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0039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docx

财管整理笔记终结版

第一章总论

1.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2.财务管理的定义:

财务管理是指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3.财务管理的特点:

(1)它是一种价值管理;

(2)它既是组织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前提,又反映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成果;(3)它具有综合性

4.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包括:

(1)资金筹集和运用的管理

(2)资金耗费的管理(3)资金收回的管理(4)资金分配的管理

第二节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主要采取的组织形式有:

1.业主制是指某一业主独自创办的组织,即个体企业。

这种企业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合伙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创办的企业。

通常这种企业也不具有法人资格。

其主要特点与独资企业基本相同。

合伙企业所获收入应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并以此缴纳个人所得税。

3.公司制公司是企业形态中一种高层次的组织形式,它由股东集资创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1)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原因

(2)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2.每股收益(或权益资本收益率)最大化

此观点反映了投入资本与所获得的利润之间的关系。

但其缺陷仍十分明显:

3.公司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1)公司价值的确定

(2)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

(3)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本课程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显然,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是资金,交易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来实现,另外所从事的交易活动有一定的市场。

2.金融市场的类型

金融市场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七种:

一、金融市场的类型及作用

西方常常以此为标志进行综合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1)按金融工具的种类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银行承兑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

(2)按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划分

(1)拍卖市场(或称交易所市场)

(2)柜台市场

(或称证券公司市场)(或称店头市场)

(3)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

(1)长期金融市场(或称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2)短期金融市场(或称货币市场)如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等

(4)按金融市场活动的目的划分

(1)有价证券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2)保值市场如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等

(5)按金融市场交割的时间划分

(1)即期市场(即现货市场)

(2)远期市场(即期货市场)

(6)按金融交易的过程划分

(1)初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或称一级市场)指从事新证券和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

(2)二级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称次级市场)指从事已上市的旧证券或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

(7)按金融市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划分

(1)地方金融市场

(2)区域性金融市场(3)全国性金融市场(4)国际金融市场

(8)按金融交割的时间划分:

(1)即期市场(即现货市场)

(2)远期市场(即期货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的参加者——金融交易的主体

金融市场的参加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经济实体

个人参加者政府及其有关行政机构

中央银行金融机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金融机构

(1)它是金融市场上的专业参加者其专业活动是为潜在的和实际的金融交易双方创造交易条件。

即提供中介服务。

(2)它是金融市场的特殊参加者在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既是资金的供给者,又是资金的需求者。

中央银行参加金融市场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资金的筹集与投放,而是以实

现国家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稳定货币为目的。

2.金融市场工具——金融交易的对象

金融工具的基本属性:

①收益性:

即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率。

(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及各种存款)

②风险性:

指某种金融资产不能恢复其原来投资价值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市场风险、违约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等。

(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各种存款)

③流动性:

指金融工具转化为现金所需时间的长短、费用的高低。

(各种存款>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

3.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金融交易的形式

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有两种:

(1)拍卖方式即以拍卖方式组织的金融市场。

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是通过公开竞价形式形成的。

(2)柜台方式又称“店头交易”即通过交易网络组织的金融市场,其中证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中介。

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不是通过竞价方式实现的,而是由证券交易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自行确定的。

三、金融资产的价值决定

1.金融资产价值的构成

(1)金融资产价值的实质:

金融资产价值实质是对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索取权,其价值取决于它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2)金融资产价值的特性:

由于金融资产价值体现为未来的现金流入量,它尚未实现,因此金融资产价值具有时间性和不确定性两个特征。

时间性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所有者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要求资金的需求者按时间的长短给予补偿。

金融资产的期限越长,要求的补偿就越大。

不确定性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出售人由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而承担投资风险,这样金融资产的购买人要求风险补偿,金融资产的风险约大,它要求的补偿就越大。

(3)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

考虑到金融资产的时间性特征和不确定性特征,金融资产价值应按以下公式确定:

金融资产价值=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

2.金融市场利率(r)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利率(r)的实质:

金融市场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金的价格。

它实质是金融资产价值的表现形式。

(2)金融市场利率(r)的影响因素:

资金供求是影响利率高低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际关系、国家利率管制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这些因素有些也是通过影响资金供求而影响利率的。

(3)金融市场利率的确定:

由金融资产价值所决定,市场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率=纯粹利率+风险附加率

风险附加率=通货膨胀溢酬+违约风险溢酬+变现力溢酬+到期风险溢酬

纯粹利率(又称真实利率):

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

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无风险利率)

通货膨胀溢酬:

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

违约风险的大小与借款人信用等级的高低成反比。

为了弥补违约风险,投资人所要求提高的贷款利率即为违约风险溢酬。

注意:

由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可视为无违约风险的证券,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一般根据其信用等级来确定。

实务中也可按下式确定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公司债券利率-政府债券利率

变现力溢酬变现力是指某项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

各种有价证券的变现力是不同的,通常政府债券、大公司的股票与债券具有较高的变现力或流动性。

一般而言,在违约风险与到期风险相同的条件下,最具变现力的金融资产与最不具变现力的金融资产彼此间的利率差距介于1%一2%之间,即为变现力溢酬。

到期风险溢酬到期风险是指因到期期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变化的风险。

到期风险溢酬是对投资者负担利率变动风险的一种补偿。

一般而言,因受到期风险的影响,长期利率会高于短期利率,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再投资风险再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利率下降,使购买短期债券的投资者于债券到期时,找不到获利较高的投资机会而发生的风险。

第二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的方法(一般分析)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差异比较

(2)同一指标纵向对比------企业不同时期

(3)同一指标横向对比------不同企业间

2.比率分析法

(1)结构比率

(2)效率比率(3)相关比率

3.趋势分析法

(1)定基动态分析

定基动态分析比率=各分析期数额/固定期数额*100%

(2)环比动态分析

环比动态分析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100%

因素分析的方法(深化分析)。

具体分为:

连环替代、差额分析。

例:

某企业2006年和2007年有关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和材料单价资料如下:

指标0607

材料费用40004620

产品产量100110

材料单耗87

材料单价56

要求:

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步骤:

(1)指标分解:

材料费用=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费用=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

(2)建立指标体系

基期材料费用=基期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100*8*5=4000

实际材料使用=实际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实际材料单价=110*7*6=4620

分析对象=实际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4620—4000=620

(3)连环顺序替代

基期指标体系:

100×8×5=4000

替代第一个因素:

110×8×5=4400

替代第二个因素:

110×7×5=3850

替代第三个因素:

110×7×6=4620

(4)确定替代结果

产量影响:

4400—4000=400

材料单耗影响=3850—4400=-550

材料单价影响=4620—3850=770

(5)检验分析结果:

400+(-550)+770=620

主要是单价的影响:

责任在于采购部门

二: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分析的目的;2.收集有关的信息;3.根据分析目的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予以适当组织,使之符合需要;4.深入研究各部分的特殊本质;5.进一步研究各个部分的联系;6.解释结果,提供对决策有帮助的信息。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本身的问题:

(1)财务报告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管理层拥有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3)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使财务报表会扭曲公司的实际情况。

2、报表的真实性问题;3、比较基础问题;

四、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

1、AB率=B/A,B比或比率=A/B

2、非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相比,其专用性更强。

3、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本强调资金来源,资产强调资产的去处的结果。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

=(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三、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的构成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

◆含义: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他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通常,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

但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根据国外多数企业的经验,一般要求流动比率保持在2:

1的水平,即200%的水平。

(2)速动比率

◆含义: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几乎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

◆含义:

现金比率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该比率又称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它比速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债务的偿还能力。

是对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补充。

◆计算公式:

现金比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公式中“经营现金流量”通常使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净额”

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的构成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

主要包括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权益乘数和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等。

(1)利息保障倍数

◆含义: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

一般来说这比率大于1,该比率越高,企业就越有可能增加负债,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借到资金

(2)资产负债率

◆含义:

该比率又称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率。

它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则偿还能力越强。

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时,表明企业资不抵债。

(3)股东权益比率

◆含义:

该比率又称所有者权益比率。

它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用来衡量股东投入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

所有者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与资产负债率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

这两个比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所有者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1

(4)权益乘数

◆含义:

该比率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

它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

◆计算公式: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资产负债率)

(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含义:

该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债务本息的比率。

◆计算公式:

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息×100%

三、获利能力比率分析

获利能力比率分析是用来说明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其主要指标有:

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盈利现金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凡获利能力指标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强。

利润的质量:

(1)利润的稳定性(利润结构)

(2)利润的含金量(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利润率

◆含义: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

◆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率。

它用来衡量企业为了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

◆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十三项期间费用

3.总资产报酬率

◆含义:

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企业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它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

◆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平均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资产净利润=净利润÷资产总额=(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总额)=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4.净资产收益率

◆含义:

又称权益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

它用来衡量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平均净资产=(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5.盈利现金比率

◆含义:

盈利现金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

◆计算公式: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6.资本保值增值率

◆内涵:

该指标用于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

◆计算公式:

四、营运能力比率分析

营运能力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通常指资产的周转速度。

营运能力比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通常各周转率指标越高越好,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好,周转速度快。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内涵: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即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程度。

分析中,可以将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结合分析。

◆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或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日历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赊销或销售收入净额×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2.存货周转率

◆内涵:

存货周转率用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

分析中,常常与存货周转天数结合使用。

◆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

存货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存货周转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内涵:

它用来衡量流动资产周转的速度。

分析时,可以与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周转率=本期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本期销售收入

4.总资产周转率

◆内涵:

该比率用来衡量总资产的周转速度。

分析中常常与总资产周转天数结合应用。

◆计算公式:

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余额+期末资产余额)÷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本期销售收入

5.固定资产周转率=本期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固定资产平均净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平均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次数=(固定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本期销售收入

五、市况测定比率

市况测定比率是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比率。

主要指标有:

每股收益、每股股利、股

利发放率和市盈率等。

1.每股收益(EPS)

◆含义:

每股收益又称每股利润是企业税后利润扣除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它是衡量股份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该指标越高,说明每一股份可分得的利润越多,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反之则差。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这是因为:

(1)该指标为会计准则所特别重视;

(2)会计报表使用者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往往视其为一个特别重要的比率,投资者视其为未来现金流量综合指示器,并为在各公司之间进行比较的依据。

(3)实证研究表明,该指标与公司股票市价表现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4)每股收益也是其他比例分析(如市盈率、股利支付率)之基础,在会计实务中每股收益有时又称作每股净利、每股盈余等。

◆计算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流通在外与发行在外?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不等于0除应发放的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平均股数之比

2.每股股利

◆含义:

每股股利是股利总额与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它用来衡量股份企业的获利能力,该指标高,说明股本获利能力越强。

◆计算公式: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3.股利支付率

◆含义:

股利支付率是指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值。

它用来反映普通股股东从每股的全部获利中分到手的部分。

◆计算公式: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100%

◆通常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取决于企业的股利政策,因此在分析该指标时,应认真考虑有关因素的影响。

4.市盈率

◆含义:

市盈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

它用来反映投资者对单位收益所愿支付的价格。

◆计算公式: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来说,经营前景良好、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的股票市盈率会趋于上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未来的成长潜能高;反之,发展机会不多、经营前景暗淡的企业,其股票的市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此时企业的风险很大。

◆注意:

股票市场上,一个公司的市盈率可能会被非正常地提高或压低。

【例27—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

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250万元。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30000×12/12+16200×8/12-7200×1/12=40200(万股)

或者30000×4/12+46200×7/12+39000×1/12=40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250/40200=0.4(元/股)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3、可转换债券的相关计算

【例27—2】某上市公司20×7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2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20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

20×7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60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

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

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

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33%。

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

38200÷20000=1.91(元/股)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60000×2%×(1-33%)=804(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0000/10=6000(万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804/6000=0.134(元/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每股收益=(38200+804)/(20000+6000)=1.50(元/股)

【例27—3】某公司2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5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00万股,该普通股平均每股市场价格为8元。

20×7年1月1日,该公司对外发行10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8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7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

该公司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

2750/5000=0.55(元/股)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0-1000×7÷8=125(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750/(5000+125)=0.54(元/股)

【例27—5】某公司2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00万股。

20×7年3月2日该公司与股东签订一份远期回购合同,承诺一年后以每股5.5元的价格回购其发行在外的240万股普通股。

假设,该普通股20×7年3月至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5元。

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

400÷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