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2167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docx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讲座提纲

 

第一部分原始美术

第一章原始绘画

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

1、彩陶装饰绘画

作为陶器工艺一个品类的彩陶,在新石器时代得到了充分发展,并取得了重要成就。

器物上的装饰性绘画是那个时代绘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绘画的一般面貌,而且体现了当时绘画创作的较高水平。

2、仰韶文化的彩陶装饰绘画

在仰韶文化的不同类型中,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装饰绘画最富特色。

半坡类型彩陶

庙底沟类型彩陶

3、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装饰绘画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是在甘青地区的变体和发展,上承庙底沟类型,前后分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四个类型。

二、岩画

雕刻、图绘在室外崖壁或岩石上的绘画统称岩画。

中国岩画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北方岩画以狩猎内容和动物题材为主,也有部分战斗和生殖的画面。

南方岩画中的人物活动场景居多,狩猎、战斗以及巫术仪式是其表现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史前时期的雕塑艺术

一、红山文化(公元前5000-4000年)

二、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3000年)

三、良渚文化(公元前3310-2250年)

第三章史前时期的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大约萌生于六七千年前。

中国的史前建筑已发展为两大体系,即黄河流域的穴居系列和长江流域的干阑系列。

穴居隔绝性能叫好,但“湿润伤民”,宜用在冬天,较寒冷地带和陵阜高处。

干阑隔绝性能差,但较少潮湿之虞。

第二部分先秦时期美术

第一章夏商周绘画

帛画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1973年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两幅战国时代的绘画作品。

画面完整,图像清晰,对于探索中国早期绘画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铜器画像

以图像为装饰的铜器,俗称画像铜器。

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后来流行于整个战国时代.画像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锥刺或线刻;二是减地阳刻;三是嵌错。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雕塑艺术

金属雕塑艺术

一、商代的青铜艺术

商代初期的青铜器制作来源于陶器中的烹饪、饮食器,而且器壁制作较薄,纹饰层次较少,纹饰图案结构单纯,线条朴质简洁。

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器的制作开始走向多元繁琐、器体厚实、纹饰多层、主纹地纹对比明显、纹饰图案与线条精细而复杂。

虎食人提梁卣(有you)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

就装饰题材而言器物上所见的装饰纹样表现,春秋战国摆脱神秘主义式的宗教气氛,逐渐倾向几何化、抽象化、图案化的装饰趣味,除了纹饰模造之外,亦出现镶嵌、贴金的华丽装饰手法,最著名之表现即战国所见的“金银错”。

就铸造技术而言春秋战国由于器制表现渐趋精巧,在铸法上多以“蜡模法”(失蜡法)为主,再搭配各种焊接和镶嵌装饰,因而表现出玲珑精巧、装饰华丽的青铜艺术。

此外,范铸法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铸造方法之一。

代表作品:

错金银犀尊、莲鹤方壶

第三章先秦时期的建筑艺术

园林的发展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的萌芽时期。

“囿”、“苑”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雏形。

我国古园林一直都秉着“自然”,“自由”的思想理念一步一步的发展。

“崇尚自然”是中国古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这种理念——“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就是产生于这个时代。

第三部分秦汉时期美术

第一章秦汉绘画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国家。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就年,但是由于国家的统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条件。

两汉历时长达400多年,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

随着政局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富庶和国力的强盛,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也促成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类都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帛画

帛画始于楚,兴于汉。

目前出土的汉代帛画为数不多,主要是西汉时代的作品,并且集中出自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和3号汉墓。

马王堆1号汉墓帛画是西汉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绘画作品。

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均称,设色沉着雅致,其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战国绘画所具有的浓重装饰风格,成功的塑造出女墓主人雍容华贵的体貌特征,初步具备了肖像画的要素和特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

墓室壁画

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广阔、内容充实,图像涉及当时社会生活和思想信仰的各个领域

想像丰富、设思奇巧,很多作品在整体构思和局部创意上均体现出了丰富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2、布局严谨,构图饱满,布局合理、配置有序、图像主次分明;

3、善于扬长避短,在尚不能精确描绘人物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神情,其造型简洁概括,生动传神;

4、线条丰富多样,表现力增强。

5、色彩丰富和谐。

各种关系处理自然得当。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一、秦代陶塑艺术

秦代陶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仿真写实、制作严谨→反映在人体比例、形体结构

(二)、刻画入微、形象生动→神态、服饰、性格等细节

(三)、色调鲜明、对比强烈。

二、汉代陶塑艺术

马踏飞燕

著名的“马踏飞燕”是在甘肃已作东汉墓中发现的。

它高约35厘米,长约41厘米,这尊铜像生动而又严谨,精巧而又大气,三足腾空一只脚踩在一只疾飞的燕子身上体现出马的速度之快,这种想象力大胆有创意又夸张。

三、霍去病墓石雕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的人物、动物立体石雕是现存的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遗产之一。

现存雕刻16件,其中有马踏匈奴、怪兽吃羊、母牛舔犊、跃马、卧虎、卧象、人与熊、石蛙、石蟾等14件。

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造型古朴雄健、浑厚有力,风格厚重沉稳、质朴大气。

四、汉画像石艺术

汉代各类艺术中,论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并具有时代意义的当是画像石艺术。

它是汉代雕刻的独特表现形式,依附建筑而存在,同时又在表现方法和艺术形象上具备绘画的特征,所以它既属雕刻,也可作为绘画或建筑研究的对象。

所谓画像石,是以石为地、用刀代笔的绘画艺术,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主要用于构筑墓室、祠堂、石阕以及制作棺椁葬具。

(一)、画像石兴盛的原因

画像石在两汉极为兴盛,其原因主要是封建统治者出于满足其奢侈生活或出于辅助政教的需要。

(二)、画像石分布的主要地区

画像石大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南部至湖南的北部以及四川、陕西等地,这些画像石的分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区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画像石的内容

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日月天象、天神地祀、仙灵祥瑞、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民间故事以及各种装饰纹样。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

秦汉时代的统一,尤其是度量衡的统一,使后来的营造有规矩可循,大量的建筑物单体式样与形制得以确立,斗拱与梁柱的使用也成为基本定制,砖券结构与石砌结构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基本建筑构建也独立出来,中轴对称式的布局方式已被熟练运用在一切建筑物的组合之中。

“秦砖汉瓦”已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另外,建筑装饰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则。

园林建筑的发展

秦汉建筑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初期形式的“苑”、“囿”和私家园林蔚然兴起。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苑”、“囿”有三个最重要的贡献:

(1)“蓬莱三岛”宫苑布局的形成,开辟了造园布局上的新境界。

(2)造园技法的成熟及人工堆山叠市,人造水景的发展;对园林景色构成的几个主要要素,即建筑、山、水、花木、鸟兽等的利用与营造的技法。

在秦汉统治的五百余年的时间里,造园的技法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3)山水园、植物园、动物园与宫殿居住相结合的综合性宫苑的形成,并相传两千余年。

第四部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第一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

石窟壁画

1、克孜尔石窟壁画

克孜尔石窟开凿于4世纪,延续至8世纪初约相当于中原的十六国至盛唐,鼎盛期当在5——6世纪。

现存洞窟236个,七种0余个保存较好。

2、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朝壁画

敦煌莫高窟始开凿于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历代均开窟,北朝至唐为鼎盛期。

画家与传世作品

1、三国两晋画家及传世作品

曹不兴,三国孙吴人因绘画技艺高潮,被誉为吴国“八绝”之一。

顾恺之,字长康,东晋最重要的画家,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画家。

其作品有《女史缄图》、《洛神赋土》《列女仁智图》等。

顾恺之不仅是杰出的画家,也是绘画理论家,流传下来的画论著述有《论画》和《画云台山记》

2、南朝画家及传世作品

陆探微,活跃于南朝刘宋时期,擅长人物画和佛教绘画等。

张僧繇,活跃于南朝萧梁时期,是梁武帝最器重的佛像画家。

3、北朝画家及传世作品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

《北齐校书图》

画学论著

魏晋南北朝的画学论著除上述顾恺之的画论之外,还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谢赫撰《画品》,陈时姚最的《续画品》仿效《画品》体裁,刘宋时宋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

第二章六朝时期的雕塑

石刻雕塑艺术

一、北朝石窟雕塑艺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之前,这一阶段的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这是与西域交通的结果

第二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特别是其迁都洛阳之后,石窟雕塑艺术普遍向南朝的“秀骨清相”造型靠拢,人物面相转向清癯秀美,穿着转向褒衣博带,神态转向恬淡超然

第三阶段大体在北齐、北周时代,由于进一步受到南方趣味的影响,这一阶段的佛像雕塑其面相和体型开始从瘦长型向丰圆型转化,趋于世俗化、平和化、日常化,让人在对它产生敬畏感、景仰感的同时,又感受到某种人情味,领略到某种亲切感。

二、南朝石刻艺术

南朝石刻艺术主要集中在陵墓石刻上。

现发现的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南京至丹阳一带共有31处。

这些石刻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是石兽,巨型石兽一般长度在3米至3.8米之间,高度在2.5米至3.5米之间。

南朝陵墓石刻气魄雄大,闻名中外,唐代及以后大量的陵墓石兽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园林建筑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苑囿,其主要特点是气派宏大、豪华富有,在内容方面尽量包罗万象。

而艺术性还处于初期阶级,既不可能富有诗情画意,更不可能考虑韵味和含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思想领域自由开放,文学绘画发展,人们对自然美从直观、机械、形式的认识中有所突破,开始追求自然恬静、情景交融,为以后的园林艺术创作开劈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一、私家园林

二、皇家园林

三、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选址的原则:

一是,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

二是,要靠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

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幽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院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第五部分隋唐五代美术

第一章隋唐五代绘画

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期,尤其是唐代,国运昌盛,如日中天,世风浩荡。

社会经济的富庶、思想文化的活跃,中外交流的增强,进一步促进了美术的繁荣。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汉魏南北朝以来不断发展的中国美术至此全面走向成熟。

绘画领域不断扩大,分科日趋明显,人物、山水、花鸟建成独立画科。

画坛活跃,绘画史论随之丰富。

一、石窟壁画

隋唐五代石窟壁画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地区。

隋代壁画除传统题材和北朝流行的本生和佛传故事外,经变题材逐渐增多。

画中人物造型趋向斜视,面像方正圆润,体态匀称,比例适度。

莫高窟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空前丰富,构图、造型、线描、晕染技巧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隋唐画家与传世作品

1、初唐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

2、吴道子

3、仕女画家张萱、周昉

4、山水画家展子虔、李思训父子、王维、张躁

5、花鸟画家薛稷、边鸾

6、鞍马画家曹霸、韩斡

三、五代画家与传世作品

1、人物画家周文矩、顾闳中

2、花鸟画家黄筌、徐熙

3、山水画家荆、关、董、巨

四、绘画史论著述

绘画史论著述至隋唐五代已非常丰富,有品评、著录类,也有断代史、通史等,流传下来的有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等。

第二章隋唐时期的雕塑

一、唐三彩人物雕塑

“唐三彩"中一个成功的题材是贵族仕女像,她们一般分为丰满型和纤细型两种,丰满型表现的是宫廷仕女,纤细型的则多是歌舞伎,她们的装束大胆艳丽,体现出唐代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同时也显示出了唐代女性较少受社会约束,能比较自由的生活的精神面貌。

二、唐三彩动物雕塑

“唐三彩”中的马俑与现实生活中的马相比并不一致,他更注重的是马的神态,在秦代马的造型多是静的,汉代的马多是动态的,而到了唐代马的造型就有静有动了,多半是以静显动的。

陕西礼泉出土的《骑马乐俑》、《猎骑胡俑》、《骑卧驼俑》、《牵驼胡俑》等,都是唐三彩的重要代表。

三、昭陵六骏 

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依山为陵,建于海拔1188米的主峰上,气势十分雄伟,是唐太宗帝王以真山为陵的首创。

可惜昭陵的地面建筑现已不存在,但现存石刻为“昭陵六骏”的浮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昭陵石雕的高度成就。

“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国战争中乘骑的六匹骏马,其名分别为:

飒露紫、拳毛骢、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这六匹骏马或伫立,或徐行,或奔跑,雄健剽悍,机敏英武,各具情态。

第三章隋唐时期建筑

隋唐的园林建筑

一、中国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形成为写意山水园阶段。

如白居易、王维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人物。

二、王维(公元700~760年)晚年在陕西蓝田县南终南山下作辋川别业。

白居易建庐山草堂。

三、华清官

位于陕西临潼县骊山之麓。

占地二千平方米,其形方整,由宫殿、亭阁、回廊组成。

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我国早期出现的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特色,随地势高下曲折而筑,是因地制宜的造园佳例。

所谓“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第六部分宋辽金元美术

第一章宋辽金元绘画

一、画家与传世作品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了五代以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多以全景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

代表画家有李成、范宽、郭熙、米芾。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称“南宋四家”。

元代山水画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赞、王蒙等为代表。

二、画学论著

论著方面有郭熙的《林泉高致集》、韩拙的《山水纯全集》、黄公望的《写山水诀》王铎的《写像秘诀》等等

第二章两宋时期的建筑

陵墓建筑

北宋陵墓集中在河南巩县,共八陵,布局与唐陵相近,却不依山起陵,而且规模也小于汉、唐时期,帝王陵体平面一般为方形。

1、这在哲学观念上,体现了传统“天圆地方”观念中的“地方”意识。

2、在伦理观念上,体现了墓主高显的社会等级地位;

3、在美学观念上,则是理性与阳刚之气的象征。

北宋八陵即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永定陵、永昭陵、永厚陵、永裕陵与永泰陵。

其陵台平面,均为方形。

因此,“方”便成了北宋时帝陵的主要形象特征。

第七部分元明清时期美术

第一章明清绘画

一、画家、画派与传世作品

1、山水画

明清是山水画创作风行的时代,代表性的画家重要的绘画流派多将自然山水做为描绘对象。

明代院体山水画与浙派代表:

戴进、吴伟。

明代中期的山水画以吴门画派为代表:

沈周、文征明等。

苏州画家代表:

唐寅。

松江派:

董其昌。

正统画派:

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石谷等。

2、王石谷与“清六家”

第二章元明清时期的雕塑

陵墓石刻艺术

(一)、明代陵墓雕塑 

明代雕塑从雕刻艺术手法来看,明孝陵和十三陵的动物石雕群中,以骆驼和大象的造型比较生动、雄壮。

人物石雕像中如文臣的持重、含蓄、武将的威武、庄严等特点,也表现得相当鲜明。

但它与唐代相比较,注重绘画性,外型精致,但华而不实,呆板,僵硬而缺乏精神活力,以至最终落入公式化与概念化之境地。

第三章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在明代之后,中国建筑艺术向更加精细,繁缛,巧密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程式化,定型化的精美建筑。

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增加,私家园林高度发展,不但形成了总体上不同的建筑风格,还在各种具体建构,装饰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派别。

园林建筑

1、皇家园林

代表作:

颐和园、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代表作:

苏州拙政园。

第八部分近现代美术

第一章近现代绘画

一、“海派”前期和广东“二居”

艺术特点

1,艺术传统上继承了“扬州八怪”的世俗化传统。

2,标志着古典绘画传统的终结与近代美术的开始。

3,与扬州八怪一样,并非具有整齐划一的风格,而是对清末民初聚集与上海地区从事绘画创作的画家群的统称。

花鸟方面代表人物:

赵之谦、虚谷、任颐。

人物画方面代表人物:

任熊、任伯年

二居:

居巢,居廉合称“二居”。

居巢提出“不能形似那能神”的主张,居廉善用没骨的“撞粉”,“撞水”法。

二、民国初年的中国画

(一)吴昌硕与“后海派”

(二)“岭南三杰”与“岭南画派”

三、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画

(一)“三吴一冯”与溥儒

(二)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

(三)徐悲鸿与林凤眠

四、西画

1、西画东渐

2、留学生与西画引入

3、新兴的美术教育

代表:

1902年两江师范学堂于南京创立。

第二章近现代雕塑艺术

民国时期著名的雕塑家有:

江小鹣(jian)、李金发、滑田友、刘开渠、王临乙。

 

外国美术史讲座提纲

一、原始美术

(一)原始美术的酝酿与诞生:

1、从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算起,已长达三万多年。

2、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南部和法国北部——弗兰科坎塔布连地区。

史前艺术六大洞穴:

(二)原始美术的分类:

1、洞穴壁画

2、器具艺术

3、巨石结构

(三)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

(四)作品分析:

《奔跑的野牛》、《威冷道夫的母神像》、《酋长的牺牲》

二、古埃及美术

古代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历早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王国五个时代,公元前332年被古希腊灭亡。

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它由梯形平台(称“马斯塔巴”)到梯形层级式平台(佐塞尔)发展而成,古王国时代大兴土木,以建于吉萨的胡浮、哈夫拉和孟卡尔三座金字塔最为典型。

胡浮金字塔最高最大,哈夫拉金字塔略低,但置有一座用整块巨石(高22米,长73.2米)雕刻的狮身人面像。

自此以后金字塔建筑衰落,到新王国时期被石窟墓和半石窟墓所取代。

金字塔的发展过程:

金字塔形式特征和精神内涵:

新王国时代兴起神庙建筑,以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最著名。

卡纳克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代,工程延续到希腊人统治时期,以新王国时代为盛期,前后经历2000余年。

卡纳克神庙占地25公顷,由穆托女神庙、孔司月神庙和规模最大的太阳神阿蒙神庙组成。

阿蒙神庙圆柱大厅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6排共134根红色花刚岩砌成的石柱,每柱直径3米;中间两排16根最大的石柱高21米,每柱莲花形柱帽上的平面可容百人。

新王国时代是古埃及美术发展的鼎盛时代,在雕塑、绘画和金属工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举例说明新王国时代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和金属工艺方面的成就。

圆柱大厅、阿肯那顿立像、乐宴图—三个女乐师、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三、古两河地区与古波斯美术

公元前3000年前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区(亦称美索不达美亚地区)形成许多城邦奴隶制小国,史称苏美尔王国时代,以神庙建筑和人物圆雕著称。

公元前18世纪至16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时代,美术遗存很多少,《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的装饰浮雕是一件珍贵的作品。

接踵而来的亚述王国时代,以王宫建筑闻名,然遗存尽毁,留下许多王宫装饰浮雕,这些石雕高度写实地描绘了亚述人勇武强战和狩猎的情景,代表作有《巴尼帕王洗劫哈曼》和《受伤的牡狮》等。

公元前7世纪兴起的新巴比伦王国,以巴比伦城建筑、用马赛克装饰的“伊什塔尔门”,以及在屋顶盖土种花的“空中花园”的雄伟壮丽闻名古今。

公元前6世纪,两河地区沦为波斯帝国统治。

波斯人注重王宫建筑和御用金银工艺。

今伊朗波斯波利斯王宫遗址,历三代王朝所建,其中薜西斯王的王宫主殿用柱达100根,使人联想到古埃及卡纳克神庙的百柱厅和古希腊建筑的“爱奥尼亚”柱式。

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国被希腊灭亡。

四、古希腊美术

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人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后进入国家时代,至公元1世纪,继爱琴文化之后,相继历经了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四个时期。

荷马时代开始神庙建筑,到古风时代,建筑完成了“多利克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风格的柱式。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艺术发展最辉煌的时代。

建筑以重建的雅典卫城最壮观,在众多的建筑中,以卫城大门门厅、胜利女神尼克小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为代表。

雕刻达到古希腊雕刻的鼎盛期,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以三位雕刻家及其作品为代表:

米隆与《掷铁饼者》、菲荻亚斯与《命运三女神》,波利克列特斯与《荷矛者》。

所谓希腊化,指随着希腊人东征,繁荣发达的希腊文明向小亚细亚、埃及、波斯及至印度河地区传播,同时融合着当地文化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雕塑艺术形成了以不同地域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如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小亚细亚帕加摩斯的《宙斯祭坛浮雕》与圆雕,罗德岛的《拉奥孔》,米洛斯的《维纳斯》(我国通称“断臂的维纳斯)等。

荷马时代

五、古罗马美术

公元前5世纪前,罗马还处于氏族时代,公元前5世纪向奴隶制过渡,谓共和时代,前1世纪末至5世纪是奴隶制时代,称帝政时代。

古罗马艺术繁荣于是世纪至帝政时代。

罗马人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公用建筑的神庙、娱乐厅、运动场、浴池及水道、桥梁等方面,并兴起“凯旋门”与“纪念柱”建筑。

建于1世纪的罗马大剧场(或称“科洛西姆竞技场”)可容5万人,是罗马拱式与希腊柱式结合的典范。

建于2世纪的罗马万神殿,则成为欧洲古代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

罗马人注重肖像与纪念性雕塑,写真成就卓越。

前者从帝王、社会名人到平民百姓的头像、胸像、半身像与全身像,遗存丰富,后者以图拉真纪念柱浮雕为代表。

公元1世纪希腊被罗马并吞,希腊化国家被相继征服,古希腊文明结束,罗马艺术则沿着“希腊化”的道路前进。

公元5世纪,意大义北部欧洲民族南侵、西罗马灭亡,辉煌的古罗马文明遭到毁灭。

欧洲发达地区以此为标志进入封建制时代。

古罗马建筑

六、欧洲中世纪美术

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地下发展起来,14世纪到得合法地位,由地下活动转入地上,利用“巴伐利卡”(市民公用建筑)兴建教堂,逐渐形成基督都巴伐利卡式教堂建筑,其典型以罗马圣母殿为代表。

建都拜占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帝国则发展起一种在本质与西罗马基督教文化一致而与东方艺术水乳一体的新艺术——拜占庭艺术。

随着基督教在欧洲传播,拜占庭艺术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在东欧和东北欧一些地区则延续到16世纪。

在西欧地区则相继发展起基督教罗马式艺术(11—12)世纪及歌特式艺术(13—14世纪)。

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方面。

拜占庭建筑的杰作有拜占庭的圣索非亚教堂,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是哥特式艺术的发祥址,杰作有巴黎圣母院和亚眠大教堂。

“巴伐利卡”、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

七、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与欧洲民族美术

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一千年的统治后,随着资本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科学的发展,不仅动摇了旧的社会基础,同时产生了与宗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的社会基础,同时产生了与宗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市民阶层与文化思想: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