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教师节专题.docx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报教师节专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专题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主题——老师,说说您的故事
编者的话:
9月10日,第29个教师节。
这是收获的时节,这是令人敬仰的日子。
让我们再一次把深情的关爱和深厚的祝福献给人民教师。
为了向广大教师表示敬意,同时倾听广大教师的心声,中国教育报在今天推出了“我是老师”主题特刊,邀请了来自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们中间,有在千钧一发之际,以文弱身躯抵挡危险,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天地的英雄教师,如芦山地震中的田霞,最美校长杨建一,用生命铸就了师者光辉。
他们中间,还有用一辈子的时间只为做一件大事而来,用爱和责任放飞山乡孩子的梦想,延续了山乡的文脉,他们是用韶华守望校园的乡村老师。
他们中间,还有特教学校的老师,用默默地奉献,给那些折翼的天使许以美丽的梦想,呵护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享受人间的美丽。
他们中间,还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在专业发展领域,敢于提出一些常人不会提的问题,在专业的道路上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他们中间,还有那些跟学生打成一片的魅力教师,那些善于生活,善于把教育生活化的阳光教师,那些讲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让不上他的课耳朵都难受的老师。
他们,告诉我们,老师的生活本是非常丰富多彩;他们,告诉我们,老师的追求是如此平凡却高尚;他们,告诉了老师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你难道不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
欢迎您用一段时间,比如20分钟,比如40分钟,用心阅读一下,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师者人生。
担当我愿意用生命诠释责任
编者的话:
他们,与你我一样,普通而平凡。
日复一日,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潜心育人。
那天,危险突然来临,学生生命危在旦夕,他们以文弱身躯抵挡危险,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用对学生的爱和责任,创造了一次次生命奇迹,向世人传递着温暖与力量,持久而绵长。
是什么,让他们在危险降临之时毫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们在千钧一发之际迸发如此力量;是什么,让普通的教师群体,涌现出这么多英雄人物?
是教师神圣的称号,是教师光荣的责任,是教师如山的大爱,更是教师大智大勇的担当。
危急时刻,英雄教师用生命诠释责任,以担当书写崇高。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舍生忘死,记住他们的崇高与平凡,用他们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田霞:
学生有危险,就该挺身而出
我不能成为最优秀的老师,但是我会成为最负责的老师。
我不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但是我会尽我的最大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
——田霞
9月2日,芦山县国张中学开学第一天。
我刚到校,就被学生们围住问个不停。
“田老师,您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田老师,我能不能分到您班上?
”“田老师,以后可不可以常到我们寝室玩?
”孩子们质朴的话语,就像穿行心间的暖流,让我觉得由衷的幸福。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4个多月,但学校现在的条件还很艰苦。
学生上课、教师办公都在板房,学生宿舍不够,孩子们大多是三个人挤两张床。
即便如此,老师、学生们都毫无怨言、干劲十足,开学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很多人问我,地震那天自己已经护送5班的学生到一楼,为什么又要冲回去救7班的学生?
其实在那个生死关头,我根本没时间想那么多,完全是一种本能反应。
我冲上教学楼二楼,带领7班滞留在教室的学生往下跑时,教学楼摇晃得厉害,楼道中不断有物品坠落。
我们平常进行过地震演练,逃跑时学生们手上都拿着两本书护头,老师必须站在过道口。
学生们在过楼道的时候,连接教学楼和楼梯间的钢板突然断裂,高高地翘了起来,跑在前面的三名学生被翘起的钢板绊倒,我担心众多学生会被堵在过道,想也没想,使出全身力气,把翘起的钢板压了下去。
这时,一块不明下坠物从天花板上掉下来,我看到前面有两个学生就要被坠物击中,就下意识地推了他们一把,这时,头上有东西掉下来,我脑袋一下子就蒙了。
再一次睁开眼睛,已经是在医院的病床上。
同事、朋友、亲人们纷纷打来电话,说要来医院看我,被我一一拒绝。
学生们也一再打电话说要过来看我,但那几天余震不断,道路不畅,进出县城非常危险。
为了稳住学生,我只好不断“撒谎”安慰他们:
老师很好,明天就出院回家了。
第三天,我感觉头部不怎么疼了,就要求出院,想早点回到学校看看孩子们,和老师们并肩作战。
但医生不允许,说我还需要观察和静养,校长也打电话来让我安心养伤,学校有同事们撑着。
到了第九天,我在医院实在待不下去了,学校即将复课,学生和家长们都在询问复课事宜,我是班主任,有大量工作需要我回去做。
医生拧不过我,就给我开了许多药,并提醒我注意颈部软组织损伤,“放”我回校了。
回到学校后,我跟同事们一道投入紧张的复学复课之中。
后来因过于劳累,头部出现疼痛反应,实在坚持不住,就请假休息了。
现在,我头部的伤已经完全愈合,偶尔天气变化会导致颈部不舒服,但已无大碍。
我很感激这么多人对我的关心,地震造成雅安多地受灾,有太多的人需要救助,我已经得到最好的救治,大家不必为我担心。
这次经历让我在职业成长道路上受益匪浅,既收获了学生、家长们对我的信任,也收获了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感悟。
以前我总觉得教师很平凡,学生们学得好与不好,大多与个人的素质有关,与教师关系不大。
现在我觉得教师在平凡中还具备了一些珍贵的品质,比如面对家庭和学生的抉择,为了将课上好、为了将班级带好,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挤出一些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有时候会觉得对家人有一些亏欠,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无怨无悔。
以前总认为教师的工作很简单,现在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因为学生比你弱。
老师要以一种担当的姿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
(四川芦山国张中学教师田霞口述 本报记者 刘磊 实习生 胡敏 采访整理)
杨建一:
勇气,来自对学生的爱
教育是我事业的全部,学生是我生命的全部。
为了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在所不惜。
——摘自杨建一工作日志
今天,我要讲的是我的启蒙老师、“最美校长”杨建一的故事。
杨老师是湖南省新化县北渡小学校长,我是在杨老师手里读完小学的。
杨老师给了我很多关怀与爱护,让我终生难忘。
我读小学那几年,父亲病重,三姐妹同时上学,家里实在太穷,我托一个同学带信给老师,说我不能读书了。
我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杨老师就来我家里。
那时候,杨老师是学校总务主任,也是我的数学老师。
我听杨老师对我妈妈说,孩子还这么小,不读书怎么行?
艳云的学费我先替她垫着。
杨老师拉起我的手说:
“孩子,你今后是要走上社会的,没有文化怎么干好工作呀?
”杨老师的几句话,说得我眼泪直流。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我不能交齐的学费,一直由杨老师补足,直到我小学毕业。
毕业以后,我才知道更多关于杨老师的事情。
那时交不起学费的并不止我们家,他资助的学生又何止我一个人。
今年初,杨老师曾资助的学生刘雪梅从外打工回家时,要还杨老师帮他们姐弟交的学费,但老师硬是不收。
为了回报师恩,刘雪梅打算为杨老师买一身新衣服,让他过年穿。
没想到,今年1月15日,为保护学生安全,杨老师与进入校园行凶的歹徒殊死搏斗,不幸以身殉职,他就这样突然间匆匆离开了我们。
当时,北渡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突然,一名男子从校门口正对面的围墙上翻墙而入,操起随身携带的剪刀状凶器,直奔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对准一个孩子的脑袋连刺六七刀。
一旁的女教师惊呼救命,正在教学楼二楼修理水龙头的杨老师探头一看,当即飞奔而下。
此时,正在三楼备课的几名教师也闻声赶了下来。
歹徒见状,拉开小侧门,夺路而逃,杨老师孤身一人追了出去。
在校门口两百多米处,杨老师追上了歹徒,两人扭打在一起。
歹徒持凶器疯狂袭击杨老师,两人从一处小坎上滚落到菜地中。
等其他老师和附近村民赶到,杨老师已经停止呼吸,人们只看到他满脸血肉模糊,蓝白相间的衬衣布满片片血斑,但沾满泥土的左手仍然紧握拳头……
在大家眼中,杨老师是一个憨厚随和的人,喜欢读书,从来不与人争吵,是一个十足的文弱书生。
杨老师去世后,人们都在追问:
是什么给了温和文弱的他如此大的勇气?
我们了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勇气来自他对学生的爱,他的眼里只有学生。
他还曾经说过:
“学生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学生的成长,我在所不惜。
”我相信,孩子们快乐的成长一定是他最开心的事。
在我心中,杨老师是我们教育战线最成功的人。
虽然他没有多少钱,家境也不宽裕,但他教给乡村孩子知识,使乡村教师懂得了教育的真谛,更把爱的精神、爱的力量传递给我们。
人的一生中,也许有很多的人和事会慢慢淡忘,但老师鲜活的形象永远保存在我心底:
早晨,他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走进校园,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中午,他会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巡查,看看谁没有吃中饭;放学时,他又会站在校门口,一遍一遍地叮嘱孩子,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
(湖南新化北渡中学教师杨艳云口述 本报记者 阳锡叶 采访整理)
杨向明: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只要想到每位父母把心爱的孩子托付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希望托付给了你,你就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份何等沉重的责任。
——摘自杨向明日记
我是今年因勇救落水儿童不幸去世的“最美教师”杨向明的同事卢丽萍。
新学期开学了,但我总有一种感觉,杨向明老师并没有走!
在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他略带羞涩微红的笑脸,耳畔总回响起他略带泰兴口音的欢声笑语,而想到更多的则是他对学生的爱和对同事的好。
今年5月,为抢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落水男孩,这位41岁的英雄奋不顾身,即使自己水性不好,即使已被拖得筋疲力尽,即使最后一刻仍可独自上岸全身而退,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人生命,最后不幸去世。
后来,我听同事说,在杨向明的汽车后备厢中,一直都备着锤子和救生衣,他还这么告诉我们:
“我经常从东城河边过,如果有人落水,我就把救生衣穿起来,冲下去救人。
”然而,那天当杨老师听到有孩子落水时,却忘了后备厢中这些准备好的工具,为了争取抢救时间而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
从警方公布的监控看出,从汽车里跑到桥上,再跨过栏杆去救人,整个过程杨向明只用了21秒。
而且,听很多人说,当时孩子突然紧紧抱住杨向明的脖子不松手,导致施救极为困难,杨向明渐渐体力不支。
见情势危急,岸上的群众大声喊着让杨向明先掰开孩子的手,上岸后再想办法救小孩,但他把生死置之度外,用一只手死死挽住孩子身体不愿松手,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
现在想来,在生死关头,杨老师顾不上穿救生衣,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在最前面,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仍然死死抱着落水少年不肯松手,这是他的必然之举!
是他的本能!
因为,在工作中、生活上,他一直就是这样一个人,古道热肠、勇于担当,总是乐意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在他的QQ签名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
“呵呵,我先笑为敬。
”他总是面带微笑和别人打招呼,就是对待学校的保洁工也是如此,让人如沐春风。
2012年秋季学期刚开始,我和杨向明分到同一个办公室。
那时的教学楼刚刚装修,办公室像个储物间,水泥块、涂料等污渍到处都是。
杨老师成了我们打扫办公室的主力,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搬椅子、擦瓷砖,清扫地面……那时三楼没有水,擦拭墙壁和桌椅的水全是杨老师一人用水桶从二楼一桶一桶提上来的。
他忙得浑身透湿,我们让他歇会儿,他却接过我们的拖把,让我们歇歇。
“你们办公室太干净了,地面都能照镜子了。
”路过的同事称赞说,“我们办公室有杨向明!
”同事们都这么说。
办公室里因为有了杨向明,啥难事都不难。
谁的电脑、手机操作遇到问题了,找杨向明;班级文化布置时,贴标语够不着了,找杨向明;出去学习、听课没人代课了,找杨向明;女教师排练广场舞,班里没人管了,还是找杨向明……
杨向明还非常爱孩子。
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放有一个常用药品盒,以及一些糖果,都是给学生准备的。
学生有感冒、咳嗽、拉肚子,总会去找他,他总是关切地问清病情,倒上一杯水让他们先服药并通知家长。
有一次,六年级学生汤俊羿摔破了额头,鲜血直流。
正在值班的杨向明赶到后,一边帮他按住伤口,一边抱着他往医院疾奔。
10多分钟后,汤俊羿被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等汤俊羿父母赶到时,杨老师的白衬衫已被鲜血染红。
在班上,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亲切地喊他“杨老师爸爸”。
杨向明老师的“教育格言”是:
教育的楼,无电梯可乘,必须从楼梯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攀登。
他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教育的追求。
面对生死考验时,他毅然挺身而出,将大爱奉献给素不相识的孩子,用生命谱写了无私大爱的壮丽诗篇。
(江苏泰州实验学校教师卢丽萍口述 本报记者 沈大雷 采访整理)
坚守我愿意用青春守望校园
我的坚守 你的飞翔
每逢教师节,总有一种特殊的感动穿透我们日渐坚硬的内心。
是那些平凡教师的付出让我们明白,为何平凡的背影日渐伟岸。
让我们听听他们内心的独白。
云南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吉思妞在特教领域已经工作了16年,教师已经不足以概括她做的一切:
“我只觉得我并不是老师,我是个母亲,是那一群残疾孩子的母亲,我仿佛感觉我是一棵大树,是一棵能为残疾孩子们遮风避雨的大树……”
她的话语太普通了,太平常了,但就在这平常的话语中,透出打动人的力量。
时间赋予这些平常的话语一种理想和信仰的色彩。
没有他们的守护,孩子将失去一片明媚的天空,是他们给孩子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有时候,我们无法想象他们付出的努力。
湖南省保靖县夯沙乡立口教学点的龙光正在38年里仅仅挑书进山、家访劝学和往返家校的山路至少走了7万6千公里。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没有去寻找其他在世人眼里更好的出路,而甘愿留下来守护一个村庄的文化传承。
在他们看来,那是他们心中不能失去的东西,坚守就是他们存在的方式和价值。
他们所获的荣誉已经无法衡量他们的坚守,衡量他们的只能是乡人的口碑与人心,他们在乡土民间历史里,将是一代人心里的“文化英雄”。
是什么让他们作出如此坚定的选择?
有时候不过是个平凡的念头。
安徽淮南市潘集镇后圩小学教师王美荣在这所全市最偏远的农村小学教了20年了,留住她的只是最普通的一句话:
“老师,别走!
”她收获的是“春天刚刚到时的荠菜”……
在无数平凡的教师中,像他们这样的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不是没有机会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教学,或者换一个行业;他们不是不在意物质,不是不想给家庭更美好的生活。
但当他们面对选择时,他们追随了自己的内心,给懵懂的孩子打开看世界的窗子成为他们赋予自己的使命。
绝大多数教师的生活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不会有这样那样的荣耀或波澜。
他们的职业生涯践行着坚守这个词的内涵。
坚守是什么?
是用理想对抗时间、困难,是用信念张扬生命的激情。
这是他们的自我选择和价值认同,他们的坚守是孩子飞翔的力量。
当你阅读他们的故事,会为他们的付出而感动。
但或许,你不久又会遗忘他们的故事,而他们仍然在默默前行,无论风霜雨雪都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们就是对这土地爱得最深沉的人。
(张树伟)
龙光正:
“后山片”的学校教了个遍
我来自湖南省保靖县夯沙乡立口教学点。
到今年为止,我在村小当老师满38年了。
夯沙是我们保靖县吕洞山区最偏远的乡镇。
因为交通最闭塞、经济最落后、发展最缓慢,我们当地人都喊这里“后山片”。
1975年2月,因为能写会算,我被全村男女老少顺水推舟,推上了矮坡村小的三尺讲台。
在夯沙,矮坡村小最偏最远,离乡场有50多里山路。
平时这里根本派不进老师,学生读书吊儿郎当的,读不到两年书就辍学了。
为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我甩开膀子干起来。
交得起钱的,交不起钱的,读得进书的,读不进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一个不漏地把他们请进学堂。
在我的努力下,村民们慢慢学会了写字和算账,孩子们慢慢爱上了学校和学习。
1984年秋季开学,原来的两个民办教师同时离开,吕洞小学五六十个学生一时间面临无人管教的尴尬局面。
临危受命,我二话没说,翻山越岭来到吕洞小学。
很快,学校的两栋烂木房教学楼推倒重建了,还圈了围墙,砌了堡坎,学校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我教的班级学生成绩从全乡最后,一下子跑到了最前头。
蜂糖小学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1989年3月,前不挨村后不挨寨的学校被村民卖掉了,20多个孩子无处上学。
为让苗家孩子实现在家门口读书的梦想,我主动去了那里,把烂仓库改成教室,和孩子们在“仓库学堂”度过了整整3个春秋。
3年后,我按上级安排又回到本村的矮坡村小教书,一直到2007年春天。
矮坡村小停办后,我又来到了立口教学点。
在这里,我再也不想转移了。
目前这个点上只有我这根“独木”在支撑,一旦我撤退,立口、张王、蜂糖、俄力、矮坡五个村的孩子连个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都没有了。
38年里,我以吕洞山为圆心,辗转苗寨最偏远的学堂,把自己执教的线路图只画在吕洞山区夯沙乡“后山片”这个地方。
说来不知道你们信不信,我的学生里有20多个孩子相继上了中专,读了大学。
我们苗寨的文化人越来越多了,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通讯员 田亚君 采访整理)
吉思妞:
残疾孩子遮风避雨的大树
我是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人,傈僳族。
到现在已经和孩子们在一起24年了,其中有16年特殊教育经历。
1989年9月,我中师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山村小学任教。
1997年9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入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学校是怒江州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到这里上学的孩子都是听力残缺的聋童。
这些聋哑孩子来自四面八方,残疾状况也各不相同。
有时候,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年龄差距会特别大,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最大的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
一个简单的字母或生字、一句平常的日常问候语,往往要重复教几十遍、上百遍。
工作非常辛苦,单调、枯燥又繁重,但一看到孩子们那天真无邪、渴求知识的眼神,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我就觉得自己担子更重,责任感更强。
我深信普通教育培养的是祖国的明天和希望,特殊教育同样也能擎起一片蓝天、一弯残月。
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健康,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学生年龄小的才四五岁就远离父母寄宿在学校,大的已经十八九岁,对社会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必须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才能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
记得一个叫熊利柱的兰坪籍学生,那时他10岁,聋哑加智障,可能是家里困难营养不良的原因,看上去只有5岁孩子那么高,自理能力也很差。
有一次上体育课,在赛跑过程中,由于手脚不太灵活,他摔倒了,膝盖被摔得直流血,当时的他指着自己的伤口哭个不停,还边哭边四处求救。
前来为他裹伤的我望着眼前的一切,看到他那求救的眼神,感到心里一阵阵的痛,不知何时,眼里噙满了泪水……
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我总是坚持这样的教学观念:
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差生”。
孩子们喜欢我的课。
有一次,单位派我出差,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看见我坐着车要走,就抱住我的腿哭个不停……看到那样的情形,看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我要瘫痪了似的手脚一时软了下来,也忍不住和他们抱在一起大哭一场……那一刻,我只觉得我并不是老师,我是个母亲,是那一群残疾孩子的母亲,我仿佛感觉自己是一棵大树,是一棵能为残疾孩子们遮风避雨的大树。
(本报记者 张树伟 采访整理)
林兴久:
办好海角渔村“潮水班”
我是福建省福安市溪尾镇溪邳小学的一名教师。
工作38年来,我一直在溪邳小学任教,今年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
溪邳是福安市溪尾镇的一个偏僻海角渔村。
20世纪70年代,整个渔村在岸上只有四五栋房子,渔民们在船上作业,吃住也在船上,渔民的孩子上学主要看潮起潮落,涨潮时来上学、退潮时呆在船上。
当时,渔村里没有几个文化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让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于是,我根据潮起潮落来安排教学,办起了“潮水班”和“渔船上的补习班”。
我们上课不分周末或节假日,只要台风天来了或小水时渔船靠岸了,就组织学生到校上课。
渔船靠不了岸边,我就赤脚踩着滩涂爬上渔船,集中渔船上的孩子补课。
对于一些落下课程较多的学生,我就一对一单独辅导功课。
一些家长由于要谋生计,不得已让孩子辍学,我就一次次登船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直到家长把孩子送来上学为止。
有个学生叫江宽潮,现在是福建省未成年犯教管所的民警。
小学期间,他曾辍学在家两年,整天在船上帮家里做活儿。
经我多次登船劝说,家长最终把他送到学校,后来他还考上了中专、大专。
38年来,我基本上就呆在溪邳村和临江村,所想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教好,我不能辜负渔村人对我的期待,也不能愧对人民教师这个岗位。
令我感到无比自豪的是,不少的渔村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了出息。
据不完全统计,溪邳村现有大、中学生120多名,尤其是今年考上本科的就有16名。
由于常年居住在海边,经常上船给学生辅导补课,甚至经常踩着海泥上渔船,久而久之,我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手脚疼痛,现已畸形,行走艰难,严重时痛得死去活来,但我从没迟到过一次,也没有请过一天假。
2012年5月3日,我正在上课,突然剧痛难忍,随身所带的药用上后还无济于事,最后昏倒在三尺讲台上,同事们把我送到卫生院抢救。
第二天,病情略微好转,我依然踏上三尺讲台,继续工作。
校领导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要调我回中心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请假休息,或者提前病退。
溪邳村的家长们听闻后十分不舍,学生家长刘明福紧紧握住我的手,极为激动地说:
“林老师,只要你在这个学校,我的孩子绝不送到其他学校就读。
”我听了十分感动,也决定继续坚守在渔村任教。
(本报记者 龙超凡 采访整理)
王美荣:
从“姐姐老师”到“妈妈老师”
我是安徽省淮南市潘集镇后圩小学语文教师。
1994年大专毕业后,我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学校试讲,从此就对学校、孩子有了放不下的牵挂。
没想到,我在这所全市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一待就是将近20年。
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学校没有食堂,周边也没有小饭店、小卖部,我又不会做饭,只能有一顿没一顿地胡乱做点、吃点。
住的地方就更简陋了,用秫秸子隔起来一间小屋子,既透风也透亮。
没办法,我自己找来化肥袋子缝在秫秸上。
白天还好说,孩子们都围在我身边。
到了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学校。
学校不远处有几座坟,我倒不怕“鬼”,就是怕有坏人突然出现。
不管怎么苦、怎么难,一站到讲台上,我就把什么都忘了。
因为学校教师少,我每学期要带不同年级的语文课,每周都要上30多节课。
除了带课之外,我还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长、少先队辅导员、留守儿童之家辅导员。
记得班里有一个学生,经常逃课,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特别差,家长都几乎放弃了他。
寒假期间,我去他家家访,慢慢地与家长交谈,直到家长认识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通过我和家长的配合教育,现在这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考到80多分,家长见到我都对我特别尊敬,总说是我让他们的孩子有了出息。
这些年,调离的机会有好多次。
有一次,当我得知区教育局准备把我调到条件比较好、离家也很近的平圩中心校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矛盾。
但一想到这里条件这么艰苦,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我就打定了主意——不走!
其实,每次只要有一个孩子对我说:
“老师,别走!
”我就迈不动离开的步子,我离不开这群可爱的孩子。
我爱每一个学生,朴实的学生和家长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我的爱。
冬天,有学生家长给我送来自己亲手做的棉鞋。
春天,有学生的奶奶去野外挖荠菜,让孩子带给我。
还有什么比这些情意更重?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带好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