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99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一I卷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

(一)(I)卷(练习)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

1.(1分)(2019高一上·南海月考)淄青、成德两个节度使派人焚烧河阴转运仓,刺杀中书省宰相武元衡,发动叛乱,最后叛乱被中央政府派兵平定。

这事发生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考点】

2.(1分)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点】

3.(1分)(2019高二下·彬县期中)王安石变法前,某地主只需向政府交纳379缗的地税。

王安石变法时,他却要向政府缴纳1553缗的地税。

这主要是因为()

A.王安石提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    

B.方田均税法清查出了原先隐瞒的地产    

C.政府借变法向地主们勒索财富    

D.王安石把政府土地分配给地主耕种    

【考点】

4.(1分)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考点】

5.(1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庆历新政措施的是()

A.限制权贵子弟亲属通过恩荫做官    

B.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加强各级官吏的保举和选派    

C.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D.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考点】

6.(1分)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③    

【考点】

7.(1分)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考点】

8.(1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C.用人不当    

D.变法法令违背经济规律    

【考点】

9.(1分)(2017高二下·信阳期中)下列关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B.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C.改革相对革命而言对生产力的破坏小,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

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考点】

10.(1分)《梦溪笔谈》记载: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人饥,殍瑾枕路。

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

‘饥岁工价至贱,可以人兴十木之役。

’丁是诸寺工作鼎兴。

”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考点】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1.(2分)(2019高二下·彬县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

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惟不听避劳就逸。

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更代(离职)相付。

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

上曰:

“无轻民事,惟艰。

”安石曰:

“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

”上曰:

“修水土诚不可缓。

”安石曰:

“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

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

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

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商鞅变法的?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其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授田的主要标准。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授田在当时的作用。

(3)据材料三简述王安石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4)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据材料回答三次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

【考点】

12.(2分)(2018高三上·深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始终强调教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忽视教育与生产力的密切关系。

学校教育就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选拔人才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工具。

在西方古代社会,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干涉不同,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学校行政管理方面逐渐呈现多元化和自由化局面,整个时代或社会的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就可能从政治中分离出来,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而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为推动社会的前进服务。

中国的学校教育始终把“明人伦”的道德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而其他教育都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可有可无。

西方比较重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因而学校的课程设置既有人文科学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知识;既有体育,又有美育。

——摘编自李小利《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材料二:

1850年,蒸汽机的普及和“铁路大狂热”,标志着英国进入工业革命真正大飞跃的时代。

迅速的都市化,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以及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新要求,英国教育体制必然要向国家干预以及法定的全国性教育体制转变。

从此,政府进入英国教育领域。

国家通过税收和拨款,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学校教育。

1870年初等教育议案声称有150万6—12岁的孩子获得政府提供资金的学校教育,但这只是工人阶级子女的2/5。

到了1880年,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才改变了民众教育“欠缺”的状况。

坎特伯雷附近的一个村庄,5—14岁儿童的上学率从1851年男孩的33%和女孩的42%,增长到1881年的73%和80%。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古代教育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教育对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考点】

13.(2分)(2020高三上·信丰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中和从不同的方面,都得出了“中国经济在宋代出现飞跃,达到了顶峰,而后发展减缓,最后陷于停滞”的结论…宋代城市的商业已形成了庞大的网络,这一网络是由点到面的结合形成的,点是深入都市的坊巷和遍布全城的各种商肆,面即是铺店林立、位于全城的中心地区的商业区。

那种不受时间和区域限制的商业活动在宋代出现了,不仅在城里可以设立商铺,就连城郊和乡镇也有了草市。

由于开封地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和金水河的交汇处,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一带的物资可以很方便地运抵京都,从而使开封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

茶坊酒肆内金翠耀目,其菜肴可谓是“八方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南宋时的都城临安,同样也是四方商旅云集,天下诸货交汇,商业发达,买卖生意昼夜不绝。

来自海外的各色奇珍异宝、日用品和香料等物,都可以在这儿买到。

——摘编自杨孝鸿《中国时尚文化史·宋元明卷》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4.1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9%。

这时的工业生产基本上集中于美、德、英、法四国。

随着美、法、德等国变成工业国,即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在扩大了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英国已不再拥有垄断地位。

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国际生产分工,就是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之间的分工。

——摘编自郭吴新《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在宋代达到了顶峰”的原因及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初世界贸易格局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经济最后陷于停滞”的政策因素。

【考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考点:

解析:

答案:

6-1、

考点:

解析:

答案:

7-1、

考点:

解析:

答案:

8-1、

考点:

解析:

答案:

9-1、

考点:

解析:

答案:

1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6分)

答案:

11-1、

答案:

11-2、

答案:

11-3、

答案:

11-4、

考点:

解析:

答案:

12-1、

答案:

12-2、

考点:

解析:

答案:

13-1、

答案:

13-2、

答案:

13-3、

考点: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