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450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docx

中国地理分区总汇

第九章东北区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积78.8×104km2,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696万(200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表结构

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高起。

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

地貌类型多,分布有规律。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二)自然景观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

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二、资源优势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4)本区内陆水面较为广阔,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二)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

煤集中分布在本区东部和西部。

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储油和产油区。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最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远景;建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二、农业基地建设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水资源相对较充足,是我国重点开发的地区

(1)本区是大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

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2)以农区舍饲为主的畜牧业。

本区畜牧业既有与耕作业紧密结合的舍饲畜牧业,也有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但以舍饲为主。

全区产奶量约占全国的1/4,是中国主要产奶区。

(3)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

东北区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

(二)松嫩平原农业基地建设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今后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不高的问题,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加快畜牧业发展;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三)三江平原的开发治理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平原。

国有农场机械化程度高,机耕、机播、机械收割面积分别达耕地的99.5%,93.4%和87%。

沼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泥炭资源,又有广阔的土地资源。

但耕作粗放,生产结构比较单一。

对沼泽的开发利用,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三、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在东北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居主要地位,铁路网已成相当规模,纵横交织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东北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

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不同层次的辐射公路网。

以大连港为中心,以及营口、丹东、锦州港的海上运输已展开。

管道运输主要是从运输大庆、扶余油田的石油至东北、北京各炼油厂,部分经大连鲇鱼湾港外运。

(二)邮电通讯业:

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电话普及率低,长途电路不足,农村通讯严重落后,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四、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发展

(一)东北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海陆边境线漫长,且具有一些良好的对外开放口岸,以及与这些口岸相同的交通线。

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对外开放和边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对外开放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取得明显进展。

(二)图们江地区开发

图们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国界河。

以图们江口为中心,以900km为半径,可以到达东北亚各国。

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惟一水路通道,也是实现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互补的重要结合点和经济联系的枢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小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区,把“大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开发区。

图们江开发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经济开发。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源工业发展滞后,高耗能产业过于集中,缺电少煤的状况不断加剧。

2、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区缺水。

3、原材料的深加工不足,资源优势未能变成经济优势,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缺少支柱产业,4、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开发不足。

5、交通运输紧张,通讯设备落后。

6、生态破坏,大工业城市污染加重。

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资源与经济优势,深化改革,加速技术改造,建成现代化的重工业与农林牧业基地,积极发展轻工业,大力加强能源。

水里。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使之成为产业结构协调,地区布局合理的经济区。

充分利用沿海、延边的区位优势,积极对外开放,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东北亚经济圈。

一、水利建设

东北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西部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辽中南地区,城市密集、工业集中,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水利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松花江、辽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辽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二、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丰富是本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

森林生态严重破坏的主要表现:

(1)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

(2)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合理开发措施:

第一,坚持合理采伐。

第二,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第三,积极营造人工林。

三、开发旅游资源

1、冰雪旅游2、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熔岩风景名胜旅游3、自然风景有千山、林海雪原、兴凯湖、以及扎龙等自然保护区4、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旅游

四、生态环境建设

大量采伐森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采育严重失调,森林日减,林相渐趋恶化,特有的野生动植物也在迅速减少,有的濒临灭绝。

草原建设投资很少,而开垦草原,以农挤牧的现象严重,加上草原普遍超载过牧,导致土地沙化、碱化,草原退化加剧,产草量下降。

从农业上看,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普遍下降,有机质明显减少。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

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过剩或不足,而引起的地方病也较普遍。

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等。

东北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的治理。

依靠法律和经济、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土、森林、草场、野生动物、水产等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积极治理三废污染,净化生态环境;对地方病多发区加强环境的改善,逐步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五、能源建设

为了解决能源不足,需加速建设东西部和南北两头能源基地建设。

(1)西部煤电新基地建设。

重点开发霍林河、元宝山、伊敏河等大型煤田,相应新建和扩建元宝山、伊敏河、通辽、海拉尔等电厂,建设坑口电站。

(2)开采北部煤炭资源,建设一批火力、水力发电站,扩建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煤矿及相应的电厂,将来可与俄罗斯合作在黑龙江中上游建设大中型梯级电站。

(3)开发东部的珲春煤田,新建扩建白山水电站等。

(4)扩大南部的能源建设,利用铁法煤建铁岭电厂,用晋煤建绥中电厂、鲅鱼圈港口电厂,同时筹建核电站。

思考与练习

1、简述东北区的基本特征。

2、分析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分析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前景如何?

第十章华北区

第一节地理概况

一、自然地理基础

华北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

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地表组成物质较粗糙,白水通畅,水质良好,是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城市众多交通便捷之地;②冲积平原:

是华北平原的主体部分,地势地平,排水不畅,盐渍化土壤广泛分布;③滨海平原分布在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带。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

≥10℃积温4000~4800℃,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降水由东南线西北减少,季节分配不均,春旱夏涝发生频繁,冬季气温干燥,南北温差大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华北区是中国农业发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

(一)土地覆盖

主要自然植被及土壤的地带模式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

此外,河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带。

河北坝上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

在数千年开垦过程中,广大平原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作物所取代。

(二)土地利用

耕地占绝对优势,林牧用地少,城乡居民点和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华北区是中国东部季风区内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最大,而林地用地比例最小的区域。

土地利用方向是以农业为主,充分发掘土地生产潜力,建立高产稳产的粮油棉生产基地和城市群的副食品生产基地。

大力植树种草,形成山地绿色屏障和农田防护林体系,是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道路。

三、人口、资源与经济

(一)人口:

华北区是中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二)资源

华北区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气候资源中光热资源充足,降水偏少而集中;土地资源优势在平原耕地多;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而且水少土多,组合不平衡;矿产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但优势矿产不明显;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三、经济

华北区是中国各个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

经济水平的省市间差异比较大。

北京、天津属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市,山东属较发达、上中等收入省,河北属上中等发达、下中等收入省,河南则属于中等发达、低收入省。

华北区工农业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已形成以能源、钢铁、电子、机械、水泥、化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完整工业体系,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

已形成以粮棉为主,灌溉发达的农业体系,是中国最大的冬小麦生产基地、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玉米生产基地。

本区交通发达,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中心。

大城市集中,城市群与经济中心或工业中心资源富集区相伴,主要有京津唐超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以及沿京广线、京沪线城镇密集区。

第二节首都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地区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经济区域,不仅有体现首都功能的核心区,也有广大的外围地带。

一、首都北京的中心地位:

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经济指挥中心。

二、京津冀地区

北京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的第一层次是与天津、河北的关系,即京津冀关系。

北京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①首都优势;②经济优势;③信息、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④旅游优势。

北京经济发展制约:

①人口压力过大,城市超负荷;②自然资源严重短缺;③农畜产品供应不足;④生态脆弱,污染严重植被稀疏、绿化不足。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通商口岸,北京的海上门户,居于东北亚和环渤海的中心区位,处于国际和国内经济的重要环节,国际性港口,工业基础强大,科技力量雄厚,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金融、信息和技术的中心。

河北地理位置,一是东临渤海,二是环绕京、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河北形成了以资源型为主的经济格局。

京津作为两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高度发达的集合点,河北在经济生长点和生产要素布局上以面的形式存在,京津本能地要求进行大规模的集聚和扩散,而接受这种集聚和扩散的首先必然是河北。

京津唐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核心区,也是全国工业基地和超大城市群。

三、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3省2市,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这一地区居中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门户,是东北、华北经济核心区之所在,是首都经济圈之所在,是正在形成的东北亚经济圈的前沿阵地。

成为国家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北方经济核心区,是首都经济圈的第二层次。

环渤海地区外围的蒙晋豫皖等省区,构成首都经济圈的第三层次,是其能源和农牧产品基地。

第三节水资源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

华北区水资源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人均、地均水量很低,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水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区域发展中的稀缺资源。

二、缺水导致诸多环境问题:

河流断流、地下水大幅下降,海水浸灌,地下水污染严重,区域性水质恶化,用水过量,破坏了区域水环境容量,加重水质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1节约用水。

农业节水:

讲求灌溉技术、改善作物结构与布局、提高降水利用率。

工业要高度重视废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适当提高水价。

2、南水北调增加可供水量。

3、完善现有水里设施,提高供水能力。

4、提高储备淡水资源的科技能力。

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一、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黄淮海平原开展“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二、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一般特征

首先,水盐运动的分配和转化上的特点表明:

每年参与黄淮海平原水循环的水量七分来自降水,三分来自周围山地。

这些水分的3/4以蒸散形式排出,1/4的水自黄、淮、海、滦等河径流入海。

水分中的55%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转化循环而蒸散。

1、黄淮海平原属降水—蒸发水均衡型,降水和蒸发式水分进入和排除的主要形式。

2、降水集中,分配不均,旱涝灾害严重。

3、降水多而集中和地势低平,地下水层对水分起着重要作用。

4、土壤是黄淮海平原的水分的最大调蓄所。

5、水分的1/4以径流形式入海。

第二,旱季和雨季更替,使土壤潜水中的水盐循环表现为季节性的上行和下行过程的更替。

第三,地下水矿化度与化学组成、地形和母质等均对地下水的性质发生影响,但随矿化度的增长而出现的各积盐阶段的总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第四,易溶盐在土壤和潜水中的积聚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三、地球化学分区及水盐运动动态变化

在气候、地貌和古代积盐过程的综合影响下,黄淮海平原的易溶盐的化学流空间上有规律地进行着迁移、积聚和分异过程。

按其空间分异特征和易溶盐在土壤—潜水中淋溶和积聚的特点,可以划分为5个大区和一些亚区:

淋失运转区、重碳酸钙镁盐集聚区、苏打集聚区、氯化物—硫酸盐集聚区、氯化钠集聚区。

四、农业综合开发与专业化发展

综合开发的重点是对全区耕地4/5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和开垦宜农荒地,以增产粮、棉、油、肉为主要目标。

通过采取以水里建设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排灌条件,营造农田林网,增肥改土,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先进技术,以及实行科学种田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棉油肉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通过综合整治措施,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09.6×104hm2,其中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86.6×104hm2,增加和改善除涝面积221×104hm2,使得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2.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通过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全区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桥涵闸配套的新格局。

在开发区内林木覆盖率一般增加3---6个百分点。

减轻了风沙和干旱危害,调节了农田水热条件,改善了农田小气候。

使原来盐碱、风沙、涝洼等多灾的低产农田生态系统转化为高产、高效、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农业结构优化

4.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区域化发展

5.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改革步伐

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地高于非开发地区。

农业综合开发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商品农业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小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与专业化方向转变,加快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华北区的基本特征。

2.分析华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谈谈你对首都经济圈的理解。

4.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

第十一章晋陕内蒙古区

第一节地理概况

晋陕内蒙古区,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文化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一、山地与高原、盆地交错分布

二、季风边缘与自然气候地带的南北更替

晋陕内蒙古区是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南北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四个温度带;东西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

三、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

晋陕内蒙古区土地自然植被及土壤覆盖的地带模式从亚热带湿润森林,经暖温带、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到温带干旱荒漠草原、荒漠。

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土地覆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为突出的是黄土丘陵地区,原有的森林草原覆盖已被垦尽,代之的是地表裸露的撂荒地或旱耕地,本区的土地变化时全国各区最为突出的。

土地利用特点:

(1)南粮北牧的土地利用区域分异,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一带。

(2)土地利用数量比例草地最多,占45.1%,林地占13.3%;耕地占8.3%。

(3)主要土地利用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耕地质量较差,宜农荒地较多。

(5)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动影响,在农牧交错地带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

问题住要是天然草地和旱地经营粗放,土地生产能力低而不稳,农牧交错地带土地利用波动的控制不当,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同时,较高比例的人均耕地占有量和宜农荒地,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保证。

四、人口、民族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密度为仅为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半,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山西211人/km2,陕西177人/km2,内蒙古20人/km2,胡焕庸线的霍林河-榆林段以北人口稀少,以南人口密集。

人口密度分界线在年降水量300~400mm之间摆动。

霍林河-榆林段以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处于原始而粗放的阶段,环境问题表现为风沙侵蚀、草场退化、次生盐碱化,可持续发展模式为:

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东南地区不仅有土地退化,且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灾情与年俱增,可持续发展模式为:

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相协调。

蒙古族与汉族居住过渡的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境内,多数人蒙语、汉语皆通,其他分布于西部和农牧交错带。

五、资源、经济与发展

与全国相比,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属低收入的下中等发达、较不发达省区,区位条件为一般或差,晋陕好于内蒙古;资源禀赋条件相当好,山西和内蒙古为全国最好;基础设施山西比较好,受益于能源基地的开发。

以煤为首的能矿资源特别丰富,铁、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矿产资源开发、电力及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受到水的制约,资源组合、匹配不甚理想,但开发条件相对较好,主要能源矿产集中于或靠近于农业精华区,多种金属矿产靠煤近水,加之黄河梯级开发,可以“水火共济”,为中国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保证。

经济内部差异性很大:

山西及内蒙古中部被划为环渤海经济区;内蒙古东部属东北经济区,而陕西和内蒙古西部被划为西北经济区。

山西的优势工业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两大问题是水资源不足和运力不足;山西的优势工业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内蒙古的优势工业是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晋陕内蒙古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晋陕内蒙古区的经济中西合交通网初具规模。

第二节能源重化工基地

晋陕内蒙古区以其巨大的煤炭、有色金属、稀土及非金属矿产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一、省区优势工业联合优势

1、山西煤炭资源得天独厚,以“煤炭之乡”著称于世,占全国27%。

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特别是炼焦煤、无烟煤均占全国的一半左右,煤炭地质条件好,开发成本低,山西是中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的立足点,主要能源供应基地。

开发程度高,是大型动力煤炼焦煤和无烟煤基地,担负着供应东北、华北及东南沿海能源的任务。

铝土矿是本区第2大矿种,占全国40%以上,铝土品位高,地质条件好,易于开发利用,与能源资源组合良好,优势突出。

山西适宜发展煤化工业,变单一的资源开发型经济为开发、加工结合型经济,提高产品增加值,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2、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占全国1/5居第2位。

承担向东北三省输送电力和向京津送电的任务。

内蒙古是世界上罕见的稀土资源集中地区,其远景储量达1×108t,占全国的95%。

铜、铅、锌、钨、锡等也是内蒙古优势资源。

电力水平比较低,能源工业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的储量丰富的地位不相称,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大。

丰富的煤炭资源为高耗能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提供充裕的能源保障。

3、陕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有近煤就水发展电力工业的有利条件。

探明含油面积800km2,地质储量7×108t以上,探明储量4×108t。

榆林西部特大型天然气田,远景储量3.69×108m3,占全国远景储量的1/10。

陕南山地有色金属、贵金属具有优势。

总之,各省区优势工业联合起来的优势:

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有色金属、稀土和煤化工等为主的重化工业。

二、晋陕蒙接壤地区——乌金三角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中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乌金三角”。

它位于三省区的交接地带,包括16个县市,具有发展煤炭、电力工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建设成本低。

本区煤炭多为优质动力煤,低灰分、低磷、低硫(含硫低于0.7%)、中高发热量。

煤层大多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该区沿黄河部分地段,水资源相对富集,而且土地开阔,为建设电站提供了水源和用地保障。

此外,本区开发前景相当可观的天然气和铝土矿资源也是能源重化工业的物质基础。

晋陕蒙接壤地区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的关键作用:

首先,中国当前能源消费和生产构成中,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本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了重要保证;第二,能源短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区煤炭、火电开发前景可观,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紧缺;第三,中国能源重点向西部转移,依赖晋陕蒙地区的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情况不会改变;第四,晋陕蒙接壤地区将成为国家能源工业特区得以强化开发和建设,可以吸引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理,既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水资源与交通问题

晋陕内蒙古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和交通运力不足。

水资源的缺乏:

首先是水资源总量贫乏,大部分为半干旱地区。

第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黄河给予区域开发更多利用水资源的机会,但是水量不稳定,受全流域总体配水制约,特别是黄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