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840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docx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我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这一现象源于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3.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

A.川Q-Z5821B.京BL9276 C.渝88888 D.鲁HM9000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尉。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是南海郡地方官员

5.古代地方三大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①实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②都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长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科举制注重人文素养           B.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C.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科举制有利于统治基础扩大

7.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

“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

……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对上述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A.该论述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C.该著作研究的内容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D.著作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8.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设立“中朝”分化相权    B.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分割相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进一步加强君权

9.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

“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

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

”下列有利于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改土归流

10.西汉时,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行监察权,负责监督政府,中央、地方,也监督王室与宫廷,也含监察皇帝之意。

……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无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

然而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即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时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由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

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③它以皇权为依托,其监察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④杜绝了官员的腐败

A.

B.

C.

D.

11.《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

改良!

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

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艰难      B.君主专制思想深入人心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1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巨变是指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愚昧走向科学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专制走向民主

1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14.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

”“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   

A.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B.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盟主地位

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利益又获得中国政府的感激

D.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精美商品扩展中国市场

15.左宗棠病逝后,有人评论说:

“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左宗棠哪些行为应受到人们如此称颂

①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②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③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 ④建立新疆行省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16.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述证据三类,以下材料属于实物证据的是

①《东史郎日记》

②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

③图1为1937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每日新闻社随军记者在中国拍摄的部分照片

④张纯如著《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

A.①B.②C.③D.④

17.1880年,薛福成写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

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②领事裁判权③开设工厂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8.对于中国近代史,鲁迅先生有自己的见解: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维新变法

19.“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

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

本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西安事变D.北伐战争开始

20.1851年和1911年是我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农历辛亥年,这两年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运动的共通之处是

A.部分实现政治民主化目标B.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

C.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D.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21.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书惊呼“此文颇有见识,于夷情为谙熟,以此量之,似贼中不为无人也”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

2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沦陷!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3.图2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

数发展折线图。

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

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2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图2

A.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B.其革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C.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5.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26.下列表述符合遵义会议史实的有哪些

①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③确定《八一宣言》,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其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抗日战争C.辛亥革命  D.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28.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材料可以说明

A.在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组织抗战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9.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语录,下列诗句或语录所反映的史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30.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

“蒋先生(蒋介石)这个人,我批评他,他要(是)有机会,他真能(会)当皇帝。

他的思想非常顽固,旧的思想,不是当代的思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

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

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

31.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

(2分)

材料二图4为清代官员的补服(即文武官员朝服上的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或补服)

(2)图4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1分)该制度在明清时期有哪些变化?

(2分)

材料三

图5为中山装,它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

在民国前期大为流行,其设计理念为:

1、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学说(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2、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图5

(3)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山装在民国前期流行的政治及思想因素?

(4分)

材料四

图6为着红军戎装的毛泽东,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摄于1936年7月。

比起古今中外各国军队的服装,红军的军装朴素且简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身着简陋有时甚至是破烂军装的红色革命队伍最终战胜了貌似强大的对手,夺取了政权,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奇迹。

 

 

图6

(4)根据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他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胜强大的对手,夺取政权”的重大历史事实?

(6分)

 

材料五

(5)图7反映了一段中华民族反抗外来斗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段斗争的结果及意义。

(5分)

 

3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8图9元朝疆域图

分别指出图8和图9的制度及其意义?

(6分)

 

材料二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文选集》

概括材料二对科举制的看法。

(4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

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影响中国政治制度转型的因素。

(6分)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

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政府通过哪部法律文献“从国外移来”了其制度?

(2分)材料认为这一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ADBDCCBBAADCDBCACADCDBACDDABB

二.材料解析题

(4)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进行长征、召开遵义会议(答到土地革命或反围剿也可以得分);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答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也可得分)(6分)。

(5)结果:

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分)

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了人类共同的和平事业。

抗日战争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分,2点)

(2分)

(2)科举制取代举荐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

(4分)

(3)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欣慕和对现实专制制度的不满。

(6分)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太重视制度而未注意与人事相配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