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625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docx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

吉林一中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

【一】选择题【共15道小题,45分】

1、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

2、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

A.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

B.无果实,有种子,靠营养繁殖

C.无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

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

3、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那么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1/2,1/8B.3/4,1/4C.1/4,1/4D.1/4,1/8

4、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①摒弃现有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的道德规范为准绳

④调整现有的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以下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性状的是〔 〕

A.BBSs×BBSsB.BbSs×bbSsC.BbSs×bbssD.BBss×bbSS

6、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 〕

A.dB.DC.D或dD.D和d

7、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的比例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分别是〔 〕

A.4∶2∶1和4∶2∶1

B.2∶1∶1和4∶2∶1

C.2∶2∶1和2∶1∶1

D.2∶1∶1和2∶2∶1

8、色盲基因携带者产生的配子是〔 〕

A.XB和YB.Xb和XbC.Xb和YD.XB和Xb

9、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10、以下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地实现表达

1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12、以下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论点的概括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微小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得到积累

13、把黄玉米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

以下对性状和亲本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黄色对白色是显性,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是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是纯合子,黄玉米是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14、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中,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茎尖

15、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那么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2、4B.1、3C.1、3或2、4D.1、4或2、3

【二】非选择题【共5道小题,55分】

16、【10分】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

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

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

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

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17、【10分】下图是基因型为RrEeDd的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___________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请在下边的方框内画出形成图所示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染色体上请标出有关基因〕。

18、【11分】番茄是自花受粉植物,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正常果形(F)对多棱果(f)为显性。

以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红色多棱果品种、黄色正常果形品种和黄色多棱果品种〔三个品种均为纯合子〕,育种家期望获得红色正常果形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

试完成以下问题:

(1)应选用以上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

(2)上述两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具有何种基因型和表现型?

(3)在F2代中表现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

F2代中稳定遗传的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

19、【12分】完成下表中各生物的有关内容:

种类

体细胞的染色体数

配子的染色体数

染色体组数

几倍体生物

体细胞

配子

水稻

24

 

 

 

二倍体

玉米

20

 

 

 

二倍体

棉花

 

26

4

 

 

普通小麦

42

 

 

3

 

无子西瓜

33

 

 

 

 

小黑麦

 

28

 

 

八倍体

 

20、【12分】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道小题,30分】

1、【2分】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表现型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外在表现,基因型决定了性状表现〔表现型〕。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包括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有纯合子出现,如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有1/4是显性纯合子,有1/4是隐性纯合子。

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分离。

答案:

C

2、【2分】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

A.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

B.无果实,有种子,靠营养繁殖

C.无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

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香蕉是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几乎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故无种子;但子房部分照常能发育成果实。

因为香蕉无种子,故它不能进行种子繁殖,即只能靠营养生殖。

答案:

D

3、【2分】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那么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

父TtAa,母ttAa,多指患者出现的可能性是1/2,白化病患者出现的几率为1/4,既患多指又患白化病的几率为1/2×1/4=1/8,因此具有两种病的几率为1/8,只有一种病的几率为1/2+1/4-2×1/8=1/2。

答案:

A

4、【2分】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①摒弃现有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的道德规范为准绳

④调整现有的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D

5、【2分】以下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性状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解法一:

排除法,A子代有1×2=2种性状;B子代有2×2=4种性状;C子代有2×2=4种性状。

解法二:

单独分析每对性状,如果子代只产生一种性状,那就必须要求每对性状的子代各有一种性状,即1×1=1种。

答案:

D

6、【2分】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 〕

A.d

B.D

C.D或d

D.D和d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是复制得到的。

答案:

B

7、【2分】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的比例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分别是〔 〕

A.4∶2∶1和4∶2∶1

B.2∶1∶1和4∶2∶1

C.2∶2∶1和2∶1∶1

D.2∶1∶1和2∶2∶1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的变化。

此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并且是考试的热点,希望引起注意。

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同源染色体,共有46条染色体。

在未复制的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

复制后,一个DNA分子形成两个DNA分子,但两个DNA分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故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DNA分子。

精原细胞发育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仍是46条,但DNA分子有92个。

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分配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故经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也相应减少一半,即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条,DNA分子为46个。

次级精母细胞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彼此分离,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最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相比,数目没有减少,但DNA分子再减少一半,为23个。

答案:

B

8、【2分】色盲基因携带者产生的配子是〔 〕

A.XB和Y

B.Xb和Xb

C.Xb和Y

D.XB和Xb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只有女性才有可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其基因型是XBXb。

答案:

D

9、【2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理论依据是:

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这样,他们所生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非近亲结婚者高出许多倍。

答案:

B

10、【2分】以下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地实现表达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基因的操作工具、目的基因表达等知识。

因此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基因操作的工具酶有限制酶、连接酶,而运载体是基因的运输工具。

〔2〕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是为了获得目的基因的产物,因此能够快速繁殖是选择受体细胞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

C

11、【2分】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决定生物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不是唯一的,故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答案:

B

12、【2分】以下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论点的概括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微小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得到积累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说明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存斗争推动生物的进化。

答案:

C

13、【2分】把黄玉米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

以下对性状和亲本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黄色对白色是显性,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是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是纯合子,黄玉米是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参考答案与解析:

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了对自交、杂交、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

两种纯种玉米隔行种植,有自花传粉,也有异花传粉,在黄玉米上找不到白玉米,说明了黄色是显性,白玉米植株为隐性纯合子,自花传粉为白色,异花传粉为黄色。

答案:

B

14、【2分】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中,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茎尖

参考答案与解析:

思路解析: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

诱导的材料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即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

答案:

D

15、【2分】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那么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卵原细胞的分裂,一旦知道了极体,就知道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情况为1、3和2、4,但不知道此处的极体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还是由第一极体形成的,故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有两种可能性。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道小题,41分】

16、【10分】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

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

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

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

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思路解析:

根据题意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为单倍型的,相当于配子水平。

一对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17、【10分】下图是基因型为RrEeDd的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___________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请在下边的方框内画出形成图所示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染色体上请标出有关基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

该卵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那么体细胞内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共有8条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图中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一条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一条未发生互换。

答案:

〔1〕288

〔2〕如下图:

18、【11分】番茄是自花受粉植物,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正常果形(F)对多棱果(f)为显性。

以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红色多棱果品种、黄色正常果形品种和黄色多棱果品种〔三个品种均为纯合子〕,育种家期望获得红色正常果形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

试完成以下问题:

(1)应选用以上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

(2)上述两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具有何种基因型和表现型?

(3)在F2代中表现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

F2代中稳定遗传的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

19、【12分】完成下表中各生物的有关内容:

种类

体细胞的染色体数

配子的染色体数

染色体组数

几倍体生物

体细胞

配子

水稻

24

 

 

 

二倍体

玉米

20

 

 

 

二倍体

棉花

 

26

4

 

 

普通小麦

42

 

 

3

 

无子西瓜

33

 

 

 

 

小黑麦

 

28

 

 

八倍体

 

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2分】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