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7688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docx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总结大纲

救亡图存的方法

1)器物:

洋务派

2)制度:

维新派

3)文化:

革命派(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

注: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指出革命乃“开发文明之利器”

陈的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出“人权、平等、自由”思想,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2)重估儒家思想,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带有思想启蒙的功利色彩

1)前期:

白话文运动(1917-1920)

A工具的革新,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从进化论的角度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内容的革新,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

成绩:

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0年,胡适发表《尝试集》(第一部白话诗集)

2)后期:

新文学的建设时期(1921-1927)

⑴译介外国文艺思潮。

⑵文学社团蓬勃开展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为写实主义(郑振铎、叶绍君、许地山等)

创造社:

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主要为浪漫主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3)创作成绩斐然

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1923年)和《彷徨》(1925年)

郭沫若诗集《女神》(1921年)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沉沦》

文研会的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

“五四”十年的小说:

1)多为短篇小说

2)宣扬个性解放思想(对智识阶级)和人道主义思想(对抹布阶级)

3)恋爱题材居多

4)突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

鲁迅(189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1)开创农民(多见于《呐喊》)与知识分子(多见于《彷徨》)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人物系列

2)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表现的深切”)

3)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格式的特别”)

注:

鲁迅是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狂人日记》

写于1918年,后收入《呐喊》,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茅盾对于鲁迅小说的评价)

主题:

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形式上的突破:

1、以交错叙事来打破连贯叙事

(根据人物的感受来重新剪辑情节、安排叙事时间。

2、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来取代全知全能的叙事(日记体小说)

3、独白式的心理分析取代以情节为中心的小说传统

小说采用片段组接的结构方式,13个片段,每个片段采用由物及我,由外在客观到主观心理的内在结构逻辑进行铺展和呈现

4、反讽手法的运用

1)小序的文言体和正文的白话体构成了反讽

(表面上降低了文本价值,实际上抬高了作者的期望目标)

2)自我贬损式的结构反讽

(狂人追查凶手却发现自己也是凶手)

《伤逝》

主题的争论:

三种说法:

1、以夫妻之情来隐射兄弟之谊

2、反思启蒙运动

个性主义与社会时代相脱节。

”非人间“才是悲剧的真正来源

3、妇女解放(经济独立之于女性解放的重要性)

《伤逝》的艺术特色

1)第一人称的限制性的叙述视角

2)以手记体来展现人物的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

3)鲜明的人物形象

涓生:

复杂矛盾的觉醒的知识者,内向多思,但也有卑怯冷漠的一面

注:

涓生的迟疑(要不要告诉子君感情的真相,经过心灵的挣扎,反对欺和瞒,因为被毁的承诺只是被揭穿的罪过,尚未被毁的承诺却是尚未被揭穿的罪过,最终选择在遗忘中绝望前行。

注意文本结尾的深刻含义)

子君:

纯真热情,但对严酷的现实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居家生活中沦为平庸软弱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4)多元深层的思想意蕴

表层意蕴:

凄美的爱情悲剧,引出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

(爱必有所附丽,“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对个性解放的反思,说明整个社会没有根本改造就谈不上真正的个性解放。

中层:

(“五四”文学革命落潮后知识分子的分流,最初的反叛最终分裂,或在犹豫中退却,或在绝望中前行)

深层意蕴:

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即使爱情也无法改变。

《阿Q正传》

一、双性同体的叙述(对话性的复调小说)

史官型的叙述者与游戏型的叙述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主体)(体现欧洲文化的符号主体)

游戏型的叙述者隐于史官型的叙述者中有两种差异较大甚至截然对立的立场、态度和声音的存在。

《阿Q正传》的话语世界具有广场特征

各种社会话语的呈现:

二、叙事结构:

表层故事模式:

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传记中的一种经典故事模式的戏拟

(通过故事结构层面上的贬低化处理,作者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脱冕性处理,使其暴露荒唐可笑的实质)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一、精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整体上是寓言式的写作模式

注意厘清寓言与象征的区别:

寓言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道理与物象是自由、飘移和暧昧的。

象征中甲与乙是一一对应,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始终与善于抒情的浪漫主义保持一种相互渗透关系

1、鲁迅小说的诗性叙述

设置诗性人物(13/25)

采用日记、手记和书信体

设置情景,让诗性人物倾诉和议论

2、鲁迅小说具有诗性情感

三、调和多种创作方法(如反讽、象征等)

四、在文学创作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

1、虚与实

2、张与驰

3、大与小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与茅盾、巴金、叶圣陶的现实主义的区别

1、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一般是将时代性和现实性现象作为背景性因素,特别注意表现的是特定现实和时代背景中具有丰富文化积淀因而长期存在的事件、生活方式、场景、意象、人物类型、性格和精神特征,关注和表现他(它)们在新时代的表现和命运。

这些场景、人物、事件既是过去的也是当下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鲁迅关注的是集体表象

这种集体表象是深刻而将长久引导和影响着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使几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道路、精神特征、人格模式、生活方式和性格命运等都具有极强的文化复制性和仿象性。

2、茅盾、巴金和叶圣陶的小说的现实主义

继承欧洲十九世纪作家及时敏锐地捕捉和表现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时代和现实主义的生活现象,紧紧关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时代和现实主义的生活现象。

*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

海平面下深隐而极度时代大潮中奔腾汹涌但转瞬即逝的滔

稳定的世界对于时代天大浪和浪尖上跳跃的浪花

飓风大潮的感应状态

鲁迅的小说创作

一、圆圈模式

《伤逝》:

会馆——吉兆胡同——会馆

暮春——冷冬——初春

《阿Q正传》:

阿Q画圆圈

《狂人日记》:

正常——癫狂—正常

二、驳杂丰富的色彩

悲情戏谑愤激灵怪

三、深度文化思想与高妙创作手法的结合

四、立足现实与超越现实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名文,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沉沦》:

1920-1921年,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了《银灰色的死》、《沉沦》和《南迁》,后结集为小说集《沉沦》,1921年10月由上海的泰东书局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单篇短篇小说《沉沦》,创作于1921年5月,是郁达夫的代表作。

发表后毁誉参半,周作人为之辩诬。

《沉沦》在艺术创作上的创新:

1、结构上:

生活片段、琐事(主人公主观意识的流动性)

郁达夫的《沉沦》有别于传统小说之处:

郁达夫的小说在结构上随“情”所欲

传统小说注重情节,以事件为中心,人物为事件服务。

2、叙述视角:

第三人称为主,混合第一、第二人称的限制性视角

3、“零余人”的形象的塑造:

不甘沉沦又无力自拔,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互纠结的时代病患者。

(“他”、老郁、“Y”、于质夫、文朴、李白时等)

“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袋里无钱,心头多恨”(主观上不为世俗所容,客观上不为社会所容,一群被社会抛弃最终又抛弃社会的人)

人格与环境对立---灵肉冲突---以特殊方式反抗社会---忏悔(郁达夫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中肯定被毁伤的个人的价值

4、唯真唯美的艺术追求:

描写主人公内心真实的苦闷,强调主观感受的审美价值

《沉沦》:

诗化小说

郁达夫是个情绪型作家,延续鲁迅诗化小说的传统(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小说系列)

*鲁迅《故乡》(1921年1月)、《社戏》(1922年10月)、郁达夫的《沉沦》、柔石的《二月》(1929)、沈从文的《边城》(1934)和萧红《呼兰河传)(1940)

郁达夫的文学创作的思想资源:

1、本土文学的影响

明清言情小说

苏曼殊的小说

2、域外小说的影响

西方现代小说(屠格列夫、施托姆、劳伦斯、哈代等)

日本“私小说”(以作家自身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侧重于人物的心理剖析,抒发对生活的感伤咏叹,以佐藤春夫、葛西善藏为代表)

•郁达夫现象:

(“五四”时期颓废思潮)

*颓废在西方指世纪末审判前的状态:

混乱、狂放、无序“黑色的光辉”

郁达夫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作家。

《沉沦》小说创作流派(王以仁、叶灵凤、邵洵美等)

*鲁迅郁达夫

“人的文学”另类的“人的文学”

理性的人文主义感性的人文主义

整体出发(宏大叙事)个体出发(个人叙事)

再现之真(化实为虚)表现之真(化虚为实)

共同点:

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感、悲剧感和忏悔意识

《沉沦》:

对争议点的认识

《沉沦》争议点:

露骨的自然倾向的描写(袒露自我、张扬个性、适性任情、疏离主流)

1、保守派:

黄色文艺

2、革新派:

反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文学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2)文学在表现人的问题是无法框定的

以创造性的个体体验到的文学性的人性体现在文本中,它最高的价值是为社会和读者提供具有文学意义上的对生命的独特思考、体验和交流。

这种文学的特殊效应,不应以一般性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判断来简单评量和取舍。

《沉沦》中的“人”的形象的意义,是要通过人的自然性内容的露骨表现,完成他对人的社会性的怀疑和轻视,从而建立他对人生、人类世界的形而上的、悲观性的深刻体认和思索。

从《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嬗变

《沉沦》:

性的苦闷(个体)

颓废情调、直接倾述和自我心理剖析(抒情方式)、语言的情绪化

《春风沉醉的晚上》:

生的苦闷(社会)

1、结构上:

设置“我”和陈二妹(故事的框架,既定的轨道)/《沉沦》结构松散拖沓(随”情”所欲)

2、情节量增加,出现了情节冲突

3、抒情方式:

内心剖析、直抒胸臆的惯用手法与人物刻画、叙事写景有机结合

环境描写有了象征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

一、自我的写真

二、感伤的抒情

三、结构的散文化

四、清新流丽的文笔

《沉沦》:

延伸阅读比较

•《沉沦》(1921年)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1927年)比较阅读

《沉沦》(8节心理片段)《莎菲女士的日记》(35篇日记)

1、视角男性(“他”)(弱势)女性(“我”)(强势)

2、创作模式一男数女一女多男

3、结局自杀(柔弱而彻底的反抗)出逃(回避现实)

4、创作方法主观抒情心理写实

5、意蕴个体的性的苦闷新女性的爱与欲的矛盾

与国族和时代的纠结

共同点:

通过性心理的描写来展现世纪末思潮下个体的感伤(时代病)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北大预科毕业,1916年任职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任《小说月报》主编,现代著名小说家、文艺批评家。

代表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腐蚀》等。

第一阶段的小说(《蚀》三部曲):

旨在揭示小知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心态(经历了人生才去写作)

第二阶段的小说(《子夜》和农村三部曲):

回答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为写作而去观察人生)

第三阶段的小说:

回答要抗战到底的问题(为写作而去观察人生)

A茅盾小说的时代性:

选取重大题材表现历史潮流的方向,并给人鼓舞的力量。

*“时代性”1)时代给予人们怎样影响2)人们的集团活力又怎样地将时代推进新的方向

B茅盾小说的社会性:

要求作品通过极其广阔的社会画面和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展示整个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政治思想面貌。

茅盾的小说整体上从纵横两方面来展现:

1)横向“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

2)纵向“社会主义的方向”

成功塑造了时代女性系列、民族资本家系列、知识分子系列等

茅盾是左翼文学的重镇,开创了社会剖析派小说。

《子夜》:

创作于1931至1932年,出版于1933年。

共19章,第1-2章为开端,5章为工农斗争,9章为民族资产阶级,第17章为高潮,第18-19章为结局,主要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为主线,多线来展开多种矛盾,呈现为网状结构。

叶圣陶评茅盾创作《子夜》“兼具文艺家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

“运用真正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阶级和社会关系”(瞿秋白)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统一

吴荪甫:

20年代民族资本家形象,游历欧美,果断,有魄力,精明能干,“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但在巨大挫折面前较为脆弱。

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

民族资本家系列:

吴荪甫、王伯申、严仲修、林永清等

《春蚕》创作于1932年,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之一,反映了当时日本货的倾销导致农民经济破产的悲剧。

从经济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

埃德加.斯诺认为它与《阿Q正传》均为不朽的“杰作”

一、《春蚕》的双曲线的结构

二、《春蚕》与江浙民俗文化

养蚕文化

礼仪文化(讲究孝悌)

*湖州地域文化:

开拓、变通、尊重女性

三、《春蚕》的对比模式

1、两代农民的对比

老通宝多多头

忧喜无常生性爽朗清醒宽容

不明事理

偏执、迷信

二者相同点:

不满现实、不甘于贫困、纯朴、忠厚、能干

2、女性形象的对比:

阿四嫂荷花六宝

老成持重反抗明朗、单纯

诙谐张狂痴情

同:

三人都很泼辣

3、不同人对于荷花的态度的对比

老通宝:

嫌厌、咒骂

多多头:

宽容、同情

六宝:

嫉妒、忌恨

《春蚕》的艺术特色: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鲜明生动

老通宝:

传统守旧的农民形象

多多头:

逐渐觉醒并走向反抗的农民形象

荷花:

富有反抗意识的农村女性形象

二、政治理念与艺术技巧的紧密结合

社会剖析小说:

是左翼小说的一个分支,依靠理性分析,从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从戏剧性强的情节中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小说样式,关注社会重大问题,重视文学的时代性。

主要以茅盾(《子夜》)、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吴组缃的《樊家铺》等为代表。

丰收成灾(重大题材)—主题先行(农民的出路)—客观写实

叙述视角:

从作家全知突入到限制性视角(通过老通宝的心理剖析)

三、语言的生动幽默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复。

1921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入党,后遇害为国民党当局杀害,左联五烈士之一。

代表作《三姐妹》、《人鬼和他妻的故事》、《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创作于1930年1月,反映浙东典妻的风俗,以此表达左翼文人的伦理关怀。

主要人物:

春宝娘(麻木驯服、逆来顺受)

创作特点:

1、聚焦在母爱上,着眼点为母子关系

2、将故事放置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去展现

(农村经济破产)

3、侧面人物加以对比烘托(皮匠、秀才、地主婆)

4、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心理

左翼小说:

属于人民的文学,从阶级斗争的立场出发,反思整个社会的不合理存在,关注人性的内涵,这是左翼小说对人性书写的独特之处。

*非人性生活的实录——无产阶级人性的重建(革命是恢复人性的必经之路)

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

人性的启蒙阶级的启蒙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京派代表作家。

1924年,离开凤凰去北京求学,后从事写作,30年代起开始执教于青岛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

代表作《边城》、《长河》、《八骏图》等。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乡土和都市两大题材,赞美湘西世界自然健康的人性,批判都市社会唯实唯利和空虚萎缩。

通过对人性世界(含神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严肃地探讨人生,讴歌健全的人性形式,从而构成由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世界。

乡土小说:

《阿黑小史》、《萧萧》、《柏子》、《边城》、《长河》等

都市小说:

《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八骏图》、《大小阮》、《有学问的人》等

*二元对立的模式:

乡村—都市、下等人—上等人、文化—文明

(沈从文对于人性理想的单纯讴歌)

沈从文小说的整体特色:

一、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他常把主体情绪投注到人物和物象中,使之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或借助梦境象征曲折地表达主体的情感评价,酿造浓郁的抒情性。

二、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

1、单线结构(《萧萧》)

2、双线结构(《边城》)

3、镶嵌结构(背景镶嵌和故事镶嵌)

4、流动性结构(人事的流动—视角的流动—背景的流动—时间的流动)

*结构上追求自由,随物赋形。

(采用各种文体,日记体、书信体、对话体等)

三、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

(沈从文被称为“文字的魔术师”)

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厚实、朴讷而传神。

(少用过渡词,造成意象的跳动感)

沈从文的小说美学:

关键词:

现实、梦、恰当

“必需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好好修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才可生成为小说”

*现实:

社会现实梦:

生命形式

沈从文的“生命”观:

“我信仰生命”、“美在生命”

1、原始的生命状态(神巫、野人)

2、自在的生命状态(萧萧、柏子)

3、个体自为的生命状态(翠翠、夭夭)

4、群体自为的生命状态

*生命具有神性

1)“不管是带有咸味的海水还是带有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止,这才是生活,是生命,我需要的就是绝对皈依,从皈依中见到神”

2)“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方能爱国”

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具象化:

健康雄强的人生形式

1、人与自然契合,具有纯净、明朗、美丽的特征

2、人能够把我自我,崇尚理性

3、不为自我满足,扩大到个人生活之外的社会运动中去。

*“生命虽然渺小而脆弱,只要不缺少向上信心,却可以完成许多大事”

《萧萧》:

写于1929年,乡土题材的作品,田园牧歌的情调。

*沈从文对于湘西世界的“回顾”

(对于自然世界的热衷,暗含着对于现存世俗社会的批判)

一、《萧萧》的叙述重点:

人物在处境变异中的应对和选择

叙事结构:

散文化

萧萧的起居生活、萧萧对“女学生”的朦胧期待、花狗对萧萧的引诱形成同质延宕性的描述,而不是环环相扣的叙事序列。

(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情节紧凑)

•萧萧对自身命运的不自知(开始)——对自身命运的不自知(结局):

童养媳的故事的重复(文本构成封闭性的回环结构)

*“他们不曾预备要别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

二、《萧萧》:

创作设计

创作逻辑:

沈从文重视个体的心理改造大于外在的社会革命的改造(作家的思想)

在文学创作中,对于“完美”的重视要大于对于“真实”的重视(作家的创作观)

*“一个诗人其所以不同于常人之处,不应是他生活的离弃,却应当是他作品所表现的完美”(沈从文)、“以我的客观的态度描写现实”

在艺术和现实的问题上,更侧重主体内在情感的抒发(“我的”独有的情思)

*所谓“我的客观的态度”是指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观实际出发,总须固守“爱”和“思想”的标准。

(沈从文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将“爱”和“理想”看得比政体变革更为重要)

例如:

《萧萧》童养媳的故事

沈从文重笔去刻画陷入困境中的畸形人物萧萧的灵魂,由此写出作家对于缺乏“思想”而毫无知觉者的惋惜

*作品所呈现的“平静”表现后的作家的“热情”(指向沈从文理想人格的塑造)

2、“重自由创造”

沈从文重视艺术的“设计”(幻美),而非纯粹的客观写实(逼真)

原因:

沈从文追求艺术的唯美和纯粹,承继王尔德的影响

王尔德认为“艺术家的任务在创造,而非记录”

*“我不大明白真和不真在文学上的区别,也不能分辨它在自我情感上的区别。

文学艺术只有美或恶劣,道德的成见和商业的价值无从掺杂其间。

精卫衔石杜鹃滴血,事即不真却无妨于后人对于这种高尚情操的向往”(沈从文)

例如;《萧萧》的结局的设计

1、封闭循环的结局(个体生命的自在状态,对于自身处境不自知的状态)

2、乡人对于萧萧的处罚:

仪式

乡人宗教是实用和道德的,而非伦理和深思的,仪式作为判断行为,能否保持原来的精神,决定于仪式的执行者。

《萧萧》中的乡人偏向实用的一面,让萧萧逃过大劫大难。

(个体命运的偶然性)

《边城》:

写于1934年,沈从文的代表作。

人物:

老船夫、翠翠—顺顺和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

社会变迁:

“渡船”/“碾坊”“走马路”/“走车路”

小说的结局:

悲剧性(爱的挽歌)

(命运的无常——悲剧感,楚人的血液给了沈从文一种命定的悲剧感,“美丽总是哀愁的”,“美丽,但不要喊出声”)

*清新(外在)—热情(内在)、文字的朴实—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

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关注点:

环境对于人的自由的钳制和人物的反钳制

自我意识的苏醒与自我意识的沉睡

《边城》:

环境变异中人物的选择始终如一(信守人之本质、抗拒环境对于生命自由的支配)

翠翠:

不自知——自知

小说的结局是开放性的,翠翠在等待她的理想的爱情,而二老离开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非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边城》的思想内蕴:

在单纯中见其丰富

1、独特的的人生形式

经生命之光辉照着的孕育着人性美得生活方式,表现人类淳朴真诚而又奋发向上的精神。

*湘西人的自然性:

反映湘西人在粗暴而又温柔的自然力之前的自我确证。

遵循着自由原则的情爱,也是正常生命自我主观追求的继续和延伸,但这种悲剧性的自我确证,表征出无力的人本身的脆弱力量和可悲可怜的命运处境。

2、儒道两家的思想

儒家:

积极入世道家:

顺乎天意

沈从文的早期创作:

1924——1934年

A呈现三大创作倾向:

1、痛苦与宣泄(底层青年)模仿郁达夫

2、愤怒和批判(都市世界)

3、怀念和赞美(湘西世界)模仿周作人、废名

第三类为上佳之作,《边城》为其典范之作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一座“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小的希腊小庙”

B沈从文对于乡土抒情小说(狭义的诗化小说)承继和发展

承继:

鲁迅开创了乡土题材的小说,呈现出乡土抒情(《社戏》)和乡土批判(《祝福》)两种模式,废名继承前者(乡土回忆),沈从文模仿废名进入乡土抒情小说创作

开拓性:

优美而宽阔、唯美而深邃

*沈从文与鲁迅、废名的乡土抒情小说的比较

沈从文与萧红的乡土抒情小说的比较

(遵循“自然”的法则,从乡野中滋生出的善良、纯朴和天真,审美的高度去呈现之;萧红严酷地挖掘出北方小城的民众的丑恶、愚昧和觉醒,对人性有着深邃的剖析,但带有回忆的抒情笔调,哀婉的童谣。

沈从文对后世的影响:

1、汪曾祺、何立伟等作家承继了沈老诗化小说的路数

2、新时期港台出现“沈从文热”,台湾影人的影视创作从沈老的小说中深受启发

施蛰存:

(1905-2003),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1930S,主编《现代》杂志,曾与鲁迅论战,坚持文艺自由主义的观点。

他与刘呐鸥、穆时英一起被称为为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一、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1)现代题材的心理分析

《上元灯》、《春阳》、《雾》、《薄暮的舞女》、《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

2)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故事新编)

(使人物思想、语言和行为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