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高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项目市场研究报告.docx
《精编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高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项目市场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高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项目市场研究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高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高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产业化基地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项目摘要
一、项目公司
XX创立于1988年7月5日,多次取得中国和世界发明专利,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世界电动汽车大会参展并获奖,是中国第一台电动汽车的设计、生产单位,先后研制出了十三代电动汽车和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高能电池。
其技术发明人、技术持有人牛锡贤先生曾受到李鹏、温家宝、李克強三位总理及田纪云、邹家华、刘延东等多位副总理的接见,邹家华副总理还亲自驾驶其制造的电动跑车行驶了47公里。
二、项目生产方案
1、.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材料年产能:
3870吨。
2、.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年产能:
1800万块。
3、纯电动轿车年产能:
20万辆。
三、关键技术优势
环保优势: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其极板的材料为纳米碳,并采用有机电解液,其对环境几乎是无污染。
电池容量优势: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采用2000平米—2800平米/g的微孔纳米材料,增大了表面积比,使电池的容量为一般电池的7—10倍。
用在电动轿车、大巴上的主要有200、500AH的动力电池,体积比功率512Wh/L,质量比能量237Wh/kg,电池从-25℃~+65℃的环境温度下能正常工作,可使电动轿车和电动大巴的最大行驶里程达500公里和460公里以上。
性能优势: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寿命长,最高使用可达10年以上,采用导电性很强的超轻材料,其重量轻。
增大极板表面积后,采用物理充电法,大大提高了充电速度。
.电池与Li-iON电池比较:
锂离子电池已问世十多年,通过市场应用,突出主要问题有:
安全性能差:
由于锂离子电池效率只有80%左右,20%变成热量。
沸点大于摄氏120度就易爆炸;锂离子电池成本高,比能量低,可充电次数少,充电时间长,容量严重下降,使用周期短,加大使用成本,且目前中国研发水平其电池容量行驶里程均在150公里左右,难于满足客户续航里程的要求。
而.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其衰减率不足百分之一,而寿命最高可达10年以上,行驶里程已经达到了500公里以上,电动大巴达到460公里以上。
增大极板表面积后,采用物理充电法,减少了电化学电池的反应时间,电荷直接快速聚集到极板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充电速度,使充电时间减少到3小时,最短仅为20--30分钟。
.电池的粒子比一般微米级石墨材料小10-3量级,表面比是锂离子电池的70倍。
重量比锂电池轻2倍,成本仅为锂电池的1/2,因而在价格上占据明显的优势。
四、项目投资总额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3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72亿元,流动资金投资60亿元。
五、经济及社会效益
年产值380亿元人民币,年利润351,495万元,年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所得税266,765万元。
项目的建设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该项目可直接提供了9000多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年工资额39,377万元,对促进地方就业拉动地方经济极为有利。
引言
“十二五”期间,中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产业之一,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制定了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
去年四月份,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今年9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并且不断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
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创立于1988年7月5日,多次取得世界和中国的发明专利,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世界电动汽车大会参展并获奖,是中国第一台电动汽车的设计、生产单位,先后研制出了十三代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而此项领域以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最为关键。
所以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及国际领先的电池技术是各大汽车公司的重要目标,但始终步伐缓慢。
XX公司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大功率、大容量、体积小的.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作为该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的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其原材料在中国有着丰富的贮藏量。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通过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的重点攻关项目验收,与之相关的电池原材料也都得到大力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研发国际顶尖技术的.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已完全实现,目前当下已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条件。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为世界储能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全方面支持。
具备了无污染、大容量、高性能的等诸多优势,在众多领域开辟了巨大的应用市场,可在汽车、航天、航空、航海、电力、通信、计算机等领域广泛运用并可逐步替代传统电池。
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无可争辩的竞争优势。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和汽车保有量的连续增加,中国正面临着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第一章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及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项目》
项目主要承办单位:
XX汽车制造公司
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牛锡贤
承办单位注册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依据
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
4、与项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消防法、节约能源法等。
5、当前企业的基本情况与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6、《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7、国家光电源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对超级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检验报告)
8、上海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所《检验报告》(编号W040500291,W08144W50057)扫描件;
9、信息产业部天津十八所《常规试验报告》
10、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十三项指标测试结果报告》
11、美国、欧洲对《.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专有技术评估报告书》价值16.8亿欧元和13.3亿美元
12、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制定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可行性研究范围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对产品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预测。
3、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自身情况,研究项目建设方案
4、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卫生、消防、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三同时”可行性研究。
5、估算项目投资额、确定资金来源和偿还方式、对本次项目建设的财务活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价。
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概要
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升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投资方经长期慎重考察,认为纯电动汽车行业是朝阳行业,市场和利润空间都很大,因此拟考虑投产,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动力高能电池、电动机、控制器、电池平衡器、充电器、充电站,电动汽车出租、电动汽车进出口等业务。
三、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生产方案
1、.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材料年产能:
3870吨。
2、生产3.7V,200AH.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高能电池。
生产规模年产1800万块。
满足20万辆纯电动轿车所需。
扩产目标:
1、生产3.7V,500AH.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
主要用于电动大巴。
2、生产3.7V,1000AH、2000AH、3000AH三种.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高能电池。
主要用于储能。
四、投资总额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3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流动资金投资60亿元。
五、建设周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
工程18个月,计划从2014年7月起至2015年12月项目竣工、验收、投产,主要内容为20万辆纯电动轿车及电池的生产。
六、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年总产能(纯电动轿车)
万辆
20
2
投资总额
万元
1,320,617
3
设备投资
万元
400,700
4
基建投资
万元
280,000
5
其他(无形资产、开办费)
万元
39,300
6
流动资金
万元
600,617
7
单车成本
万元
15
8
单车出厂价
万元
19
9
年产品成本
万元
3,000,000
10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800,000
11
税收
万元
266,765
12
人员工资
万元
39,377
13
其他费用
万元
142,364
14
利润
万元
351,495
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七、经济及社会效益
本产业化项目建成年产20万辆电动轿车规模,项目总投资为132亿元,年产值达到380亿元人民币,利润351,495万元,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所得税266,765万元。
具有技术领先,投资回报率高,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
项目的建设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该项目可直接提供了9000多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年工资额39,377万元,对促进地方就业拉动地方经济极为有利。
八、技术水平及预期目标
项目生产中实行了高一致率、高产出率的工艺技术,关键生产设备全进口,属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拟投产动力高能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寿命等电池核心指标显著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突破了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寿命等电池核心指标显著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完全满足电动轿车和电动大巴一次充电行驶320-650公里的需要,具有安全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比能量高、价格低、材料来源完全自备等优点,以及很强的竞争能力,该技术是XX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采用平板设计无引线方式连接。
安装方便,运行安全。
九、项目总体评价
1、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通过可行性研究分析,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可行。
3、本项目技术领先,投资少,投产后即可获利,由各项财务指标可以看出投资回报率高,回收期短。
4、本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碳纤素纳米电池技术,属于环保类高新技术项目,技术密集型、知识经济型产品,属高附加值、高效益项目,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可靠的、先进的,市场空间巨大,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项目具有完全的可行性。
四、项目的技术基础
(一)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XX.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动力电池是牛锡贤先生经过近30年研究开发成功的大功率、大容量动力电池。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
ZL02021101175和ZL022133305);
美国专利(专利名称:
Activecarbon-basednanotubebattery,专利号:
US7,018,742B2)
中国电源设计最佳节能奖
(二)产品研发及鉴定情况
提供的技术资料、上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所,国家电光源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对超级超微细材料纳米碳纤素电池的《检验报告》(编号W040500291,W08144W50057)。
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