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952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docx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

年级:

四年级学科:

语文时间:

2013-6-3

第十六周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教材简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偶然相撞到相遇、相邀、相处的过程。

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充满童趣,适合学生阅读、感悟。

细读此文,既可以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的普通之处,又可以真切体味到爱因斯坦为了潜心研究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伟大一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理解本课生字及生词。

2.理解爱因斯坦的话,体会爱因斯坦虚心接受意见、改正缺点的可贵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课时划分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2课时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课时

五、作业安排

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

六、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课生字及生词。

2.理解爱因斯坦的话,体会爱因斯坦虚心接受意见、改正缺点的可贵品质。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

  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

(板书:

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

3.检查自学:

三、理清文章层次。

  

(1)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

第1—3自然段;第二次:

第4、5自然段;第三次:

第6自然段)

(2)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

  (3)填空练习。

  第一段是()自然段,写()

  第二段是()自然段,写()

  第三段是()自然段,写()

  第四段是()自然段,写()

  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

3.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请大家再读读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四句话:

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指名交流(从“时间先后顺序”、“不同情况下见面”、“关系越来越密切”等方面交流),师相机评议(如“你读得很仔细”、“你很会动脑筋”)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完成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

传承诵读

一、复习检查

请学生说说,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人什么样的人?

那么,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二、自读课文写体会。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或者普通,还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学生自学课文,交流。

三、讨论交流。

(一)从哪些地方我们能感受到爱因斯坦的伟大?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父亲听后兴奋地说:

“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

你知道爱因斯坦取得了哪些成就?

2.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

“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看到了爱因斯坦具有怎样的品格?

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那么,你从这样一边走路一边在思考着什么,还看出了什么?

3.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

“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从这样一句话中体会出爱因斯坦的伟大的?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放射出温柔的目光。

说说他听到了哪一句话?

小姑娘说你并不伟大,他有没有生气(没有)。

他不仅没有生气,还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你体会到什么?

4.“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四、讨论。

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大家都各执己解。

请学生说说,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如此衣衫不整、卧室里一塌糊涂?

(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

我们从他在生活上的平凡见到了在科学上的伟大。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引申。

同学们,我们身边没有最伟大的人,连能称为伟大的人也很少见到。

我们都见到的是普通、平凡的人。

有平凡的母亲、平凡的老师、平凡的工人……但是,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有伟大之处吗?

请大家以《伟大与平凡》为题,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可以结合爱因斯坦谈谈,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人谈谈。

板书设计:

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撞——遇——等待

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平凡

潜心科研关爱孩子——伟大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宋庆龄的生平。

2.图片、投影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枝干粗壮

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拒虫香气崇敬怀念

永久保持高贵之处

第一课时

一、传承诵读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宋庆龄生平。

板书课题: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解题。

(1)理解词语:

故居、樟树。

(2)讨论:

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

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四、自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五、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2.谁知道1-3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宋庆龄故居有两棵樟树)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3.那第6小节又主要写了什么呢?

(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六、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传承诵读

二、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出示图片)这座白色的小楼就是宋庆龄的故居,当年她在那里接见重要的外国来宾。

周恩来觉得那里的房子小了一点,劝宋庆龄搬个家。

宋庆龄同意了吗,你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

(出示:

她不肯,说:

“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红笔标注“舍不得”)谁能读出她的不舍来。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③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③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

c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

相机板书:

永久保持   拒虫香气

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⑤指导朗读、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

(崇敬、瞻仰)

(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