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2223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高考模拟试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230)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合肥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详解

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之惑:

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

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

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

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

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

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

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

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

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外人赞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

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

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

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

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

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

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

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

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

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

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

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

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

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

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

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

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

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

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2009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

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C.

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有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

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积极启发。

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

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

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

谚曰:

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

何谓也?

曰:

虞氏,梁之大富人也,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

升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

游侠相随而行楼下,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侠相与言曰:

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

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

如此不报,无以立于天下。

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

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

屈建告石乞曰:

白公胜将为乱。

石乞曰:

不然。

白公胜卑身下士,不敢骄贤。

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

而乃论之以不宜也?

屈建曰:

此乃所以反也。

居三年,白公胜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

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

何谓若然而不然?

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

狱断论定,决于令尹前,子发喟然有凄怆之心。

罪人已刑而不忘其恩。

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而出奔。

刑者遂袭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之庐。

追者至,喘足而怒,曰:

子发视决吾罪而被吾刑,使我得其肉而食之,其知厌乎?

追者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子发。

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

何谓不然而若然者?

昔越王勾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

礼甚卑,辞甚服,其离叛之心远矣。

然而甲卒三千人,以擒夫差于姑胥。

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

若使人之所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节,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

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

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

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

物类相似若然,而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

是故不可不察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相摩:

相互。

袭:

掩藏。

窜:

隐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

适:

恰好

B.轻斤两以内

内:

买入

C.民有罪当刑

邢:

惩治

D.必先卑体弥耳

弥:

竖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谓不然而若然者

今日之事何如

B.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知来者之不可追

C.以其窜端匿迹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出则无敌国外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种事物既相互影响,紧密,又分属不同门类而有所区别,因此对它们的本质要仔细辨别探究。

B.虞人遭遇灾难,完全出于偶然因素,所以值得人们同情;而白公胜假仁假义包藏祸心,就令人愤慨。

C.子发的叹息出于真挚的同情,所以赢得了受刑者的帮助;而勾践的卑躬屈膝,也为复仇赢得了机会。

D.文章用狐狸捕捉野雉的事例,意在说明人的虚伪狡诈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因而也更需要留心观察。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

(3分)

(2)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

(3分)

(3)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诗),完成8—9题。

明君词

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注】明君:

即王昭君。

塞:

边塞。

8.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4分)

9.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与独爱莲之出淤泥儿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藤王阁序》)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5)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7)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8)

,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三、(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中国

之美

【美】赛珍珠

这就是中国!

她的美是那些体现了最崇高的思想,体现了历代贵族的艺术追求的古董、古迹,这些古老的东西,也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正缓慢地发生着变化。

这堵临街的灰色高墙,气势森严,令人望而却步。

但如果你有合适的钥匙,你或许可以迈进那雅致的庭院。

院内,古老的方砖铺地,几百年的脚踏足踩,砖面已被磨损了许多。

一株盘根错节的松树,一池金鱼,一只雕花石凳。

凳上坐着一位鹤发长者,身着白色绸袍,宝相庄严,有如得道高僧。

在他那苍白、干枯的手里,是一管磨得锃亮、顶端镶银的黑木烟袋。

倘若你们有交情的话,他便会站起身来,深鞠几躬,以无可挑剔的礼数陪你步入上房。

二人坐在高大的雕花楠木椅子上,共品香茗;挂在墙上的丝绸卷轴古画会让你赞叹不已,空中那雕梁画栋,又诱你神游太虚。

美,到处是美,古色古香,含蓄优雅。

变化中的中国发生了一些让人伤心的事情。

前几天,我去了一个著名中国现代画家的画室。

看着那一幅幅广告画,一幅幅俗套的健美女郎像和那用色拙劣的海上落日图,我的心直往下沉——一堆粗制滥造的油画!

但是在画室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我发现了幅小小的水彩画。

那是一条村巷,在夏日的黄昏的阵雨中,弥漫着淡蓝色的雾,一些银灰色的斜线划过画面。

从一座让人感到亲切的小屋的窗口,闪出微弱的烛火。

一个孤零零的人手撑油伞踽踽独行,湿漉漉的石块上投下了他那摇晃的身影。

我过身来,对画家说:

这是最好的一幅。

他的脸顿时明朗起来。

你真这么看?

我也是这样想的!

这是我以前每天都看到的故乡街巷,但是,画家叹息一声,这是我为消遣而画的,这画不能卖掉。

虽然这儿的千百万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一直都在为一口饭而终日辛劳,但我知道,无论如何,人不能仅靠植物生活。

我们最需要的是那些大家都能自由享用的美——澄塘霞影,婀娜的花卉,清新的空气,可爱的大自然。

前几天,我把我的这个想法对我的中国老师讲了,他随口讲了一句:

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

我想是这样的。

然而,我相信我的园丁昨晚美餐了一顿。

当时,他在草坪上快活地干活。

我则坐在竹丛下沉思。

突然,一片奇异的光彩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我抬头一看,西天烧起了绚丽的晚霞,令我心驰神往。

噢,看哪!

我喊道。

在哪儿?

在哪儿?

园丁紧紧抓住锄把叫道。

在那儿。

看那颜色有多美!

哦,哪呀!

园丁却不胜厌恶地说,弯下腰去借着修整草坪。

你那样大声喊叫,我还以为有蜈蚣爬到你身上了呢!

说实在的,我并不认为爱美要以填饱肚子为前提,再多的美食家也只是美食家。

此外,如果我的中国老师所的那句话绝对正确,那我该怎样解释下列情况呢?

那又老又聋的王妈妈,可怜的寡妇中更可怜的一个,整日里靠辛辛苦苦为人缝衣换碗饭吃,然而,她桌上那个有缺口的瓶子里,整个夏天都插有她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鲜花。

当我硬是送她一个碧绿的小花瓶时,她竟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还有那个小小的烟草店。

那位掉光了牙齿的老店主,整天都在快乐地侍弄他的陶盆里一株不知其名的花草。

我院外的那位农夫,让一片蜀葵在房子四周任其自然地长着。

还有那些街头小野孩儿,也常常害羞地把脸贴在我门上,向我讨一束花儿。

不,我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田里,都能播下爱美的种子。

尽管困苦的生活有时会将它扼杀,但它却是永生不灭的,有时它会在那些沉思冥想的人的心田里茁壮成长,对这些人来说,即使住进皇宫与黄帝共进晚餐也远非人生之最大乐趣。

他们知道自己将永远不会满足,除非他们以某种方式找到了美,找到人生之最高境界。

11.结合全文,谈谈如何围绕中国之美这一题旨逐层展开文章的?

(5分)

12.文章画线出有两处景物描写,试分析它们在描写内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6分)

13.阅读相关段落,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画家先明朗后叹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2)园丁的快活和厌恶反映出怎样的内心世界?

(3分)

14.结合作品,分别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8分)

(1)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句话显然并不完全同意,请结合全文举例说明怎样看待物质与审美的关系。

(4分)

(2)文末说除非他们以某种方式找到了美,你认为可以有哪些方式?

(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戴尔公司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对苹果及微软的强势表现依旧不以为然,至今仍无积极应对措施。

B.那些穿戴前卫的半大孩子们,在嬉笑打闹中走出地铁站,钻进装潢的金碧辉煌,陈列着光怪陆离的商品的超市中。

C.创新必须方向正确,遵循规律,讲究方法,有序进行。

如果背离了这些要求,创新就可能成为养虎遗患,反受其害。

D.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投入大,突破小,让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望尘莫及。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与以往相比,这些帮扶把联感情、教技术,引路子、上项目,扶志气、传本领作为重点,努力增强农民众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B.10月26日,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落下帷幕,浪漫的江淮大地再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海内外文化产业和资本探讨合作的舞台。

C.我市已确定选送代表合肥科技研发最高水平的中科院合肥分院的人造太阳和科大讯飞语音软件系统等到世博会上进行展示。

D.《木兰诗篇》在日本引发的强烈反响再次表明,不仅中国民族艺术能够走出国门,而且能够登上大雅之堂,影响发达国家的主流社会。

17.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序,与上文衔接最紧密、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

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逐

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大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A.

B.

C.

D.

18.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

要求: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4分)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9.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拟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

文字凝练,富于情感,响亮有力。

所拟宣传标语从字数和结构形式上可以不受示例的限制,但上下句必须整齐对称。

(6分)

示例: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20.有人说:

人要有所取,必须有所舍。

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对这一观点加以阐述。

要求:

续写的文字要紧紧扣住观点,语意畅通连贯,不超过80个字。

(5分)

人要有所取,必须有所舍。

五、作文(60分)

21.请以又见花儿烂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1)角度自选;

(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年合肥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1.【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项中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文中无此信息;后半句的原文是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用的是不能只……,还要……,选项说的过于绝对化。

2.【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选项中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此信息。

原文是在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时列举了法国科学家里歇的例子。

3.【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是明显的强加因果,原文是在阐述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就如同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一样。

C项原文只说了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没有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的信息,也可看作是强加因果。

D项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说得过于绝对。

是只有……才……的误用。

这也是该类型题目常用的设错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就……都是误用。

4.【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D项的弥是个不常用的多义词,而且在这里自古一直也是个难解的字,不知命题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个字来作为考试材料。

现在一般都依据王念孙的观点,应当作弭,是收缩的意思,弥耳实为弭毛(见《淮南子集释》(何宁著)1309页)。

《古代汉语词典》也注释为:

读m,收敛的意思,举的就是本文的例句。

虽然通过比较可以采用排除法推出答案,但难度还是大了点,因为B项内,也是个古今字纳,这里是买入的意思。

5.【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C项的其,均是代词,相当于他(们),其实意义上有点区别,第一个其代事物,第二个其代人物。

A项的第一个何是疑问副词,相当于为什么;第二个何是疑问代词,与如组成凝固结构何如相当于怎么样。

B项第一个者用在主语后面,助词,表示判断;第二个者是助词,相当于……的(事情)的意思。

D项的则均是连词,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那么(就);第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

6.【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项中虞人遭遇灾难,完全出于偶然因素,不准确。

老鹰将嘴里叼着的一只死腐鼠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一个游侠头上,而被游侠认为是虞家人故意扔下死鼠来戏弄他们的,这确实是偶然因素。

但虞家富贵享乐的时间已很长了,平时对人常轻慢无礼,还有一种侮辱人的心志,也就是虞家为富不逊,积怨良久,才遭遇了灾难。

7.

(1)【答案】让我和你们齐心协力,率领所有的部下,一定要消灭虞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关键字请,请允许我;僇力,合力;率,带领。

(2)【答案】这就是好像是这样却不是这样(的例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关键字所谓,所说的;然,适这样;者,……的(例子)。

(3)【答案】将国家交给吴王,让百姓为吴王效劳;平时不抛头露面,打仗时充当先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关键字委,;效,让……效力;隐居为蔽,是居为隐蔽,居,平时,与战时相对。

参考译文:

纷繁复杂的事物紧密着,可是又不同门类,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又难以识别。

所以有些事物的现象看来相似,但是并不一样;有时有些事物的现象看似不一样,但是又是一样。

有时候好像是这回事却又不是这回事;有时候好像不是这回事却实际上正是这回事。

谚语说:

老鹰嘴里掉下了腐鼠,富户虞家变成了废墟。

这话怎么讲呢?

它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那虞氏家族本是梁地的大户人家,家里富足殷实,钱财多得无法计算。

虞家在大道路口边修建了一座高楼,经常在楼上设置酒席,摆排乐舞,宴请宾客。

有一次一游侠结伴而行,经过楼下,正在这时,一只飞翔着的老鹰将嘴里叼着的一只腐臭的老鼠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一个游侠头上。

游侠们听到楼上的喧哗声,以为是虞家人故意扔下死鼠来戏弄他们。

那位被死腐鼠击中头顶的游侠就对同伴说:

这虞家富贵享乐的时间已很长了,平时对人老是轻慢无礼,还有一种侮辱人的心志。

我们平时不敢冒犯他们。

今天虞家竟然用死鼠来侮辱我们。

此仇不报,我们就无法在天下树立我们的英勇之名。

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率领众兄弟,一定要消灭虞家。

这就是两者看似相似,但实际上却并不一样。

那么,什么是两者看似不一样,但实际却又是一样?

屈建对石乞说:

白公胜将要作乱了。

石乞说:

不会。

白公胜平时谦恭下士,从不敢傲视怠慢贤人。

他平时用大斗斛卖出,用小秤买进。

你怎么反而用这种不恰当的话来非议他?

屈建说:

这正是他要谋反的迹象。

过了三年,白公胜果然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椒、司马子期。

这就是看似不像,实际上就是这样子。

那么,什么是好像是这回事却又不是这回事呢?

子发担任上蔡县令,有人犯了罪应该依法判刑。

案子判定以后,在子发面前执行,其时子发叹息着,脸上露出凄怆的神色。

犯人受了刑后忘不了子发怜悯他的恩情。

在那以后,子发得罪了楚惠王而被迫出逃。

恰巧在出逃途中碰到那位受刑者,这人掩护了子发,让子发躲进城墙下的一间小屋内。

追捕子发的公差赶到,那位受刑者故意跺脚发怒叫骂:

子发亲自判决审定我的罪又让我受了刑,现在就是吃了他的肉,还难解我心头之恨呢。

追捕的人看到这番情景也就信以为真,也就不再进小屋搜查了。

这就是好像是这回事却又不是这回事。

那么,什么是好像不是这回事却实际上正是这回事?

以前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表现得卑躬屈膝、低三下四:

他请求要做吴王的臣子,又愿意让妻子做吴王的小妾;还向吴王进奉四季的祭祀用品,承担春秋两季的贡品;他把国家都交给了吴王,还让全国百姓为吴王效劳;平时隐蔽不抛头露面,打起仗来则充当吴军的先锋;对吴王的礼节很恭敬,言辞用语很驯服,根本看不出有反叛之心。

然而最后还是率领三千士兵在姑苏山上活捉了夫差,并消灭了吴国。

以上四种情况,是不能不审察的。

事物难以认识清楚,就是在于事物的头绪和踪迹总是被藏藏起来,而且人们有时又混私于公、倚邪于正,还用漂亮的外表来迷惑人。

假若人的内心世界和外表完全一致,就像符节那样彼此吻合,那么天下的事就简单得多,也就不会常发生家破亡国的悲剧了。

那狐狸在攻击野鸡时,总是先卑伏着身子、收敛着体毛,等待着野鸡的到来。

野鸡见狐狸这副缩头缩脑的样子,也就信以为真,不加防范,所以让狐狸得以逞其奸计。

假使狐狸圆瞪怒眼,耸毛竖尾,摆出一副捕捉野鸡的架势,野鸡见此架势也必惊怕而远走高飞避开凶神恶煞的狐狸了。

况且人又不像禽兽那么简单,人还好互相欺骗虚伪狡诈;这就提醒我们,事物看似相同,但决不可从表面上来判断,这种情况是又多又难识别,因此就不能不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