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169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docx

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

那么进一步说,当物理学家认识到里面本身都是虚无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没有任何东西的对错有意义。

你所做的,你所思考的,你所认同的,可能都是错的,也可能都是对的。

因为在虚空本体面前,没有任何东西跟任何成就,功名利禄,悲欢离合,这些具有永远的意义。

这是现在物理学造成的一种人生观。

温伯格,这个人是量子场论的奠基者,是诺贝尔奖的得主。

他写得书中间就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代表了这种人生观。

就是“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是深入,宇宙就越索然无味,宇宙越是看来可以理解,就越闲的毫无意义,因为人生是场闹剧,只有为数非常有限的几件事,可以使人生从这种闹剧水平上略有提高。

而努力去科学研究理解宇宙便是其中之一,可以使人生带上一点悲剧性的优雅色彩。

”就是人生啊,能够去努力认识宇宙,这个从人生本身这个闹剧中间提升了一步,变得优雅一点。

那么大家就会说了,我们过去常说这句话,就是“科学的宇宙观决定了科学的人生观”现在科学的这个宇宙观,造成的人生观就是如此悲观的、消极的。

原因何在?

原因在科学的本身是不断进步的,科学在现阶段的一些东西,不是绝对的真理。

在下面随后可能就会发现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么,其实,不光是科学,人类本身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中间,也都能认识到人生悲欢离合、功名利禄都是泡影。

我举个例子,这是我在日本买了一个渤海国的一个拓片,这个叫做绥方藏,字写得很好,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收藏的。

这个拓片我看了特别震惊,这个上面就写的“当朝状元及第一品”。

这就意味着,渤海国,渤海国是公元698年到926年,唐朝时期统治东北的一个政权,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朝代。

它曾经极度繁荣,在这个地方出土的一条河上的大桥,它的桥墩就有十几座,就说明这个城市极度的繁荣。

但是后来为契丹入侵以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这个渤海国就如同泡沫一样破灭了,从这瓦当就可以看出来,渤海国人他们也经历过很多强烈的功名荣辱。

比如这个人就是个当朝状元,状元及第,而且是个一品官。

但是所有这些人和事都不可考了,都变成泡沫烟消云散了。

因此渤海国人经历的这些悲欢离合、功名利禄有什么意义呢?

好,刚才我介绍的就是科学。

现代科学到最后,就产生了虚无主义,这个虚无主义对人类是很有害的。

大家都知道,如果人人都觉得干好事,干坏事都一样,都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样的人生观对于社会发展是很不利的。

我们有待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出更好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来。

跟佛学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佛学也有“万法皆空”这样的空观,但是佛学当中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

刚才说了,物理学里也不是顽空,它的空也是有零点能存在。

佛学比科学更深入的就是,佛学的一半是在讲法相唯识学派所讲的“业力”的存在,这个业力是不空的。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佛学所认识到的东西,比科学现在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生观要进一步!

要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更为有利。

那么下面,我就来班门弄斧,讲讲佛学中的宇宙本体和业力观。

因为佛学的宇宙本体,刚才说过,跟自然科学是类似的。

但是它有更深入的认识就是,“业力”的存在。

那么要讲佛学的宇宙观,首先就要讲佛学跟科学认识真理的不同方法。

因为现在一提起佛学,科学界跟社会大众中的很多人就认为,佛学的东西不值一提,它是臆想,臆测,是种迷信。

那我们讲佛学,实际上是要认识真理。

首先要告诉人们的就是,佛学认识真理的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佛学能认识真理?

只有这两点讲清楚了,大家对佛学所认识的真理,才会去认真地看。

好,现在我们先来讲科学的认识方法是什么。

科学认识真理的方法,它是把研究对象完全独立于观察者之外,就是观察者和研究对象是互相独立的。

因此,科学中间要求存在客观实体,不论谁去观察,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结果都应相同。

这就是自然科学中间不成文的一个法律,就是“可重复性原则”。

如果你用科学做了个结论,你说认识到了真理,但是别人不能重复,别人就不承认。

那么,佛学认识真理的办法,跟科学完全不同,佛学认识的方法,用《楞严经》的语言来说,叫“循业发现”,循业发现的例子,我们后面再解释。

它的含义是怎么样的呢?

它是指,佛学认识真理是根循(遵循)自己业力的大小,业力大的人,他的认知能力就高,认知能力高,他所发现的宇宙的真理就会多。

认知能力低的人,他所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当遇到一个认知能力高的人的时候,他一下子就会悟了。

所以佛学认识真理的方法,是通过自身的认识能力的高低,来决定他认识的多少。

佛学追求的是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就是你的大脑或你的各种感官。

当然佛学并不认为大脑是根本,但我们姑且这样说。

你提高了认知能力,你所发现宇宙的相应层次的真理就不同。

就好比我们说,拿人类跟老虎来比较,老虎绝对比人强大,为什么呢?

要是人类遇到老虎,你看,一个人跟老虎去决斗,你不可能获胜的。

但是为什么人类把老虎最后都消灭殆尽了,变成濒危品种了呢?

这是因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它有一个好的认知能力,认识到了如何去制造工具。

如何依靠工具去对付老虎,提高自己的能力。

所以人类最终超过了老虎,我们会嘲笑老虎,嘲笑这些动物,嘲笑蚂蚁,觉得他们认知能力太低,我们人类所认识到的真理,它们都不可能认识。

但是我们认真想过没有?

人跟人不一样,有些人的认知能力很低,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都不高,但是有极少数人的认知能力可能很高很高。

对这些人来讲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他们一下子就会感悟到。

这就是佛学的方法。

所以人们往往由于不知道这两种方法的差别,不知道佛学用什么方法认识真理,就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对付佛学。

结果就发现,佛学的东西,不可重复。

这个不可重复对佛学而言太自然了,一个高僧大德所认识到的真理,跟一个凡夫俗子所认识到的真理当然不一样。

所以你要把高僧大德认识到的真理,让所有人都重复,那是做不到的,那跟佛学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本矛盾的。

所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佛学,当然就令人失望了。

好,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们把佛学的认知方法再说得更进一步。

科学的方法,刚才说的,我们可以简言之,就归结为两个东西。

一个是逻辑推理,这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就开始的;一个是实验,这是从培根开始的。

佛学的方法,是通过提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来认知常人所想象不到的更深更高的真理,或者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

那么大家就说了,佛学怎么可能提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呢?

我还是举物理学家的话,因为物理学家的话最容易被当代人接受。

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孙,他曾经创建过超导理论。

所谓的超导体是什么东西呢?

是一个导体,就是一根电线一样。

导体如果达到温度极低的时候,它里面的电子就不骚动了,电阻就趋向零了。

这个时候导体中间的电流就畅通无阻。

这个约瑟夫孙后来他很崇拜东方科学,他就认为意识就像电流一样的东西,人脑就像导体。

一个人如果加强修持,你能够深入禅定,人脑就可以进入一种高度有序化的状态,这个时候,意识可以畅通无阻,意识场就可能及其强大。

如果你入禅定了,进入到这种超导状态,你的大脑就可以获得常人无法获得的宇宙真理了。

这就是佛学为什么能够认识真理。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释迦摩尼,也就是佛陀,和许多高僧大德,他们都能进入甚深禅定之中。

甚深禅定就是刚才说的,像超导体一样的状态。

这个时候他们就能够直接感悟到,直接感悟是通过直觉,不是通过实验,不是通过外在的东西,直接认识到宇宙万事万物的本体是虚空。

在宇宙未生之前,既没有时空,也没有物质。

这个跟物理学太相像了!

但虚空又不是顽空,它可以演化出“邻虚尘”,这是佛经上的话,这个邻虚尘就是大小尺寸趋近于零的微粒。

由于这种微粒凡夫聚集,就产生了宇宙万物及生命。

因此佛陀和高僧大德们就意识到,人生如梦,身心如幻,万法皆空。

所以《华严经》上就说,“比如梦中见种种诸异象。

世间亦如是,与梦无差别。

”永嘉大师说过: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这就是佛陀与高僧他们认识到的真理。

通过禅定,像超导体一样的,这样来认识真理。

所以过去,很多科学界的人士和一般人中的主流派都认为,和尚光靠打坐,能认识什么东西?

你这闭门苦思苦想,你能认识什么东西?

现在我们就知道,能认识到很多东西。

为什么呢?

他们打坐、禅定之后,他们的脑袋像超导体一样。

他们可以把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很快地归纳总结,一下子深入到它的本质。

就像我们人类跟动物的差别一样,我们嘲笑动物一样。

这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其实千差万别,何止人与动物的差别那么大。

所以高僧大德他们通过禅定能够认识到的很多真理,是现世中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因此,佛陀跟许多高僧大德,他们其实对宇宙本体,就有直接的认识。

关于禅定认识真理,我再举出一个。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吧?

那么马克思本人曾经说过这个话,他写过一首诗,题目叫做“关于黑格尔”。

他的原文是这样的,我就不说了,准确的翻译他这首诗是这样的:

“因为我通过冥想(在西方的人,把禅定、打坐叫做冥想)发现了最深奥和最崇高的真理。

所以我如同上帝一般伟大,我以黑暗为衣裳,就像‘祂’那样。

(祂是称上帝、耶稣或神的第三人称代词)”这首诗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马克思认为,要认识最深奥和最崇高的真理,是可以通过禅定、冥想来做到的。

很遗憾,我们国内把马克思的书翻译出来发行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P651页,把它翻译成这样。

那个时候的人可能认为禅定这个词的出现,可能对马克思形象不好,所以把禅定给丢掉了,翻译成:

“发现了最崇高的智谋,领会它深邃的奥秘(就把马克思说通过禅定来发现给去掉了),我就像神那样了不起,像神那样披上了晦暗的外衣。

”所以大家要有这种智慧,以后读经典要读原文,不要读翻译的。

好,那么什么叫做禅定呢?

禅定是进入到一种状态,南怀瑾老师在他写的一本书中间,曾经这样很通俗的讲过,什么样的状态叫做禅定。

他就说,禅定状态是,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就是思想很集中,就是没有任何杂念,不散乱。

又不昏沉,你说我睡觉睡熟了,那不是思想很集中没有杂念吧,但那个叫昏沉。

换句话说,就像我们的儒家、理学家所讲的昭昭灵灵,一灵不昧,清清楚楚。

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但是又清清楚楚。

佛者觉也,就是成佛的人就叫做觉了,觉就是从睡梦中醒了,觉悟了清醒了。

所以说禅定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没有任何杂念,就是不散乱,但是又不是睡觉,又不昏沉。

而且还保持了高度的认知能力,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清清楚楚,这就叫做得定。

因此我们说成了佛的人,他是永远清醒的人,昭昭灵灵,一灵不昧,不散乱、不昏沉,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打坐修定,就是修禅定,就是要做到这样才行。

这就是南怀瑾老师讲的禅定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好,那么我们来看,历代的许多高僧大德,通过长期修持,这个时候他们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大脑及周身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像进入了超导体状态一样,他们比常人的敏感度要高得多,他们的直觉也比现代人强得多。

他们体会到了自性的存在,他们发现,自性可以看成是不居万法,就是说自性不留在任何有相的事物中间,却又不舍万法的灵觉真空状态,这就是自性。

刚才说了,自性跟宇宙本体是一回事,因为佛家很多高僧大德,他体会到的自性,实际上就是宇宙由之来的,还之去的那个东西。

这个东西是不变的,但是又处在一个高度的灵觉状态。

这种状态,他们体会到了。

《大乘起信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论证自性,刚才说了,佛家又把它叫做“如来藏”或者“真如”,与世界万物的关系,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因为提出了“真如缘起”说。

由此可以看出,佛学中的自性与科学中的宇宙本体是同一的,是同一个东西。

那么大家就会说了,禅定是每个高僧大德禅定状态下体会到的东西,而物理学中所说的本体是大爆炸才发现的,大爆炸,宇宙由之而来,又还之而去的那个东西。

这两个怎么是一回事呢?

这其实是一回事。

这是因为科学和佛学认识宇宙本体的角度不一样。

科学是个实证的科学,它要通过实验验证,它认识本体,只有从宇宙的起源来发现本体必定存在,要不然宇宙怎么产生呢?

在宇宙产生之前,是什么状态,宇宙产生之前,任何物质都没有,那是什么状态?

他认识到,必须还是要承认,有一个虚空状态,这个虚空状态能够产生一切的物质(编者:

慧能大师开悟时讲的,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又是一切物质回归到的东西。

它是从这个角度来认知宇宙本体的。

那么佛学认识宇宙本体,它也讲宇宙起源,这是在《楞严经》、《楞伽经》中所讲的,但佛学更多的认识方法,认识角度,是从当下做起,你就在当下,你进入禅定状态,然后得到了更高的智慧,提高了你的认知能力,你就会领悟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幻泡影,那么虚幻泡影背后有个东西,就是自性,就是宇宙本体。

所以佛学跟自然科学宇宙本体实际上是一样的。

但是佛学跟科学又不相同,它们认识宇宙的方法和角度不相同。

那么《楞严经》把宇宙本体就叫做“如来藏(自性)”,比喻作大海,把大海里的水泡,比喻作迷惑颠倒的人。

《楞严经》就认为,凡夫俗子执着那个水泡就是大海,实际上是把假象当作真东西了,而把整个大海都忘掉了。

觉悟的人才晓得整个大海才是自己,那个水泡也是自己,水泡原来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大海。

大家记得我讲科学的宇宙观的时候,第一张图片,就是现在的宇宙实际上是大海里产生的各种水泡一样。

那么这个跟《楞严经》的比喻又是不谋而合了。

佛学它是从自身禅定来认识宇宙的本体的。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能够禅定,认识本体呢?

佛学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明心见性”的方法,《六祖坛经》中间讲得坐禅方法与参究之功,就是明心见性的代表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则就是对宇宙本体的认识是来自于自己的本心的,不离于一念,精神内守,心不外驰。

这个是你能认识宇宙的本体,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自性了。

举三个例子。

达摩祖师,这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面壁九年,心不外用。

再就是说,他面壁九年,心不外用,他在干嘛呢?

他就是这九年心不外用,明心见性。

(编者:

实际达摩祖师早已见性,是在等待能传法的人,后来传给了二祖慧可)。

永嘉禅师,正好是南老师的同乡温州人,永嘉是温州那个地方的古名,他行住坐卧都不离本心,朝夕如斯,一个晚上就悟道了。

这都是佛学明心见性的方法。

第三个就是赵州禅师,他除了粥饭二时之外,四十年不杂用心,什么杂心都不念,结果就大悟了。

这就是佛学认识宇宙本体,明心见性的方法。

我现在举几个诗偈,这都是南怀瑾老师在过去十年中间,反复给我们讲的。

第一个是道家吕重阳祖师的偈,但道家跟佛家在许多问题上实际上是相通的。

道家只不过没有佛学那么系统的理论而已。

这首诗就是说,“一日清闲自在仙”,就是如果一天你都清闲,什么事都不管了,这个时候你就像个自在的神仙一样。

“六神和合报平安”,这个是你身体内的六神都很和谐,这个时候你的身体是很平安的。

“丹田有宝休寻道”,如果你丹田都修出来一个宝丸了,那你就不要再去找道家去学道了。

最后一句最有意思,“对境无心莫问禅”,这就是说,如果你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境界,你都不生心,这个时候你的禅定就已经修好了,就再也不用去学禅了。

所以修行者要想明心见道并不是要避开外界的是非善恶,并不是说大家都要逃到深山老林当中去闭关,当然深山老林是容易使你清净。

但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而是什么呢?

而是对外界的一切现象,心都不起念,这个很难做到。

如果你开车在路上,遇到有一个人突然撞到你的车,还大骂你,这个时候你起不起念啊?

这个时候,如果佛家修行得好的,阿弥陀佛,就不起什么念。

反正事情都发生了,就完了,就是对外界的是非善恶都不起念,内心不动,这就是真定。

一旦达到了真定,你就容易见到自性,就是宇宙的本体了。

第二首诗,也是南怀瑾老师经常给我们背诵的,“南台静坐一炉香,中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这就是明代苍雪大师的诗偈。

他就是说他在得道以后,他的领悟。

就是他在南台这个地方禅定、静坐,焚了一炉香,他一天到晚都在禅定,是凝然的,就是入定了,什么杂念都没有了,就是万虑亡。

那么他什么杂念都没有,并不是他注意把自己的心收进来,不要去摆脱杂念。

而是他根本上就没有事可以商量的了。

这就是真正的禅定不是你强迫自己不要想任何杂念,而是你修到那种程度,进入哪种状态,任何杂念都不生了。

这就是苍雪大师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