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525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前言

黄土高原位列我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她慈母般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农林牧业和工业自然资源,尤其是有极丰富的能源资源,例如:

山西的煤矿,陕西地区神木-东胜煤、石油、天然气近年来频有发现。

然而,黄土高原的地质-生态环境的十分脆弱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过度的农肯、放牧和各种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使黄土高原地壳表层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扩大,黄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在有的地方生存都受到威胁,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

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t泥沙,使下游干流河床日益淤高,潜在的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着黄淮海平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广大地区的经济建设。

因此,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黄土高原地区的“病态”环境急需治理。

否则,不仅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安生,而且还要殃及子孙后代。

黄土高原人为地质灾害主要有黄土湿陷,黄土滑坡、塌陷,水土流失,泥石流,土壤次生盐浸化,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土地沙质荒漠化。

本文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行讨论与研究。

第一节黄土地貌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由于其黄土分布广泛,地层完整连续,厚度大,故得以成为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而闻名于世界。

黄土高原是黄土主要分布区的黄河中游地区黄土地貌的总称。

其地貌形态进而可以分为塬、峁、黄土覆盖的河谷与山间盆地等5种类型。

这些地貌形态与其下伏基岩的古地貌形态有密切关系。

黄土塬是具陡峻边缘的桌状平坦地形,由黄土堆积在广泛平坦的古基岩夷平面上而成。

在甘肃庆阳-陕西甘泉一线以南,北山以北为典型黄土塬分布区。

最具代表性的黄土塬有陇中白草塬、陇东西峰塬、陕北洛川塬、晋西吉县塬等。

黄土堆积在基岩断块上则形成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如渭北黄土台塬、阳郭塬、横岭(同仁)塬、白鹿塬、神禾塬、五丈塬等。

第二节黄土高原的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一)黄土湿陷

具湿陷性是黄土的特殊工程地质性质。

诱发性黄土湿陷系指由于人们对地基处理不当或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位抬升等导致的黄土湿陷,其直接危害是造成建筑物地基发生不均匀下沉而遭受破坏,以及破坏道路、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

(二)黄土滑坡、崩塌

人类在黄土斜坡地带进行各种工程经济活动(例如修路、建渠、采矿、开发能源、开采建筑材料、平基建房、开挖地下空间,塬区引水灌溉抬高地下水位等),破坏了天然斜坡的稳定性,导致滑坡、崩塌频繁发生,危害人类自身。

(三)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现象。

但由于人口膨胀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如滥肯种、滥砍伐、滥放牧和滥采挖等已使水土流失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一种重要地质灾害。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举世瞩目,流失面积达43*104km2,土壤侵蚀量达23*108t左右。

近十年来,人为垦荒活动尤其是坡地开垦使地表径流增大,诱发和加剧了沟谷侵蚀的发展。

人为活动侵蚀率由1949年的18.4%,增加到目前的24.8%。

侵蚀加重贫困,贫困加剧侵蚀,恶性循环局面亟待扭转。

(四)泥(石)流

在黄土区,人类活动诱发的泥石流可分为两类:

一是在具天然泥石流发生地区,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土石加剧了泥石流发生的频次;二是人工堆积的废弃土石形成的泥石流。

在黄土高原更多的是人为泥流。

(五)土壤次生盐浸化

农业抗旱能保丰收。

在黄土地区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尤其是大水漫溉,灌水量过大,使地下水位抬升,不仅导致肥田沃土盐碱化,而且还造成水涝灾害,给当地农业、交通和人民时候造成很大损失。

(六)地面沉降和地裂缝

地面沉降是人类过量抽取地下流体(地下水、石油等)而发生的地质灾害。

在黄土高原的一些主要城市(如西安、咸阳等)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麻烦。

地裂缝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其成因不尽一致。

初步分析有黄土湿陷引起的,有地下采空塌陷和隐伏岩溶区塌陷引起的,有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等等。

有的纯属自然灾害,但有的却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七)土地沙质荒漠化

在我国北方,尤其在黄土与沙漠过渡地带,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薪,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都可能使原有植被衰减,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和涵蓄水分能力降低,土地失去植被生长的能力。

在风的作用下,土地逐渐沙化,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第三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属世界之冠,正由于黄土本身的特殊性质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致使这里的水土流失也成为世界之最。

高原区共有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0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80万km2的28%。

其中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1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为14.5万km2,占全区水土流失的20.9%。

据陕县水文站1919-1980年泥沙测量资料,黄河每年通过该站输向下游的泥沙平均为16.8亿t,其中内蒙古河口镇托克托以上来的泥沙为1.4684亿t,托克托至三门峡区间来的泥沙量是15.33亿t,后者来沙量占三门峡泥沙输送量的91%。

托克托至三门峡区间的流域面积为319971km2,其间的泥沙输送量平均为4791t·km-2·a-1,即每年侵蚀的土层厚度平均约为0.63cm。

陕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的黄土区域侵蚀土层厚度可达3-5cm·a-1。

如此高的侵蚀速度是世界罕见的。

目前,黄土高原地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壑密度一般为4-6km·km-2,最密的地区约为10km·km-2;沟谷切割深度多在100m左右,大部分地区的坡面坡度在15°以上。

在强烈的侵蚀作用下,沟床不断下切,谷坡不断扩展,沟头迅速前进,致使梁坡及塬面的面积日益缩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有的地方已无地可种,相当多的农民不得不异地搬迁,另寻生存环境。

第四节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问题

在黄土高原,所谓水土流失实质上是地表黄土侵蚀。

黄土侵蚀的因素比较复杂,一般分为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后者亦叫现代加速侵蚀,两者大致以农耕出现为时段分界。

农耕以前的自然侵蚀作用,其强度受促进的自然因素(如黄土岩性、流水、暴雨、风、地震等)和防御的自然因素(如植被、土壤层等)双方力量消长的支配。

这种自然侵蚀过程,若从黄土高原黄土开始堆积算,其历史少于250万a。

农耕以后的现代加速侵蚀,亦即人为黄土侵蚀,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造成的。

黄土高原是我国原始文化最发达的一个地区。

人类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历史进程,若从半坡的原始农业算起,至少也有5000a了。

这种侵蚀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原先预防侵蚀作用的自然因素,如植被和土壤层等,愈来愈丧失其作用,而原来的促进侵蚀作用的暴雨、风等,都愈来愈发展其势力。

因此,人为黄土侵蚀,经历时间甚短,但无论在单位时段上还是单位面积内都能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其危害性是及其严重的。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因其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等原因。

地面上只要出现水沟,哪怕是很细小的纹沟,也会很快加深、扩展,沟头不断向上延伸,最后发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

沟底则不断向下掏深,沟壁陡立不稳定,常沿垂直节理崩塌,使沟体扩大,最终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自然原因外,人类的活动,如滥垦滥伐,破坏植被等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指出:

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但是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开荒等人为因素则是更重要的主导因素。

第五节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的类型

人为水土流失的类型很多亦很复杂,可划分为毁林毁草型和工程活动型两大类。

前者可分为:

①毁林毁草开荒亚类;②滥肆樵薪亚类;③滥挖中药材亚类;④过度放牧亚类;⑤滥伐天然林亚类。

后者可分为:

①开采资源亚类;②开采能源亚类;③水利工程亚类;④修建公路、铁路亚类;⑤修建厂房、住宅亚类。

第六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⑴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

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安全。

  ⑵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8。

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1800毫米。

同时,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每年需200-300亿立方米的水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使有限的水资源更趋紧张。

  ⑶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了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开荒种地,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592个贫困县、8000万人贫困人口中,该地区就占有126个贫困县、2300万贫困人口。

经过多年的扶贫,目前仍有1000万人口尚未脱贫。

  ⑷恶化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

据甘肃省18个县连续44年的资料,旱年或大旱年17年,占38.6%,其它灾害年份19年,占43.2%。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形成沙漠,一遇大风,沙尘四起,形成沙尘暴。

历史上,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形成沙漠,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

第七节水土流失的治理

  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是一项庞大、艰巨的工程,首先,黄土高原地区范围广、面积大,而且水蚀、风蚀强度十分严重。

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

其次,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该地区地面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而且生态环境和气候恶劣,治理的难度很大。

第三,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的局面由来已久,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问题和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要扭转这种局面,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需要加倍投入,艰苦努力和长期奋斗。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合理规划。

要建立各级领导任期内的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效果等情况作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考核政绩的一项主要内容。

规划是组织实施工作的依据。

各地应在国务院水土保持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规划。

规划一经批准,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就应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认真实施,除按程序进行必要的完善、补充、修改外,不能因人事变更等情况而摒弃规划或将规划作为摆饰。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推行小流域综合理。

同时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小流域经济是江河的最小单元,是产水产沙的源头,把小流域治好了,减沙缓洪也就基本解决了。

  在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针对黄土高原地大面广,有着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较大差异的气象因子与植被,形成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点,要区别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以求得比较合理的山水田林草路布局,农、林、草的恰当比例。

  小流域不仅是一个治理单元,也是一个经济单元。

因此,在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品,通过规模经营,形成支柱产业,促使山区脱贫致富。

三、开展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种树种草,努力增加林草覆盖率。

在开展中:

一要加快进度,做好规划,同时防止一哄而起;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做到该封的封、该退的退、该造的造,也充分体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做到土地利用科学合理;三要重视质量,提高封育效果与林草质量;四要造管并举,在大力种树种草的同时还应花大力气做好现有林的保护和管理。

  四、用政策调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

在治山治水的方式上要放开、放宽。

可以采取以户承包、联户承包治理、股份合作制,建立个体、合伙的小林场、小草场开展治理以及租赁治理等。

国家应在以粮换林草,以粮补林草,贷款、以工代赈、种苗等方面提供方便与优惠,发展拳头产还应提供技术服务。

但无论采取何种治理方式都必须规定标准与制度,并纳入到县、乡或小流域的规划中,按照规划进行治理,不得另搞一套,更不许荒芜土地不治理或随意开荒种粮。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治理速度与效益。

大力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与技术,高标准造林整地技术;加大技术培训规模,加快对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建立一批高标准综合治理示范区,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六、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民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森林法》及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做到面向领导,提高对水保重要性的认识;面向山区群众,增强水保国策意识;面向开发建设单位,使其自觉履行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和责任。

宣传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要注重实效。

 

主要参考文献

  1 蒋定生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 蒋旭光,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水利经济,第2期,1999。

  3 张明波、郭海晋,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研究概述,人民长江,Vol.30(3)1999。

  4黄自强,关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再思考,人民黄河,Vol.20(12)1998

  5雷祥义,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地质出版社,北京,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