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68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第五单元备教案

17《我真希望》

 教学目标

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

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背诵。

3理解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第一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1师:

小朋友们,你们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播放)人人都想住在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

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7《我真希望》。

2板书题,指导有感情读好题。

(点评:

通过中的图画、音乐及教师生动的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读,认知生字

1师:

借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显示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⑤游戏:

读字救小羊。

(显示情境:

大森林里,小羊站一边,大灰狼站在另一边。

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学生同时大声快速准确读出生字。

如果学生还没读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吃掉小羊;如果学生读完生字大灰狼还没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停下,小羊就得救了。

3学生自由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点评:

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师创造多种朗读方式,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

由于生字教学比较枯燥,“读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生字的快乐当中。

三、朗读感悟

师:

读了这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

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

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①整体要求每小节以“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

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

②第一小节屏幕显示:

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

引导学生理解“轻盈洁白”,从而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第二小节屏幕显示:

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

引导学生想像泉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的样子,理解“清澈晶莹”一词,并读好它。

第三小节屏幕显示:

浑浊的气体——象征香味的略带彩色的气体。

引导学生体会浑浊气体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词,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节:

美好的环境——树绿、花红、小鸟鸣叫。

引导学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复出现的含义,及最后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内心希望的强烈,感受结尾意蕴深远。

(学生先说哪一节,就先出示哪一节,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

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④看屏幕,学生配乐齐背。

(点评:

教师在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

四、联系实际,加深感悟,指导实践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像资料。

师: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希望看到,请看屏幕。

2指导实践,布置作业(显示提纲)

师:

这些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们下一节交流。

(点评:

通过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本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动笔写小诗做好准备。

第二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内容

1读生词卡片;

2背诵。

师:

小朋友们,上节,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点评:

把学生从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结合起。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

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有什么新的希望吗?

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

请大家模仿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点评:

通过实际调查交流汇报,使学生深深感触到污染无处不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通过写小诗,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口语表达及写话的训练。

三、巩固,加强语言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点评:

通过这个板块的练习,强化对学生语言字的训练。

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指导更有针对性。

四、总结

师:

学了这一,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后反思:

将语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参与治理污染,并通过实际调查,锻炼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力求达到的目的。

在学生感悟朗读时,应尽可能多的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

18《清清的溪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

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

你看到了什么呢?

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

师:

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

谁会读题?

(指名读题)

二、初读,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

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边听边想:

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

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

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

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语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

后多读,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时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

检查记字情况。

2、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读中感悟

1、自由读,边读边想:

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中的两幅图:

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

(交流)

3、出示图1:

是怎样写的?

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

读了,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师:

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

为什么?

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

同学们说得对极了。

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

(2)指导读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后第二题:

例:

挖(坑)

栽()培()浇()

四、汇读全,整体感悟

1、自由读,感悟。

2、小组分角色读。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

2、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反思:

应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语素养。

 

19一封奇怪的信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列词语:

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2、有感情地朗读,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

第一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

2、理解内容,读好人物对话,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

1、同学们,你们对我们大西北有多了解,说说你知道的。

一个小姑娘知道了大西北的情况,用行动表达自己的心愿。

2、板书题,齐读。

3、读了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以不同形式认读生字词。

4、小组讨论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班上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成果

6、巩固识字。

通过拼字,连词,做动作等方式识记生字。

三、读讨论,评价人物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思考:

主要写了一什么事?

2、朗读2—8段,讨论问题。

(1)、小姑娘为什么要邮寄槐树籽?

联系实际,体会“沉甸甸”的意思。

(2)指导朗读2—8自然段。

(3)、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从的哪些地方看出?

3、轻声读9—10自然段。

(1)用“——”画出小姑娘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

(2)从小姑娘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人物的对话,重点读出小姑娘骄傲、惊奇和叔叔不解的语气,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四、说话训练,提升情感

你喜欢小姑娘?

为什么?

五、分角色演读

1、教师扮“我”学生扮“小姑娘”,分角色演读。

2、学生小组分角色演读,教师指导。

3、让学生上台演读。

 

第二时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字及新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认字。

1、游戏认字

我做动作,说你猜。

“击鼓传花”,花到谁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

2、读句子

小姑娘请我把这封沉甸甸的、贴着邮票的信封投进邮筒。

二、指导书写生字

1、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归类。

2、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注意笔顺、间架结构。

重点指导书写“树”’“举”这几个字,其他的字让学生自主书写。

4、描红、临写

、师生评价。

板书设计:

19一封奇怪的信

小姑娘→寄树种→支援大西北

爱心{

叔叔→抱小姑娘

教学反思:

本主要是通过用对话让学生去理解感悟。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有了语感读出的。

 

20不用嗓子的歌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的朗读与学习,了解小蜜蜂,小青蛙和蝉这些小动物的发言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的学习,了解小蜜蜂,小青蛙和蝉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唱歌的?

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通过的朗读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蜜蜂,青蛙和蝉这些动物的发音方式。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在中找到这个字的位子,把句子读流利。

2、朗读,了解小蜜蜂,小青蛙和蝉的发音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喜欢唱什么歌呢?

2、人类唱歌是用什么唱呢?

(嗓子)对!

人类是靠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的,在动物王国里,有写小动物是不用嗓子唱歌的,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不用嗓子的歌手。

3、生齐读题,不用嗓子唱歌,那么它们是用什么唱歌呢?

二、听故事(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

2、说一说你听到的故事,

三、读故事,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在读故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2、组织初读比赛。

(1)、要求:

先通读,再选自己喜欢的段读,准备参赛。

(2)、评比,

四、掌握生字的读音,

五、学习。

1、要想学习,我们得先认识一只小黄莺。

(贴图片)黄莺可是森林中的百灵鸟,它唱歌十分动听,小黄莺想找几位金嗓子歌手,组织一支森林合唱队它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

2、指名读2——4自然段,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黄莺到什么地方?

听到了什么?

(2)、嗡嗡嗡的声音虽然很轻,却十分动听,这声音的蜜蜂怎么样发出的呢?

(靠翅膀振动发声)

(3)、看。

(4)、指导朗读,分组读,齐读,男女生互换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黄莺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听到了什么?

这歌声怎么样?

小黄莺有是怎么样称赞的呢?

(2)、小青蛙是靠什么发声的呢?

(3)、指导朗读方法同上。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黄莺又飞到那里?

它又听到什么声音?

蝉发出的声音又怎样?

(2)、这回小黄莺又听到后,它自己也做了调查,看看它的调查结果会怎么样?

(3)、看,(4)、齐读本段

6、小黄莺找到这三位歌手,可高兴了,你们听,森林合唱队演出开始了,(,播放动物的声音)好听吗?

能用你们读表达吗?

7、“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好听,”这些歌手指谁呢?

它们分别用什么唱歌呢?

8、齐读全。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

2、找找看其他动物是怎么发声的。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内容,分角色朗读表演。

2、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奥妙的兴趣。

3、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齐读,

2、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出示表格,生口头填空。

动物

声音的特点

发声方式

小蜜蜂

嗡嗡嗡,声音轻,十分动听

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

呱呱呱,又响亮又有节奏

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吱吱吱,又尖又细,持续不断

靠振动肚子上的透明的薄膜发声

、你还找到了那些小动物的发声方法呢?

交流吧!

6、学了这篇,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畅所欲言)

7、总结:

《不用嗓子的歌手》这篇我们认识了小蜜蜂,小青蛙,蝉这三中动物的发声方法,其实动物世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在等着小朋友的发现呢!

希望小朋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你有很大的收获!

二、识字

1、出示要认读的生字,学生拼出读音,

2、小组讨论怎样记字型的。

三、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正字,生读。

2、给这些字组词。

3、生记字行,认识欠字旁

4、教师范写,(略)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四、完成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

不用嗓子的歌手

 

小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线条画出各歌手说的话,画好了同桌之间就互相检查,老师最后在投影出示。

 

21动物过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11个生字,会写会用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树梢、暖暖和和、舒服”等词语。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

4通过学习,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的内容,知道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增长科学知识。

2、学习本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故事。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动物过冬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的图片及头饰;动物过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标本。

问:

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

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3教师讲述:

今天学习的,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

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就知道了。

请大家翻开。

板书21动物过冬

同学们齐读题。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

1练习朗读全。

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

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

(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

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全。

思考:

本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

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看看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

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

用一句话说说,写了什么事。

(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

)板书:

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

(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

早晨,小蚂蚁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

(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朋友不见了。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冬天到时,树林里的变化)

④指导读本段。

(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从哪里知道的?

(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

结合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就用“暖和”?

“这儿”指哪儿?

(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导读本段。

(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

(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

(注意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

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

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

(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总结内容

1自由朗读全。

2说说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

本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

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

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

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

(小蚂蚁:

天真好奇;青蛙:

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

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外读物,要求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

周围树梢暖暖和和告别冬眠舒服刨土

句:

我要冬眠了。

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

二、学习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

周静围雪跳满池该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

“周、池”两个字是翘舌音,

(二)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三)指导书写。

三、完成后练习。

板书:

2动物过冬

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

小喜鹊搭窝过冬

小青蛙要过冬

小蚂蚁准备食物

教学反思:

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

 

语百花园五

《语大堂办小小手抄报》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重点:

教给学生怎样办手抄报。

难点:

通过办手抄报提高学生学习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1、同学们,你们平常喜欢看什么?

2、出题《办小小手抄报》,齐读。

二、新授

1、出示各种报纸,让学生观察报纸上有什么内容。

2、报纸有趣吗?

你们喜欢吗,想不想也办一份报纸?

3、分几个人一小组,商量手抄报上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内容怎样安排,小组分好工。

4、小组汇报。

三、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收集手抄报的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设计上能够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办报,通过自己的学习落实教学目标。

2、在设计上能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报纸引入,让学生把平时学到的东西能够用上,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自主学习中能够较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一些教学目标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似乎没有较好地安排,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语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

1、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3、在多样的练习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尝试创办小报。

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重点难点】

1、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掌握各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创办小报。

【教学时】

两时。

第一时

一、教学目标

1、尝试各类词语练习,提高辨析能力。

2、引导学生将谚语记录在“我的采集本”中。

二、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一张写有价格的发票。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题1,了解轻声的读法

1、出示词语卡片。

引领学生认读。

2、请你自己读一读。

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

我们发现,这些词语的第二个字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