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9609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1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

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项目实施地点:

某某省某某市经济开发区(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新征土地内)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的内容主要有:

⑴根据生产规模要求,拟在某某省某某市经济开发区征地28917㎡,土地已挂牌成交[虞土资征(2006)430号]。

⑵在新征用的场地上新建生产车间、公用配套设施等,本项目新建建筑面积为28595㎡。

⑶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新增组装流水线、数控加工中心、弯管机、线切割、数控车床、注塑机等生产设备。

⑷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有关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的生产能力。

1.1.3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⑴本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210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68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900万元。

⑵资金来源:

商请银行贷款7200万元,企业自筹7260万元,拟申请中央投资540万元。

1.1.4项目建设期限及投资使用计划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结合项目实施计划,财务测算按建设期2年计算,计算期第1年按建设投资的60%投入,第2年再投入建设投资的40%。

1.1.5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36000万元(不含税),新增增值税1818万元,新增利润总额5700万元。

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28.50%,投资利税率为38.00%,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所得税后)为24.57%,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为6.03年,贷款偿还期(税后,含建设期)为4.13年,盈亏平衡点为54.01%。

1.2编制主要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主要依据

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⑵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及附件;

⑷某某省发改委、经信委关于做好2009年新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第二批)有关工作的通知;

⑸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2.2研究的范围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本报告对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有:

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等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

1.3申请专项资金理由

公司开发出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机已通过某某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浙经贸技鉴[2007]211号),鉴定认为:

该产品采用中间浮板与液压升降装置、内循环液压系统、齿轮传动行走机构、磨擦式转向离合器和双排送秧轮等,结构紧凑合理,其技术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产品经某某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报告编号:

200733B2102189),经分析比较,2ZX-430A型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插秧部件采用后插曲柄式秧爪栽植的插秧机构,采用整体式、八字形取秧叉口,带推杆导向槽秧爪及秧根防塞推秧的载秧装置,送秧轮由单排改为双排;采用机械结构调节插秧深度,液压系统改为内循环控制,行走结构由链条传动改为齿轮传动;转向离合器由牙嵌式改为摩擦式;采用前置式往复滑杆驱动型移动箱机构、凸轮连动纵向送秧机构;中间浮板与液压升降装置构成液压仿行机构,自动排淤塞(防淤泥、水),具有上述结构特点的步行式机动水稻插秧机在所检范围内未见有相同产品的文献报道。

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研发,解决了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中的分插机构、供秧机构、动力底盘的关键技术,标志着公司已全面掌握了生产制造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核心技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替代进口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与国外品牌插秧机开展同一市场竞争,打破国外插秧机独占国内市场的不正常局面。

本项目的实施,与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调整专项的总体思路、原则、目标等相吻合。

同时,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属于近期颁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三、

(一)“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一节的7.农业和农村:

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等耕作机械,……等。

项目属于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十二项:

机械,第31条:

种、肥、水、药高效施用和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具制造。

1.4项目社会效益

插秧机是水稻种植机械化、农业生产产业化、农村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也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稳定水稻生产,增加稻农收入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2ZX-430A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研发成功,代表公司已全面掌握了生产制造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核心技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替代进口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与国外品牌插秧机开展同一市场竞争,打破国外插秧机独占国内市场的局面。

这对于加快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促进水稻插种机械化,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生产的插秧机是在结合国内外最新产品的基础上,对整机进行了集成创新,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与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原料、农业等上下游相关产业有较高的关联度。

本项目建设还将拓宽劳动力就业空间,项目建设期间将为社会提供短期就业机会,项目经营期能为社会提供一定量的就业机会,能够带来260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间接上下游相关行业就业机会。

总而言之,该项目的实施,将替代进口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使高新技术产品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提升我国农机产业和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促进相关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显著。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Ⅰ、主要数据

1

生产纲领

2ZX-430A步行式水稻插秧机

20000

3400t

2

年销售收入合计

万元

36000

不含税

3

职工人数

260

新增

其中:

工人、后勤人员

232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28

4

项目新建建筑面积

m2

28595

5

新增主要设备总数

台、套

69

6

全年生产天数

251

7

主要原材料及外协、外购件

钢板

t

400

圆钢

t

300

有色金属

t

15

涂料

t

5

汽油

t

20

8

能源耗用量

万kWh/a

98

折合标煤392吨

t/a

7800

折合标煤2吨

10

运输量

t/a

其中:

运入

t/a

4100

运出

t/a

4000

1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000

建设投资

万元

11420

建设期利息

万元

680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900

12

资金筹措

银行贷款

7200

企业自筹

7260

含铺底流动资金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

540

Ⅱ、指标

1

每一员工产量

台/人

76.92

2

每一工人年产量

台/人

86.21

Ⅲ、财务评价

1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57

税后

2

投资利税率

%

38.00

3

投资利润率

%

28.50

4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6.03

税后

5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0750

税后

6

贷款偿还期

4.13

含建设期

7

盈亏平衡点

%

54.10

8

建设期

2

1.6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1.6.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制造高性能水稻插秧机的企业。

公司位于某某东北部的某某市经济开发区,踞长三角南翼,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江相望。

具有先进的管理团队和技术研发队伍。

企业员工大专以上学历占三分之二,公司严格按GB/T190001/2000(SO9001:

2000)和(GB/T24001-2400(idt//SO1400:

2400)质量体系生产。

公司生产的2ZX-430A型步行式水稻插秧机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列入农业部农机推广目录。

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视用户满意为第一宗旨,以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为己任,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推出多元化插秧机来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已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式机动水稻四行插秧机、步行式机动水稻六行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等不同机型将面向于广大客户,可供用户多项选择。

1.6.2企业负责人基本情况及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企业负责人及本项目负责人均为徐岳平。

徐岳平:

男,1965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经济师。

历任某某针纺机械总公司车间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某某市二轻工业总公司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某某大金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曾获某某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2006年4月建办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担任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稻谷总产量近20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世界稻谷总产的35%;稻谷平均单产6.212吨/公顷,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

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农民劳作最辛苦。

改变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特别是近年来,为实现持续增收,农村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壮劳动力大量离土离乡、务工经商,广大农村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插秧机是代替人力进行水稻种植的最主要机具,机械化插秧可以减少劳动用工量40%,节约成本450元/hm2左右,提高单产375kg/hm2。

我国各级政府对水稻机械化十分重视,农业部制定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10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指出,当前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15年我国水稻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种植(包括插秧)机械化水平要达到45%。

插秧机从2005年起列入了全国通用类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列入目录的产品逐年增加。

农民购置、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水稻插秧机畅销产品供不应求,插秧机行业的发展处于最好时期。

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插秧机的企业,面对插秧机行业的发展机遇和国内插秧机行业的生产现状,公司组织国内外的技术人员进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开发研究,开发出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机已通过某某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浙经贸技鉴[2007]211号),鉴定认为:

该产品采用中间浮板与液压升降装置、内循环液压系统、齿轮传动行走机构、磨擦式转向离合器和双排送秧轮等,结构紧凑合理,其技术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产品经某某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报告编号:

200733B2102189),具有产品结构特点的步行式机动水稻插秧机在所检范围内未见有相同产品的文献报道。

产品经某某省农业机械鉴定站检测合格,已取得某某省农业厅《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

同时步行式水稻插秧机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620172895.8)。

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中的分插机构、供秧机构、动力底盘的关键技术,标志着公司已全面掌握了生产制造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核心技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替代进口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与国外品牌插秧机开展同一市场竞争,打破国外插秧机独占国内市场的不正常局面。

这对于加快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促进水稻插种机械化,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⑴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属于近期颁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三、

(一)“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一节的7.农业和农村:

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等耕作机械,……等。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十二项:

机械,第31条:

种、肥、水、药高效施用和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具制造。

项目也符合《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的要求。

⑵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内的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与推广势在必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国家政府对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好。

b.水稻产品价格有走高的趋势。

今年的水稻价格以达到2.00元/公斤以上。

c.国外插秧机进入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

d.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农忙时间劳动力的价格由40~50元/亩,涨到100~120元/亩,而插秧机的综合费在20~30元/亩。

但目前国内插秧机市场刚起步,且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国内仅有的几家生产厂还都是以组装和模仿为主。

某某某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中的分插机构、供秧机构、动力底盘的关键技术,已全面掌握了生产制造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核心技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替代进口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与国外品牌插秧机开展同一市场竞争,打破国外插秧机独占国内市场的不正常局面。

⑶有助于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a.水稻生产机械化是稳定水稻生产,增加稻农收入的重要措施

我国种植水稻的农户约有1.58亿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4%。

稻米是全国人民的主要口粮。

在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增多,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很多地方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已经显现,尤其是水稻育插秧和收获季节劳动力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实践表明,水稻种植、收获两个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可分别减少劳动用工量40%和76%,大幅度提高工效;机械栽插比人工手插平均节约成本450元/公顷左右,提高单产375公斤/公顷以上;机械收获较人工收获节省成本300元/公顷。

因此,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水稻生产,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b.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

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97%以上,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了水稻产量,而且机械化收获可减少损失3%-5%,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机插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节约耕地。

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水稻生产增产增收。

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的作用十分明显。

c.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艺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相辅相成,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高效、低耗、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条件。

超级稻等新品种和新农艺技术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载体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

在血吸虫病疫区实施“以机代牛”,是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疫区广大稻农的身体健康。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动水稻主产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年产2万台高性能水稻插秧机的生产能力,有助于发展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

上述因素充分说明,无论从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民族工业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方面来看,本项目的实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3.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

3.1项目产品

2ZX-430A步行式水稻插秧机,其机身长230cm、宽150cm、高84(95)cm、重为170公斤,发动机ST168F的输出功率为5.0马力/3200转/分,行驶速度为1.3m/s,插秧速度为0.3m/s~0.6m/s,4行并列,行距30cm,株距为12.2cm~15.7cm,穴苗数3-5株,苗龄1.4~4.0叶,苗高13~20cm,大田耕深12~18cm,整地1~2次,水深0.5~2.0cm,每小时插秧能力1.5~3.5亩以上,结构紧凑、合理,具有先进性和经济性,特别适合南方的山区,半山区的小田块作业,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2ZX-430A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是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3.1.1技术特点

公司研制开发的2ZX-430A型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主要由:

分插机构、供秧机构、秧箱、动力部分、插秧机架及其滑板、播种装置(后体)升降、其他辅助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该插秧机集机、电、液压控制为一体,属集成创新技术。

3.1.2关键技术

a.分插机构

分插器直接与秧苗接触,其动作由分秧、取秧、插秧三个步骤来完成秧苗的插种作业。

为确保秧苗插直、插深、插稳且对秧苗不勾不伤,分插器必需按一定的轨迹运动,驱动机构的作用就是使分插器按要求的轨迹和姿态准确可靠地运转。

驱动器实现的功能有:

①使分插器按一定的轨迹运动,运动轨迹为余摆线状;②分插器沿着轨迹运动时,对应取秧、插秧位置有不同的姿态,以保证取秧顺利和插秧质量的稳定性。

b.供秧机构

为了建立高速水稻插秧机椭圆偏芯轮分插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必须分析推秧装置对该机构的作用。

采用作者推导的解析式刚体复合运动微分方程式对该机构的推秧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基。

通过编程计算,推秧装置由以下各动作实现:

动力经齿轮传动至自动换向凸轮轴→凸轮轴带动滑体作自动往复动作,滑体每往复一次带动供秧凸轮动作输出一次→供秧凸轮带动杠杆驱动机构完成一次送秧动作。

插秧机供秧、分插机构的速度,在株距选定后,随插秧机的运转速度同步变化,确保插秧质量的一致性。

c.动力底盘

动力驱动要求完备的液压系统、高离地间隙,使底盘具有良好的水田通过性能,较小的滚动阻力,减少影响作业质量的土层、水层干扰。

水田驱动通用底盘的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

鉴于多种株距及输出转速的特殊需要,设计了独立的动力输轴变速箱,形成提供多个档次的输出轴转速,还可按需要配制齿轮,达到配挂机具所需要的转速,且动力传动路线简练紧凑。

3.1.3工艺比较优势

2ZX-430A型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与现有同类机动水稻插秧机存在以下比较优势:

插秧部件采用后插曲柄式秧爪栽植的插秧机构;采用整体式、八字形取秧叉口;带推杆导向槽秧爪及秧根防塞推秧的载秧装置;送秧轮由单排改为双排;采用机械结构调节插秧深度;液压系统改为内循环控制;行走结构由链条传动改为齿轮传动;转向离合器由牙嵌式改为摩擦式;采用前置式往复滑杆驱动型移动箱机构、凸轮连动纵向送秧机构;中间浮板与液压升降装置构成液压仿行机构,自动排淤塞(防淤泥、水)等。

3.2市场预测

3.2.1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

纵观世界水稻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二种模式,即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技术。

采用直播种植技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欧美国家。

亚洲地区以育秧移栽为主,水稻插秧移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我国水稻移载种植模式主要是人工插秧种稻,生产工艺落后,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作业效率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是农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⑴国外情况

目前世界上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

日本、韩国以育苗移栽机械为主,以日本为代表。

欧美国家以直播机械为主,以美国为代表。

这些国家的水稻生产水平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

水稻种植方式与我国大体相同,基本上是育秧、插秧。

由于水稻机械插秧较直播难度大,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1970年左右才较好地解决农艺与机械结合的难题,使水稻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干燥等生产环节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日本插秧机的主要特点:

一是机型系列化。

步行式两轮驱动,有2、4、6行,乘坐式三、四轮驱动,有4、6、8、10行(行距300mm,株距120-200mm可调);

二是作业效率高,插速高达300~500次/min,最高作业速度1.4m/s;

三是自动化程度高,广泛采用液压技术、自动控制和安全装置;

四是整机质量小,广泛采用高强度轻金属,塑料制板和型材等,零件精密、轻巧。

韩国:

插秧机主要是从日本引进技术生产,机型和结构与日本插秧机类似。

韩国目前规模较大的生产插秧机的企业有4家,这4家公司早期都从日本全面引进技术。

其中:

国际株式会社采用的是日本洋马公司的技术;东洋株式会社采用的是日本井关的技术;大同工业株式会社采用的是日本久保田技术;LG采用的是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的技术。

韩国企业在引进日本技术后,逐步致力于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努力降低成本和价格,目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已基本接近日本同类产品水平。

但由于受日本技术母公司的制约,产品一般比日本落后一两代,并且在市场分配上也受到日方的控制。

为改变这种状况,韩国企业在努力开发自主产品的同时,近年来已成功实现了部分技术来源的多样化。

⑵国内情况

我国在解放后就开始了对水稻插秧机械的研究,首先研制出的洗根苗水稻插秧机,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而未能推广,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台东风-2S型自走式水稻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批拥有机动插秧机的国家之一。

在此以后,随着国家对农机投入的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

到1976年,全国水稻插秧机械保有量达10万余台,水稻机械化插秧种植面积约3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1%,水稻种植机械化插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种植地块小而分散;农村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减少了对农机的投入,农民还没有购买农机的经济实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水稻机械插秧水平降到了最低点,全国机插面积不足18万hm2,仅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0.5%。

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迫切。

国家开始重视对农业的投入,水稻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农村集约化经营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