住“节气不饶人、赶紧、抢”,体会朱总司令的“急”

(3)是啊,如果不把地抢种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朱总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

谁能读好这句话?

   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比较句子表达的情感:

“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①这两句话,一句是翻译说的,一句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

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

(翻译对藏胞的埋怨、责怪;朱总司令对藏胞的理解和宽容)

②读翻译的话,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③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

(5)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出示:

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1)学到这儿,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读书,还能通过朗读将你的理解表现出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能感受到朱总司令一心替藏胞着想,有着菩萨心肠。

现在,让我们再读读朱总司令在春耕动员会上的发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

齐读

(2)什么是“尽心尽力”呢?

(就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全心全意)

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朱总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这就是“尽心尽力”)

谁能用尽心尽力说句话。

⑵理解: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①播下的种子仅仅指一粒粒粮食吗?

(还有他们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

②是的,红军把对藏胞的关心、爱护也播下了地,他们希望,等到收获的季节,藏民们能够……能够……能够……

⑶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指名读、齐读

4、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     

5.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引读第七自然段

四、反复品读,体会深情。

1.红军这群菩萨兵用真挚的爱打动了藏胞,处处替藏胞着想,他们在这里为藏胞春耕,打扫院子,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欢迎。

几天以后,引读第八自然段——

2.藏胞们终于回家了,看到红军战士所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泪。

他们将涌上心头的干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引读最后一句话——

3.此时此刻,再次读起这句话,你能体会到藏胞的心情吗?

加提示语读:

他们( 动情地 感激、激动、敬佩地)说:

“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4.藏胞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司令,这样的兵!

红军的言行感动了每一个藏族同胞,他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再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全文

1.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

红军不仅将包含着浓浓爱意的种子撒在了田间,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

(板书:

爱)

2.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

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3.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齐读课题) 

调整

 

 

1、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2、照样子:

高兴——悲伤温暖——()简单——()轻松——()

请求——央求盼望——()仿佛——()立刻——()

3、选词填空:

帮忙帮助

幸亏有你(),我才能把柜子搬上来。

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他。

果然仍然

红红的草莓看起来就好吃,一尝()是甜津津的。

太阳已经下山了,可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

 

 

 7、菩萨兵

朱德(红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

急尽心尽力

课题

8李广射虎

主备人

孙媛媛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执教时间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环节:

  一、故事导入,读文知意

1.由“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

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读题存疑,读文解疑。

师:

读了这个题目,你们一定有问题要问,先把问题放在心中,请认真读文,看看读了一遍课文后,能解决哪些问题。

3.交流问题解决情况,并提出新的问题。

(估计有学生提出:

“为什么题目中‘李广射虎’的‘虎’不加双引号呢?

他射的是一块石头,并不是真的虎。

”)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语文书,按照屏幕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

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对照课后生字表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

②标上小节号,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李广射虎的事?

]

2.刚才,我们读了课文。

文中的生字、新词能不能读准了呢?

[课件出示:

]先自己试一试,再读给同位的同学听一听。

唐代边境惊呆镇守运足气力

出没巡逻猎物扎进神勇无比

(跟着老师再读一遍。

将“没、扎”字体变色,注意“出没”的“没”和“扎进”的“扎”是多音字,在这里一定要把字音读准了。

3.这里还有一些词语字音也比较难读,先听老师读一遍,尤其要注意听准加点的字音。

[课件出示词语]下面,就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吧。

石棱搜寻月色朦胧影影绰绰拈弓搭箭

(“棱”是第二声,“搜”的声母是“s”注意读准了。

4.词语都认识了,看一看,课文总共有几个小节?

看清楚了吗?

是四个小节。

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李广射虎的事?

我想,同学们也一定找到了,是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小节大声地读一遍。

5.下面,请大家在书上描红。

6.朗读《塞下曲》。

课件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拓展延伸,提升阅读

出示描写李广的另一首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塞下曲》写事,《出塞》是抒情)

四、指导书写生字,布置作业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

练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调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环节:

 一、古诗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塞下曲》。

2.作者赞美了李广的哪些品质呢?

二、细读课文,品评人物.

(一)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2.质疑问难:

李广身为著名的将军,怎么会错把石头当做老虎呢?

学生默读,圈画出有关词句。

对话交流:

(1)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2)一阵疾风吹来,树木“沙沙”作响。

(相机理解“疾风”)“疾风”是什么样的

风?

听“疾风”声响,说说是什么感觉。

(3)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

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4)用词语概括当时李广面,临的危险。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3.李广在此情此景之下,采取了哪些行动?

(1)出示句子: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2)圈出描写李广射虎的动作的词。

(3)理解“拈弓、搭箭、运”等词的词意。

(4)表演李广射虎的动作。

(5)辨析:

“连忙拈弓搭箭……”中的“连忙”能换成“慌忙”吗?

(6)由此你们想到了哪些词来概括李将军的表现。

(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7)指导朗读。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二)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1)“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2)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清晨寻找猎物,发现羽箭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

(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写话:

随从们看到真相后的议论。

4.评议小结:

李广确实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关,边关一定固若金汤,十分安全。

难怪王昌龄感叹——(引读《出塞》)。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三、诵读古诗,总结全文

1.配乐诵读古诗,表现意境。

2.填空:

《塞下曲》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李广将军——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

3.再读课题,解决疑问。

为什么题目中“李广射虎”的“虎”不加双引号呢?

(李广射的不是真的老虎,但他是以射虎之力、射虎之勇来运力发射的,因此,“李广射虎”题目中的“虎”不加双引号更能体现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个性特点)

调整

 

1、填写成语:

业()于()()()团结有()无()()钉()铁

心()神()()()忠心万()一()口()心()

2、照样子写句子:

例:

爸爸捡到了这只白鸽。

这只白鸽是爸爸捡到的。

红红种了这课小树。

方方的爷爷养了一条小花狗。

同学们为灾区小朋友捐了很多衣物。

3、按顺序排句子:

()拾阶而上,便到了龙亭殿前。

()走进龙亭公园,穿过一丛丛争奇斗艳的鲜花,便到了龙亭。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览了龙亭。

()我们步入大殿,看到四壁雕刻着飞龙,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8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力量惊人神勇无比“飞将军”

箭法超人

 

课题

9.少年王勃

主备人

孙媛媛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课文词句,感受诗句的美妙和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准备

课件

执教时间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一座名楼——滕王阁(显示图片),

它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名楼,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

有一篇关于滕王阁的文章《滕王阁序》,千古传诵,文章的作者就是少年王勃。

(显示王勃图片)

2.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少年王勃》这篇课文。

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走近王勃,了解王勃。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篇课文。

(播放配乐朗读)

2.同学们也来读读这篇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3.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读给大家听一听。

(屏显)探望南昌  都督 宴会 文章   

《滕王阁序》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同学们尤其要注意“都督”的都,这个字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ū。

都督是古时候的军事长官,《三国演义》,周瑜就是掌管吴国军事大全的都督。

课文里的这位都督姓阎,他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

4.课文中有几个长句子,读好它们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来练一练。

(屏显)将下面的长句子读通顺。

(1)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3)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

“奇才!

真是奇才!

5.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我请五位同学来读,要求是: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其余同学认真听,学习长处,指出问题。

(屏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屏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想一想,说一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情。

三、指导写字

1.课文读好了,下面我们来学写生字。

(课件)探昌阁督宴章鸭读序

  这篇课文共有9个生字,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

     

  2.这几个字要特别注意写法:

(屏显)督宴序(动画)

   督:

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

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

广字头里面是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请同学们在习字册上描红并书写。

调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并背诵3、4自然段,抓关键词语理解少年王勃是个奇才。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并背诵3、4自然段,抓关键词语理解少年王勃是个奇才。

教学环节:

 一、默写诗句,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少年,他的名字叫——王勃。

指名写板书:

少年王勃。

2.在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两句千古传颂的名句。

说一说,并默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提示:

“鹜”的书写。

二、紧扣词句,品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诗句之美

1.同学们,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课文中有一段话就具体地描写

了这两句诗的内容。

2.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哪些语句写得美,俐旅辩看见了什么?

3.师生交流。

(1)“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①指名读。

②这种情景在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里也欣赏过?

③见过水天一色的画面吗?

展开想象。

·

点拨:

(出示滕王阁图)同学们,滕王阁,是南方三大名楼之首。

王勃站在滕王阁上,

向远处望去,会看到怎样的江上风景呢?

④指导朗读,读出水天一色的壮美。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哪些语句描写出了景色的迷人?

点拨:

短短的十几个字写出了哪些景物?

此刻的野鸭身上是什么颜色呢?

②指导想象“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的情景。

③指导朗读,读出秋的宁静,秋的深远。

4.观察这两句诗,注意格式上有什么特点。

5.同学们,了解了这两句诗的内容带给我们多么美妙的画面,也感受到了诗句的美

妙。

让我们齐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感受王勃之奇才

1.这两句诗王勃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都督听到这句诗时,为什么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夸他“奇才!

真是奇才!

”呢?

默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圈画出关键的词语。

2.师生交流第四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