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研究思考题.docx
《人文地理研究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研究思考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研究思考题
师大2013级研期末《人文地理研究》思考题
1、近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2・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体系的发展与规划动态。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4、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我国当前存
在的问题。
5、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
6、我国城中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j
Weason
第一题:
近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既注重秉持“理论一假设一检证一理论"的研究范式,强调科学问题和科学价值的实现,又致力于解决本土问题的“实用研究",基木立场是“洋为中用",强调国外理论和方法“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应用一创新"的实用研究方法[3]
3.3研究发展趋势
(1)多尺度的研究。
近年来,城市地理学重视尺度问题的研究,从不同尺度研究城市空间过程、现象及空间结构,传统的研究尺度——城市,仍是重要的研究尺度;但另一方而,由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融合与发展,城市内部结构要素的重组,城市地理需要既从更宏观的尺度,对城市进行研究,也需要从微观层而进行研究。
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城市体系——全球城市体系的研究;二是全球城市区域的研究(巨型城市区域的研究);三是全球城市的研究。
既重视城市发展的[16]全球背景,又关注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
从较微观层面的研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行为场所的微区位,尤其关注对营业性场所的微区位研究,以及城市社区地理的研究。
2)认识路径的综合化与多元化。
传统的城地理学派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型,近来的城市地理学派更加重视城市在物质空间之上的非物质空间的研究,把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融合起来研究,如:
城市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表征的方法如把符号学、体验、象征、历史等介入城市的真实空间,寻求一种综合的城市解读;从城市文化寻求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的解读;城市地理的精神分析的超自然转向则是建立在心智地图基础上,关注非意识对人们行为及城市的影响[16,47,49-55]。
(3)研究内容社会化趋势。
国外城市地理学重视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许多城市地理学家,成了城市社会学家。
这反映城市地理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明显,学科界限模糊。
目前,从国外城市地理学的杂志,如《UrbanGeography》、《UrbanStudy》、《ProgressofHumanGeography》、《EnvironmentandPlanningA》等朵志都反映出这种趋势,有些研究领域涉及城市空间方面,有些并没有涉及。
这些研究包括①城市移民、避难者的空间迁移;②城市空间的不平等、城市社会极化;③城市少数民族居住区、贫民窟、无家可归者、社会混合居住;④城市种居民的权利、公共空间的权利等;⑤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平化问题、城市健康等。
(4)研究的“管理化”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了深刻的公共治理变革,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凯恩斯时代”宣告结束。
西方国家政府普遍推崇市场化,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导致了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式的产生,引发了许多国家发展环境与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型。
为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积极推行了各种营销战略,在西方许多传统型的管理模式,正迅速被企业化模式所取代,为了实现有效的增长,政府、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等各种利益团体合作形成“增长联盟"或增长机器。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地理学需要为城市发展服务,因此,近年来,城市地理界关于城市管治、城市营销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16]。
4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为中国城市地理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
从目前中国城市和城市地理学发展看其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而: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中国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起初主要是少数学者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研究进展,并用数学方法进行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
上海社会区研究表明,形成上海社会空间地域差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5个主成分上,研究结果将其分为5种类型「29—,33]。
许学强等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社会区划分,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也存在社会区,但其影响因素既不是种族隔离,也不是经济收入的高低,而主要是历史因素和现时的土地功能布局及分房制度13]。
近年来,顾朝林等在实证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北京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现象[432],在分析影响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北京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指出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快速转变正在导致人类住区的不协调发展,即城市社会极化和不平衡的社会空间增长('35]。
其他学者还开展了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人口地域变动研究、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城市意象空间分析一440]o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丰富了城市规划内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城市现代化研究
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生态等的现代化,它是指城市的多功能与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达到并保持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就城市而言,现代化是国际性的基础与前提,而国际化则是现代化的某种功能的扩大与体现('4,)。
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大城市的现代化功能研究('42]。
姚士谋等认为工业向城市地区集中,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现代化要素向城市地区集合,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这是当今世界的总体发展趋势。
姚士谋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6个方而的指标:
城市规划科学的合理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园林化;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城市人民生活高度社会化;各种资源利用的高度信息化C43]。
徐巨洲认为城市的内涵主要是工业化,现代化设施是它的本质,即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木目标,在未来50°,中国城市发展大体上分3个阶段持续前进,达到高标准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化水平基本处于赶超阶段。
(3)城市管治(UrbanGovernanee)研究
西方资木主义国家正由传统的福特主义(Fordism)和福利国家(WelfareState)转向后福特主义(Post一fordism)和“劳利"国家(WorkfareState)。
后丄业社会的生产特征及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进程,使得世界经济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既强调跨越边界、区际差异,也强调控制和协调,这表现在全球、地区、国家、区域、城市等各个层而。
因而势必要求发展一个既公平、公开,又具世界竞争力的管治(Governance)和协调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综合包融在内的地域整体管治概念,其涉及中央元(AC)、地区元(LG)、非政府组织元(NG0)等多组织元的权力协调建构,其中政府、跨国公司、社团、个人的影响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城市管治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最近几年的最新研究热点,并正在出现若干新兴学派。
中国除香港学者(朱剑如、沈建法等)有所涉及外,大陆尚无研究,预计在今后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将很快开拓这一领域。
(4)数字城市(Digitalcity)研究
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热点。
承继成等认为国家信息化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而数字地球(DigitalEarth)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数字城市的研究是中国数字地球研究的重要示范工程之一,将来的数字城市,将是由智能大厦、智能小区构成的智能城市。
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展了信息时代的城市研究,如虚拟城市模型、信息城市的物质形态、可视化城市设计初探、因特网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冲击波「66]等。
未来的信息社会,城市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注重三维表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数字城市将成为城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六)研究进展的评价与展望
虽然中国城市地理学在主要领域进展迅速,但是国外城市多学科综合研究趋势加强,普遍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综合化、多元化、动态化、定量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的哲学观点自出现后很快就会被引入到城市研究中。
与西方国家的城市研究比较,目前中国城市研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基木处于对西方学说的介绍与引进阶段,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和模式明显不足。
在研究中,分学科、分地区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因素研究不深。
在研究体系与学科上,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单学科的研究阶段,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与范式。
因此,中国城市研究必须紧密跟踪世界城市研究发展趋势,重视市场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重视个人消费者的偏好和需要,城市中个人和团体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城市微观研究方向应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加强城市中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及社区居民、种族间冲突的研究,还有妇女的就业行业及其对城市社会结构,乃至经济和地域结构的影响。
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城市土地进行经济评价、土地有偿使用的空间分析、土地使用价格市场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合理重组,以及结合社会空间分析,研究城市住房空间布局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住房需求和住房资源分配的研究、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的区位选择研究、居住区改造与社区演替研究、住房政策等等方面的研究。
另外,对中国国际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动力机制、地域变化以及群体内各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协作,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化、跨国公司及其空间组织对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影响,大城市地域扩张的动态过程、方式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城市或者城市新区区位和功能,新区与旧城的结合,投资环境与投资效益,还有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与模式,中国城市信息系统以及发展过程模拟等都是未来中国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方向。
4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展望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1而向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长期战略思考。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等方而仍任重道远。
(1)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
主流城市地理学的新近发展反映了中国城市地理学而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其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全球化、世界城市与金融中心;城市区域与城市网络;城市体制、创业型城市与城市管治;尺度研究、社会不平等、
除了丰富的
市主义.新
世界城市理
是地区研究
城市地理学
孤立与包容.居住空间分隔;城市中的文化与种族问题。
实证研究,主流城市地理学特别着重理论发展,比如新城区域主义、城市体制理论.地租差别理论、绅士化理论、论.金融地理学等°在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仍被当作的一部分,在主流城市地理学中只处于边缘的地位,中国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仍有很大的距离[57]。
(2)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的城市地理学方法论建立和完善。
低碳.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新的挑战与变化,工业化、城市化等国内动力共同推进城市地理学要进一步学科交叉,变成大科学。
(3)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一直比较坚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国际气候变化等新背景下,未来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尤为重要。
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展望未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需围绕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特别是要关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性和区域性问题我们的“理论研究”应在借鉴西方城市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从本土视角岀发提炼“理论问题S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也应立足于知识生产,积极地进行问题总结和升华,不能只是就事论事的案例。
但是,具体如何促进科学研究和实用研究的互动,这仍需城市地理学研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
。
。
第二题: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体系的发展与规划动态
城市体系是在•定区域范圉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
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城镇体系来UrbanSystem.也译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
指的是在•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它以•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座城市当作•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各有关城镇之间的空间职能和结构关系。
城市体系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
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城市体系的类型有金字塔型,多核型,网络型,带状型
在我国,城镇体系规划通常是指•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匸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主妥包括: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捉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侦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公共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城镇体系规划耍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而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
此概念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由于世界城市化发展到较烏程度,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增强,故它们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以便有效地按地域系统组织生产和进行•行政管理,获取最人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城市体系是衡量•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城镇体系规划,•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匚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而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
1.1.1中国城市发.的全珠化和市场化方向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而控制和垄断
为基础,土地作为•种生产耍素只能在计划机制中得到配置和使用,城市1:
地的空间布局和使用模式服从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计划,这使政府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居•于一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后续发生的各项改革,使中国社会和城市开始了•场巨人的制度变革,其中包括了全球化和市场化两个主要方向"其•,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发展,在很人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化机制,市场机制在塑造城市空间方面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例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变了城市L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规范了各类经济组织的空间选址行为,极人的刺激了城市上地资源的流动与有效配置;城市居民的职业分化和收入差距扩人导致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利益主体的分化使城市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类资本在城市住宅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推动着城市空间的重构进程:
权力关系的分权化使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在不同层而上共同推动着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发展,如此等等"其二,全球化己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资本的全球性流动!
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和世界生产网络的形成,使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重组进程日益受到全球势力的影响和制约,在此背景下,任何城市都/必须以不断扩大中的全球城市社会为参照,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Knight,1989:
转引自:
杨汝万,2004)0"对中国大都市而言,/采取积极的经济行动来实现世界级的定位(陈向明,2004)0,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稳步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对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经济体系分工中人国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重组营造了外部环境和动力
"总体上,市场机制的改革使经济活动愈发以市场为导向,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并为城市参与全球经济的•体化进程和纳入国际分工体系捉供了前提;而全球化则
/动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人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通过使城市成为世界经济的区域或全球的节点,深远的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二者在不同层而和不同范畴共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空间结构的重组进程。
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才初见端倪,宜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
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进入稳步健康的发展时期,城镇体系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妥求城镇空间布局和城市内部发展的合理化,城市规划眉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区域层面考虑,作为协调区域规划与城市内部发展的中间环节,城镇体系规划更加值得重视。
综观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农现出以下3个特点。
(1)城镇体系规划遵循“引进一消化一改良”的路线,起初的实践以引入和介绍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后来则慢慢演变为从实践中捉炼方法,进而用于指导实践。
(2)城镇体系规划的地位不断扌是升,成为区域规划层而的唯-法定规划。
尤其是2008年之前首次启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开启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新阶段。
(3)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对市场的日益重视。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经历了“无视市场一抵抗市场一考虑市场一重视市场"的过程,这种趋势仍将延续
3.面临的问题
3.1主要问题
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虽然已有20年的历史,但仍然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
张勤等[21]
认为城镇体系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目的性不明确;
(2)规划思路和内容基本停留在“三5期谢涤湘等:
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述评463结构”(人口与城市化空间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层面上;(3)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3.1内部短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城镇体系规划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加。
城镇体系规划自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行政力量,忽视市场力量。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政治使命是规划的第•要务。
最初的城镇体系规划基本上以落实行政命令为宗旨,对市场的考虑很少,有时甚至试图阻」1:
市场力量。
宣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城镇体系规划才开始逐步接纳市场,城镇体系规划也出现了对城市发展条件的评价,以及对市场塑造城市体系的机制、规卸的研丸内容。
(2)以静态规划为主,动态弹性不足。
规划技术和能力的不足导致规划编制的成果多以展现规划末期发展图景的静态规划为主,规划对市场考虑不够,缺乏规划期内多种发展路径的探索和对规划期末多种发展情景的模拟。
(3)重视形式,忽视可行性。
回顾历年的城镇体系规划,其内容不断广域化,由最初的简单安扌II:
项目到"三结构•网络”规划框架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响应,开始增加生态和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规划等方而的内容。
然而,规划还远远没有成为切实可行的政第,规划内容中的"三结构"过于理想化和追求形式,社会服务规划仅为组成部分,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不够,很少出现严格的生态控制区界线划定,因此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此外,城镇体系规划较少考虑制度层面的改进,政府人员的变动导致规划修编频繁,造成规划缺乏连续性和可行性。
3.2外部挑战
进入21世纪,全球和国内出现了新的环境,给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带来新的冲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市场化。
改革开放历程不断推进我国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但我国还没有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市场经济国家,未来仍将有很长的市场化道路妥走,也将持续不断地给城镇体系规划带来冲击。
主要农现在:
首先,投资主体笋元化,国资、民资和外资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共同发挥
作用。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更加丰富,资本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作为行政-匚具的城镇体系规划对资本的调控越发艰难。
其次,生产主体多元化,既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作用,又包括制度变革的推动。
例如,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带来r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直接推动了外资人规模流入中国。
此外,我国金融制度、企业制度的改革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助益。
再次,需求日益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均收入的提高进•步刺激了这两种需求的兑现。
需求规模不断扩人,行政性消费、国民消费日益增长:
需求结构不断变化,买方市场下的产业发展必将迎合这些需求,给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带来挑战。
最后,市场化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国民经济社会制度、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如何演化等,成为城镇体系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
⑵全球化。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是市场化出现之后由于国际间的壁垒日益消除,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在全球地域上不断扩展而形成的现象。
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农现形式是生产活动的国际化,其实质是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经济的日益融合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和互影响、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使产业由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部门内的分匸,传统的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逐渐让位于制成品内部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水平型国际分工。
这种分工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人人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城市作为经济联系的主要空间载体,通过积极对接全球化,展示出跨越国家的影响力。
世界城市体系形成,传统的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体系都肖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受制于世界城市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世界城市体系日渐完善,各国传统的城市体系最终都将被纳入世界城市体系之中。
(3)信息化。
信息化成为国家社会新的竞争领域,是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手段。
信息化对城镇体系规划构成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信息化推动了•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各发达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支柱。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那些处于信息基础设施枢纽地区的城市和地区将处于信息时代城市体系上层,其中心性日益明显,因此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