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1111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docx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周记模板5篇

班级社会工作姓名___________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

实习性质

日期

第一周实习周记(6月3日—6月7日)

还是那句俗话,时间过的太快了,一转眼一周的实习已经过去了。

回顾这一周我所做的事情,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两大事情:

一、在街道办事处帮忙,二、在包钢十小做团体活动。

我觉得在这一周里,我学到的东西,我接触的人比在学校要多得多。

在街道办事处主要做些事务性的工作,虽然繁琐了一些,有时甚至会有点累,但是,起码它是我们走向正式工作岗位的一次实地演戏。

我现将在那里学到的东西归纳如下:

一、我们必须放下架子,虚心做小学生。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了不得,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似的。

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场所,而不是我们课堂上,我们只是懂得一些理论,怎样具体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还不太清楚,大学生也还是学生,学生就要学习,我们来实习就是要学习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切忌眼高手低,这是大学生即使是毕业生在找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刚开始到街道办事处的前几天,那里的主任和工作人员都是让我们做一些我们看来是“小事”的事情。

譬如打扫卫生和整理资料等,我心里就想,这么简单的活让其他人来做不就行了,何必麻烦我们大学生呢,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但是当我们真正做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原来做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哪么简单。

在打扫会议室的时候我们竟然忘记关窗户,在简单地给文件编号的时候我们竟然弄错了,简单的数字错误竟然发生在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学生身上~想想都觉得尴尬~

二、做事情既要踏实,也要有颜色,否则你就算出力也不讨好,还会给人一种你很懒惰的感觉。

刚到的时候他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告诉我他们前一阵子刚刚忙过,现在几乎没什么事情,他们自己也很清闲,无非就是接待一些来访的居民,刚开始前几天我去到之后出了打扫一下卫生,填一些表格什么的就没事了,刚开始我们就在那里等,但是很长时间几乎没什么事情,人来人往的,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到后来我主动帮助其他工作人员,久而久之我也就习惯了让自己忙起来,这样以来也不会觉得尴尬了,他们工作人员也会对我们实习大学生另眼相看了~

三、要持之以恒,不能有浮躁情绪。

戒骄戒躁,这是毛主席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感觉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前几天我们感觉实习还挺有意思,挺新鲜的,但是三分钟热乎劲下去,后来我就感觉有点撑不住了,整天做同样的事情,感觉真是无聊。

真有点坚持不住了,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如果这么浮躁,不能持之以恒我们是做不成什么事情的。

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我还觉得我学的不够多、不够广、不够深。

希望在以后的实习时间里我能学到更多、更广、更深的东西。

这一周里,最为有意义的活动便是做儿童团体工作-----给小朋友们过六一儿童节。

我们的任务就是负责他们做游戏的环节,给他们讲清楚游戏规则带着他们做游戏,目的是让他们玩的开心。

我被分到四年级,进班给孩子们讲游戏规则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感觉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欠缺。

游戏规则很简单,一群孩子围成一圈,玩人椅,不需要多次讲解。

之后就要先模拟一次为第二天的正式活动做好准备。

模拟活动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出现,也许作为当事人在情境中我们无法客观的判断活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但是之后刘主任都一一给我们指出,如我们自身没有热情、现场活动气氛沉闷、有些活动细节不适当等等。

这些问题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也提到过,但是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们把那些知识全抛在脑后,只是朝着活动顺利进行、孩子安全的目标进行。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一,我们自己准备的不充分。

学过的理论知识也只是学过而已,在社会工作做实务中,游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也仅仅是看了一些游戏规则,对于我们要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我们却忽视了,主要是我们实践太少了的缘故。

二,我们缺少对事物的宏观把握,不会从整体到细节的考虑事情。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只关注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对于其他仿佛与我们无关。

三,对于已经学了三年的专业,我们的认同度较低。

第二周实习周记(6月8日—9日,6月13—14日)

因为端午节放假这周的实习时间比较短,这周的主要目标是掌握钢36小区的基本资料,分析小区滞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钢36小区的简介:

钢36社区地处昆区西部,钢铁大街以南,少先路以北,西邻三八路,东靠南排道。

辖区内居民住宅楼房现有36栋,其中一电厂家属18栋,二冶家属住宅8栋,包钢家属住宅10栋,占地面积23520平方米。

总户数2198户,总人口数4166人。

辖区内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一间,建筑面积190平米,有社区诊所一个,包钢十七小、包钢十三园、分别坐落在本社区内。

社区现有3名专职干部,社区共有党员116人。

其中本支部党员44人,退休党员49人,在职党员29人。

详情情况:

一电厂共18栋楼,电厂单身楼共4栋楼:

1栋建于1957年;2、3栋建于1980年;4栋建于1960年。

电厂东院、西院共10栋楼:

甲1、甲2栋建于1989-1990年;甲3、甲4、甲5、甲6栋建于1990--1996年;甲7、甲8栋建于1996年--1997年;西1、西2栋建于1987年;电厂高层共1栋建于2010年--2011年。

八宿舎:

建筑年代(1-6)栋1959年、(7-8)栋1993年。

通过这些基本资料可以看出,这个小区的建筑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实习中发现小区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日间照料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都没有在这儿设立,武主任很形象的说,我们这就是中国的西部。

没有专业人才、没有专业机构设施。

这样的小区当然不能和青山的乌苏图街道相比了。

作为包头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单位,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已于2011年12月31日正式开始运转社区党委、社区管理服务站、社区居委会三位一体、各负其责的工作模式。

对现有的社区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形成了“一委、一站、一居”的组织机构模式,场地、人员、设备、制度均已到位,开始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利民社区利用自身优势,借助社会管理创新的东风,倾力为居民打造15分钟服务圈。

利民社区管理服务站办公大楼位于利民社区的北端,建筑面积1261平方米,在办公大楼里设有法律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社区管理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

社区管理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社区受理、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管理、社区居委会、党员服务、退管服务七个服务窗口,提供12类64项公共服务。

便民服务大厅设有国地税、工商等办事窗口,居民来到服务中心,能够一次性办理工商、税务和日常生活缴费等业务。

在这里基本涵盖了居民的全部生活,居民每天不用出远门,步行15分钟内,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服务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社会管理创新后,社区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实行“网格化”入户联系服务制度,把社区居民按400户标准划定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都有入户服务人员,实行AB

角制度,体现一岗多责,一岗多能,既承担社区管理服务站分配的工作任务,又承担网格内居民事务的管理服务职责,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为了方便居民与网格内工作人员联系,利民社区特意为每名工作人员量身订做了服务名片,服务名片发放到育龄妇女、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重点服务人群手中,名片上标有工作人员的办公电话和手机,使服务延伸到8小时之外。

社区居委会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强化居民自治管理上,实行分片管理,定期入户走访,详细了解住户信息,随时更新住户档卡资料,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一个小区的发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就钢36小区和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来说,钢36小区的滞后发展是由于:

一、社区管理系统不完善,社区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低;二、地域环境较差。

该小区位置较偏西部资源缺乏,公共建筑设施不完善;三、经济因素,社区发展与社区经济密切相关,小区里的居民大多数是工厂的职工,社区成员同质性较高,经济水平相当,社区发展较缓慢。

社区发展,是从社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发动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本社区的自然资源、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把社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社区,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凝聚力、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切感。

要达到这一目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行的。

所以基层社区一定要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

要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加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形成社区内部的价值观。

相关部门应该均衡重视各社区的发展,加大资金和专业人才的投入,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加强创新能力,为居民谋福利。

第三周实习周记(6月17日—6月21日)

这周我们换到了一个新的社区,因为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我们要做个案和小组活动,所以我们就直奔主题,对社区的基本情况了解的不是很多。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的实习,面对真正的案主,自己学着去跟他们聊天,真正的体会课本上讲的接触案主的每一个步骤,并且学着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我们第一个案主是一个是失去老伴的83的老奶奶,叫王素芹。

进入老人家的第一感觉是很干净,跟老人交谈了很长时间得知在2007年老伴去世,儿子女儿都很忙但是有空就会回来看她。

老奶奶的头脑很清楚除了眼睛和耳朵不好使外身体很健康,由于住在五楼腿脚多少有些不方便,但是邻居都很好帮她买东西,街道主任了解她的情况也都一直在帮她。

这样的老人在城市里还有很多,他们身体还好头脑也很清楚,对于家庭的观念也很开放,但是上了年纪腿脚肯定会不方便尤其是住在高层的,在生活上可能还需

照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种物质保障、医疗条件趋于完备的今天,要有人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已经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而面对这个人口大国的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

养老的方式主要依靠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两种主要的方式。

但随着我国家庭规模和功能的改变,家庭状况越来越朝向小型化发展。

以421为代表的家庭结构日渐成为社会的主流。

甚至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由于各种压力的增大,丁克家庭的新型结构也越来越多。

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养老院养老方式的出现,确实能缓解部分养老难的问题,但养老院养老却与中国深远的文化积淀产生冲突,必然与社会产生矛盾。

所以社区养老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的怎样运行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可以社区内养老也可以居家养老提供服务。

但是有一方面我觉得老年人的心理我们并不是很了解,虽然我们自以为我们很了解,我们一直以一种同情老人觉得老人都需要帮助的角度去看老人的心理问题,我们都是预设老年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说他们孤独得不到关怀,一个人住肯定会孤独就算是年轻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所以我们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老人必定会有这种问题,而应该是慢慢发掘。

我觉得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是一种被动式的转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我们的观念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改变。

而这种转变会影响孝文化的削弱,加强社会养老的职能。

在实习中我看到了所谓的日间照料中心并没有真正的投入运转,形同虚设。

我觉得一方面是社区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没有专业的人才去管理;另一方面,社区照料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普及和大众认可。

社区的职能应该相应的扩大,可以通过扩大居委会的职能或者让社工机构介入

分割居委会的一部分职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增加社区养老的投入,健全机制,增强社区养老的长效型。

一是建立领导工作机制。

成立社区养老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探索社区养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配套的政策、制度和规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构建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落实财政、发改、卫生、国土、民政、体育、文化等部门以及社区所在镇处的责任,实现统一协作,全面推进,督促养老工作落实。

二是落实责任机制。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明确各级和各种服务组织的责任,建立健全社区为老服务的各种制度,如对高龄独居老人探望制度、志愿者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服务人员奖惩制度等。

在标准化管理方面要制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卫生医疗服务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

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制定各种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服务价格。

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坚持持证上岗,并实行签约制,服务人员信守服务公约。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

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老龄工作、宣传老龄事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树立孝亲助老典型,经常做到“电视里有图像、电台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第四周实习周记(6月24日—6月28日)

这周我们又接触到新的对象,这个家庭里只有爷孙俩个,原来是租住在友谊30社区的但是没有收入来源房租又贵就搬到了二旅社的团结十八小区。

早上我们八点四十到居委会,就看见老爷爷在居委会坐着,后来在谈话中才知道他们住在二旅社那边离这儿特别远为了节省一块钱就走过来了,所以让我感到特别愧疚。

本来原计划是我们的个案对象是他的孙子王强,但是他在中考完之后就打工去了不在家,所以只能以他爷爷为对象了。

爷爷名叫王贵小,79岁,以前是在农村,孙子王强在5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车祸去世,从小是姑姑照顾,后来姑姑也有自己的孩子王强也长大了,就让爷爷从农村过来照顾王强。

但是由于年事已高,没有收入来源,社区给他和王强办了低保,三年前就搬到了廉租房。

两个人一个月四百块钱的低保,老人说别人低保都涨了,他们已经领了三年的一个月二百块钱的低保,一个月廉租房租是80块钱再加上水费、电费,王强也要花一些,就剩不下多少,每天出去捡些塑料瓶子卖些钱。

老人有严重的白内障,虽然有医保卡但是还是很贵就一直没做手术。

而且老人还说

,住在城里邻居都不认识,王强每天城里人一点都不好,村里人都认识都相互照顾

除了上学就是打工,一个人也挺寂寞的。

老人还有个女儿也在包头,夫妻两也都是给别人打工的过的也不宽裕,不过也经常接济他两。

这是他们家的情况,其实像他们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过我们最想要接触王强,我们就很担心他会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会不会压力太大。

在谈话的过程中,我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应,很自然的就像跟家人说话一样,但是我太过同情他们的境遇,自己注入的感情太多。

但是更多的感觉就是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我们一点忙都帮不上。

有好多次都有这种感觉,第一次是在养老院里,特别同情住在那里的老人那些工作人员对他们很不好,但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我们只是为了完成我们的任务,照几张照片来证明我们真的有做过这些好事,应该谈不上好事吧,他们希望我们经常去但是这怎么可能。

我们总是给他们希望又让他们失望。

这一次也是这样,老人说能不能帮帮他提提意见,但是说实话我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知道怎么帮。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走了很远的路过来帮助我们完成我们的任务,如果单纯的这样我们就太自私了。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我们的实习,尤其是这种人的因素比较多的实习,有多少是在弄虚作假我们自己很清楚,喜欢这个专业的肯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好好锻炼,不喜欢或者从没打算做这一行的也纯粹是应付了事。

还有一点是我们喜欢带着问题去看待每个案主,我觉得这样就限制了我们思考问题全面性。

而且我们找案主的时候社区主任都问我们,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案主,

我们没有一个发现寻找的过程就直接面对已经找好的对象去接触,感觉他们真的很

不专业。

我觉得在社区里应该避开居委会,独立出来,这样效果才会好一些。

第五周实习周记(7月1日—7月5日)

这个学期的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五个星期确实有很多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发现社工职业化的一些困难和挑战。

社工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低薪资不过是外显性的因素。

社会认可度低、工作压力大、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得到应用、专业价值得不到凸显、政府对社工期望值过高、看不到未来发展的空间等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了这一现象。

社工专业毕业生九成不愿做社工,其实这从某个层面上也反映了国内高校社工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

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开设社工专业,但其实本身并不具备教授社工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少老师甚至都不懂社工,将学生也教的云里雾里的。

另外,不少高校轻视社工实务,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功底不错,实务能力不强,给机构、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灵魂,是支持社会工作者持续从事专业工作的动力源泉,一些高校的社工教育中似乎也忽视了对于学生专业价值观和社工信念的构建。

国内整个社工行业缺乏真正的专业权威,行业内人心浮躁,社工也缺乏自我批判的精神。

但这些问题非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还是希望能有人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些实事,用有质量的专业服务获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可,这比空谈要实际的多。

在两个社区中实习了一个多月,通过直接间接的方法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社区走访

社区走访是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始。

不走访社区,根本就不知道社区的情况和居民的需求。

因此深入社区了解需求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和提供相应服务的第一步,在走访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1、在走访的过程中会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

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到一个社区,首先应该找居委会(掌权者)或者是拜访领袖人物(有威望者)。

但在实现中真的就是这样的吗,是的,我们是应该去找这些人,这些人对社工在社区走访和开展相关工作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们应该怎么去找呢,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协助我们开展工作呢,这才是关键。

2、其次是当我们第一次来到到一个社区时,我们知道居委会在那里吗,我们知道该社区的领袖是谁吗,不知道。

因此,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路人,是街坊。

通过问路人和街坊得知居委会的具体位置和路线;同时了解社区的领袖是谁,怎么样才能找到这个人,并且要了解这个人有什么爱好、品行如何等等。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再去找他们,是不是会更好呢,而事实是我们说我们是科大的学生,我们来这儿实习是民政局把我们分配到这儿,请他们配合我们工作。

(二)社工宣传

在社工进驻社区的前期,社工的宣传是很重要的。

由于现在社会工作为一种助人的服务业,在中国的大陆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少人认识社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

因此要做好社会工作的宣传,让居民了解社工,认识社工,在有困难和需求时知道有这种途径可以得到帮助。

做好社会工作的宣传,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有利于社工开展各项工作,也更容易达到工作的效果。

对于应该如何做好社会工作宣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让居委会的人员一同参与进来。

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本地的人,本地的居民对我们的戒备心很强,我们很难走进他们,并且还会看不起我们。

如果居委会的人员能够和我们一起去做宣传,或者为我们提前通知本地的居民,会更有利于我们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提升我们的宣传力度和效果。

因此,我们在做宣传时最好能够与居委会进行协商,让居委会的人员和我们一起参加宣传或者给予各种支持,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我们的宣传效果。

2、宣传方式要多样化。

不能只是停留在设点摆摊,然后派发宣传单的这种和市场上推销产品差不多的宣传方式,这样会让人们误以为我们就是来推销的,根本就不值得去理会,甚至还躲着我们。

因此,我们要用比较独特的方式,例如:

我们可以在广场上表演一些节目、太极等,亮出我们的特色,吸引居民,并且让居民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然后再为他们解说。

3、做出成功的案例。

能够在他们身边做出一两个成功的案例,这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一展现了我们的能力,二表明了我们是做什么的,三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怎么做的。

只要做出了效果,那么就不用我们做宣传了,他们都会为我们做宣传了。

但是在社工进驻的前期,这是比较难实现的,因为初来咋到对各方面的事情都还没有了解,甚至我们都还没有具体的服务对象(案主),所以这是比较难实现的。

(三)建立社区资源清单

作为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立足社区,得到社区力量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社区的工作是很难开展的,我们一想到要做小组做个案就很头疼,到了社区就抱怨这个活动难做,那个工作难开展,或者抱怨没有可连接的资源。

这有很大的可能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不足导致的。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社区都有其自身的资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这些资源,也可能是这些资源不适用或者不能用。

要做到对社区的资源运用自如,那就要建立一个社区资源清单,掌握社区资源的详细信息,例如:

有什么类型的资源,有多少,那个时间段可以用,如何才能使用,需要什么条件,如何才能联系到资源,有那些是固定的资源,那些是非固定,

那些是公共的,那些是私人的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