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1401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docx

楼梯改造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哈尔滨华美太古广场项目一期A、B地块启动区(Ⅰ)施工(二标段)工程项目主体、二次结构、室内装饰、水暖电气、消防均已达到竣工验收标准,为了满足业主对工程使用功能及消防的要求,我单位配合甲方对本工程做出新的施工部署。

二、编制依据

甲方后期下发的梁板加固、楼梯增加施工蓝图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3G3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

《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技术规程》JGJ104-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外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23/711-2003

《黑龙江省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716-2003

《黑龙江省建筑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717-2003

《黑龙江省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718-2003

三、适用范围及施工难度

1、适用范围

本方案只适用于哈尔滨华美太古广场项目一期A、B地块启动区(Ⅰ)施工(二标段)工程新增楼梯、新增板及梁板加固工程。

2、施工难度

关于梁、板加固,量小且临界外侧安全有隐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程序来计算,复杂而艰巨,现场实际情况随着整个院门的安装和工程已经完工,材料运输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存在2~4次二次倒运,所有材料运输只能卸到院门外,雇佣电动三轮车+人力搬运到车库顶,再次倒运至各栋号内,目前电梯不允许使用,只能靠人工搬运或抬运至各层施工部位,到达楼层后使用人力+拖车等运输。

垃圾下运及外运过程同前。

为尊重市场规律,稳定现场施工人员,我部特恳请贵司针对此项施工单价给予施工前价格确认(现场实际困难、人工降效、难度及市场价格)。

(1)此楼梯属于工程完工后改建,首先要拆除原主体现浇梁、板;其次楼梯相交的二次结构墙体同时需要拆除;新增板部位需要剔凿原主体梁。

(2)拆除现浇楼梁板,框架梁边的混凝土剔凿、钢筋切除、垃圾清理工程量大。

(3)已完工程与新增楼梯重叠部位填充墙需要拆除,拆除体量庞大。

部分拆除墙体为建筑外墙,必然大面积破坏建筑外立面装饰层及保温层,后期维修工序多,施工量大。

(4)新增楼梯的支模体系超高,所以不能按正常支模体系施工,施工中务必会增加施工难度;楼梯结构形式为梁式楼梯,施工工序繁琐。

(5)新增楼梯的梁、楼梯平台板以、梯步及LB1中的钢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采用后植筋的方式施工,施工难度大和工程造价高。

(6)目前处于冬季时间段,哈尔滨地区仅有一家商品混凝土公司仍在生产中,但是由于改造工程的单体楼混凝土体量相对较小,且施工周期长,商品混凝土运输费用将高于平时。

(7)业主对于工程的施工周期要求严格,工期短,同时该工程为加固及后期增加工程,所有结构强度均要达到100%后方可进行支撑体系拆除,进而增加了施工材料的投入。

(8)为了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室内气温必须达到18℃。

(9)我标段十栋单体位于地下室车库上部,在车库顶屋面施工完成以后,后续施工单位,未能及时进行种植土方的回填,因此所有运输材料的机械不可能在车库上进行重载运输,防止对已经完成的工程造成破坏,所有建筑材料均只能运至三标段围挡外围。

(10)对于以上要施工的分项工程,如拆除主体梁板及二次结构墙体、运输建筑垃圾、运输建筑施工材料,在无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进行,这时候不能参照平时施工阶段来安排劳动力,务必多耗人力,造成人材机降效。

(11)因哈尔滨特殊原因及室外零下30度的情况,人工工资为平时工资的3倍以上。

(12)施工现场已经停水,施工人员无法在施工现场居住,每天需要外雇客车运输施工工人。

(13)工程已完成,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对于已经完成的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四、施工部署

根据施工蓝图,对与改造工程做以下初步部署。

1、由于工程量庞大,施工作业面充分,施工准备过程中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将整个改造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段,八个施工过程,以形成流水施工。

三个施工段分别是S33-S34-S35-S36、S37-S38-S44-S45、S46-S47-S48-S49-S50;

八个施工过程分别是剔凿、支模板、钢筋绑扎(植筋)、混凝土浇筑、砌筑、装饰修补(抹灰、外保温、真石漆),粘贴碳纤维布及粘钢板,水电改造。

2、针对改造工程的特殊情况,所有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三套以上,所有周转材料(模板、钢管、扣件等)均不考虑周转,减少机械及材料进场后二次倒运,确保改造工程施工工期。

3、施工现场内水平运输优及垂直运输只能通过人工加推车的方式进行施工。

五、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蓝图摸清设计意图和了解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做有针对性的研究,落实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未解决问题的解决办法,解决时间。

(2)准备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图集与规范。

(3)测量工具DS3水准仪2台、5m钢卷尺5把;混凝土试模8套。

2、施工机械

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张,所用到的各类小型建筑机械数量相应较多。

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单项工程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机械进场计划,按计划要求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保养和调试。

对于小型施工机械设备,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合理配置。

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均事先按规划适当的位置停放,小型设备则规划房间集中储存备用。

施工过程中钢筋、模板等材料统一运输至围挡外,人工运输到个个施工楼栋,室内采用人工运输到个个楼栋施工作业面;由于施工的局限性所有施工材料在室内施工过程中均由人工完成运输。

表一土建施工主要机具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搅拌机

4

2

钢筋切断机

3

3

钢筋弯曲机

3

4

钢筋调直机

3

5

电搞

7

6

切割机

4

7

圆盘据

3

8

振捣棒

4

3、劳动力配备

我们根据本程建筑结构特点,拟组建瓦工、木工、砼工、钢筋工、抹灰工、架子工、机修组,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实行相互配合、协调作战,杜绝因劳动力衔接不合理或配合不协调而出现停工、误工现象

表二主要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拆除/改造

改造

砌筑及装修加固

1

木工

20

40

20

2

钢筋工

20

30

20

3

瓦工

0

0

20

4

砼工

0

30

10

5

力工

20

40

20

6

抹灰工

0

0

20

7

架子工

10

10

10

8

机修工

1

1

1

9

电工

1

1

1

10

电焊工

2

2

2

11

后勤

3

3

3

12

合计

77

157

127

4、周转材料计划表

表三主要周转材料计划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钢管

48×3.5

250

根据需要进场

2

扣件

万个

4

根据需要进场

3

十五夹板

1830×915

2000

根据需要进场

4

木材

80厚

立方

40

根据需要进场

5

油托

万个

1

根据需要进场

5、进度计划

表四(见附页)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主体及二次结构墙体拆除及剔凿

1.1、施工准备

1.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拆除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1.1.2、主要机具

机械:

电锯、切割机、垃圾清运卡车

手动工具:

大锤、铁锹、铁钳、垃圾袋、手动推车、扫帚、拖布、墨汁、毛刷。

1.1.3、作业条件

A.主体结构完成;装饰工程完成,并清理现场。

B.需要进行拆除的部分已经标识完成。

C.拆除进行前应请监理单位确认。

D.进场作业工人安全设施准备齐全,使用工具检查完成,符合施工要求。

E.拆除区域和涉及的管线,必须切断水源、电源等,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施工安全。

F.拆除前在作业区设置安全防护,搭设脚手架设置防护安全网。

1.1.4、作业范围

拆除范围:

后增加楼梯处一层及二层顶梁板拆除

楼梯墙梁柱与主楼二次结构重叠部位墙体拆除

后增加楼板处主体梁剔凿

当拆除墙体为主体外墙时,会破坏外墙外保温及外墙真石漆。

1.2、关键质量要点

1.2.1、质量关键要求

拆除过程,必须保证主体结构的完好,严格按设计图纸部位及要点进行拆除。

1.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防止粉尘污染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2.3、环境关键要求

A.在施工过程中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定》GB50325—2010

B.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噪音污染,在施工现场噪音敏感区域宜选用低噪音的设备,也可以采取其他降低噪音的措施。

1.3、施工工艺

1.3.1、工艺流程

标识拆除部分→成品保护→搭设脚手架→梁、板、墙面及外保温拆除、框梁边剔凿→垃圾装袋整理→垃圾清运

1.3.2、操作工艺

(1)标识拆除部分: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上报拆除施工作业内容,得到业主、监理确认后,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需拆除的部分用墨汁进行标识。

(2)保护成品:

由于拆除工程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在进行拆除施工前,先对门窗等进行成品保护工作。

拆除施工过程中,对现场临电二级箱设施注意保护。

(3)搭设脚手架:

在拆除区域搭设临时脚手架,便于施工;同时设置安全防护网。

(4)框架梁、现浇板拆除:

根据施工员所画区域进行框梁、现浇板切割,保证施工部位的准确性;用电搞剔除框梁混凝土,后采用切割机切除框梁、现浇钢筋,后期对切除部位钢筋进行相应处理。

(5)砌体墙拆除:

由上向下逐皮拆除砌块,严禁由下向上(掏拆)。

拆除中辅以洒水降尘措施。

拆墙作业小组间保持一定作业距离,避免溅落的渣土伤人,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拆除区。

(6)水暖电线路拆除改造:

对于施工改造部位的水暖电线路进行拆除,对拆除后妥善保管暖气片及配电箱。

(7)外墙保温拆除:

由于部分需要拆除的区域为外墙,对于要拆除的外墙保温用切割机按照施工员弹的墨汁线进行切割,切割面积不宜过大,防止大墙面外保温脱落。

(8)垃圾装袋整理:

所有框梁、现浇板墙体拆除完成后,将大块的垃圾用大锤敲碎,将所有的垃圾用垃圾袋装运成袋,人工运至每栋楼边。

保持拆除墙体范围内无垃圾,并用扫帚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用拖布清理地面。

(9)垃圾清运:

将所有的垃圾用垃圾清运卡车,定期运至垃圾场。

1.4、质量标准

1.4.1、主控项目

(1)拆除内容必须是业主、监理确认的部分

(2)施工现场成品必须保持完好

2、模板工程

2.1、施工准备

2.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2.1.2、主要机具

机械:

圆盘据

手动工具:

手锤、手电锯、吹风机。

2.1.3、作业条件

A.拆除工程完成,并清理现场。

B.模板清理干净,引测标高线、楼梯定位轴线。

2.1.4、作业范围

模板支设范围:

后增加楼梯一层及二层

一层及二层顶板空洞处支设顶板模板

2.2、关键质量要点

2.2.1、质量关键要求

模板支设过程,必须保证后增加楼梯、现浇板与原结构主体标高相吻合。

2.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2.3、施工工艺

2.3.1、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设置支撑体系→安放龙骨→铺设梁、板模板及梁底起拱→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清理

2.3.2、操作工艺

(1)抄平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引测标高水准线,楼梯定位轴线。

(2)设置支撑体系:

以每跨,每部楼梯为单位立支撑杆,安装拉杆,立杆间距为800×800mm,上下层立杆垂直对齐。

立杆底部垫10×10cm木方,长度不得小于500mm。

立杆双向加水平拉杆,第一道距楼板300mm,以上每隔1500mm设一道。

(3)安放龙骨:

以每层标高为依据,以50cm水平标高线为基准调整支撑立杆高度,并在支托上沿短向安放、固定主龙骨10×10cm木方,间距800mm;在10×10cm木方上铺设8×10cm木方,作为顶板模板的次龙骨,木方间距200mm,接头相互错开。

(4)铺设模板:

在次龙骨上按已排好的拼模顺序依次从四周向中央铺设木胶板,8×10cm次龙骨上独立铺设木胶板,铺设时模板的接头要平整,无高低差。

在与顶板接触的梁上上贴10mm厚、50mm宽海绵条,防止漏浆,保证顶板与框架梁阴角处观感效果。

(5)模板检查:

标高校正完后,支柱之间加水平拉杆,间距1500mm,水平杆双向设置,同时安装斜拉杆,防止倾倒。

(6)模板拆除:

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的原则。

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后拆除支柱,拆去支撑之前,在次龙骨处增加临时支撑,以确保主龙骨拆完时不至全面脱落。

拆模时,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中,拆去近旁的支柱,使龙骨自由坠落,由近及远,用钩子将模板钩下。

(7)清理:

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板面上砼浆块、灰尘清理干净,同时清理走现场钢管扣件及室内垃圾。

2.4、质量标准

2.4.1、主控项目

(1)后增加楼梯及现浇板必须是业主、监理确认的部分

(2)施工现场成品必须保持完好。

3、钢筋工程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3.1.2、主要机具

机械:

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电锤、吹风机

手动工具:

绑线勾子。

3.1.3、作业条件

A.拆除工程完成,并清理现场。

B.引测标高线,墙、梁、板、柱、楼梯轴线定位。

3.1.4、作业范围

植筋钢筋范围:

后增加混凝土墙

后增加一层及二层楼梯梁、板

一层顶板及二层顶板空洞处顶板钢筋

钢筋绑扎范围:

楼梯、剪力墙、现浇板钢筋

3.2、关键质量要点

3.2.1、质量关键要求

植筋及钢筋绑扎过程,必须保证钢筋定位及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3.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3.3、施工工艺

3.3.1、工艺流程

定位→植筋→钢筋绑扎→现场检查

3.3.2、操作工艺

(1)定位: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引测标高水准线,楼梯梁、现浇板轴线定位。

(2)植筋:

用电锤及风钻成孔,成孔深度满足设计钢筋锚固要求14d,并用吹风机清理孔内碎屑,反复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植入钢筋。

在温度低于25℃条件下24小时不得扰动钢筋。

若温度在5℃左右,4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而增长。

若施工现场平均温度低于-5℃,需要对锚固部位加温至零度以上,维持24小时以上。

植筋胶选用专用A级胶粘剂。

新增构件钢筋植入柱或梁内,梁交接构造做法见图集《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96页、197页。

对于施工中所植钢筋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拉拔试验抽查。

(3)钢筋绑扎:

所有楼梯均为梁式楼梯,施工时先绑梁钢筋后绑板筋,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踏步钢筋。

梁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梁上有次梁交汇处均应在主梁两侧设置附加箍筋4根,直径和肢数同主梁,间距为@50。

现浇板钢筋多数为植筋,且双层双向,控制钢筋间距,错开钢筋搭接区,并按要求设置马凳钢筋。

新增板负筋与原板梁上负筋焊接连接。

(4)检查:

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是否正确整齐,垃圾清理干净。

3.4、质量标准

3.4.1、主控项目

(1)后植筋区域钢筋间距、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原材二次复试合格,必须经业主、监理确认。

(2)植筋拉拔试验合格率。

(3)施工现场成品必须保持完好。

4、混凝土工程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4.1.2、主要机具

机械:

振捣棒

手动工具:

推车、铁锹。

4.1.3、作业条件

A.模板及钢筋工程完成,并清理现场。

4.1.4、作业范围

混凝土浇筑范围:

后增加混凝土墙

后增加一层及二层楼梯梁、板

一层顶板及二层顶板空洞处顶板

4.2、关键质量要点

4.2.1、质量关键要求

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混凝土振捣密实。

4.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4.3、施工工艺

4.3.1、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混凝土表面压实→混凝土养护

4.3.2、操作工艺

(1)商品混凝土:

由于施工的局限性,只能进行现场人工运输。

同时由于天气原因,混凝土掺适量防冻剂和早强剂。

(2)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伴随浇筑过程进行,防止漏振。

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3)混凝土表面压实:

在混凝土浇筑4~5h左右,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因混凝土中外加剂作用,初凝时问延长6~8h)用铁抹子碾压数遍,再用木楔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加强表面的保湿、保温养护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通过对混凝土表面的保湿、保温工作,可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出现表面裂缝、混凝土过冷,避免产生贯穿裂缝。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主要根据水泥品种而定,一般规定养护时间为14~21d。

4.4、质量标准

4.4.1、主控项目

(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原材二次复试合格,必须经业主、监理确认。

(2)施工现场成品必须保持完好。

5、砌筑工程

5.1、施工准备

5.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5.1.2、主要机具

机械:

搅拌机

手动工具:

推车、铁锹、铲子。

5.1.3、作业条件

A.混凝土工程完成,并清理现场。

5.1.4、作业范围

砌筑范围:

补砌拆除部位墙体

后增加墙体及变更墙体

5.2、关键质量要点

5.2.1、质量关键要求

墙体砌筑,必须保证砌筑墙体、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5.3、施工工艺

5.3.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抄平放线→排砖撂底层→墙体砌筑→清理工作面

5.3.2、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

清理施工作业面,

(2)抄平放线:

抄平放线,根据原结构主体轴线及标高定位改造墙体。

(3)墙体砌筑:

陶粒砼砌块砌筑采用现拌砂浆,砌筑砌块对孔反砌,壁肋光面、大面朝上(即上孔小、下孔大,底面朝上),采用“三一砌砖法”。

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

水平灰缝采用坐浆法铺浆且铺浆长度不超过80mm;立缝采用砖端头平面铺灰、立面碰头挤压的方法坐浆。

随砌筑随刮去挤出灰缝的砂浆,待灰缝砂浆达到“指纹硬化”时即可进行划缝,划缝要密实。

灰缝要求深线一致,横平竖直,搭接平整。

灰缝深度控制在5~8mm左右。

楼梯平台踏步为砖砌踏步。

(4)清理:

墙体砌筑完成后,保证墙面及墙角清理干净,不留落地灰。

5.4、质量标准

5.4.1、主控项目

(1)墙体砌筑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原材二次复试合格,必须经业主、监理确认。

(2)施工现场成品必须保持完好。

6、抹灰工程

6.1、施工准备

6.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抹灰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6.1.2、主要机具

机械:

搅拌机

手动工具:

推车、铁锹、抹子。

6.1.3、作业条件

A.砌筑工程完成,并清理现场。

6.1.4、作业范围

抹灰范围:

补砌拆除部位墙体

后增加墙体及变更墙体

6.2、关键质量要点

6.2.1、质量关键要求

墙体抹灰,必须保证墙体表面平整度,并且无空鼓情况。

6.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6.3、施工工艺

6.3.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浇水湿润→吊垂直、抹灰饼→抹灰→修补预留孔→抹罩面灰→清理工作面

6.3.2、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

清理墙面

(2)浇水湿润:

提前24小时对要抹灰的墙面进行浇水湿润。

(3)抹灰饼:

用托线板和靠尺检查整个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根据检查结果即可确定灰饼的厚度。

在墙面距地1.5米左右的高度,距墙面两边阴角100~200mm处,用1:

3水泥砂浆或1:

3:

9水泥混合砂浆,各做一个50mm×50mm的灰饼,然后用托线或线锤在此灰饼面挂垂直,在墙面的上下各补做两个灰饼,灰饼距顶棚及地面高度150~200㎜左右。

再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两头墙缝里,用小线栓在钉子上拉横线,沿线每隔1.2~1.5m补做灰饼。

(4)抹灰:

在两灰饼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水抹子压实槎毛,底层灰要略低于灰饼。

待底层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中层灰,抹灰厚度、以垫平灰饼为准,并使其稍高于灰饼。

抹上砂浆后,用木杠按灰饼刮平,不平处补抹砂浆,然后再刮,直至平直为止。

紧接着用木抹子搓压,使表面平整密实。

(4)抹罩面灰:

待中层灰有6~7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

6.4、质量标准

6.4.1、主控项目

(3)抹灰墙面平整度、墙面空鼓裂缝是否符合要求,原材二次复试合格,必须经业主、监理确认。

(4)施工现场成品必须保持完好。

7、粘贴碳纤维布工程

7.1、施工准备

7.1.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粘贴碳纤维布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向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7.1.2、主要机具

机械:

切割机,角磨机,

手动工具:

滚刷。

7.1.3、作业条件

A.改造工程程完成,模板拆除,并清理现场。

7.1.4、作业范围

粘贴碳纤维布范围:

新增梁植入原框架梁或非框架梁内时

7.2、关键质量要点

7.2.1、质量关键要求

碳纤维布规格、粘贴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设计要求。

7.2.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A.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B.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7.3、施工工艺

7.3.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刷底漆胶→刮腻子→粘贴碳纤维布→表面养护→涂刷碳纤维专用胶

7.3.2、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清理干净;对剔凿部位进行修补,复原;小于0.2mm裂缝采用环氧树脂进行涂刷密封,大于0.2mm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打磨构件表面突出部分,清洗打磨部位并使其充分干燥。

(2)刷底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