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9261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教育教案.docx

《环境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教育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教育教案.docx

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环境教育课教案

汽车尾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

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

淮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

每月多少?

每年多少?

各合多少吨?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735000千克       735吨

            月   22050000千克     22050吨

            年   264600000千克    2646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

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2)、联系实际:

(做一做)

      1、课本中的实验。

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

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

     (3)、了解危害:

(读一读)小资料

      (4)、观看录象: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能接受吗?

      (5)、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6)、活动拓展:

(说一说)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

(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7)、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

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

填好表格。

下节课交流、讨论。

小学环境教育课教案

共有的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能力目标

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

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

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

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今年是第37个地球日,你了解哪些第37个“世界地球日”的宣传口号?

(见附录)

这些口号所表达的共同的理念是什么?

小结:

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对地球——人类家园的关注。

活动一:

“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

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见附录)

思考:

(1)第一声叹息:

地球“头发”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2)第二声叹息:

请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解决地球不堪重负的措施。

(3)为防治地球发出的第三声叹息,我国制定了哪些主要法律?

(4)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

小结: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设计意图:

初步引导学生对地球所面临问题的思考。

板书:

1.我国的资源国情

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形势严峻。

(见附录)

原因: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像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

了解我国资源现状,辩证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活动二:

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

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板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思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假如你的班级要举行一次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讨论会,你将代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在讨论会上发言,现在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小结: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彻底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很难逾越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因此,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设计意图:

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求。

树立科学发展观。

课堂小结

材料:

浙江省天马实验学校初三的同学经调查发现,目前每生产1吨文化纸,需使用100吨净水、600度电、3立方米木材或9棵百年大树、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

以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每人每学期课本的平均重量1500克计算,若课本能够连续使用5年,就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

这样,每年至少可节约60万亩森林木材、10560万吨纯净水及126.8万吨煤。

因此,该校初三同学向全校发出倡议:

每位同学爱惜使用每一本课本,以便将课本留给下届同学继续使用。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附录〕

第3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口号

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拥有美好明天

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善待地球,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合理利用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保护节约资源光荣,破坏浪费资源可耻

 

小学环境教育课教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这样保护白头叶猴。

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资料,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2.与学生一起导演和编排“角色扮演”的内容。

3.制作多媒体的课件。

学生:

1.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

2.收集熟悉的城市的生物面临威胁的资料。

教学设计

教师:

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但他们目前的生存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下面就请学生们把你们了解的情况展示出来。

学生:

学生展示生物的照片,生存环境,历史情况,现状等,介绍四到五种珍稀动物的情况。

教师:

通过归纳学生介绍的动物,以及教师的资料,介绍目前我国珍稀动物的情况。

学生:

分析珍稀动物中的几种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灭绝的原因,归纳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学生:

介绍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的影响,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师:

与学生一起归纳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的原因。

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受到如此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人类的破坏,我们人类应该怎样改变这样一个现状呢?

学生:

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教师:

重点介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但就地保护有时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介绍白头叶喉情况。

学生:

分小组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

教师: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情况。

学生:

举例并讨论其中一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

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后技能训练的练习。

(根据鸟足来判断鸟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

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但他们目前的生存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很多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下面请学生们来介绍这些生物。

学生A: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缘一带的高山深谷之中,生活着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的野生动物,历来被誉为珍稀奇兽,是吉祥友谊的象征,是和平友好的使者。

而今,作为国宝的大熊猫更被拥戴为现代世界的动物明星,全球野生生物保护的标志和旗帜。

据调查,如今仅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布于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及凉山6个山系,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

由于森林不断采伐,从50年代到90年代,仅40年,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了4/5。

这对于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大家看,图中幼小的大熊猫似乎在问妈妈:

我们还能象祖辈那样去走亲戚吗?

学生B:

不行,他们现在分布在孤立的区域内。

教师:

学生们想一想,大熊猫的现状的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

因为人类的不断砍伐,造成森林的减少。

  学生C:

学生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吗?

学生:

大鲵

学生C:

提起大鲵,您也许陌生,但谈到娃娃鱼,您或许有所耳闻了。

你可曾想到它的祖先是比我们人类更古老的地球居民。

3亿5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和进化演绎,娃娃鱼无疑是幸运儿。

至今,在贯穿中国黔、湘、鄂、川、秦的狭长弓形地域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

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鲵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历代多有记载。

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

大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总量为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其EAAI指数明显高于牛肉和梅花肉。

也许,大鲵如此多的功用正是它不幸命运的开始。

教师:

是什么原因造成古老的王者,造成今天的悲惨命运呢?

学生:

人类的滥捕滥杀。

学生D:

(展示藏羚羊生活的图片)藏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

由于藏羚羊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羊,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

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

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

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

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学生E:

(展示藏羚羊被屠杀的图片)藏羚羊生活在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蒙古语“美丽的少女”,是我国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最大的无人区、野生动物的天堂。

但现在一切都在改变,可可西里已经不再是美丽的少女,她在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她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

我相信如果你见过被扒掉皮的藏羚羊在高原上奔跑的凄惨画面,你也许会怀疑我们是否身处地狱。

如果再不采取得力措施,藏羚羊的灭绝就在眼前!

藏羚羊悲惨命运正在得到世人的关注。

我们谁也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如同地狱的世界里,可是这样的场景却在青藏高原上真真切切的上映着,而且不断重复。

学生:

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成为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学生F:

(展示白暨豚的图片)我给大家展示的是海中的大熊猫——中华白暨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

中华白暨豚以前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六十年代在厦门港随时可见,水产研究单位曾考虑作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1961年1-7月间,在厦门西海域东渡,海员在港内捕捉了34只。

但是,八十年代后,由于围垦和淤积,这一区域已没有白暨豚存在了。

香港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联合会总监解斐生博士指出,近年来由于渔船捕捞,海上工程以及水质污染等原因,对白暨豚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白暨豚每年死亡数目介于9至11条之间。

所幸由于人们的努力,这一数字在1998年降为6条,而且政府渔农处最新研究报告披露,虽然多种因素对白暨豚存活不利,但海豚整体数量已比预期上升。

教师:

白暨豚的生存又是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

人类的活动,如海上工程和污染。

教师:

刚才学生们介绍了不同环境中的几中珍稀动物,目前世界上很多的生物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

(展示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量图)近年来,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虽然物种的产生和灭绝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地质年代中,每300年消失一种植物,每8000年消失一种植物,但现在,每2年消失一种植物,每一年消失一种动物。

物种一但灭绝,就不可产生。

教师:

请学生们计算表中1600到1649年中,50年间每年灭绝的哺乳种类;1900年到1949年的50年间,每年灭绝的哺乳种类。

学生:

1600年到1649年50年,每年只有0.15种,相当于20年灭绝3种。

而1900年到1949年50年间,每一年灭绝约一种。

300年间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增加了约7倍,据统据1949年以后,生物灭绝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教师:

对!

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是我国濒临灭绝生物的名单。

(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的名单和图片)

教师:

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人类的滥捕滥杀。

3、环境的污染。

教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除了同学们所说的以外,生物的多样性还受到了那些威胁呢?

学生:

阅读书上资料。

学生:

外来物种的侵入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

为什么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呢?

学生: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

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要有人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教师:

你们还知道哪些外来物种对生态造成的威胁吗?

学生:

薇甘菊、水花生、欧洲鳗。

学生:

我国最近很多城市引进国外的草种和观赏植物,也会给我国的物种产生威胁吗?

教师: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的确存在着可能性,所以人们试图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人类的活动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影响,我们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人类怎样才能挽回影响,让我们与生物一起和平共处地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下去。

学生:

让人们不要滥砍滥伐,砍伐者给予处罚。

让人民不要随意地引进各种物种,而是要充分的开发当地的资源,合理的引进。

开展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开展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制定和执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环境的一写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人类现在也要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把生物从危险的状况中拯救出来。

同学们讨论的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保护生物生活的环境,同学每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生物生活在他们适宜的环境中呢?

学生:

建立自然保护区。

如果它的环境已经破坏得很严重,我们就要建立新的环境。

教师:

对,这种方式我们叫“迁地保护”,我国现在的许多动物园、植物园、水族观和濒危繁殖中心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保护的。

大家想一想,这两种方式中,最好的是什么方式呢?

学生:

建立自然保护区。

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

学生:

卧龙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教师:

我国目前有自然保护区一千五百多处,其中张家界、九寨沟和黄龙等3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为什么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生物的多样性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

学生:

它们是“天然基因库”“天然的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教师:

但是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关于白头叶猴的保护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学生:

介绍白头叶猴的基本情况。

教师:

介绍辩论和协商的三方。

学生一组:

(代表当地农民)我们农民刚开了个会,不同意建立自然保护区。

如果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

烧饭和取暖没有木材,我们的生活会很困难。

虽然白头叶猴很珍贵,需要保护,但我们人更珍贵,不能为了珍贵的动物,放弃我们人的利益。

学生二组:

(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听了农民的发言,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讲,必须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现在人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人的生存能力强于动物的能力,人们不断地破坏白头叶猴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这样下去的后果是造成生物的灭绝。

虽然建立自然保护区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但人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生存。

学生三组:

(代表当地政府)两方面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认为要保护双方的利益。

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讲,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好的方法。

在这个同时,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呢?

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方法。

学生:

用其他的方法来烧饭、取暖,如煤、沼气。

学生:

把一些人迁到其他的地方。

学生:

建议政府出资帮助解决农民是生活问题。

政府代表:

大家的建议很好,我们会根据情况,综合治理,我们一方面建立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会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并开发环境旅游。

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和谐发展。

农民代表:

如果是这样,我们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

我们配合政府和科学工作者一起把环境保护做好。

专家代表:

我代表动物们感谢政府和农民,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把自然保护区建设好。

教师:

我们看到这样的结局非常的满意,现实中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讲潘教授和白头叶猴的故事。

说明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给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

 

小学环境教育课教案——垃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