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
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
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
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荻港(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溃退:
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
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
枯:
指枯草,朽:
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3.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4.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
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
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
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
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
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
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学法指导一:
【找新闻导语的方法】
1.注意导语的特征。
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题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干什么事以及事件的意义等。
2.注意
导语的位置。
比较短小的新闻(只一段话)时一般是第一句话;比较长的新闻(多段话)时一般是第
一段话。
学法指导二:
【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
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
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
(4)新闻的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
)新闻的六要素:
“五个W”+“1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
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导语为正文第一句话。
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
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交流点拨】何时:
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何地:
在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人: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
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阅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交流点拨】此句中的“已”和“大约”用词准确。
“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交
流点拨】此句中的“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说明解放军的英勇。
“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退。
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交流点拨】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
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
因为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2.小组合作交流:
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①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
作者在写新闻时,总是在文中凝聚自己的感情。
②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
,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这一战役
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课时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法指导三:
【新闻语言的特点】
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
(1)语言准确,概括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3)语言精炼,铿锵有力
学法指导四:
【记叙文文章中议论的作用】
1.承上启下,统叙全文。
2.引发读者思考。
3.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
4.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上,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了:
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那冲杀的场面、搏击的气势,恢宏如诗,壮美如虹。
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泄气(xiè) 要塞(sài) 签订(qiān)
督战(dū)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锐不可当: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当,抵挡。
要塞:
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
已经。
歼灭:
消灭(敌人)。
3.背景介绍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
役。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
括了全文。
【交流点拨】第1、2两句是导语部分,其余部分是主体部分。
导语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速读主体部分,思考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并完成下表。
【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时间
渡江大军
地点
兵力
渡江人数
20日夜——21日夜
中路军
安庆——芜湖
30万
30万
21日下午5时
——22日22时
西路军
九江——安庆
35万
三分之二
21日下午5时
——22日22时
东路军
南京——江阴
35万
大部
3.通读全文,口头复述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When(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Where(何地):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Wh
o(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What(何事):
我百万大军突
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Why(何故):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How(如何):
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合作探究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交流点拨】
(一)准确
(1)题目“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中“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不含”用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指不包括九江在内,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说明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三)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交流点拨】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
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
哪路略写?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
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
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3.消息主要用概括叙述,有时可在叙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交流点拨】在叙述中路军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当堂
演练 达成
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
国人民解放战争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这则新闻气势
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拓展训练
毛泽东最为流传的八句话。
①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④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⑤最震撼
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⑥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⑦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⑧最自信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2、外国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重点)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点)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方法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
情景导入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
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
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
答案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
拨款(bō)逝世(shì)颁发(b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3.遗嘱:
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
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
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3.作者简介
诺贝尔(1833-1896),瑞典
化学家
,工程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4.背景介绍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
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
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
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
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
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交流点拨】我获取的信息有: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称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1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交流点拨】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
而X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
是本来就存在的。
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一:
【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交流点拨】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交流点拨】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交流点拨】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
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的分离。
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当堂演练 达
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
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拓展延伸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
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
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
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
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
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
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敬佩诺贝尔的对科学事业的痴迷,更敬佩他的无私奉献。
附: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诺贝尔奖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总括全文
主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所做贡献准确翔实
背景资金来源
资金
管理权和评奖权互为分离
第二课时 学习《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
今天让我们再次共同研读一篇来自国外的新闻佳作,来欣赏一下外国消息的与众不同之处。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钞票(chāo)
弗洛伊德(yī)
粉碎(suì)安慰(wèi)
2.记住重点词
语的词义。
吞食:
吞吃,不咀嚼而咽下。
安慰:
文中指精神上的不满足得到补偿。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导语为
课文第一段。
导语特点是有别于传统消息的导语,采用了抒情式的表达方式。
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
你了解他们吗?
动手查
一查。
【交流点拨】卡拉瓦乔:
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代表作品有《圣马太殉难》《圣马太蒙召》《基督下葬》等。
贝尔尼尼:
生于1598年12月7日,逝世于1680年11月28日,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
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
主要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主要代表作品有“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巴贝里尼宫”……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
9月23日)奥地利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著有《梦的解析》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现代艺术之父”。
主要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四季》静物系列等。
阿波罗:
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神祗之一,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被视为“司掌文艺之神”,主管光明、青春、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光明之神等。
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1323年6月10日)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足智多谋,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本篇新闻的语言富有特色,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试揣摩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印币。
对民族自尊心的唯一安慰将是欧元的硬币。
【交流点拨】唯一,是唯独,独一无二的意思。
用在句中表明绝无仅有只有欧元的硬币才能对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稍作一点安慰
,再无其他了。
2.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可以在这小小硬币的一面自由选择一种图案。
【交流点拨】“小小硬币的一面”表明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对硬币所印图案的选择很有限,仅仅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币,并且只是其中的一面,强调了选择权利之小,反衬了他们心理失衡之大。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导语中“再见啦,卡拉瓦乔。
再见啦,贝尔尼尼。
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
”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没有了著名艺术家的位置的深深遗憾
与惋惜。
对意大利里拉上的卡拉瓦乔,贝尔尼尼这两位天才画家的图像的消失感到不舍与无奈。
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欧元与欧洲民族文化的关系,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
【交流点拨】像所有的货币一样,欧元也有两面,但与其他货币不同的是:
欧元硬币只有一面图案是相同的,称之为“欧洲面”;另一面算是“国家面”,图案由12个欧元国自行设计。
欧元是欧洲国家经历几十年努力才实现的单一货币,而小小
的硬币上却为各国保留了一方“民族天地”。
欧元是欧洲共创未来的象征,但决不意味着各
个成员国将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征。
欧元区12国都有自己的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化,历史和文化的多样化是欧洲的宝贵财富,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精粹使世界更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