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7981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docx

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历史试题二

2015年江苏高考压轴冲刺卷

历史试题

(二)

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5·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第二次调研·1)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

“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

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

”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2015·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第二次联考·24)在“家产制国家”色彩浓重的大蒙古国,由父家长权力发展而来的汗权至高无上。

这种观念一直保持到元王朝。

由此可知元朝()

A.元朝保留较多的原始社会残余B.宗法制色彩浓厚

C.专制主义皇权的进一步膨胀D.君主专制有所削弱

3.(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15)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4.(2015·江西临川一中等五校第二次联考·24)右图是爱德华·马奈的作品《画室里的午餐》。

右边坐着的吸烟男子和左侧的一支旧枪,只是用以转移完全被前面的青年人和后面的妇女所吸引住的观察者的注意力。

两个人物的出现,给人一种幻术般的、非真实的感觉,然而从艺术意境这个角度来看却是确实可信的感觉。

色彩的运用更加深了这一印象。

这幅画应属于()

A.印象画派作品B.浪漫主义画派作品

C.现实主义画派作品D.现代主义画派作品

5.(2015·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零模·14)林则徐在谪戍新疆伊犁的途中,致信友人说:

“彼(英国)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

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进行了“师夷长技”的思考B.因为免官导致意志消沉

C.难以战胜船坚炮利的英国D.看不到富国强兵的出路

6.(2015·江苏省泰州市二模·7)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

“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

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B.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C.中华文明的完整性D.中西文化的关联性

7.(2015·四川省绵阳市二诊·8)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B.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C.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抗战胜利后经济恢复使货币需求大增

8.(2015·山东滨州一模·2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能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C.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经济“滞胀”与新经济政策

9.(2015·山西大同一中、同煤一中期末联合测试·19)著名学者资中筠认为:

“……美国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是不折不扣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下面可作为“逆我者亡”的证据的是()

①实施马歇尔计划②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③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④灭亡利比亚卡扎菲政权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2015·江西五校第二次联考·10)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

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

这一现象()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11.(2015·巴蜀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8)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颁布《义务教育法》B.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C.“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12.(2015·江西省南昌市调研测试·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13.(2015·安徽省江淮名校第二次联考·19)“英同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结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

”下列英国的制度与“中世纪的政治体制”无关的是()

A.责任内阁制B.两党制C.君主立宪制D.议会制

14.(2015·浙江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检·18)1914年7月29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

“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战,欧洲的进步将遭受重大挫折,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

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

A.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B.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C.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重D.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

15.(2015·山东泰安市期末·1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

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B.贡赋C.礼仪D.秩序

16.(2015·安徽省蚌埠市第二次质检·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D.军机处制度

17.(2015·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第二次调研·12)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18.(2015·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第二次联考·21)弗洛姆认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直接造成19世纪“上帝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牛顿的力学D.文艺复兴

19.(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1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20.(2015·江苏省泰州市第二次模拟考试·19)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于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日,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

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

①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充满活力

③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④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的经济霸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2015·福建漳州八校联考·26)(1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

(汉代)

(宋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

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图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材料三亚欧大陆桥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22.(2015·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第二次联考·38)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

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

(3)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理解。

23.(2015·广东肇庆二模·38、3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49年以来,推动中国现代的工作,一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蓝图指导下进行的。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在独辟现代化道路这一点上,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类似。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角度,概括指出毛泽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蓝图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分析这一特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24.选做部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南京市、盐城市第二次调研·24)近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变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保元平治以后,朝纲废弛,兵权终坠武门之手,国为封建之势,人有兵农之别,降至后世,名分皆泯灭,其弊不可胜言。

……大政维新后,四民渐得自由之权,此乃平均上下,齐一人权之道,亦即兵农合一之基也。

于是,兵非从前之士,民非从前之民,均为皇国一般之民,报国之道本无其别。

——(日)由井正臣《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材料二第732条户主的亲属且在其家者及其配偶,谓之家族。

第749条指定家族成员的居住地点;家族成员不得违反户主之意而自己决定其住所;若不服指定,户主可免除对该成员的抚养义务,直至使其离籍。

第750条家族成员的婚姻和有关实行收养等事宜,要经户主允许,否则可使其离籍并拒绝其复籍。

——1898年《明治民法》

材料三子敬感父母乃人情自然的流露,忠孝之大义乃发自此至情。

……我国以家族制度为基础,举国成一大家族,皇室乃我等宗家,我国民以子对父母之敬爱之情崇敬万世一系之皇位,是以忠孝一致不相分,……忠孝一致实乃我国体之特色。

——(日)唐泽富太郎《教科书的历史》

材料四谈近代化,仅强调工业化和经济近代化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近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近代人格、近代品质,就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李卓《日本近现代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促使“四民渐得自由之权”的具体改革措施。

“四民”“均为皇国一般之民”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现象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概括材料四的观点。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15·江西省红色六校第二次联考·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

“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

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

“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

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

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5·湖南省衡阳市毕业班联考

(二)·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请从战败国处置角度分析为什么二战后能维持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

D.【中外历史人物评价】(2015·南京市、盐城市第二次调研·25)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很荣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尔利将军。

……今一旦得赫尔利将军之助,使我们有实现此目的之希望,我非常高兴地感谢你的代表的卓越才能和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向是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的。

我深愿经过你的努力与成功,得使中美两大民族……永远携手前进。

——毛泽东《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1944年11月4日)

材料二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危险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

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

我们有两条:

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至于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毛泽东《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1955年1月28日)

材料三为了有利于中美高级接触,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不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作两国高级接触的前提条件。

……台湾问题应与整个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这一政策调整奠定了中美两国在存在着重大分歧的情况下逐步接近的基础。

但是,在中美建交的问题上,中国却始终坚持美国必须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基本原则。

这三项基本原则一直贯穿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过程中,为此,中国对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阴谋进行了一次次坚决的斗争。

——张化《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毛泽东主张中美“携手前进”的目的。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面对中美重大分歧,毛泽东的处理方式呈现怎样的特点?

综合以上材料,从毛泽东对美政策调整的视角出发,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015年高考压轴冲刺卷·江苏卷

(二)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封制,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

从题干信息“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说明AB项说法正确,排除;“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说明C项说法正确,排除;材料无法反映分封制是从幽王时期才开始遭到破坏,故D项符合题意。

2.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大蒙古国的传统是把国家看作家庭的财产,孤儿由父权发展来的蒙古国大汗的权力至高无上,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元朝,说明元朝皇帝把国家看作自己家庭财产的因素仍然明显,自然有利于专制皇权的进一步膨胀,故选择C项。

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原始社会,排除A项;B项不正确,宗法制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D项与题意信息矛盾。

3.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美国的民主意识,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解析】题干意思是17世纪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故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17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尚未独立;B项与史实不符,17世纪末,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权;D项错误,早在16世纪文艺复兴已经传播到整个欧洲。

4.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从材料信息“色彩的运用更加深了这一印象”,结合所学知识印象派注重光与色的运用,故选A项。

5.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该题以“林则徐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林则徐在致朋友的信中提及:

“英国的大炮比我方大炮的射程要远很多,这是武器装备不如人家……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既远调百万貔貅(píxiū,古时候对军队的称呼),岳飞、韩世忠在世也只能束手无策……”,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与题意及史实不符,错误;所以该题答案为A。

6.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析】据题干信息“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可知,林纾强调欧洲文艺复兴没有将他们的“古文”拉丁文废除,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古代汉语为载体的,要学习、研究、继承古代文化,不能废除古代汉语文言文,也就是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性,选择B项符合题意。

7.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意在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解析】从图表中可分析出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额不断增加,通货膨胀严重,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8.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世界经济政策

【解析】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B错误;经济大危机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缺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由国家主导但是最终被迫放弃,故C正确;新经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且运行良好,故D错误。

9.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的霸权行为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二战后扶植、控制西欧的计划,并没有使西欧国家灭亡,①项错误;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并没有灭亡日本,②项不正确;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推翻了反抗美国的萨达姆政权,③项正确;美国发动了对利比亚战争,灭亡了对抗美国的卡扎菲,④项准确。

综上选A。

10.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析】从材料信息“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而“劳动模范”属于广大群众,故这一现象体现“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B正确。

11.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中国科技与教育

【解析】改革开放时期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袁隆平培育了“南优二号”杂交水稻是1973年,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成就,故B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八十年代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故A正确;“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是1983年,故C正确;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故D错误。

12.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解析】儒家思想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变化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

13.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材料中“英同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说明中世纪的政治体制与近代政治体制有很大的渊源,但两党制却是近代产物,开始于17世纪,故选B项。

其他三项代议制特点均与中世纪政治模式有关。

14.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一战后的美国。

【解析】A项错误,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是二战后不是一战后;B项正确,一战后美国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有利于美国领导世界;C项错误,国联是被美英法等共同主宰,不利于领导世界;D项不符合史实。

15.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礼”

【解析】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认为确立礼是国家的躯干,对于一国而言,“礼”即是国家的统治秩序,故选D。

16.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三省六部制度。

【解析】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与科举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成熟的文官政治,从而使“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

B项最能说明这一点。

三公九卿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