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29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docx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9

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组历史教师郑姗2012年9月

初一历史教案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看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

元谋人和北京人;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

三.教学难点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四.板书设计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元谋人和北京人

1.元谋人——————170万年前————我国最早

2.北京人————70万年——20万年前

二.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

1.河姆渡氏族————长江下游

2.半坡氏族————黄河流域

三.炎帝与黄帝

五.课后记

我们的祖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从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在融合中形成中华民族的主干————华夏族。

炎帝与黄帝被尊为华夏之祖。

课时教案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元谋人与北京人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枚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和几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器。

经测定,这些是约17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类遗骨和遗物。

元谋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的化石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一个洞穴中发现的。

大约70万年前到20万年前,北京人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北京人在居住的洞穴中保存天然火种,掌握了控制和使用火的技术。

火的使用改善了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二.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

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氏族,生活在多水潮湿的长江下游地区。

他们搭建架在木桩上的房屋,以便通风防潮;会磨制石器,用骨耜,木耜耕田,种植水稻;挖潜水井解决饮水问题;用黑色陶器烧饭,储物;饲养猪,狗和水牛;使用纺轮搓捻麻线。

黄河流域西安附近的半坡氏族村落,距今约五六千年。

村落布局整齐,多数房屋为半地穴式,屋内有做饭,取暖的火塘。

半坡氏族使用磨制的石器,种植粟,蔬菜,麻等作物;用兽骨制作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建起圈栏,饲养猪,狗等家禽;用麻织布,并能烧制出各式各样美丽的彩陶。

三.黄帝与炎帝

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活着许多氏族,部落炎帝与黄帝的古老传说,反映了华夏祖先的历史。

尧,舜,禹时期,我国原始社会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国家孕育萌生,中华古文明揭开新的一页。

第2课夏,商,西周的更替(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禹建立夏朝;启世袭王位。

成汤灭夏;盘庚迁殷;青铜器,甲骨文。

武王伐纣;西周分封。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从文物中提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三朝的兴替,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难点

西周分封制

四.板书设计

第2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禹传子,家天下

1夏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2.家天下————启

二.成汤灭夏,盘庚迁殷

三.武王伐纣,分封诸侯

1.牧野之战

2.西周分封

五.课后记

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先后建立起夏朝,商朝和周朝。

古书上称夏,商,周为“三代”

课时教案

第2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禹传子,家天下

1.夏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2.世袭制————启

约公元前2070年,治水有功的禹即位,国号夏,以阳城为都。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国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却取得了王位。

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开始形成。

夏朝末年,国王桀荒淫无度,专横暴虐,征伐不断,致使国力衰弱,民不聊生,众叛亲离。

二.成汤灭夏,盘庚迁殷

商是一个古老的部落,传至成汤任首领时,发展为黄河下游一带实力强大的夏朝属国。

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率军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商朝前期,政局动荡不安,都城曾多次迁徙。

第20位商王盘庚在位期间,迁都至殷。

此后,商朝不再迁都,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商朝末年,暴虐的商纣王大建宫室台榭,聚敛奇珍异宝,通宵达旦饮酒作乐;设置酷刑,杀戮贤臣;又长期对外用兵,耗尽国力,致使人民起而反抗,

三.武王伐纣,分封诸侯

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即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率军在商都郊外的牧野与商军决战。

商军士卒阵前纷纷倒戈,带领周军攻入商都。

纣王败逃,自焚而死。

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史称西周。

为了统治新征服的广阔地区,西周初年大行分封,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

周王自称天子,封自己的亲属和功臣为诸侯,赐给他们土地与人民。

受封的诸侯要忠于周王,为周王镇守疆土,并缴纳贡赋。

率军随周王出征打仗。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3课春秋五霸(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内容,归纳齐国自然环境特点,分析齐国致富致强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二.教学重点

吴越争霸

三.教学难点

齐桓公称霸

四.板书设计

第3课春秋五霸

一.王室衰微————周王室东迁

二.齐桓公称霸————管仲

三.吴越争霸

五.课后记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

但是,通过大国争霸,诸侯国大大

减少,有利于统一趋势的形成。

课时教案

第3课春秋五霸

一.王室衰微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前期是春秋时期周王室东迁后,控制的地区不断减少,也逐渐丧失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力。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趁机扩张势力,争夺土地和人口,成为号令一时的霸主,著名的有“春秋五霸”

二.齐桓公称霸

春秋早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齐国境内多山,富有铁矿;濒临大海,盛产鱼盐;土地肥沃,适宜农桑。

管仲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教民努力生产。

管仲让齐国农民按户出兵,编练成一支约有兵车千乘,士卒3万人的军队。

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齐桓公开始争霸天下。

齐桓公一面帮助小诸侯国抵御周边少数族的侵扰,赢得各国的敬重;一面又打出尊重周王的旗号,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齐桓公成为称霸中原的首位霸主。

三.吴越争霸

春秋后期,继起争霸的是晋,楚两国。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相继争霸。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苦难。

但是,通过大国争霸,诸侯国大大减少,有利于统一趋势的形成。

在战争中造就了齐桓公,晋文公,管仲,孙武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争霸战争还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4课战国七雄(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长平之战;都江堰。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识读历史地图,了解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社会环境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风云激荡的变革时代催人奋进。

二.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

三.教学难点

商鞅变法

四.板书设计

第4课战国七雄

一.七雄并立

齐,楚,燕,韩,赵,魏,秦

二.商鞅变法————秦孝公

三.兼并战争

四.都江堰————李冰

五.课后记

春秋和战国时期是动荡的时代,经济发展,政治变革,诸侯争霸称雄,最终走

向统一。

课时教案;

第4课战国七雄

一.七雄并立

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雄偶那个踞中原地区。

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连年进行兼并战争,号称“战国七雄”

二.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激烈的兼并战争,迫使各国纷纷变法,寻求强国的途径。

在各国变法运动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坚决,彻底。

秦国地处西方,地广人稀。

东方各国把秦国当做周边少数族看待,召集盟会也不邀请它参加。

秦孝公感到国力贫弱,被其他诸侯国轻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改变落后面貌。

公元前4世纪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变法内容:

1.废除旧田制。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普通士兵立有军功,也可以封爵受赏。

贵族没有军功,就不授给爵位。

3.推行县制。

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任命官吏,直接控制。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三.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先是魏国称霸中原,然后有齐,秦两国东西称雄,最后出现秦国独强的局面。

四.都江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被更为广泛地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使粮食亩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

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尤为著名。

第5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道家派创始人老子;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墨家;儒家;法家。

2.过程与方法

说明事物间的变化,培养学生辩证思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三.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著作。

四.板书设计

第5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一.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

二.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墨子

2.儒家————孟子

3.法家————韩非子

五.课后记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空前活跃,人才辈出,涌现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课时教案

一.老子

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被后人整理成《道德经》。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比如有与无,多与少,长与短,难与易,贵与贱,祸与福,等等;对立的双方还可以相互转化。

二.孔子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一生教书40余年,他主张“有教无类”,收学生不管出身贵贱贫富。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是人们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仁者爱人”

是孔子对“仁”最有代表性的解释。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将他的言行编著成书,称为《论语》

三.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和私学的发展,形成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这些学派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辩驳,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当时,最主要的学派是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又称墨子。

他认为人们彼此仇恨和战争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倡节俭。

儒家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政”的治国主张。

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醒统治者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孟子强调个人品质的修养。

他最推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精神。

道家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应顺其自然。

他的著作《庄子》,多用浅显的寓言和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

法家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韩非认为儒家的“仁政”并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他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实行法治。

第6课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夏历二十四节气;扁鹊四诊法。

屈原“楚辞”《离骚》;战国时期的编钟。

2.过程与方法

.

.培养学生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操与坚贞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

诗人屈原。

三.教学难点

屈原的《楚辞》

四.板书设计

第6课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青铜器

1.商朝后母戊鼎————世界最大

二.扁鹊与四诊法——-望色,闻声,问疾和切脉。

三.甲骨文,金文

1.甲骨文————龟甲和兽骨。

2.金文————青铜器

四.诗人屈原

1.《楚辞》

五.音乐

1.编钟

六.课后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农耕文明,青铜文化已相

当发达。

课时教案

第6课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铅,锡等的合金,比纯铜熔点低,便于浇铸各种器物,硬度高。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青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冶铸业鼎盛,生产规模大,品种多,贵族使用的礼器,生活器具,兵器,车马器大都用于青铜制作,工艺水平很高。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后母戊鼎,造型雄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出土文物。

二.扁鹊与四诊法

传说,中医起源于黄帝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油专长的名医。

他们

采用汤药,按摩,针灸等方法为病人治病。

战国时期,扁鹊是有名的医生。

他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医术,采用望色,闻声,问疾和切脉的“四诊法”为人诊病。

三.甲骨文,金文

殷墟还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所记

之事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商周时期,许多青铜器上也铸有文字,那时将铜称作“金”,后来就把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四.诗人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

他擅长辞令,一心想使楚国富强起来,承担统一大业。

面对虎视眈眈的秦国,他主张楚国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齐国。

但是,昏庸的楚王却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后又将他贬官流放。

屈原一生没有实现政治上的抱负,但在文学上却成就辉煌。

他在被放逐期间,吸取了楚国民歌的精华,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楚辞”。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这篇长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热爱楚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坚贞不去的斗争精神。

屈原是我国古代最早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

五.音乐

我国是世界上音乐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

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大约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有了乐器。

西周时期,无论国家大典,还是贵族的居家宴会,都少不了音乐的伴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竽,筑等新乐器,音乐的演奏形式变得多种多样。

编钟即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成就之一。

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融金属工艺与声学技艺于一体,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作。

第7课秦的统一(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秦的统一;专制集权制度;秦长城;秦朝疆域。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从《秦朝疆域图》会辨认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秦长城的地理位置;秦长城的东西端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统一对当时及后世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四.板书设计

第7课秦的统一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咸阳

二.秦王称帝,建立专制集权制度

1.专制集权制度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文字——小篆——隶书;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颁行统一的度

量衡标准器。

三.筑长城与拓南疆

1.筑长城——抵御匈奴

2.拓南疆——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

3.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四.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

2.刘邦项羽的农民战争

五.课后记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他的许多建树影响深远;完成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南征北战,开拓疆土。

然而他开创的基业却因二世而亡,为后人留下了历史教训。

课时教案:

第7课秦的统一

一.秦王扫六合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战国末期,秦在对六国的战争中不断取胜,年轻有为的秦王嬴政执掌大权后,抓住战机,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仅用十年时间,就灭掉东方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

统一后的秦,历史上称为秦朝,都咸阳。

二.秦王称帝,建立专制集权制度

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功劳盖世,“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下令大臣商议君王的称号。

最后决定称“皇帝”,意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嬴政自称“始皇帝”,想“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至无穷”。

为了加强统治,秦朝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称“朕”.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文字异形”。

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并编写成学童的识字课本,供人们学习。

后来,又广为传播一种比划平直,更便于书写的字体————隶书。

货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自定货币,形状,大小,币值单位各不相同。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

同时统一度量衡,向全国颁行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器。

三.筑长城与拓南疆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

战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匈奴骑兵不断南下,占地扰民。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大军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并从内地移民垦田戍边。

为长久防范和抵御匈奴,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

在进军岭南时,为转运粮饷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四.陈胜,吴广起义

秦始皇好大喜功,连年征战,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百姓为此承担了繁重的兵役,劳役和沉重的赋税。

秦始皇用严刑峻法对付臣民的不满,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非常残忍;一人犯罪,亲属和邻居都要受到株连。

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

他比秦始皇更加暴虐。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多名贫苦农民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行至大泽乡,遇上大雨,无法按期到达。

依照秦朝法律,误期要被处死。

形势所逼,陈胜,吴广杀死押送他们的军官,率众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迅速壮大。

陈胜在陈称王,建立政权,并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号召天下反秦。

起义军主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由于起义军配合不力,在秦军反扑下,陈胜,吴广的队伍失败了,二人被部下杀害。

此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反秦力量壮大起来。

项羽率军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军西入咸阳。

秦朝陷入穷途末路,秦二世被身边的宦官杀死,新立的秦王投降刘邦。

秦始皇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赵过代田法,创制耧车。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读图,了解代田法和耧播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王国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教学重点

王国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

分析汉武帝的作为。

四.板书设计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2课时)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家

二.解决王国问题————主父偃——颁布“推恩令”

三.改革财政,发展生产————赵过——代田法————耧车

四.开疆拓土

五.课后记

汉武帝重视人才,用人不拘一格,是成就大业的前提。

儒家思想定于一尊,在当时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课时教案: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2课时)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即位不久,就召集天下文士,策问治国安邦之道。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将通晓儒学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在都城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儒家学说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二.解决王国问题

西汉立国之初,刘邦分封皇室子弟为诸侯,到各地建立王国。

诸侯王有很大权势,拥有军队,自行任免官吏,铸造钱币,对中央构成威胁,困扰了汉初几代皇帝。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

诸侯王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也可以在王国内分割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新封的侯国不再受原来王国的管辖,直接由中央所属的郡管理。

这样王国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弱;中央直接管辖的区域日益扩大。

汉武帝还以向朝廷进贡物品质量不好等理由,直接削掉了许多侯的爵位。

王国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大大加强了。

三.改革财政,发展生产

为了加强中央对全国财政的控制,增加国家收入,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经济政策:

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盐铁收归国家垄断经营,并向豪富征收财产税;由国家平抑物价,保持物价稳定。

汉武帝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曾征发几万人修治黄河,并亲临治河工地检查工程,命令随从文武官员都去背柴草堵决口。

汉武帝时的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推广轮耕代田法,还创制了耧车,推广耧播技术。

四.开疆拓土

在处理边疆问题上,汉武帝表现出非凡的胆略。

他一直注重军队的训练,大胆提拔有才干的年轻将领。

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汉武帝安邦定国,开疆拓土:

消灭匈奴主力,使之不再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通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平定东南地区。

设置郡县;联络“西南夷”,使之归汉。

汉武帝时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第9课张骞通西域与昭君出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魏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昭君出塞。

2.过程与方法

创设历史情境,活学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

三.教学难点

昭君出塞

四.板书设计

第9课张骞通西域与昭君出塞(1课时)

一.匈奴的强大————冒顿单于

1.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二.张骞通西域

三.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

五.课后记

西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交往增多,相互联系加强,许多杰出人物为此作出贡献,青史留名。

课时教案

第9课张骞通西域与昭君出塞

一.匈奴的强大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强大起来。

冒顿单于建立了一支拥有30万骑兵的匈奴劲旅,骁勇善战,统一了蒙古草原。

西汉建立后,他率领匈奴骑兵不断南下抢掠,对西汉王朝造成很大威胁。

汉朝初年,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匈奴进行大规模作战,不得不采用“和亲政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要送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