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7296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docx

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

2018年中考复习教案(九下)

九年级下册字词复习

【教学目标】

1、会写重点字词,能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重点成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重点】重点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对易写错字词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九年级下册的重点字词

1、教师强调九年级下册应该重点书写的词语。

锦幛蓬蒿簇新慰藉晨曦瞰望阔绰荣膺一气呵成断壁残垣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天伦之乐望眼欲穿吹毛求疵巉岩骸骨荫庇芳馨云翳一泻千里

周道如砥引颈受戮周道如砥星临万户孱弱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

百鸟啾啾臆测攫取乐此不疲越俎代庖中流砥柱遍稽群籍万恶不赦阴霾

悠然自得睡眼惺忪蹑手蹑脚鳞次栉比无精打采如坐针毡

学生抄写词语,注意字形。

二、反馈训练

学生完成78页的根据拼音写词语,小组内互相批改,更正写错的词语。

三、复习九下重点词语的意思

学生看78页重点词语理解的1-11,注意提示部分。

四、反馈训练

1、(2017·鄂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

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B.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天伦之乐。

C.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D.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3.(2017泰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家风是一种软

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解析】别具匠心:

意思是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蔚然成风: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赫赫有名: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形容声名非常显赫。

潜滋暗长:

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该成语与“影响”搭配不当。

可改为“潜移默化”

【课后反思】

1、优点:

 

2、不足及改进:

 

莘县明天学校初中部个性化教案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重点文章的作者情况,熟记作品。

2、能说出与本册有关的文化常识。

【教学重点】识记重点文章的作者情况,熟记作品。

【教学难点】对文化常识的识记。

【教学过程】

1、复习九年级下册的文学常识

检查学生早读背诵情况,让学生完成79页第三题。

小组内互相批改,对答案。

教师强调下列文章的作者情况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

《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尼亚舅舅》等,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威尼斯商人》作者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时代的灵魂”,著有“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

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

法国作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关雎》、《蒹葭》选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书中大量采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公输》选自《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辑录,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本文所述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纪传体: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

《战国策》《三国志》都为国别体。

编年体:

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例如: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

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

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名著导读

二、达标训练

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岳阳市)

A.“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B.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

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舂、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连云港中考)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中体裁,共130篇。

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在关于朋友关系的各种称谓中,金兰之交指的是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布衣之交指的是以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解答】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D.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友人。

故选C。

【课后反思】

1、优点:

 

2、不足及改进:

 

莘县明天学校初中部个性化教案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复习目标】

1.识记本课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结合问题,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记忆。

2.重点句子的准确翻译。

【复习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准确理解

【复习过程】

1、直击考点

(一)听写

1.字词:

睿智恪尽职守重蹈覆辙汲取吹毛求疵咬文嚼字

2.名句理解填空:

(1)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表现劳动人民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刘方平《月夜》一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诗句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晏殊《破阵子》一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二)组内互批互改

二、合作学习

组内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快速翻译课文,自己勾画重点词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资料书P81-83的练习。

四、反馈矫正

五、教师精讲点拨

1.重点字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2)傅悦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责任,使命。

(4)动心忍性:

使…惊动使…坚强

(5)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6)衡于虑:

通“横”,梗塞,不顺。

(7)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8)而后作:

奋起,有所作为。

而后喻:

通晓,明白。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3)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

这样以后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想明白。

3.思考问题,理解课文思想

(1)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

(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

(2)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

第二问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答共同点:

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2)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不同意。

(1分)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分)(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

【课后反思】

1、优点:

 

2、不足及改进:

 

莘县明天学校初中部个性化教案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复习目标】

1.识记本课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结合问题,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记忆。

2.重点句子的准确翻译。

【复习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准确理解

【复习过程】

2、直击考点

(一)听写

1.字词:

慰藉深邃荣膺锦幛怅惘根深蒂固豁然开朗

2.名句理解填空:

(1)苏轼《浣溪沙》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2)李清照《醉花阴》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4)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5)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作者采用拟人手法,讽刺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的句子是: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二)组内互批互改

二、合作学习

组内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快速翻译课文,自己勾画重点词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资料书P83-85的练习。

四、反馈矫正

五、教师精讲点拨

1.重点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祸患,灾难辟:

通“避”,躲避

(2)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

这已:

停止,放弃

(5)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6)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2.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

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高官厚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辩通“辨”,辨别。

3.思考问题,理解课文思想

(1)请你从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答:

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3)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

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答: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答:

中心论点:

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课后反思】

1、优点:

 

2、不足及改进:

 

莘县明天学校初中部个性化教案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

【复习目标】

1.识记本课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结合问题,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记忆。

2.重点句子的准确翻译。

【复习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准确理解

【复习过程】

3、直击考点

(一)听写

1.字词:

虔诚休憩沉湎万恶不赦引颈受戮断壁残垣

2.名句理解填空:

(1)杨炯《从军行》中表现诗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李白《月下独酌》一诗中以神来之笔表现自己寂寞无友,看似热闹实则孤独寂寞的诗句是: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杜甫《羌村三首(其三)》一诗中父老解释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4)杜甫《登楼》一诗中写景有囊括天地之感,论事有纵观古今之概的诗句是: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边塞风大的诗句是: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二)组内互批互改

二、合作学习

组内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快速翻译课文,自己勾画重点词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资料书P86-88的练习。

四、反馈矫正

五、教师精讲点拨

1.重点字词:

(1)遂逐齐师:

遂:

于是,就逐:

追赶,追击

(2)有何间焉:

参与

(3)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普遍

(4)小大之狱:

案件

(5)既克:

战胜齐军以后。

既,已经;克,战胜。

(6)肉食者鄙:

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7)公将鼓之:

击鼓进军

(8)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9)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

(10)望其旗靡:

倒下

2.重点句子翻译: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位高禄厚的大官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有些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答:

(曹刿)下车去看车轮轧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向远处眺望(被击溃的齐军)。

(4)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

对方的势气已枯竭,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能够打败对方。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思考问题,理解课文思想

(1)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答:

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例如:

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

(2)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本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

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

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答:

课文中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而材料中赵王不能知人善用,导致了失败。

(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

(3)请简要分析课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

答:

一,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二,后文详写曹刿论战,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的“远谋”。

(4)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的远谋表理在哪些地方。

答:

“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

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战前、战中、战后的肉食者和曹刿的不同表现来做答)

【课后反思】

1、优点:

 

2、不足及改进:

 

莘县明天学校初中部个性化教案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复习目标】

1.识记本课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结合问题,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记忆。

2.重点句子的准确翻译。

【复习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准确理解

【复习过程】

4、直击考点

(一)听写

1.字词:

愤懑阴霾恻隐中流砥柱一泻千里鳞次栉比

2.名句理解填空:

(1)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白居易《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5)夏完淳《别云间》一诗中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二)组内互批互改

二、合作学习

组内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快速翻译课文,自己勾画重点词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资料书P88-90的练习。

四、反馈矫正

五、教师精讲点拨

1.重点字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朝服衣冠:

穿戴(3)旦日,客从外来:

第二天

(4)明日徐公来:

第二天(5)孰视之:

仔细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7)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8)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9)皆朝于齐:

朝见、朝拜

(10)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11)暮寝而思之:

躺,卧

(12)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2.重点句子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答:

(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