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63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docx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科学探究

模块一物质性质探究

【例1】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

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2.该酸与火碱中和的反应方程式为:

HCOOH+NaOH=HCOONa+H2O

3.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4.碳酸钠和氯化钙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5.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碳酸钠加入到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猜想】小芳同学猜测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小明同学猜测生成物是水和___________。

两位同学都认为有水生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两位同学共同设计实验,对仪器进行组装,正确的连接

顺序是______________(请写接口序号)

【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后,证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讨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两次用到澄清石灰水,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

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

是。

A.稀氨水B.食醋C.苏打水D.食盐水E.稀氢氧化钠溶液F.肥皂水

【答案】【实验探究一】

(1)石蕊

(2)Na2CO3+2HCOOH=2HCOONa+H2O+CO2↑

【探究实验二】【猜想】一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蚁酸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蚁酸分解生成的其中一种氧化物为水。

【实验】⑦⑧④③⑥⑤①②

【讨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Ca(OH)2+CO2=CaCO3↓+H2O

【拓展】ACF

【例2】(2012年北京中考)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

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

【答案】

(1)产生气泡

Na2CO3+Ca(OH)2=CaCO3↓+2NaOH

(2)【实验1】CaCl2溶液

NaOH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也出现浑浊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盐酸

【实验2】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充分反应,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证明NaHCO3不存在

(3)证明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证明反应后某一反应物不存在

【例3】(2013年西城一模)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

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准备】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现象Ⅰ

溶液变红

加入CuSO4溶液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现象Ⅱ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现象Ⅱ为产生蓝色沉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2)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

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实验及分析】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Ca

(OH)2。

丙同学: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

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1)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

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

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

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认了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

(3)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b.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碱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

d.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答案】

【实验准备】溶液变红CuSO4+2NaOH=Cu(OH)2↓+Na2SO4

【反思与评价】

(1)①检验Na2CO3②NaHCO3+Ca(OH)2=NaOH+CaCO3↓+H2O

(2)丁同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CuSO4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只产生蓝色沉淀,无气泡

溶质是Na2CO3和NaOH

(3)abd

模块二物质成分探究

废液缸问题

【例4】(2012年朝阳一模)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

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②Na2CO3+CaCl2=CaCO3↓+2NaCl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

只含有氢氧化钠

乙同学认为:

只含有碳酸钠;

丙同学认为:

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丁同学认为:

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

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

种固体的是(填字母)。

A.放置在空气中B.观察颜色C.加水溶解D.利用溶解性

【答案】

(1)Ca(OH)2+CO2=CaCO3↓+H2O

(2)【猜想假设】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分析讨论】丁同学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

色酚酞

实验现象:

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且上层清液呈红色

【实验分析】不正确,因为乙、丙猜想均可出现上述现象(写出一种即可)。

【反思拓展】ACD

变质问题

【例5】“过

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

实验室有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③Na2CO3+CaCl2═CaCO3↓+2NaCl

【猜想与假设】

(1)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OH的混合物

(2)粉末成分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混合物

(3)粉末成分是Na2O2、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

【设计实施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3.00g变质粉末于一支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共收集到0.32g气体,然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固体完全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②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固体1.00g。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

Na2O2

NaOH

Na2CO3

成分(填“有”或“没有”)

质量(g)

 

【反思与评价】

(1)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把第②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时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液体变红,则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猜想与假设】

(2)Na2O2和Na2CO3

【设计实施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复燃。

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

Na2O2

NaOH

Na2CO3

成分(填“有”或“没有”)

质量(g)

1.56

0.38

1.06

 

【反思与评价】

(1)密封保存(隔绝水或二氧化碳)

(2)不合理,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钠,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数据分析类

【例6】(2012西城二模)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

氧品名:

504双吸剂

原成分:

铁粉、生石灰等

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Fe2O3。

加足量

碳酸钠溶液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加足量水

充分溶解

滤渣C

③过滤

研碎,并用

磁铁充分吸引

滤液A

固体

样品

②过滤

残留

固体

滤渣B

(1)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

(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方案中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

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答案】甲同学的方案:

稀盐酸Fe

乙同学理由: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1)CaO

(2)Na2CO3+Ca(OH)2=CaCO3↓+2NaOH

对滤渣B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①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Fe、Fe2O3、CaO、Ca(OH)2、CaCO3

【例7】(2013年海淀一模)当前市售珍珠粉的价格从五元到上百元不等,但其外观、手感都没有明显

差异。

那么优质珍珠粉和廉价珍珠粉的成分有何不同呢?

就此问题,实验小组同学展开探究。

【查找资料】

①优质珍珠粉直接由贝科动物体内珍珠加工而成,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碳酸钙等。

②廉价珍珠粉由“贝壳粉”加工而成,贝壳加工过程中会用到氢氧化钠,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③珍珠粉中除碳酸钙外,其它成分均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④氨基酸大部分能溶解于水,遇到浓硝酸并加热会呈现黄色或黑色。

⑤碳酸钙与浓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优质珍珠粉和廉价珍珠粉的区别可能在于:

①廉价珍珠粉含有;

②廉价珍珠粉不含氨基酸;

③碳酸钙含量不同。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1)分别将少量优质珍珠粉和廉价珍珠粉放入试管中,加少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滴加。

廉价珍珠粉的上层清液变红,优质珍珠粉的溶液没有变色

猜想①成立

(2)分别将少量优质珍珠粉和廉价珍珠粉放入试管中,加少量水,,加热。

优质珍珠粉的溶液有黄色出现,局部变黑,廉价珍珠粉的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②成立

(3)分别将一定质量的优质珍珠粉和廉价珍珠粉放入烧杯中,再逐滴加入14.6%的稀盐

酸,边

滴加边振荡,直至恰好完全反应。

数据记录如下:

优质珍珠粉

廉价珍珠粉

珍珠粉的质量

100g

100g

加入盐酸的质量

460.0g

501.3g

烧杯中最终物质的总质量

520.0g

557.7g

①处理数据时,小明提出了如下思路:

用加入盐酸的质量乘以盐酸的质量分数,求

出反应

的盐酸中的溶质质量,进而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

你认为小明的思路是否可行,理由是。

②处理数据后,得出结论:

廉价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1位),含量高于优质珍珠粉。

【实验反思】

经过反思,同学们认为仍用上述试剂,只需略调整操作,就可以通过一次珍珠粉的

取样完成三个猜想的验证。

请写出调整后的操作:

【答案】

【提出猜想】NaOH

【实验探究】

(1)酚酞溶液

(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浓硝酸

(3)①不可行,因为珍珠粉中还有NaOH等物质也会与盐酸反应

②99.1

【实验反思】分别取100g优质珍珠粉和廉价珍珠粉,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将滤液分成2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浓硝酸,向另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向滤渣中加入14.6%的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测定盐酸的质量和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教师备选

【备选1】(2013年北京中考)四硫化钠(

)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

原理为:

【实验资料】

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

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

碳酸钠、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

,反应为

,X的化学式为,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

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

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理论上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

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划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

【反应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答案】

(1)O2,吸收CO2和Na2S4受热产生的有毒气体H2S,

(2)试管内液面上升,有色固体产生。

(3)4:

5

(4)CO,若未放置一段时间结果偏小,原因是第一步反应消耗了试管中气气中的O2若不静置第二步反应中O2含量偏低,使结果偏小

 

【练习1】(2013年西城二模)化学小组同学发现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白色粉末,使面包变得松软。

同学们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经调查,市场上有以下3种主要产品。

商品名称

小苏打

食臭粉

混合碱性膨松剂

主要成分

碳酸氢钠

碳酸氢铵

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③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SO4

【实验准备】同学们选用下列实验装置,经组合进行实验:

 

ABCDE

【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实验1

选用A、B、C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CO2生成,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2

选用A、和E

E中紫色石蕊溶液

变成色

有NH3生成

【实验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该粉末的主要成分为食臭粉,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确定该粉末为食臭粉。

为进一步确认其组成及含量,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数据记录

实验结论

实验3

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选用A、B、D

装置D增重ag

该粉末为“混合碱性膨松剂”

实验4

测定生成NH3的质量

选用A、B、D

装置B增重1.7g

(1)实验3中装置B的作用是。

(2)实验3中测得装置D增重ag,a的范围是。

(3)若测得a为92.4,该碱性膨松剂中NaHCO3与NH4HCO3的质量比为(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答案】

【实验记录】实验1CO2+Ca(OH)2CaCO3↓+H2O

实验2D蓝

【实验分析】

(1)除尽水蒸气和氨气

(2)>4.4

(3)3360︰79

【练习2】(2012西城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

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1234567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

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

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滴加适量______号溶液

实验1

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

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溶液。

滴加适量3号溶液

实验2

均产生白色沉淀

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

溶液于试管中继

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滴加适量2号溶液

_____

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

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

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方案进行验证。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答案】【实施方案】实验11NaCl

实验2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继续实验】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反思】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